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周末在家又开始了一年两次的衣橱大整理。打开一个箱子,一叠摆放整齐的毛衣,毛裤呈现在我的眼前,这是母亲二十年前我们一家三口(那时儿子还没出生)来多伦多之前一针一线为我们编织的。</h3><h3><br /></h3><h3>我曾经穿过几次这"爱心"牌毛衣,在户外抵御冬天的风寒的确不错,可是进入室内就感觉太热了,加之这些年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清洗方面的原因,机器编织的毛衣几乎取代了手工毛衣。这些年捐过无数衣物,可是我还是留存着这些毛衣舍不得丢弃。看到这些毛衣就会想起小时候晚饭后母亲坐在沙发上织毛衣的情景,那时的我穿着母亲织的各式花样的毛衣总是引来同伴们羡慕的眼光。看到这些毛衣才能确切地领会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首诗的意味深长</h3><h3><br /></h3><h3>母亲是位性格开朗,闲不住的人,去年夏天她来加探望我们时,为了不使她寂寞无聊,我翻出朋友送的毛线,她又给我织了一件背心,熨烫的平平整整的。</h3><h3><br /></h3><h3>趁着天气晴好,阳关灿烂晾晒一下这些毛衣,收拢之前又一一拍了照片。捧起毛衣在手上,贴在脸上轻轻摩挲,眼眶湿湿的,心里暖暖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