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很早就想去徽州了,上次游黄山与它擦肩而过,在心里始终成为一件憾事,并称中国三大文化区域的"徽文化"博大精深,一直心驰神往、梦绕魂牵了……<br /> 从上海出发沿着沪杭、徽杭高速公路,约4个半小时,在中午时分我们到达了安徽徵州,午饭后,我们就追不及待的带着相机,更是带着一种兴奋和激动,想尽早走进并融入这美丽神奇、如诗如画的景色之中……<br /> 一踏入徵州地区,仿佛置身于一座悠久文化历史的长廊,处处能领略到那古老而又醇美的气息.进村穿过店铺林立的商业街,前面是一片不大的荷塘,河水清澈,绿树环绕,远山隐约地倒映在水中,山光水色美不胜收.恍如步入"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的田园诗意的意境中……</h1><h1> 这就是歙县堂樾牌坊群,远远眺望,7座牌坊巍峨而起,庄严肃穆,在这些逶迤成群的牌坊中,明建3座,清建4座,按忠、孝、节、义顺序排列,无非表彰父慈、子孝、妻节,第一座石牌坊:始建于明代嘉清年间,距今已有450余年。牌坊四柱落墩,古朴雄伟,在挑檐下的"龙凤板"上,"圣旨"两字镶在其中,横梁正反各有浮雕雄狮一对,英武异常。据导游介绍,被皇帝表彰的鲍灿,一生并未做过官,因教育子孙有方,其孙又在捍卫明室江山的战斗中,屡建奇功,被皇帝"荣封三代",特为其祖立坊。其中有两座是为女人而立的节字坊.歙县妇女节烈之风特甚,这两座其中一座叫"吴氏节孝坊",立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是为了表彰族人鲍文渊的续弦、嘉定人吴氏的"模范事迹"。她22岁远嫁到棠樾,29岁开始守寡,直到六十多岁死去。在这漫长的三十多年里,吴氏恐怕没有时间寂寞,她太过辛劳,先是将丈夫前妻的孩子抚养成人,后又修了鲍家九代的坟茔。族人深受感动,从而为她立了这块牌坊,上刻"节劲三冬"和"脉承一线",前者是颂扬她的贞节不二,后者则表彰她尽心养育前妻之子。在徽州,牌坊是与民居、祠堂并列的闻名遐迩的建筑。据考证,明清时代,徽州一共有数千座牌坊,直到现在,仍存有104座,牌坊的意义有点类似西方的纪念碑,在古代则是"旌表德行,承沐后恩,流芳百世"之举,也是人们一生的最高追求。徽州到处是牌坊,堂樾牌坊群是中国牌坊之最。虽然已经历了几百年的岁月洗涤,暗淡斑驳的石刻仍在述说着曾经的历史,每一个故事都让你流连忘返,终身难忘。沿青石官道原路返回,路边有2座祠堂,一为鲍氏敦本堂,俗称"男祠";另一为清懿堂,俗称"女祠"。据说女祠是全国唯一为女性所立的祠堂取名"清懿堂",取"品行清白,懿德美好"的意思。祠堂中,将堂樾鲍氏节妇烈女按世系顺序排列,让族中女性四时祭祀并奉为楷模。</h1><h1> 导游讲解这些"动人的故事"时,情真意切,但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读解这些故事时,心中是一种难以名状的感觉,这种极其封建保守压抑人性近乎变态的信念,使大批"贞女烈妇"、"孝子贤孙",为传统礼教而献身,其实是一个历史悲哀.....</h1><h1><br /></h1><h1>文字、图片:曹文炳(未经许可请勿转载)</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