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关于编撰甘氏族谱和祠堂的公开信</h3><div>尊敬的同族宗亲台鉴:</div><div>国家有国史,家有家谱,家有谱如国有史,谱续世代之渊源。</div><div>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谱引领同姓宗亲寻根问祖,专为黎民百姓树碑立传,是子孙根系所在,没有家谱 。 寻根问祖缘木求鱼,没有家谱,追根溯源无本之木,我族历史悠久人丁兴旺,也益弥远,族益之大,人益滋繁,长幼尊卑,不识伦次,宗亲觌面,每多不识,同姓为婚,忽视优育,族类同名,不计其数,千禧外地不知所处,盖有家中无家谱所致。</div> <h3> 家谱历史文化深厚,此谱一续 ,尊卑少长有条不紊,族人功德。甘氏词曰:甘氏历史,宝贵财富,社会关注,自家爱护,续谱修谱,续谱修祠,兴家旺族,有家有谱,子孙万福,适时续修,族人要务,历史宝库,永垂不朽,以谱识姓,自能解读,以谱传德,行为有数。以谱传世支系清楚,以谱寻根,问祖归宗。以谱取名,避免重复,以谱会友,储文积武,收藏交流</h3> <h3>因为战乱暴乱,我们族人四处逃避,流失在外,几百年遇太平盛世,国强民富,有谱续修,建谱修祠,已为我族宗亲迫切愿望。几位族人由去年(16年)正月初八开始筹备、组织了修谱建祠工作班子,组成人员有甘志宽、甘友全、甘志祥、甘玉祥、甘玉明、甘晓蓉:甘友庭、甘学请、甘永清、甘友明、甘燕林、甘友军(太平中心村)、甘志太、甘志明丶甘志伟、甘凌峰、甘绍云、甘瑞莲(新增补)等,以及片区负责人甘华银、甘志军、甘友元、甘瑞清、甘瑞华、甘建华、甘瑞林、甘云贵、甘国云、甘云福等。于去年清明节推举了甘恒学为族长(辈最高)丶甘志宽、甘晓蓉蓉为名誉族长;甘玉明是我们修谱、建祠的秘书长,并决定在复兴乡兴伏五队修建甘家祠堂。通过几个省和省内许多市区县,初步理清了眉山甘氏根源,从上至今的154代,可以说成绩卓着。关于祠堂、按复兴乡党委政府的要求,必须建成文化.旅游、休闲、观光为一体的思路、经精心设计、工程现已建入收尾阶段,资金需要120万元左右、现捐资60万元多一点,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我们欢迎族人们勇跃捐资、并提倡捐款1万以上在族谱上留简历、捐款10万元以上给族谱作序,这都留方千古的好事,望大家响应。</h3> <h3>为修好甘氏祠堂,续修族谱,赢得宗亲支持,发此公告,希望族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特别希望本族文人,有志之士积极参与。前辈晚辈协助支持,提供信息,出力出资,少抽一包烟,少打一场牌。共同来完成这项光荣,艰巨的工程。将自己的名讳烙记在家谱之中,把珍贵的家谱续修完成,将家族的辉煌历史和精神魁宝,永不断载,代代相传。</h3><div>最后祝本家人身体健康、家庭和睦、工作顺利!谢谢大家!</div><div>特发此信,望请本家人相互告知,以上若有不到之处,多多谅解!编撰续修家谱众倡议者</div><div> 2017年6月26日</div> <h3><br></h3><div> 眉山 甘氏(包括永寿,太平、复兴、五皇、祟仁、永清〈夹江〉),祖宗由来,据族谱记载是:由齐入楚、由楚入蜀之富顺,由富顺而眉山南面</div> <h3>甘氏历史渊源流长,这是我们祖先在自贡富顺总祠,皇上御赐的石碑。也是甘氏族人骄傲的地方</h3> <h3>这是我们眉山这一支系老祖宗墓,是富顺甘氏宗亲们新立的碑。</h3><h3>为了寻根探源而来,为了认祖归宗而来,为弘扬甘氏文化,传承甘氏家风,壮大甘氏家族,我们携手一同走来……</h3> <h3>缅怀先祖,广行善事,教化子孙,厚积仁爱,世传家风的美德,家族中历代奉行的“友恭”家训依然勉励着每一位后人,儒雅严谨忠厚的家风仍在世代传承</h3> <h3>这如今的富顺甘氏总祠,甘氏家规以勤耕为本,苦读为贵。家规中有一句“养育子女,过在不教,殷勤灌溉,培养贤才”。江河向东流水长,耕读传家有义方。明理修身琢玉器,立志勤读惜时光,尊教重学薪火盛,合理有效方法强,知行合二方法清泉涌,鸿蒙洞开扇扇窗:</h3> <h3>家风正则世则清,家风堕则世风浊,优秀的家规家训,催人向善向上,家风用悠远的历史回声,让大家聆听甘氏那些千百年来的世代秉承的祖训,感悟厚重的广府“家国”文化,以激发新时代的新能量。</h3> <h3>甘氏名人有甘茂、甘盘、甘罗、甘德、甘英、甘延寿、甘宁,甘战,甘泳,甘从矩,甘凤池,甘渭汉,甘思和,甘祖昌,甘泗淇……</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