<h3></h3> <h3>(二)斟、纪古国 盛于三代</h3><h3>夏鼎商彝铭古韵,青铜甲骨唱雄风。</h3><h3>公元前21世纪,大禹治水有功,被虞舜禅位为帝,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原始社会的基本结束和奴隶制社会的开始。禹帝分封宗族为王,成为诸侯部落。其同宗之一被封为斟灌王,为斟灌氏,辖境就在今寿光城东北22公里处,故城即今洛城街道斟灌村。</h3><h3>继夏而起的商、周两代,是中国有文字记载历史的开端,国家体制趋于完备,文明程度更高。商代,寿光为逄伯陵的封域。西周,寿光属纪国。公元前690年,齐灭纪,纪侯大去其国,纪归齐,改称剧邑。夏、商、周三代留在寿光境内的历史踪迹、文化遗存,分布密集,灿若繁星。</h3> <h3></h3> <h3> 1、禹夏王朝 伯益之政</h3><h3>伯益是虞夏时期的一位著名氏族部落联盟领袖,在历史上曾立下不朽功勋,与尧、舜、禹、皋陶一样是彪炳千秋的古代英雄。《东夷杂考》载 “伯益,禹之臣,东夷人也,疑寿光之益为是也。”《山东古国考》中也说伯益是东夷人,“疑寿光之益为是。”</h3><h3>“寿光之益”,指的是古益邑,在今寿光古城街道驻地。为古“聚賹之都”,伯益故乡。“益”是地名(亦是人名),“伯”是大的意思。古时氏族名由地起,亦以氏族名地,互为借用。寿光的“益”就是齐聚“賹”之城,賹币的命名盖缘于益地而名为賹。从出土的大量文物均证此为古都大邑,且汉菑川国懿王之子“刘胡”为益都侯国即是此城,后渐习称王胡城、王古城、古城。伯益是东夷人,其故城就在今寿光的古城。</h3><h3>据《山东人物》载:“伯益,是东夷族部落首领,皋陶之子。或谓嬴姓之祖先。相传善于畜牧和狩猎,被帝舜任为虞(古时掌管山林的官),还发明了凿井之术。后被禹所重用,助禹治水有功,被选为禹的继承人。三年后与启争夺王位,被启杀害。亦说推让王位于启,隐于箕山。”《史记·夏本记》载“(禹)举益任之政十年,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伯益理政十年,立下不朽功勋。治理水土,开垦荒地,种植水稻,凿挖水井,调驯鸟兽、畜禽,使人们过上安定的农耕生活。他提倡文化德治,勤政谦虚,选贤任能,除奸去邪,归顺三苗族等治国理念,很有建树。据传他还是我国最早的、唯一记述东方帝俊神系《山海经》的著录者。</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 2、斟灌勤王 少康中兴</h3><h3> 斟灌氏、斟鄩氏是夏王朝所封的两个姒姓诸侯国。斟灌氏封在今山东寿光,斟鄩氏初封在太康建都之地(今河南巩义市),后羿取代夏政之后,斟鄩氏被迫东迁与斟灌为邻(今山东潍坊市潍城区)。《山东通志》载“仲康,十有三岁,王崩,子相践位,依斟灌、斟鄩氏。斟灌国在寿光东北。”《续山东考古录》载“斟灌国故城在(寿光)东北四十里,一称灌亭。”斟灌故城包括今东斟灌、西斟灌、城里、城南四个自然村。“文革”前尚有南北土城墙,面积约两平方公里。东南角仍残存2~3米高的墙基。斟灌、斟鄩是大禹的后代,是夏王朝姒姓部落的两个氏族。自太康失国到少康中兴,为王室的主要依靠力量。</h3><h3>(斟灌古城以土垒筑,史上多次大修,最后一次是1863年,设有东南西北四个城门,四角各有一个炮台,城墙根宽40米,城墙上可并行三辆卡车。斟灌古城在夏朝曾辉煌一时,后被战乱摧毁。但能多次大修并保留至民国时期,是因斟灌在少康中兴中起了重要作用,后人在斟灌建禹王庙,把斟灌作为禹王保护神,使历代重修禹王庙,斟灌古城也得以保留。)</h3><h3>据史籍记载,夏启死后,将帝位传给儿子太康。太康继位后不理朝政,盘游无度,遭到东夷有穷氏首领后羿的攻击而失国,后羿代夏政而为盟主,立太康弟仲康为帝。不久,后羿反被他的佞臣寒浞(居地为今潍坊市寒亭区,墓在斟灌村东)所杀。仲康的儿子相,投靠同姓斟灌氏,但仍被寒浞派兵大战于潍水,覆其舟而灭斟鄩及斟灌,杀帝相,篡王位。相妻缗怀有身孕,无以为计,只好逃到有仍氏(今山东济宁东南)娘家,生下儿子少康。少康成人后又被寒浞所追捕,又投奔到有虞氏(今河南虞城东)作庖正,继而有了根据地和军队。这时寒浞及其两个儿子因暴虐淫乱而失去人民信任,而少康却“布其德而兆其谋”,深受百姓拥戴,又加有虞氏、有鬲氏(今山东德州附近)和老臣伯靡的辅助,召集斟灌、斟鄩两国的复仇之师,出兵灭杀寒浞,寒浞的两个儿子也先后伏诛。夏太康失国后40年,才被少康复国,天下诸侯纷纷拥戴,少康重登天子之位。他勤于政事,取信于民,在他治理下,天下安定,经济发展,文化昌明,夏朝再度兴盛,史称“少康中兴”。</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 3、商代封地 周纪侯国</h3><h3>商朝,寿光是逄伯陵的封域。据《山东通志》载“爽鸠氏封域在今青州府,凡齐地皆是。”又《左传》晏子曰“昔者爽鸠氏居此地,季则(加草字头)因之,逄伯陵因之……”寿光属齐地,在逄伯陵的封域之内。</h3><h3>西周,寿光属纪国,公元前690年纪为齐所灭,改称剧邑。故城在今寿光城南纪台村,遗址犹存。《齐乘》称“寿光南三十里,春秋之纪即剧城也。”</h3><h3>纪国是商周时期的东方大国,在商与西周时期文化尤其发达。曾经一度为潍淄之间弥河中下游区域的主人,独占农桑渔盐之利,与商周王朝以及地方诸侯有密切而广泛的交往。有着极为发达的青铜文化和盐文化,青铜器型精美,铭文载史。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发展高度,反映着商周时期纪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兴盛,为西周以来齐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h3><h3>今寿光纪台就是周代纪国的国都。纪国,姜姓,侯爵。据传是炎帝之后。寿光是古莱夷己族活动地区(“纪”得之于“己”,《说文》:“纪,丝别也,从纟,己声。”与当地盛产蚕丝有关。王献唐《山东古国考》指出:“甲骨文与青铜器铭文中‘纪’均作‘己’,‘己’就是‘纪’的初文”。《尚书》记载青州贡物为盐与丝,地处古青州之域的纪国,不但为东夷土著,且以丝绪命名,或谓“丝绸之路”的源头之一) 。纪国封地包括今寿光,还有郚(安丘)、鄑(昌邑)、郱(临朐)、酅(临淄)和浮来等。当时国势强盛,经济发达,后因近邻齐国侵逼,逐渐衰弱。虽然它与周王室及鲁国都有联姻之好,且与莒国结盟于密(莒地),然而强齐压境,终难保全。公元前690年,齐襄公以报远祖之仇为名(齐襄公九世祖哀公因荒淫无道被周王烹死,齐国诬云此事为纪侯谗言所致),出兵占领纪国的郱、鄑、郚三邑。两年后,纪侯弟又将酅邑献于齐以降安。纪侯“大去其国”而逃。齐灭纪,此地改称剧邑。</h3><h3>(古纪国出土的文物十分丰富。如清乾隆年间出土的纪侯钟,长16.5厘米,甬长10厘米。鼓左铭“己侯俿作宝钟”,为西周中期;纪侯簋,高19.4厘米,口径17.6厘米,底径17.8厘米,铸铭“己侯作姜萦簋,子子孙孙其永宝用”,属西周中期,现藏上海博物馆。另外还有镂孔铜熏炉、玉璧、各种陶器、瓦当等若干)。</h3><h3>随着考古资料的不断发现,纪国早期的历史渐为人知。1983年冬,在寿光以北的古城(即古益邑和汉代益都侯城遗址)发现了一大型商代器物坑,出土青铜礼器、兵器64件,陶器9件、玉器4件、蚌饰12件和卜骨2片,是迄今所见出土纪器年代最早、数量最多的一次。其中19件铜器带有铭文,主要有“己”(纪)“己(纪)并(郱)”“妻(齐)”等三组内容。有关专家据此推断“今益都侯城(即今寿光古城)一带,最迟在商代已经是纪国的国都”。从而也印证了“商代旧国,西周重封”的说法。至西周时,国都南迁今纪台。</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4、齐地剧、益 闾丘乞寿</h3><h3> 春秋战国(即东周)时期,寿光属齐国,境内有剧邑、益邑。齐国当时“甚富而实”,而寿光既富弥水之饶,又得渔盐舟楫之利,且是前纪国都城所在地,同样民趋集居,经济昌盛,物资丰富,人口大增。文物普查资料显示,寿光境内发现东周时期遗址28处,加含有东周文化遗存的遗址39处,共67处之多。可证冶铁、制盐、制陶等手工业占重要地位,且农耕发达,技术进步。同时,寿光也是齐国东侵必经之地和别国犯齐的主要战场,出土的大批该时期兵器足证此说。</h3><h3>闾丘,战国时人,为秦大夫闾丘婴之后,寿光历史上的闾丘先生就是齐宣王时的闾丘邛。“寿光”之名,其一说源于闾丘乞寿之辞。“汉置寿光县,隋置闾丘县,盖皆取此”(嘉庆《寿光县志》)。晋皇甫谧着《高士传》载:周,闾丘先生高士也,宣王猎于杜山,与长老十三人见焉,宣王赐父老免租,诸老皆谢,先生独不谢;又赐,免役,复不谢。王问:“先生何愿?”曰:“愿赐富、贵、寿考耳。”王曰:“寿天主之,贵则大官无缺,富则仓廪无枉发,何以赐先生乎?”闾丘曰:“非也。选良吏,平法度,臣得寿矣;赈之以时,臣得富矣;令少敬长,臣得贵矣。”王乃厚礼之。并尊十三位老人为“寿光长者”。后人把长老所住之地称“寿光里”。这便是“闾丘乞寿”之说辞,寿光县名之由来。</h3> <h3></h3> <h3></h3> <h3></h3> <h3>5、赞公孙丑 赠“寿光伯”</h3><h3> 公孙丑,战国时齐国人(今寿光公孙庄人),孟子的弟子,曾与万章等著《孟子》一书。民国《寿光县志》载“(宋徽宗)政和五年乙未(公元1115年),赠公孙丑为‘寿光伯’(伯,古代爵位,分公、侯、伯、子、男五等)。”</h3><h3>寿光公孙庄因公孙丑之姓而命名。昔有古墓石碑,上书“公孙丑之墓”。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因战乱其碑遗失。《孟子·公孙丑章句·上》注“公孙丑,孟子(轲)弟子,齐人也。孟子未尝得政,丑设词以问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之名句,即公孙丑与孟子的对话。这些名言至今传颂。到北宋时,被宋徽宗赞赏并追授予伯爵待遇,可见宋人对公孙丑的崇敬。</h3> <h3></h3> <h3></h3> <h3></h3> <h3>6、商代盐都 考古新证</h3><h3>寿光北濒渤海莱州湾,自古地下卤水资源丰富,是“盐宗”夙沙氏首创“煮海为盐”的中心活动区域。自距今4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至商周时期,这里已是规模最大的海盐制作中心。之后历代也均在寿光设盐官,司盐政。至元朝初年,设在寿光的“官台场”(今寿光羊口镇官台村)是山东所隶19处(盐)场的最大一处,其“盐政公署”的雕龙碑犹存。至清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场署移驻侯镇,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又移驻羊角沟。</h3><h3>1980年全国第二次文物大普查,先后在寿光郭井子荒北央、寇家坞、菜央子、官台、后疃、薛家岭、高家庄、崔家庄、边线王、胡营等十多处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盔形器等古代制盐器物,几乎遍布寿光全境。</h3><h3>2003年至2008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寿光市博物馆组成考古队,在寿光市双王城(古盐城、秦之寿光县故城、汉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置菑川国所辖之寿光北部薛城,后讹为雪城、霜雪城,今称双王城,西汉宣帝时地震淹没)水库周围30平方公里区域内进行了七次大规模考古发掘,发现了五大古代制盐遗址群,共计遗址89处,其中龙山文化时期3处,商至西周初期76处,东周时期4处,金元时期6处,是我国境内目前发现的历史最久、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分布最密集、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制盐遗址群。从设施、器物到房屋一应俱全,系统完备,被评为200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