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3·3·3”最好的方法

徐健霞

<h1><font color="#ed2308"><b>是家长自己全身心去练习</b></font></h1> <h1><br><h1>接触“3·3·3”已经4年之久了,开始我们在儿童活动中心的大班上课,由于教学形式是一对多,(我现在看来)当时那种情形下,一个老师就算再有经验,面对将近20个孩子的家长,是很难让家长们真正理解到“3·3·3”的精髓!(原因我后来才明白:“3·3·3”需要的是不断地练习,不断地被指引,不断地去感悟,不断地去迁移,不断地去调整!因为家长被一对一指引的机会很少,所以当时很难有一个家长会主动陪孩子练习的,这样家长练习少,受指导少,自己的体验领悟相应会更少,那么迁移的部分几乎会为零)所以,当时我感觉大部分家长和我一样,对于“3·3·3”的认知其实非常简单:1、注意力训练;2、手眼脑协调训练;3、精细动作训练。在这个认知下,我对孩子的要求也是非常简单:为了达到以上目标,勤练习是硬道理,于是我要求孩子必须认真完成操作训练任务,当时孩子很多次都是眼含着泪水完成的任务(这点我直到前些天,才感悟到“逼”孩子练习也是有非常积极意义的,这也是在大班学习中的收获,孩子精细动作、手眼脑协调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我们坚持了2年的大班学习,从检验孩子的学习效果来看,让我感触最深的不是我提出的以上3条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而是我从“3·3·3”课上观摩到孩子的上课情况,当时可以用这样词来形容我:寝食难安,焦虑不堪!(后来因为前任老师的具体原因,我们在大概剩余半年的时候转班到了徐老师的课堂上,直到这个时候家长才可以被允许进班参与练习和观察孩子)我看到的是一个完全没有自信,没有主见,没有韧性,不能主动思考问题的孩子!这些问题的出现,让我对于前期的3个目标已经不再特别关心了,我首要解决是以上这些问题!怎么办?</h1></h1><h1></h1><h1><br></h1><h1></h1><h1>于是我开始在333课下向徐老师请教,似乎每次都有些感悟,但总因时间关系无法吃透,很难理解透彻,更别说在实践中运用了。孩子的情况改善不大,但大班的课程眼看着就要结束了,要想再细致、系统的得到有效指导,必须继续跟随徐老师一段时间看一看再说,于是我们报名参加了徐老师的小班教学活动。</h1><h1></h1><h1>徐老师小班教学活动是要求家长陪同孩子一起上课的,课堂上和孩子一起操作练习,和孩子一起做集体游戏。在课上,我们无论年龄大小,都要进行自己和自己比、和别人比,每次活动结束都要谈感受,谈原因,谈自己的解决方法。所有人都在积极主动思考,这点正是我孩子最为需要的!课程结束后家长也在徐老师的带领下通过课堂表现,通过集体游戏从各种角度观察他人,观察自我,思考问题所在,积极寻找解决方法,再一起践行!这个过程我体会最深,触动最大,最为受益!</h1><h1></h1><h1>当我整个身心融入到“3·3·3”的学习体验中的时候,我深深的被吸引了,首先我感觉“3·3·3”就像一面镜子,反映出我们真实的一面,让我们看到优势,看到不足,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让我们思考优势,思考不足,然后我们一起找到克服不足的方法,在践行中讨论调整,最终会找出一个最适合孩子的方法来。我开始看到孩子渐渐表现出了自信,渐渐的开始自我思考,开始自我反省!其次,在徐老师的指引下我略微感受到“3·3·3”的一点点精髓来(用时将近4年):我认识到了“3·3·3”不断重复练习1拿出2放入3闭眼,4形色这样简单地4部曲,不知练习了多少遍,这样反反复复的练习,让基础操作成为自动化行为之后,后面的操作部分就会得心应手!(道理讲了很多次,似乎都明白,但如何迁移到学习和生活中,我用了4年的时间才顿悟)迁移到孩子的学习中,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最基础的知识正是我们最需要夯实的地方,而我们经常会因为他们看似简单而忽略他们,让孩子把基础的部分没有吃透,就急于让孩子把精力放在了多做题,多做难题上,这样做再多的题又有何用?舍本逐末的做法在孩子的学习上太普遍了!认识到这一点,我在徐老师的指引下开始了自己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拿起孩子的书本,找到孩子知识中的地基部分,努力帮助孩子夯实地基,然后逐步一层一层搭建,继续夯实再搭建下一层。让知识成为真正的一个从基础到高层的系统工程,目前我来做这个,慢慢的再去教会孩子自己去做,这样搭建的每座知识的高楼才能稳固,这些高楼相互之间的功能匹配,相互衬托才能构建一座更具魅力的知识城市!这点让我太受益了!</h1><h1></h1><h1>随着333的小班学习,我们孩子也上了一年级,孩子对于学校生活的适应,学业压力,学校的各种行为规矩的束缚,对于孩子来说都有很大的挑战!作为家长,面对教师的传统教育风格,面对自己的教育理念不能被老师接受,面对一个亟待需要帮助的孩子,如何去当好一个合格的家长真是太挑战了!回头望去,我能一路和孩子走到现在,与徐老师的开导,领引真得分不开!想想当初第一次看到孩子拿回来的分数时失望之极的情景,我坐在院子里仰望夜空,泪流满面的情景就像发生在昨天,是徐老师一步步通过333的理念让我看到问题的本质,为我指引正确的方式,路虽然很漫长,但我坚信方向不错,总会胜利!<br>我经过了4年才明白了一点点333的精髓,时间之所以这么久,我反思自己是由于练习太少,在对333的理论方面感悟不足,迁移不够!所以我特别申请为自己购买一套新的学具,和孩子一起练习,我相信通过努力勤练,333的道理我会明白得更多,那么迁移到生活和学习中的机会也会更多,我想我在引领孩子学习和做人过程中会更加得心应手!让我们共同期待……</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