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下垣则

呈祥

<h3> </h3><h3> 概况</h3><h3>&nbsp;</h3><h3> 下垣则村位于黄河东岸、柳林县北部,距离县城15公里、镇政府驻地成家庄村4公里。村庄东与村王村接壤,西与吉家塔村毗连,北与穆家坡、张家塔村相邻,南与青阳村相望。东西长约2公里,南北宽约0.5公里,总面积约1平方公里,耕地1200余亩。</h3> <h3></h3><h3></h3><h3></h3><h3>下垣则村属秦晋黄土高原的一分子,村域大部分为黄土所覆盖,南北俩条沟与邻村成天然分界线。村由6座小山组成,呈东西走向,东高西低,从东往西逐渐降低。分别是大垣、坪原、村中心、堡则疙瘩、墓子垣、棒棒山(音)。村内地名为:</h3><h3>第一小山:大垣、深焉、塌庙上、细脖子、圪洞上、井耳。</h3><h3>第二小山:坪原、圆疆、阳居、龙角耳则、核桃树崖、杜梨栅、马梁焉、馒头疙瘩、稻畈则(音)、后稻畈则、斑鸠圪坝、胡少峁。</h3><h3>第三小山:大院坪(村中心)、大院坪渠、西边沿、后场墕、榆树圪垯、沟底、大峁上、窑背和(音)、前圪旦、薛家耳、后圪㾿、对面、垴山、小耳则、小蒜咀、梁则上、庙梁上、庙圪洞、庙栅、前瓦圪都、大麻子坪、圪垯则畔、葫芦塔、瓜圪垛、背栅(音)、蒿犬、李红家耳、鱼耳则、后底渠、羊咀则、桃树峁则、琵琶、成咀则。</h3><h3>第四小山:堡则疙瘩、堡墙底、枣峁、阳崖、长身条(音)、杏树凹、滩、狗槽将、棱上。</h3><h3>第五小山:墓则垣、胡芭、下峁、大沟、东栅、西栅、背崖、阳栅、酸枣峁则。</h3><h3>第六小山:棒棒山、吴当咀、寨马焉、麦足则、蒿咀上、农业塔(属耀头)。</h3><h3>第四、第五、第六座小山底下有煤,目前已被成家庄煤矿采完。</h3><h3>南面的沟名称按坝从东到西分别为:羊道沟、成咀则沟、下峁沟、大沟。</h3><h3>北面的沟从东到西分别为:背栅沟、滩沟。</h3><h3><br></h3><h3> 下垣则村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多年平均气温为10.3.<br></h3><h3>最高气温为36.5c,最低气温为-8.5c;年平均无霜期日数为184天;平均降水量490毫米,降水多集中于6.7.8三个月,雨水经南北两条沟向西流经吉家塔沟,汇入孟门黄河;十年九旱,吃水困难,历史上普遍采用旱井集雨的办法解决吃水难题。年平均蒸发量2108毫米;年平均年相对湿度55%;年平均风速1.7米/秒,最大风速为25.0米/秒,年平均大风次数11天,主导风向为北风。</h3><h3><br></h3><h3> 全村有柳李两姓居民,土改时有居民170人,现发展到620余人,在册人口420人。村民以务农兼打工为生,主要种植大豆、玉米、粟、土豆和小杂粮。有传统的木匠、泥瓦匠等。<br></h3><h3> 村设有中共成家庄镇下垣则村支部委员会,现有党员26名。</h3><h3><br></h3><h3>下为卫星地图。</h3><h3></h3><h3></h3><h3></h3> <h3>鸟瞰</h3> <h3>  </h3><h3>第一章 下垣则村的来历与变迁</h3><h3><br></h3><h3> 下垣则村分前、后两个自然村。前村位于村庄西边,后村位于东边,前后相距不足1华里。村民大部分姓柳。据柳长迎老人(1935年生)回忆,老辈相传前村先祖从孟门镇耀头村迁来(耀头村至今有一个院子叫柳家坪),后村先祖从孟门镇柳家庄迁来。两村先祖迁来时间虽然不在同一时期,但至今都和柳家庄村的柳姓辈份和起名高度一致,分别是</h3><h3>"1应、2士、3邦、4于、5福;</h3><h3>6德、7光(海)、8步(树)9成、10长;</h3><h3>11廷(英)12振、13锋、14建、15广;</h3><h3>16深、17恩、18鸣(明)、19凤、20祥;</h3><h3>21繁、22荣、23兴、24盛、25贤;</h3><h3>26润、27泽、28迎、29春、30吉;</h3><h3>31智、32勇、33志、34坚、35强;</h3><h3>36继、37世、38忠、39孝、40良;</h3><h3>41富、42贵、43治、44国、45安;</h3><h3>46宏、47伟、48前、49图、50展。"</h3><h3>&nbsp;</h3><h3><br></h3><h3> 下垣则村现传至第13代"锋"字辈。由此可以推断下垣则村先祖都来源于柳家庄村,至于前村先祖从耀头村迁来,则有可能是从柳家庄村先迁至耀头,再由耀头村迁来本村。</h3><h3> 前村先祖迁来之初择址于阳崖至堡则疙瘩一带居住。现在看来,先祖之所以在堡子疙瘩安家,是因为那里背风向阳,耕地近捷,又临近水源地下峁,而且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强盗来时便于防守自卫。堡子疙瘩先辈居住过的土窑洞和使用过的石碾等遗存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还在,后因修筑道路和机修梯田损毁,今仅存窑洞洞口和一些枣树。后村始祖迁来之初,择址于今坪原核桃树崖到阳居一带而居,具体方位就在今兴盛源农产品加工厂门前靠西南一带。井耳取水。阳居现仍遗存有一孔石灰抹过的土窑洞。</h3><h3> 从村内现存清代乾隆年间残碑记载分析,下垣则村至迟在清乾隆年之前就从大垣搬到现在的旧村。从第二小山搬到第三小山,是往下搬,遂命名为下源则村,这大概就是村名的来历。</h3><h3><br></h3><h3>("下"是动词,搬下来,移下来的意思。垣"用在村名的含义是村庄建于中央高而平缓、四周逐渐降低、外形较为平整的塬上,后来逐渐习用"垣",柳林县内以垣命名的自然村有48个,如官庄垣村周有塬地数百亩,俗有"山西十八塬,官庄垣头第一垣"之美称。"则"用在地名的村子有很多,比如小园则、蒿园则、麻塔则,这里是个口语,读"ze",应写为"子",表示构词后缀。写"则"字是个笔误!比如说"帽子"、"脑子" "院子"一样!)</h3><h3>另据后村天官庙现存大铁钟上面阳刻"下源则合村、大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和前村天官庙现存大铁钟上面阳刻"前下源村、中华民国二年(1913)"等记载,村庄从大垣搬迁下来时村名为下源则,而什么时候演变为"下垣则",显然是民国二年(1913)以后的事了。</h3><h3> 另外,关于柳家庄柳姓始祖从何而来?目前看来有下列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始祖原属河东郡平阳府龙门人氏(今运城降县、夏县一带,和永济柳宗元的柳,同属河东柳),洪武年间,奉明政府移民之令,经洪洞大槐树迁居到今孟门镇东7.5公里处,由于来人皆姓柳,遂命名为柳家庄。(清代编为永宁州青门都头甲。)另一说法是柳姓发祥于本县留誉镇柳家沟村,后柳姓家族举家迁到今柳家庄村。因而柳家沟村现今无柳姓,而只剩有王、杨两姓居民了。 </h3><h3> 综合分析俩种说法:前一种说法,百度搜索明洪洞大槐树移民的资料,都是山西的居民往河北、河南等外省迁,没有迁移到永宁州或汾州的记录,所以不可信。后一种说法经电话核实草社柳姓族人柳明亮,明确他们先祖是清乾隆年从柳家坡迁去的,村内有碑为证,并不知柳家沟。贾家垣乡龙沟村柳姓居民也明确他们是从柳家庄迁过去的。柳家沟村志所记载的是推测不可信。柳家庄始祖究竟从那里来,尚待考证。</h3><h3> 前村的先祖历经数百年修起窑洞式四合院七处,窑洞几十孔。尤其为了防止护坡塌方修了防护窑洞,足见家境富裕殷实 。柳氏先辈历来发扬勤劳勇敢和开拓创业的精神,不仅为后世子孙留下了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也为晋商的辉煌做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清末至民国日冦占领离石前,前村柳氏族人以柳德某小名保蛋(柳成国的曾祖父)为首成立运输大队进入交通运输行业,活跃在商贸大道碛口~汾阳运输线上。鼎盛时期柳氏运输队拥有骡马达25把子,(一把子为三头骡子一头毛驴,总量达上百头,而总人口还不到50人),成为永宁州王老婆山背后(今柳林北山)一带很有名的马帮。柳德某(1870一一1905),12岁开始给柳家庄柳氏族人赶骆驼,20岁返回家乡组织族人经营驮运。柳氏族人在他的带领下,风餐路宿,历经艰辛,基业驮队不断发展壮大。后村的先辈也自力更生,勤劳治家,艰苦经营着近千亩耕地,在窑背和修起了漂亮的二层窑洞,尤其是柳德水(1867——1944柳光周父)家有地55响(一响4亩,共220亩),在北川丰泉寺沟(今方山县峪口镇田家坡村)亦有地上百亩,成为方圆有名的富裕人家。随着后面几户的陆续迁入,延续至今,形成现在的旧村。</h3><h3> </h3><h3> &nbsp; 旧村保留的明清风格的院落有二十多处,座座古窑依山而建,古院落多四合院布局,整体布局井然,错落有致。穿梭于充满沧桑气息的街巷,如同漫步在一个个落满历史遗痕的古老建筑,触摸那斑斑锈迹的木门铁环,不由自主的便融入了岁月的长河之中。一些旧房屋如今虽然已无人居住破败不堪,但一砖一瓦、一椽一木都凝聚着历史的印记。在那里依旧可以感受祖辈生活过的气息。仿佛还能感觉到许久前那男耕女织,人欢马叫的兴盛......</h3><h3>&nbsp;</h3><h3> 现存四合院<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是研究明清文化的一块“活化石,</span>很有旅游价值,有待后人开发。</h3><h3> </h3><h3> 改革开放后,村民开始建房高潮,逐步移到村小学为中心的地方,有的又把房子建到坪原上,前后村区分不再明显,建房时,人手不足,需村里请人,有请必到,只管吃喝,不赚工钱,相互帮忙,婚丧嫁娶亦是相互帮忙,为又一良风美德。</h3><h3> </h3><h3> 所以下垣则村至今民风淳朴,村民和睦相处,互帮互助,安居乐业,都以勤劳致富为荣,赌博好吃懒做者甚少。 </h3><h3> </h3><h3> 历经四百年历史的沧桑与变迁,下垣则村蕴育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柳氏儿女。不仅延续了一个家族的血脉,还见证了一个家族的苦难与辉煌。村里的流传的好多故事虽然已成为云烟过往,但它却成为家族后人心中的精神图腾,必将薪火传承,激励后人。</h3><h3> </h3><h3> </h3><h3><br></h3><h3> </h3> <h3>前村始祖刚时居住的堡则圪瘩(南)。窑洞尚存。</h3> <h3>后村先祖迁来时居住在核桃树崖至阳居一带。</h3> <h3>这个就是始祖用过的石碾,如今存放于前村柳光润家的院子。</h3> <h3>现在的村远眺堡则疙瘩(东)。</h3> <h3>远处星星点点的地方就是今天的耀头村,前村始祖居住过的地方。</h3> <h3>清乾隆年间观音庙拆下的残碑说明始祖在这之前即迁来此地。据村民讲,该庙雕塑十分精美,集资建庙的人包括前垣上(今贾家垣乡一带)的村民。</h3> <h3>前村先祖的四合院。(东院、中院、西院)</h3> <h3>柳德雨祖居精美的砖雕。</h3> <h3>东院、中院内</h3> <h3>哪哈院</h3> <h3>柳德枝祖居。</h3> <h3>新社鼓四合院</h3><h3> 这是一处保留最好的窑洞式四合院。19世纪驼运业兴盛时所建,正窑洞坐北向南,东面偏房做饭和放农具日杂,南面的房子喂骡马。</h3> <h3>南面已经崩塌的房子,留给了后人无限的遐想,人们只能从这些残砖断瓦中体会夕日柳氏骡马运输大队的辉煌。</h3> <h3>圪楞底柳德海祖居</h3> <h3>为防止护坡塌方,修建的防护窑洞。</h3> <h3>带领前村族人进军驮运业柳德某家的窑洞房内全是砖彻。</h3> <h3>后村先祖修建的窑洞一一前圪旦。曾在此办学。</h3> <h3>一层为薛家耳、二层为前圪旦。</h3> <h3>后窑背胡(音hu二声,应该是窑背后的意思)。</h3> <h3>窑背胡二层窑洞。</h3> <h3>后圪㾿和垴山</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对面柳光周家老宅诉说着昔日的辉煌。</h3> <p class="ql-block">今天的方山峪口镇丰泉寺沟,山清水秀,柳天江(柳光周祖父)曾在此扛长工。</p> <p class="ql-block">清末活“愚公”</p><p class="ql-block">家庭农场的开拓者------柳天江</p><p class="ql-block">永宁州志记载:咸丰九年(1859)通年干旱,稼禾歉收,粮价暴涨,斗米价2400文制钱,为常年的4倍。</p><p class="ql-block">永宁州饿殍遍野,下源村也有被饿死的人,更多的人被迫外出逃荒。柳天江的妻子和孩子都被饿死。村里好友送给了他一些土豆、核桃和枣,他用旧布包包好,一路向北,也踏上了逃荒之路。走上一天饿的实在走不动了,就在路边捡点干柴,用火烧土豆吃,经过十几天的跋涉,终于来到永宁州北川丰泉寺沟(今方山县峪口镇田家坡村),柳天江靠给地主当佃户、扛长工,挣口饭吃。由于他勤劳、干活卖力,几年之后,慢慢有了些积蓄,就在刘家岔村(今北武当镇刘家岔村)买了几亩薄田,又娶妻生了两个孩子,即儿子柳德水和一个小他三岁的妹妹,在刘家岔站稳了脚跟。</p><p class="ql-block">农耕时代,讲究“以地看人”,只要你有属于自己的土地,哪怕只有半亩,别人也会平等待你,因为你掌握了那个时代最重要的生产资料;要是你连半分地都没有,属于流民,盲流子,别人都懒得搭理你,同时多一分地,子孙就多一口饭吃。柳天江是一个责任心极强的人,他害怕一旦遇上个天灾,老婆和孩子又得经历自己逃荒的苦难。为了能让家人和孩子过上安稳的日子,他决定开发更多的土地。</p><p class="ql-block">刘家岔村位于北武当山脚下,依山傍水,一湾清泉日夜不停不停流淌,是个种庄稼的好地方。柳天江利用地理优势,在乱石滚滚的石山坡里开荒造地。他先在山上凿了几孔窑洞,一个人,一张锹,一把镢,一根棍,一年四季披星戴月,风雨无阻,滚战在石山上。饿了啃块窝窝头,渴了喝点凉泉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苦干了十几个春秋。汗水撒遍山山峁峁,足迹遍布沟沟洼洼,一身风霜、两手老茧,奋战在山间田野。他常说:“力量使不完,汗水流不尽,只要决心大,不怕不成功”。终于在石山坡上凿出一块一块的梯田,在沟里用石头垒成一条一条的坝堰,防止河水倒灌,并种上桃树松树。经过多年辛勤劳作,开荒造地达4响,约合220亩。后又养殖了一些猪、牛、羊,终于让家人过上了衣食无忧的日子,成为名副其实的“家庭农场的开拓者”。</p><p class="ql-block">光绪二年(即公元1876年),柳天江不幸病故于刘家岔,走完了他普通而不平凡的一生。后来其子柳德水又迁回下垣则村居住,土地改革时,土改工作队的人专门到下垣则村核实刘家岔的土地情况。柳光周从小接受良好教育,写的一手好字,全凭爷爷柳天江打下的扎实基础,这是后话。</p><p class="ql-block">柳天江愚公移山的壮举是柳氏家族的骄傲和自豪,是哪个时代先进生产方式的代表,永远值得后人学习,有诗赞曰:</p><p class="ql-block">武当穿峻岭,深山有愚公。</p><p class="ql-block">酷暑日伴眠,雪夜星为灯,</p><p class="ql-block">种满南山桃,播遍北坡松。</p><p class="ql-block">功德留后世,桑梓传美名。</p><p class="ql-block">(根据柳德水孙柳树茂口述整理。柳树茂1936年生,现年86岁。建行吕梁分行离休干部。)</p> <h3>现大井沟黑龙王庙藏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石碑一块,显示下垣则当时村名为"下塬則"。有"邦""于"字辈多人出资的记录。塬:中国西北部黄土高原地区因冲刷形成的高地,四边陡,顶上平。准确的表达了村内地形。</h3> <h3>后村天官庙钟阳刻着下源则合村、大清光绪二十五年字样。</h3> <h3>前村天官庙钟上阳刻前下源村中华民国二年字样。</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钟上的内容为:前下源村天官庙神前献钟一口,柳于光男福旺、福文、福斌、福武、福禄孙富元天宝天補德元根元。柳德盛、柳光财、柳光前、柳步鸿、柳光元。中华民国二年十月吉立。</h3> <h3>这张图片说明洪洞大槐树移民没有移到永宁州,汾州府有外迁的。</h3> <p class="ql-block">中阳草舍村牌文内容。可以看出那时落户也不是随随便便的。</p> <h3>下垣则村的良风美德,义务修路、扫路、扫雪。</h3> <h3></h3><h3> 清末下垣则村驮运业的领头雁————柳德某 <br></h3><h3> 柳德某(1870---1905)小名宝蛋,清同治九年生于本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2岁就跟随柳家庄柳氏族人赶骆驼 。因吃苦耐劳,深得东家赏识,15岁开始,好心的东家每天给他攒一个铜元,20岁利用积攒的铜元买了一头毛驴,返回家乡,组织族人进入驮运业,活跃在碛口至汾阳运输线上。由于管理得法,饲养精心,骡马被他养得膘肥体壮,从此一而二、二而四,连添买带繁殖,几年后,已成为4把子(一把子为三头骡子一头毛驴,总量达16头)骡马的帮主。东走汾、平、介、孝(汾阳平遥介休孝义等晋中一带地方),西闯绥(德)、榆(林)三边(陕北安边、靖边、定边一带),队伍逐步发展壮大。在他的带领下,前村柳德深、柳德业兄弟、柳福文、柳福旺、柳福禄兄弟也纷纷步入驮运业,鼎盛时期柳氏运输队拥有骡马达25把子,(当时前村总人口还不到50人),成为永宁州王老婆山背后(今柳林北山一带)很有名的马帮。 &nbsp;</h3><h3> 经过十余年的苦心经营,不仅添置了土地,还在梁则上新修了五孔砖窑洞(故址在今村委办公楼,遗迹尚存),建成了下垣则村当时首屈一指的大砖院。柳德深、柳德业也在新社鼓新修了窑洞十几孔,并携妻儿陆续迁入。 &nbsp;</h3><h3> 因骡马太多,村里没有喂养的地方,过年也不能回家,经常投宿于离石东关的骡马店,柳德某深得店家赏识,店家遂把其女许配于他。婚后几年,正当事业如日中天之时,柳德某由于长期风餐露宿,积劳成积,不幸身染重病,于光绪31年(1905)抛下娇妻及其肚中的孩子病故,年仅35岁。柳德某去世后不久其子出生,取名阳子,大名柳光财。其妻25岁独守空房于下垣则,与其子相依为命终身再未嫁,1960年去世,享年80岁。柳光财1958年去世,年仅53岁。<br></h3><h3></h3> <h3></h3><h3></h3><h3>为了方便了解柳德某为首的柳氏驮运大队,特附此文。有改动。</h3><h3>&nbsp;</h3><h3>清末明初活跃于吕梁山的运输队伍清末明初活跃于吕梁山的运输队伍 &nbsp; 刘廷奎 &nbsp; 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直到1921年(民国十年)太军公路兴建前夕,吕梁山地区交通比较闭塞,沟通山陕之间有一条主要运输线,对当时的 商贾活动、人民生活以至国家的公文传递,民间的信息往来,都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 &nbsp; 这条运输线西起碛口,一直向东,沿湫水河上行至樊家沟岔,顺沟直入大庄岔、三贤岔、骆驼局(今刘家山境内)、濮牛岭,翻王老婆山土洞、过永宁(今离石),越向阳(古金锁关)沟,翻黄芦岭进入向阳沟过20公里桃花洞通往古汾州府。据说当年李自成率农民军从陕西打到北京,走的就是这条路。由于沿途山高路险,车辆不便行走,因此,那时候的运输主要靠骆驼和骡马驮运。 &nbsp; 碛口古无市镇,清乾隆(公元1736--1795)年间,湫水河暴涨,冲毁侯台镇;黄河溢洪,冲毁曲峪镇,由于两镇居民陆续移居而来,碛口才渐次形成了沟通山陕二省的水旱两路码头。道光初年集资重修黑龙庙,勒碑刻石者有商店字号二百七十余家,足见当时碛口商业繁茂盛况。当时黄河口岸每天有商船百余只,运送油、盐、土碱、皮毛、粮食、棉麻、磁器,以及"洋广杂货"。陆路运输骆驼、骡马、牛驴川流不息。至今留传"驮不尽的碛口, 填不满的吴城"之俗谚。这句话记载了一段不平凡的历史,也是晋商百年辉煌的见证。 &nbsp; 骆驼局村位于柳林县西北边沿,属刘家山乡,西距碛口40里,东临离石60里,以居民多开骆驼店而得名。解放前系一人数不足百口的小山村。今存古店铺6处,马棚、伙房、柜房俱全。据测最盛时每晚各店共可同时住宿骡马150匹、骆驼200头左右。从店铺的规模也可推见这条道路当时的牲口流量。 &nbsp; &nbsp; 吴城坐落在吕梁山中段山口,黄芦岭和薛公岭脚下,是晋中平川通往晋西山区乃至陕甘宁青等西北地区的必经之地,其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早在战国时期,就有大将吴起修筑驿城镇守该处,吴城因此而得名。到了近代,随着晋商的崛起,吴城成为一条重要的商贾之道。其鼎盛时期当数19世纪中叶至“七七事变”之前的那段时间。 &nbsp;</h3><h3> 吴城以西是河谷川地,沿途多村落,而以东则进入大山,绵延起伏,人烟稀少,骆驼、骡马脚力有限,翻越大山几乎得一整天时间,所以不论大小商队,晌午以后到达吴城就再不敢继续前行,纷纷歇脚,到来日东方放亮之时再动身。这一独特的地理优势,深深吸引了晋中平原上崛起的一代晋商的目光,平遥、文水、祁县、太谷等地的商人,或设分号,或立新号,很快就把吴城推向了一个繁荣兴盛的位置,使其成为一个规模宏大的商品集散地和物流中心,在晋西地区的旱码头中占据了突出的地位。 &nbsp; &nbsp; &nbsp; &nbsp;通行于这条交通线上的运输工具主要有骆驼、骡马、牛驴。骆驼是西北沙漠地方主要的交通工具,有识途、耐渴、耐饿、耐劳、载重、温驯等特点,驮运上路以五头为一串,设拉手一人。大帮主每帮养六七十至百十头不等;小帮主只养五头、十头。骡马五匹称一鞭,由骡夫一人执掌。每鞭前有一匹经过专门驯调的"走头骡子"领头,中间骡夫"赶"一匹,"拉"一匹,"挂"(把缆绳拴在被拉一匹的驮子上)一匹,最后 "跟"一匹专门调训出来的扫后压阵骡子。新买的口轻性烈牲口必须"拉"着,一个骡夫必须招呼:"走头"、"跟"、"赶"、"拉"、"挂"五匹骡马,才能称得上"把式"。才有资格进大帮、赚大工钱。每一帮主赶五七鞭以至二三十鞭不等。榆林府景松山的骡帮在这条道上最有权威,也最神气。每鞭一种毛色,要白五匹全白,要紫红五匹紫红,要粟色五匹粟色....每头骡子都是头戴辔头三盏灯,前后扑风,脖坠红櫻,闹铃叮铛,有声势,有气魄。这样的大帮骡马既揽长途脚运,又做自资商贩。 &nbsp; &nbsp; &nbsp;&nbsp;&nbsp;从碛口到汾阳,其间270华里,沿途醋(酒)房林立,店铺遍地,打饼卖饭者十里一家,五里一处。除沿途村庄的脚家往返回村居住外,单从现有沿途各村镇的店房遗迹,也可看出当时骡马往来不绝的盛况。 &nbsp;&nbsp; 这条交通线的繁荣景象一直持续发展到抗战爆发的前夜。民国26年(1937年),“七七事变”使一向繁华热闹的吴城古镇一下子陷入了一片慌乱之中,平川老家传来的消息使那些家眷尚在故乡的掌柜、伙计再无心把生意做下去,再加上来往客商受战乱的影响日渐减少,这条运输线一天天变得萧条冷落。民国27年(1938年)正月二十三,侵华日军在离吴城不到十里的九里湾村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惨案。日本人来了,昔日富丽堂皇的商号掌柜住所变成了侵华日军的军机驻地,街上的青石板、门前的红砂石条,被日军强迫民夫撬起抬到了北山上修了碉堡。</h3><h3>&nbsp; </h3><h3>&nbsp;</h3><h3>&nbsp; </h3><h3>&nbsp;</h3><h3></h3><h3></h3> <h3></h3><h3>第二章区划变更</h3><h3>民国年前属永宁州青门都头甲(或一甲)。</h3><h3><br></h3><h3>民国初年,实行省道县置下的区村两级制,区辖编村,编村下设闾,闾下设邻。离石县设县城、吴城、大武、柳林、碛口五个区。本村属山西省冀宁道离石县(民国三年永宁州改称离石县)柳林区(三区)张家塔编村(行政村)下垣则闾。本村柳长有曾任张家塔编村村长。 民国27年(1938)日寇入侵,离石、柳林相继沦陷,离石县抗日民主政府于民国29年(1940)1月在蛤蟆塌(今柳林县孟门镇石安村)成立,属晋西北杭日民主政权之山西省第一游击区行政公署四专区;阎锡山政权之离石县政府移驻冀家峪(今贺家坡乡冀家峪)。4月,中共代表王若飞、肖劲光与阎锡山达成以太(原)军(渡)公路为界南北分治的协议,今县境北部遂属离石县抗日民主政府管辖,县境南部遂属阎锡山政权之山西省第四行政区。民国30年(1941) 8月,第二游击区行署改名为晋西北行政公署,11月改名为晋绥边区行政公署,离石、中阳属行署辖下的三分区。4月将所辖区域划分为一、六、七、八、九等五个区,本村遂属属离石县抗日民主政府管辖。 民国31年(1942)&nbsp;底,实行精简机构,区未变,&nbsp;六七区并为第三区,先后驻南洼、官庄垣、任家山。八、九区合并为第二区,先后驻穆家坡、耀头、南坡等村。本村属第二区穆家坡。村民柳德元在此期间任村长。 <br></h3><h3>日寇投降后,原离石县境仍属晋绥边区管辖、民国38年(1949)改属兴县专区,本村归属未变。 &nbsp;&nbsp;&nbsp; 1950年,原离石县划为九个区,下设155个行政村,分辖712个自然村。其中第三区驻成家庄,下辖26个行政村,分辖128个自然村,下垣则为属第三区。 &nbsp;&nbsp;&nbsp;&nbsp; 1952年7月,离石改属愉次专区。 1953年7月底,离石实行区乡制,全县划分为10区89乡,其中第三区所辖成家庄、任家山、刘家山、李家洼、任家庄、石家峁、穆家坡、王家洼8个乡70个自然村,本村属穆家坡乡管辖。 1954年7月,方山县与离石县合并,更名离山县。 1956年3月成立石家峁乡,本村属之。 1958年3月,根据山西省撤区扩乡的指示,将原来第三区的李家洼乡、任家庄乡、石家峁乡并入成家庄乡,本村归属成家庄乡管辖。 1958年10月,实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制。人民公社下辖管理区,管理区下辖生产队。11月,离山县和中阳县合并,复名离石县。1959年,&nbsp;中阳县又从离石县分出。同年一月,&nbsp;成立了成家庄人民公社,本村为成家庄公社下垣则管理区,下辖三个生产队。 1962年,管理区改称生产大队。对外称山西省离石县成家庄公社下垣则生产大队。下辖三个生产队。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 1971年5月,恢复吕梁地区,离石县由晋中地区改属吕梁地区。离石县革命委员会移驻柳林镇办公。不久由原离石县的14个公社和中阳县的12个公社组成新的柳林县,本村属吕梁地区柳林县管辖,对外称山西省柳林县成家庄公社下垣则生产大队。&nbsp;&nbsp; 1984年改行乡镇村制,经山西省政府批准成家庄和穆村,孟门,下三交等公社同时撤社建镇,成立镇人民政府。其余的人民公社改设为乡,将原公社下辖的生产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从此本村即称柳林县成家庄镇下垣则村。</h3><h3><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2002年和石家峁自然村合并为下垣则行政村。</span></h3><h3>2004年吕梁撤地设市,原吕梁地区所属的13个县(市)乃归吕梁市管辖,本村归属未变。 <br></h3><h3><br></h3><h3>附:都甲制,明、清两代的行政区划制度,在中国通行了600年。县下设置“都”,都下设置“甲”,一般以序数命名。都甲的主要任务是征收田赋。民国时期,“都甲”依人口的多少改为乡或镇。都甲实际上是封建社会时期的一种行政区划,准确一点说,是民间故老沿革、人们习惯使用的一种行政区划,明、清时期使用的最为广泛。但它并不是官方的行政区划制度,在封建时代,没有那一个朝代真正使用过都甲制。它是民间将几个朝代的行政区划名称混合使用的结果。唐朝实行的是乡保制,宋朝是都保制,元朝是村社制,明朝是里甲制或保甲制,清朝是保甲制。由此可以看出,都甲这个名称是宋朝的都和明清的甲的混合物。不管是那个朝代,这两级行政区划基本上相当于现在的乡(镇)和村.在民间的使用习惯上,也是县以下设都,都以下设甲。一般用数字来表示, 如几都几甲,也有的称为×××都几甲.封建时代随着改朝换代,行政区划制度也在不断变化,但老人们总是习惯使用旧的称谓,于是就有了都甲这种民间行政区划,并一直延用到现在。 民间老百姓认为,只要是同姓同都甲,那么,不论远近都是真正的一家人。我们明白了都甲的起源就知道,同姓同都甲的两人,其祖先在明朝或清朝时期是一个村里的族人。如下垣则和柳家庄同属清门都头甲。 葬礼路引上所写的都甲,实际上是按照民间习惯使用的、旧的行政区划所注明的死者的籍贯。 &nbsp;</h3><h3><br></h3><h3><br></h3><h3><br></h3><h3></h3> <p class="ql-block">第三章 人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柳氏家族的人口繁衍也出现了快速增长。1947年土改时,前村人口发展到50多人,后村人口发展到100多人。新中国成立后,柳氏家族人口的增长也步入了快车道。截至目前,全村人口(包括迁住外地者)已达到了620多人。如从下垣则移居到成家庄的柳探宝这一支,现在已发展到几十口人;移居到薛村镇新庄村的柳丕金、柳丕银兄弟这一支,现在也发展到几十口人;移居到离石区信义镇归化村塔则上柳步福、柳步禄兄弟这一支,也发展到近20口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人口迁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迁入四家</p><p class="ql-block">李迎春(1914一一1989),原籍陕西,在吉家塔煤矿任技术员,土改分的柳光周家窑洞俩孔。生四子三女分别是:李德廷(跟应)、天应、侯应、蛇应,后又携三子移居隰县下李乡双湾村。长子李德廷配王氏居下垣则,生子李卫军、李卫民、女李小琴、李小林。李卫军配贾氏生子李昊峰、女儿李怡静;李卫民两子李沛旋、李梓旋。已历四世。现居柳林。</p><p class="ql-block">李启秀,原籍上段段,在下垣则租种柳光周家土地为生,生二子,李文华、李文业。后被日本鬼子大炮击中去世。历六世。李文业,土改分的柳光周家窑洞俩孔,子李来俊,历五世。二子李文华,残废军人。子李立新,李立新大女儿李小燕、二女儿李聪聪。已历四世。</p><p class="ql-block">王生柱,原籍陕西,石匠,随妻住西王家沟乡南焉村,仅户口在本村。</p><p class="ql-block">秦喜宝,原籍山东,铁匠,娶柳汝霸为妻,生子秦安国、秦定国。定居下垣则村,已历五世。详见家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口迁出:</p><p class="ql-block">柳步福、柳步禄兄弟,前村柳步鸿本家,逃荒到离石区信义镇归化村塔则上,已历七世。</p><p class="ql-block">柳探宝,柳继大本家,移居到成家庄村,巳历六世。</p><p class="ql-block">柳天宝,柳继大本家,移居成家庄村,已历六世。</p><p class="ql-block">柳丕金、柳丕银兄弟,柳长发本家,移居到薛村镇新庄村。已历六世。</p><p class="ql-block">柳成章,柳奇斌伯伯,移居葫芦塔,已历四世。</p><p class="ql-block">柳成玉,柳奇斌叔叔,移居聚财塔,已历四世。</p><p class="ql-block">柳兔戏,随妻住孝义市西辛庄镇崔家庄村。</p><p class="ql-block">柳晓明(后村),随外婆在临县碛口镇马家山村长大并落户,历三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为工作关系外迁的有:(参见杰出人物、青年才俊、公职人员三部分)</p><p class="ql-block">柳应全(长树),1923年生,柳建忠伯伯,现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阿克苏地区一师三团。子柳移民(益民)曾在三团气象站工作,2017年去世。柳移民有一女柳晓萱,现居乌鲁木齐。</p><p class="ql-block">柳长海(1939一2017),柳永平叔叔,1958年招工到汾西矿务局灵石南关煤矿,1962转到垣曲县中条山有色公司铜峪矿。</p><p class="ql-block">柳记生、柳海生兄弟,柳燕斌大伯二伯,现居吕梁制药厂。</p><p class="ql-block">柳树茂一家,吕梁建行退休,现居离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柳光润一家,小名全喜,现住太谷兵工厂。</p><p class="ql-block">柳树红,柳光润三子,现在青岛市益海嘉里粮油集团有限公司工作,住青岛。</p><p class="ql-block">柳喜应一家,柳成金二叔,现居陕西三原。</p><p class="ql-block">柳福应一家,柳成金四叔,人行退休,现居柳林。</p><p class="ql-block">柳五着(小名),柳成金五叔,现居湖南长沙。</p><p class="ql-block">2、计划生育</p><p class="ql-block">建国后人口急剧增长,一队夫妇三个、四个,五个的很普遍,最多的有八九个,1983年政府对有三个孩子的强制结扎,以后四个孩子的基本没有,现在二孩政策深入人心,普遍是二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 目前下垣则村共有159户。见下图。</p> <h3>柳步福、柳步禄始祖住过的窑洞。</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碑文内容为"故顕考柳公讳興運配殷氏之墓,男进宝、进贵,孙男海荣、海富、海有、海发,曾孙步祯、步禄,中华民国二十六年七月十五日"(1939年)据此推算,始祖柳兴运在1850年左右出生,20几岁即逃荒到归化村塔则沟,正应了史载光绪三年(1877年)大旱。</h3> <h3>碑文内容为:故顕考柳公讳進寳配崔氏之墓,男海荣、海富,孙步祯、步禄,曾孙探有。中华民国二十六年七月十五日立。</h3> <h3>塔则沟第五代传人柳保元,1943年生人,即碑文中的探有。立碑时还没有出生,所以叫探有。</h3> <h3>第四章</h3><h3>下垣则村历任村干部</h3><h3>&nbsp;</h3><h3>抗日战争时期:村长柳德元</h3><h3>土改:书记柳长德(柳奶探父)村长:柳步云 贫协主任:李迎春</h3><h3>1953年一1956年村长柳成大</h3><h3>1956一1962年农业合作社:社长柳步根,书记:柳长德。 </h3><h3>1963年一一1966年生产大队支书:柳步根,大队长:柳光亮</h3><h3><br></h3><h3><br></h3><h3>1967一一1968文革:革委会书记:柳通喜 革委会主任:柳成水 &nbsp;</h3><h3>1968年一一1975革委会书记: 柳步根 革委会主任:柳成水 </h3><h3>通有线广播,拆庙修学校,1970—1972年通电,安电磨、碾米机,完成下峁大沟到村水窑的引水上山工程。挖防空洞500米。修通东北到成家庄,西到吉家塔宽两米的平车路。成立林业队,由柳步有、柳树勤,柳成清,柳长全、李文华等六人组成,在下峁和东栅栽果树。</h3><h3>1975年一1976支部书记:柳廷树(牛戏),革委会主任:柳长山 </h3><h3>1976一1980支部书记:柳光亮 村委主任:柳长山</h3><h3> 组织李立新、柳兔戏、柳廷树等在下峁打煤矿,终因资金,技术等原因失败。</h3><h3><br></h3><h3>1981一1989支部书记:柳成真(润生),村委主任:柳长山&nbsp;</h3><h3><br></h3><h3>领导村民把西到吉家塔、东到成家庄5公里的盘山道路加宽到四米,修梯田,植树。重安有线广播。</h3><h3><br></h3><h3><br></h3><h3>1989支部书记:柳记海,村委主任:柳成岗 </h3><h3>打坝堰,安高音喇叭,全体村民集资义务投工修了新学校。</h3><h3><br></h3><h3>1996秋支部书记:柳成岗,村委主任:柳长义</h3><h3>1996一2000年新打坝堰三条,加高补坝六条,全部修了青砖沙石出水口。</h3><h3>1997年更换变压器,低压线路,机修高标准农田,修通田间道路,宽3到5米,结束了祖辈人背肩挑的历史。</h3><h3>&nbsp;1998---2000年加宽坝堰,修出水口,机修高标准农田800亩。修通后土桥到羊稻沟,东到石家峁,西到下峁、吉家塔煤矿,下峁至村的循环公路。</h3><h3>2001年,四换井位,三换工程队,历时三年,在大垣打601.8米深井,人畜饮水工程竣工。同年因打坝山体滑坡,柳成岗因公负伤。</h3><h3>2003年下垣则、石家峁通自来水,解决了历史上祖祖辈辈视水如油的局面。成家庄中学(百眼庙)张家塔、村王洗煤厂、北泰洗煤厂、石家峁砖厂、大井沟砖厂也从下垣则集中供水点引水,该工程解决了几千人和数百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秋开通程控电话。</h3><h3>2004年修村中心小广场,解决了原来车辆无法调头、停放的问题。可供村民休闲。</h3><h3>2005维修旧学校改造为村卫生所。安暖气。巜山西农民报》对此做了专题报道。</h3><h3>2000---2005在大垣至村中央载柏树绿化道路两旁。所有荒山荒坡全部栽种松柏树、刺槐。在石家峁寨圪垯打坝造地30余亩。</h3><h3>2006年修通大垣到石家峁的路2公里。路宽6米,从此下垣则到柳林不必绕行成家庄,直线距离缩短2公里。</h3><h3>2007年----2010年,铺通北到成家庄、西到吉家塔的水泥路、大垣到石家峁的沥青路,并栽植柏树绿化。</h3><h3>2010年新修村委二层办公楼、安装路灯。柳成岗被评为山西省劳动模范。</h3><h3>2011年竣工户户通水泥路。路宽3米一一3.5米,是全省户户通标准最高,质量最好的工程。硬化了深墕经羊道沟到后村土桥的公路。</h3><h3>2012支部书记:柳成岗,村委主任:柳成金</h3><h3>修通下峁到吉家塔煤矿的公路并硬化、在坪原建红白理事宴会厅,栽核桃树。</h3><h3>2014年7月支部书记:柳长义,村委主任:柳成金&nbsp; </h3><h3><br></h3><h3>处理村矿矛盾、植树、重修前村土桥(雨水冲毁),重修稻畈则塌方路、维修田间道路、策划编辑村志。</h3><h3>2017年冬换届,柳长义再次当选支部书记,柳成金再次当选村民委员会主任。任第十一届村民委员会主任。</h3><h3>村委设妇女主任一名,负责妇女儿童计划生育工作,在下垣则担任过妇女主任的先后有:车安青、李兰香、崔安英、王桂梅,现任妇女主任是穆爱平。</h3> <h3>第五章 兴学育人</h3><h3><br></h3><h3>抗日战争期间在前圪蛋办学,教师是刘家墕头白静钢父亲。</h3><h3>1946年在薛家耳柳长迎家办学,教师是柳长明。第一节课是:"大羊大,小羊小,我的马儿不吃草。"</h3><h3>1948一1949在柳成国家办学,教师是柳光世。</h3><h3><br></h3><h3>1950年后在薛家耳柳廷清家办学,教师是上曹家坡的李清亮。</h3><h3>1962一1967在柳光世家办学。</h3><h3>1966年文革拆庙在村中心建校。</h3><h3>1967一1996村中心学校。</h3><h3>1997一2013村中心二层。</h3><h3> </h3><h3>1950一一一1973穆加明(穆家坡),柳光勇、柳茂林</h3><h3>1974一一一1975穆生英(穆家坡)</h3><h3>1976一一一刘俊英(聚财塔)</h3><h3>1982一一1983刘殿娥(聚财塔)刘效平(艾掌)</h3><h3>张三青(小张家塔)车建高(村王)</h3><h3>1984刘保英(聚财塔)王根平(张家庄)</h3><h3>1985白继连、邓保珍(邓家庄)</h3><h3>1987白继连、车爱琴、刘秀爱(官庄垣)</h3><h3>1988白继连、车爱琴</h3><h3>1989张保爱(李家沟)车旭连(车家峁)李德英(成家甲)</h3><h3>2005一一2013刘玉莲(官庄垣)李平贵</h3><h3><br></h3><h3><br></h3><h3> 下垣则村有尊师重教的传统,正月或过十二岁生日都有请老师吃饭的习俗。毕业的时候学生个人或家长送教师适当的礼物作为纪念。</h3> <h3>50年代曾在此办学。</h3> <h3>1962一一1967在此办学。</h3> <h3>1967一一1992年在一层办学,1992年后在二楼办学。</h3> <h3>第六章卫生健康</h3><h3><br></h3><h3> 年20世纪初,村里没有医生。村民一旦患病,或用民间土法自行治疗,或请巫婆神汉诊治。大多数人则依靠自身的抗病能力抵抗疾病。后来有柳步钧、柳成贵父子开办了个人中医诊所,其中柳步钧是以法术为主。</h3><h3>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对医疗卫生工作十分重视,1955年,成家庄成立了中心卫生院,下设保健站。本村属石家卯保健站,保健站的医务人员经常下乡指导防疫工作,为村民送医、送药、治病。在保健站担任医生的先后有葛至全、大井沟的车建元、下垣则的柳探顺。那时没电话,谁家有病就走路去请。他们态度和蔼,随叫随到,尽心尽力,主要用中药治疗,村民看病难的问题有所缓解。报酬按国家规定用保健费支付,保健费按人口计算,大队到年底算分配的时候计算在内,从社员工分里边扣除。1962年左右为适龄儿童接种牛痘、百白破三联""麻疹疫苗"、"卡介苗"等疫苗,均由国家免费接种。</h3><h3> &nbsp;</h3><h3><br></h3><h3> 1974年成家庄公社医院组织赤脚医生培训,村民柳胜参加了学习,后由村委会出资45元办起了村卫生所,达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有急救的水平。适龄儿童全部给予疫苗接种,传染病、各种慢性病得到了有效防控,爱国卫生得到了全面发展。四十余年来柳胜随叫随到、不分昼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为村民提供最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h3><h3> 卫生所原来设在柳胜家里,2005年由村旧小学改建村卫生所,占窑洞三间,分别为处置室、药房、公卫资料办公室,是柳林县标准化甲级卫生所,邻村同行多人前来参观学习。</h3><h3><br></h3><h3> 2006年,100余户村民办理了新型农村基本医疗保险,400多名村民享受到医疗保险,大大地缓解了村民看不起病的困难。随着交通状况的改善,村民一旦发生危急疾病,半小时内,可以到达成家庄镇卫生院或柳林人民医院急诊抢救,2017年11月6日聚雅公路开通后,一小时可到达吕梁市人民医院 ,村民的医疗健康有了基本的保证。</h3><h3> 成家庄设有兽医院,牛马等大牲畜患病可以请兽医诊治。村民柳继海1970年到1979年曾在兽医站工作。</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第七章 交通运输</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p><p class="ql-block"> &nbsp; 下垣则为六个独立的小山组成,小山间虽互相连接,但没有现成的道路,为解决出行难题,先祖们慢慢开通了南到石家峁、西经狗槽家到吉家塔、耀头、西北到穆家坡、北到张家塔、东北到成家庄的一些羊肠小道。后又修建了1米多宽的五个土桥,车辆不能通行,骡马过桥时大叫几声,勉强通过。这些微乎其微的交通设施,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民间往来免不了爬山跳沟、涉水攀岭。先祖们为了生存,年复一年、祖祖辈辈肩挑背负,挣扎在曲折、蜿蜒、崎岖、坎坷的羊肠小道上,付出了无数的艰辛,直至建国前村里的道路交通情况一直在同一个层次上徘徊。</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 清末民初,下垣则村曾出现了以赶牲口搞运输为业的脚户,柳宝蛋即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也有的村民春夏种田,秋后粜点粮食买头小毛驴跑短途,倒贩红枣黑炭,第二年开春卖掉毛驴重新种田。</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 交通不便造成信息闭塞。60 年代初期天灾人祸,北山一带玉米每斤"黑市"价0.70元,只隔30余公里的中阳县朱家店一带每斤只需0.30元,但因交通不便,30公里之间就产生了一倍以上的差价。</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 20世纪70年代开始,经村民柳成有协调(时任柳林农业局副局长),县水利局给本村特批十辆平车,大队利用深秋初冬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机会,社员投工,分段施工,仅有300多人的下垣则村民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经10年努力,逐步修通东北到成家庄,西到吉家塔的简宜公路,路宽两米,能走平车。改革开放后,通过截弯取直、削山降坡,历时10年,逐步把道路拓宽到四到五米。五个土桥也经多次加宽加高,分别是现在兴盛源农产品加工厂门前、后村土桥、卫生家窑洞上边土桥、前村土桥、寨马焉土桥,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才竣工。修到吉家塔的道路时需占用耀头村的土地,村委给了数百斤粮食才得到对方同意;修到成家庄的路段时需占用小张家塔村的土地,村委用井耳的几条梯田地做了置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公路建设中,下垣则村民不怕苦,不怕累,一吃早饭就上了工地,一直干到晚上收工后才回家生火做饭。有的脚冻伤,手磨破,皲裂子,流鲜血,贴上胶布继续干;有的耳朵冻伤流脓水,仍不离开工地;有的怕回家吃饭跑路误时间,随身背着炒面袋充饥。原到吉家塔走狗槽将的路坡度太大,遂重新设计走农业塔;没有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就用目测,边干边修;没有机械,就用镢头刨、锹铲人力平车拉;没有炸药,自己用硝酸铵加谷糠制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后,村民柳俊海、柳爱成、柳探顺等先后买骡子车从事运输行业,柳俊海后来发展为数辆汽车的运输队。</p><p class="ql-block"> &nbsp;</p><p class="ql-block"> 公路修通后吃河北白面、宁夏白面,城乡间差价每斤只有一二分。红枣、粮食也能卖出去,1994年每斤红枣收购价为一元,带动农户直接增收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人们从切身利益中体味到了发展交通事业的重要。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进入新世纪以来,下垣则的交通建设迎来了大发展:2006年自行勘测设计,修通大垣到石家峁的路2公里,路宽6米,从此下垣则到柳林不必绕行成家庄,直线距离缩短2公里;2007年----2010年,铺通北到成家庄、西到吉家塔的水泥路、大垣到石家峁的沥青路,并栽植柏树绿化;2011年户户通水泥路全部竣工,路宽3米一一3.5米,是全省山区标准最高,质量最好的,2014自行勘测设计修通下峁到吉家塔煤矿的公路并硬化。</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 下垣则村村民自古有义务修路扫雪之习,每逢雨季路毁,无论大门小户,家家出勤,不分老少各执锹镢分头修补四头道路。每家每户单修或合修哪条道路,都有陈规旧律。现在路硬化后减少。每年冬天大雪之后,各家纷纷清扫积雪。从家门扫至公道,然后合伙扫出村外。直至与公路相接,不计报酬,是为良风美德。</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h3>第八章下垣则党支部村委会荣誉</h3> <h3>第九章 宗教与庙宇</h3> <h3>前村天官庙。</h3> <h3> 下垣则村前后村各有天官庙一座,文革被拆,2011年重修。天官庙供奉天官,属道教。天官:道教奉天、地、水三神,亦叫三官,天官即其中之一。天官名为上元一品赐福天官,紫微大帝,隶属玉清境。天官由青黄白三气结成,总主诸天帝王。每逢正月十五日,即下人间,校定人之罪福,故称"天官赐福"。称上元节。</h3><h3> &nbsp;</h3><h3> "天官赐福",语出《梁元帝旨要》:"上元为天官司赐福之辰;中元为地官赦罪之辰;下元为解厄之辰。"后来道教又以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司十月十五日生,届期设斋诵经。"中国民间则于春节(农历新年)开始,敬天官以盼福音。</h3><h3> 农历正月初一村民争点头香。每年设纠首两到三名负责。这些风俗习惯,经过千年的发展,现在已无关迷信,实际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企盼丰调雨顺、五谷丰登。</h3> <h3>"图中天官人物及蝙蝠。天官头戴如意翅丞相帽,五绺长髯,身穿绣龙红袍,扎玉带,怀抱如意。以天古、蝙蝠为主组成,"蝠"与"福"同音,借以表达吉祥、天官降福之意。天官是授福禄的神人,天官大帝手执"天官赐福"四个大字横幅,背靠花团锦簇的"福"字,头顶脚下祥云和五只蝙蝠环绕,脚下寿桃,象征着"多福多寿",天官大帝把美好幸福生活赐予人间。</h3> <h3>前村观音庙。</h3> <h3> 观音庙供奉观音,属佛教。观音,全称 观世音菩萨(梵文:अवलोकितेश्वर,Avalokiteśvara),观世音是鸠摩罗什的旧译,玄奘新译为观自在,中国每略称为观音。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 具有平等无私的广大悲愿,当众生遇到任何的困难和苦痛, 如能至诚称念观世音菩萨,就会得到菩萨的救护。而且,观世音菩萨最能适应众生的要求,对不同的众生,便现化不同的身相,说不同的法门。 在佛教的众多菩萨中,观世音菩萨也最为民间所熟知和信仰。</h3><h3><br></h3><h3> 农历二月十九日为观音菩萨的生日,村民这一天举行隆重的仪式,蒸供敬献。</h3> <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第十章 文化</h3><h3>第一节:群众文化</h3><h3><br></h3><h3> 下垣则村民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中,也谱写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篇章。传统的秧歌、曲艺(小品)、雕塑、唢呐等艺术形式多元并存: 广大村民大都能即兴编上一段秧歌唱出来,比较有名的有村民柳长德、柳探顺、马荣华、柳海林、柳成银等,柳成银曾参加成家庄镇政府举办的秧歌比赛;曲艺小品方面村民柳成水(扮小炉匠)、柳成清、柳长茂(扮王大娘)的《小炉匠钉疙疤》、村民柳长青的《卖西瓜水》、村民葛香保的《卖菜》、村民柳长迎夫妇的《五哥放羊》、《走西口》,村民柳继大的《掐蒜苔》、《挑女婿》等都多次演出,深受周边群众的喜爱;村民柳丕林发明了包头秧歌(今已失传);村民柳光勇、柳长山、柳探顺编唱的祭文通俗易懂,用3375调演唱催人泪下;村民柳光周、柳通喜、柳成祥、柳胜等人喜欢楹联,每年春节柳光周、柳通喜、柳成祥给村民写春联;村民柳小明的雕刻作品栩栩如生,被吕梁市文化局确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村民柳继大吹奏的笛子音韵悠游柔转,悦耳动听;村民柳成䘵、柳爱成、柳全应无师自通唢呐演奏,尤其柳爱成的吹奏体现了黄河艺术雄强、豪放的特色,音调宏亮,声韵优美。现在由村民柳爱德吹唢呐、村民柳眼大拍铜铲、村民柳卫生打鼓、柳金海打鼓板组成乐队、为村民春节闹秧歌、婚丧嫁娶演奏,成为村民喜闻乐见、不可或缺的娱乐形式。 <br></h3><h3>&nbsp; &nbsp;</h3><h3> 一,伞头秧歌</h3><h3> 伞头秧歌是本村从古至今流行的一种民间文艺形式。伞头秧歌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反映着浓郁的民情民俗和时代特征。每年春节、元宵书期间都闹传统的令头秧歌。开始,首先要成立组织机构组委会,组委会由班主(组织组)、宣传组、乐器组组成。多次担任班主的有柳步根、柳丕林、柳长茂、柳成禄、柳长义等。组织组全面负责组织领导和策划,宣传组选派村里的文化人编写文娱节目,挑选有表演才能和擅长演唱的人进行分组排练演出;乐器组负责锣鼓吹奏乐器。一般正月初二、三出场。过去刚出场前村在西院,后村在后圪㾿瓦场坪,现在在村卫生所院。第一天首先要祭风尘、拜庙,第二天则按照邀请者的先后顺序,给上年娶媳、生子、登科、乔迁的人家上门道喜。进院后根据地形大小,伞头领队蹈场子。 </h3><h3><br></h3><h3> 秧歌上门贺喜。主家要准备水果、香烟、酒枣、瓜子、花生、凉菜、茶水、鞭炮、礼炮等礼品。伞头根据各家的不同的特点即兴编唱符合实情的秧歌,并送上新年的祝福。然后挑选两个排练好的节目进场表演, &nbsp; 新春正月,除本村贺喜外,秧歌还到邻村的耀头、穆家坡、吉家塔、石家峁、张家塔等村出几次门。出门时先选派村里有身份有威望或者女婿等人去送帖,路过的村庄或厂矿还要下路帖。一般都能得到对方的同意。本村也接待上述邻村的秧歌,最大的一次是接待柳家庄村的秧歌,由于同宗同祖,辈分有序,亲如一家,还住了一宿。在闹秧歌中增进了了解,促进了友谊。 &nbsp; 秧歌一般先进村学校院子掏场子,接着像对待贵客一 样,分户喝挂面汤。吃罢饭再聚场,两村秧歌联合在一起,男女老少二三百人集体掏场子,场面十分壮观。表演节目后吃正饭,上美酒,肉饺子。晚上登台演出后返回。临别时主队秋歌将客队秧歌送至村边,并馈赠烟、酒、肉、干粉、挂镜等四色礼物,伞头互道深情,将礼物一点到,邀请对方秧歌来年光临敝村。一段时间曾流行女儿送娘家村礼物,成为村民的人情负担。 &nbsp; 伞头秧歌活泼快乐,振奋人心。既有时代的特色,又送来新春的祝福。新年伊始,秧歌开好头,全村一年喜庆、通顺,事事顺心,家家如意,人心欢快。 伞头秧歌是农耕时代的产物,随着村里的常住人口减少,很难再现昔日的热闹与气派。 &nbsp;</h3><h3> 现在经常在微信群里唱秧歌的是柳箴拴、柳五平、柳文文。年轻一代当属柳文文。</h3><h3><br></h3><h3>编唱秧歌,即兴发挥,随编随唱,如村民秧歌咏下垣则的:</h3><h3><br></h3><h3>下垣则的山势陡峭威武雄霸,</h3><h3>一千二百亩黄土地美丽如画。</h3><h3>深井养育一千多人情义无价,</h3><h3>东西贯通柏油马路踩在脚下。</h3><h3> 柳文文(柳长安长子)编</h3><h3><br></h3><h3>公路两旁松柏成林,</h3><h3>美化环境造福子孙。</h3><h3>蓝天白云生态平衡,</h3><h3>空气新鲜人杰地灵。</h3><h3><br></h3><h3>前后村虽说相隔一里路程,</h3><h3>祖祖辈辈关系密切视同家人。</h3><h3>遵老爱幼按柳氏家规互相称谓,</h3><h3>世世代代以礼相待流传至今。</h3><h3><br></h3><h3>由上到下五个土桥紧密连接</h3><h3>大原坪原西边沿村坐落中间</h3><h3>棒棒山墓则垣堡则圪瘩更加突显,</h3><h3>藏龙卧虎是真是块风水宝地。</h3><h3><br></h3><h3>男女老少学校门前每天集中,</h3><h3>人称广场留下美名赛过北京。</h3><h3>钉老虎下象棋打扑克耍的脑红,</h3><h3>都是柳氏家人拉家常谈古论今。</h3><h3> 柳海林编</h3><h3>二、楹联书法</h3><h3>天官:敬天地盖载恩敬天地风调雨顺敬日月照临恩祝皇王国泰民安</h3><h3>报皇王水土恩;报父母养育恩。</h3><h3>观音:一新年时时吉庆上敬三世诸佛祖南海慈雲归性海下敬一切众菩萨</h3><h3>土地:三才地在中,五行土为本。</h3><h3>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h3><h3>天地爷:天地通元气,神明送吉人。</h3><h3>卫生所:养生经方助乡亲脱贫致富,健康之路与村民梦圆小康。</h3><h3>服务勤一点情系千家,笑容多一点满院春风。 &nbsp;</h3><h3> 柳胜编</h3><h3><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第二节:儿童玩耍:</span></h3><h3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一、、男生打瓦、夹铁蛋、滚铁环、修链子枪、修荞麦翅、下民间棋。</h3><h3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二、、女生:捣羊骨骨、踢毽子、掏绳绳、跳格子。</h3><h3><br></h3><h3> 两人一人拿一瓦,一人把瓦放到划好线,另一人去打,打倒为胜,接着下一步,打不倒则轮对方打,打瓦的口歌是:<br></h3><h3>1,打红瓦</h3><h3>2,跳1,2,3,4,</h3><h3>3,底各脚,脑各脚</h3><h3>4,底抠爪,脑抠爪</h3><h3>5,一的嘟嘟舟</h3><h3>6,二的二斜眼</h3><h3>7,三的三挺肚</h3><h3>8,四的四踏脚</h3><h3>9、五的五踏脚</h3><h3>10,六的六驴跳</h3><h3>11,七的七切草</h3><h3>12,八的八红管,</h3><h3>13,九的九撩油</h3><h3>14,十的十样花</h3><h3>15十一熬米汤</h3><h3>16,十二送死戏</h3><h3>17十三倒的吃了你的模人人。(柳海林收集整理)</h3><h3><br></h3><h3>附:<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小炉匠钉疤</span></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人物:</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张生:小炉匠,40余岁,光棍&nbsp;</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王大嫂:30余岁,寡妇</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主演:柳成水扮张生小炉匠</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付演:柳探牛或柳成清扮王大嫂</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张上场:身穿夹袄,头戴圆形草帽,担子上担着修理工具。</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唱:我老汉今年四十三,老婆去世守孤单。家里没有人做饭,清烟火下真可怜。白天出门没衣穿,黑间无人在身边。看见人家都团圆,我就是单身光棍汉。修配手艺学的全,走村窜户多少年,出门不单为挣钱,捎的钉疤谈姻缘。三步走来两步行,王家庄就在眼面前。</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张:白 王家庄已到,不免我喊上几声。补漏锅、钉疙疤、修锁则、配钥匙。来来来......钉缸来!(来我休息一会,吃上几袋烟)</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骑着椅则对着我老汉的屁股眼则,补漏锅、钉疙疤、修锁则、配钥匙,烧酒盅来!</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王、唱: 清早起来巧打扮,忽听有人喊钉锅。刁眉抹粉稍停当,穿了一身新衣裳,身上穿的大红袄、绿丝裤,新袜子一双红鞋足上登,鞋上还有花边边。虽然今年三十三,打扮起来也有光。</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柳叶眉、杏花眼,樱桃小嘴一点点,脸上抹成个粉旦旦,鼻子好像个蒜瓣瓣,走起好比风摆浪,站住好比一柱香。可恨男人死的早,留下我这个老婆婆,我想再把老汉找,要与钉疤的来结交。</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王、白:钉锅的,我要钉锅哩!</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张、白:来了!你家在哪里住?</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王、白:东舍家、西舍家,当村里住的我一家。婶则、大娘我没啦。公公婆婆去世啦,家里就是我一个人。</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张、唱:担担担在肩肩上,担上担担走四方,下个坡坡上个湾,不一会来到王大嫂家。</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张、白:担担放到哪里啦?</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王、白:放到牛槽底下。我回家拿锅。</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张、白:好的。</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王、唱:这是一个破铁锅、这是一个破尿盆、这有个洗脚盆,这几件东西交你做。做的好了,我还给你有赏。</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张 、白 :什么赏?</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王,快板:葱花花、油点点,芝麻面面、姜片片,粗赶里、细切啦。调料汤汤另搁里。大盐、细盐、粗盐,里边还有小茴香,吃上几把把、拿上几把把,怀里装上几把把,腰里扁上几把把,回去给你妈拿上几把把。</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张、唱:我也钉疤十几年,这门手艺我学的全,钉的锅没点点,好像你的俊脸脸。钉的放羊小铲铲,好像你的花眼眼。</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说了人家说自己,头上戴个破草帽,眼里有个萝卜花,口里有个各了牙。穿的衣服没底襟,穿的裤子各桶桶,穿的鞋子没后跟,看起来真是不像个人。</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不说啦,开始钉锅。</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张、白:这是个好机会,喜上眉梢,老鼠掉在米洞啦。不免我再跟上几句快板吧,山歌好唱口难开,樱桃好吃树难栽,米饭好吃田难种,鲜鱼好吃口难开。</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王、白:你看上我啦!我实同意,二人手拉手进了门,结了姻。</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柳成水编剧于60年代</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h3> 第三节 1、 荞麦翅的制作</h3><h3> 荞麦翅是祖传的一个玩具:和溜溜球的原理一样,可以演示物理上动势能转化的原理。</h3><h3>材料:空心核桃或塑料空心球、中间开孔的小木片、细线1.5米。</h3><h3>第一步:先取一完整核桃,然后用烧红的铁丝烫两个孔,见图(孔1、孔2)两个孔要在一条直线上,然后在想法取干净里边的核桃仁。如果有现成空心球,如乒乓球、塑料空心球就简单多了,直接钻两个孔即可。</h3><h3>第二步:在球的另一侧钻一细孔(见图孔3),细孔和木筷要垂直,在孔3中穿入耐磨的线,比如钉鞋用的线就很好。线的末端拴一铁片或木片以防滑脱。</h3><h3>第三步:把筷子取出,把细线沿孔2伸出捆在筷子上,多缠几圈捆结实以防滑脱。</h3><h3>第四步:沿钻开的两个孔,插入木筷,露少许头,把小木片插入。</h3><h3>演示:一手拿核桃,一手转动木筷,把线缠绕在筷子上,然后迅速拉动细线,带动小木片快速旋转,迅速松开手,木片反转把线缠绕到筷子上。如此往复。</h3><h3> 如果在小木棍两边钻两个小孔,插入点燃的香,往复转动,黑暗中看起来就是一个红圈,这就是视觉暂留现像,可以演示电影的原理。</h3><h3> 这个玩具不知道老祖宗什么时候发明,叫荞麦翅大概是发出的声音像一种叫荞麦翅的昆虫的叫声吧!但至少可以肯定我们的先祖很早时候就知道动能势能的相互转化了。</h3><h3> 与现在的小孩动轧几百元买玩具,远不如自己动手做玩具。期望这个方法可以传承下去。</h3> <h3>2、</h3> <h3>3、</h3> <h3>第四节:儿童学步车</h3> <h3>第五节:童谣:</h3><h3>1.大人坐炕沿上,把小孩的脚放到自己脚上,手抓手,一起一落,大人小孩齐说:"捞捞饭,煮公鸡,煮的公鸡圪蹴起"。逗小孩玩。</h3><h3><br></h3><h3>2.黄妖拉鸡(黄鼠狼拉鸡)</h3><h3>哧溜哧溜磨刀刀,</h3><h3>磨的刀刀做啥呀?</h3><h3>割柳条,</h3><h3>割的柳条做啥呀?</h3><h3>编筛筛,</h3><h3>编的筛筛做甚呀?</h3><h3>扣你的花红大公鸡呀!(柳海林收集整理)</h3><h3><br></h3><h3>3.脑畔有个谁了?</h3><h3>有个眉了各都锤了!</h3><h3>你不下窜来了?</h3><h3>我怕你的狗狗咬了,</h3><h3>你不棍棍打了,</h3><h3>我的棍棍挑皮袄着了。&nbsp;(柳海林收集整理)</h3><h3><br></h3><h3> 4、揉揉散、疙瘩散,气的妈妈不吃饭。不疼了。</h3><h3> 小孩摔疼了,妈妈边揉边说,小孩破涕而笑。</h3><h3><br></h3><h3><br></h3> <h3></h3><h3>第六节风俗礼仪</h3><h3> 一,诞育礼俗</h3>&nbsp; 坐月子:&nbsp; 女人生产后, 家里用红纸剪正方形若干,生男则正贴成正方形,生女则斜贴成菱形,分别贴于大门,产房前、灶君神、厕所等处,昭告世人。女人“坐月子”期间,过去主要以“米汤”作为主要饮食,一天锅不倒, 要喝十几顿,而现在却注重营养搭配,粗细搭配落低,肉菜蛋奶和绿色食品合理搭配,花样调剂,彻底颠覆了单纯喝米汤的随习。尤其生男孩后,全家人都喜出望外,媳妇更是满面春风,扬眉吐气。这段时间,媳妇成了家里的“有功之臣”,婆婆、母亲都百航呵护。 &nbsp; “三朝”婴儿出生第三天,丈夫到岳父家请岳母来家照应女儿,去时牵头小毛驴,岳父家给数量不等的小米、白面及孩子的衣物,富有人家有送银项圈、银手镯,甚至是金质的,以示吉利,同时接丈母娘亲家“熬米汤”, &nbsp; “满月”:男女孩子满月时要过“满月”,主人宴请宾客,应请的客人都要送礼,礼物多以婴儿用品为主,包括玩具,长命锁、衣服、饰品等;满月时为小孩第一次理发,称为剃胎发。孩子满月时,姥姥奶奶会给孩子戴上一把锁,意寓锁住孩子的灵魂,不受神鬼的打扰,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nbsp; “百日”:出生百日时要过“百碎”,带“鳖锁”《土活鳖, 百同音》.百日要是指初生婴儿一百天举行的庆祝仪式,婴儿出生100天,家中招待亲友,祈愿孩子长命百岁。 &nbsp; “周岁”,一周岁生日时,双方亲戚团聚庆贺,并有“抓碎”的乡俗。即将书本、铜钱、算盘、弓箭等物放在笸箩内,让孩子在里面随使抓取,以预测一生的兴趣爱好和择业趋势。 &nbsp;&nbsp;"开锁”:孩子长到十二岁时,意味着他魂全了,不用再把孩子锁住了。这一天,还要为孩子举行开锁仪式,让孩子告别童年,长大成人。举行开锁仪式时,让孩子“坐着卜罗打着伞,吃着火烧拍大铲";四样物品均为圆形,&nbsp; 象征孩子圆满成人,姥姥奶奶一边念着喜词,辟如“长命百 岁,金榜提名”之类,一边给孩子打开铁锁。孩子从此在亲朋好友的祝福下开始健康成长。 &nbsp; 二,婚嫁 一、媒介&nbsp;:本村青年婚嫁,从古到今代代都请媒人。所 不同的是过去都由父母包办,媒人说合,现在则是介绍人 牵线搭桥,当事青年自寻商定。有的婚事当事人已相互谈妥了,请介绍人只是走走过程,沟通一下双方父母的关系就行了。 二、定婚:女方到男方家。这是缔结姻亲决定性的一环,故双方特重视。过去是媒人在双方中间往来通话和传换庚帖八字。现在则是举行定婚仪式,双方在仪式上商谈条件,赠送礼物,确定关系。这一环做妥了,一般是不会改变的。 三,送钱:男方到女方家。纳彩俗称“送钱”,男方将彩礼彩金交给女方,并决定好迎娶时间。 四、迎娶:上世纪五十年代前迎亲时,新郎新娘都坐花轿,新郎披着“蓑”(红绸)。引客和鼓乐前边开道。到了岳父家也给新郎披彩绸,并坐首席。女家派两个生有男孩的女人作伴娘,帮嫁女穿装打扮,收拾嫁妆送上轿。 &nbsp;&nbsp;回程途中,引客在先,鼓乐相继,男轿在先,女轿紧跟,最后是送客。回来后,庭院中设坛,供天地牌位,新郎新娘三扣九拜叫“拜天地”。然后在女傧相的陪同下进入“洞房”。洞房的炕壁下设“斗灯”,内插铜镜,上方壁上贴着红纸“祝语”。进房后新郎揭去新娘盖头的红绸,新娘给新郎解纽扣脱鞋。 &nbsp;&nbsp;五十年代后期始,迎婚无轿骑马,没鼓乐。八十年代后,坐小车,扛彩旗鼓乐喧天,大部照旧。只是把“盖头”、“解纽扣”,“脱鞋”等习俗自动废止了。 &nbsp;五、见大小:过去娶回媳妇的第二天(或当天),院中设桌椅酒具,新婚夫妇拜见父族和母族诸亲属,称“见大小”。见大小前,先拜柳门三代,用黄表书写牌位,设在正房对面,所有族人都来参拜。仪前按远近亲疏辈分拟好名单,司仪根据名单呼请被拜见者至前,在鼓乐伴奏下,新郎招酒按著等,逐一拜见,向长辈磕头行大礼,向平辈打躬作揖,受礼者赠送新人一定的礼金。近些年来”见大小”的习俗在村里停止沿袭了,只上礼金。 &nbsp;&nbsp;六、回门请三:新婚第二天,陪客伴随新婚夫妇去岳父家拜认女方亲属。小俩口须带“四色礼品”,拜见礼仅亦如女在男家。<div><h3>三,丧葬礼俗</h3>&nbsp; &nbsp;&nbsp;&nbsp;&nbsp; 一 、病危:老者临终,儿女须守在身旁。老人去世后,儿女应立即为其洗脸、理发、擦身、修剪指甲、更换衣服。寿衣一般穿3-5件,俗称“三身五套”,但忌穿双数。如果提前准备,往往是在闰月年缝制并不缀扣,以布条束在一起。老人断气后,先烧倒头纸,放置口含钱,然后到家族中磕头报丧。 &nbsp; <h3>二、停尸:俗称“提出”。将逝者抬放在早已准备好的“七星板”上。“七星板”是割制棺材时同时做的比棺材内径略小的梯形状木板,上面按北斗七星的图像开七个孔。届时,每个孔放一枚开孔铜钱,然后将逝者抬到“七星板”上。 脸用麻纸遮住,将手脚临时捆住,双手合十放在胸前,手腕上拴一窜打狗饼,打狗棍一根(打狗饼按亡人的岁数再加一,天一、地一),以备黄泉路上喂狗打狗用,免得被狗咬伤。 </h3>在门外用麻纸挑出“告天纸”。&nbsp; <h3>三、入殓:本地叫“成涵han”。将棺材套好,棺材底铺层灰,现在改为锯末面,然后将逝者连同七星板一并移进棺材。解开手脚,在馆材下面铺三尺长的白布丝麻,将胳膊平放于身体两侧。然后在棺材的大小头的中点各划一刀痕,两点连条线, 线上垂一小绳,上拴铜钱一枚,以亡人鼻尖对准铜钱为度,使逝者居棺木正中,方便下葬后阴阳先生封经调线。然后用干草、卫生纸或逝者生前衣服、柏、柴、香将死者左右两侧和头脚上下填实,以免抬棺木时尸体摇动,偏离正中位置。尔后儿女用棉花蘸酒给逝者擦拭面部,俗称“开脸”。身上盖四尺白布,即所谓“铺三盖四”。再给棺木内放木炭,桃木、生铁、熟食、麦曲、筷子一双,最后撒上五谷,盖住棺盖。即所谓"铺金盖银"。棺盖上放铁铧等镇邪之物。放炮,表示逝者极乐升天。</h3>&nbsp; 四、停柩:尸体装入棺材后称停柩。一般老百姓的棺材有二一寸的 (即大头厚二寸,小头厚一寸),假二一寸的(即大头一寸,小头八分)。棺材材质,以柏木为上,松木次之,杨柳木再次之。无论何种寿木, 大小头都用柏木,停柩时都是大头在后,小头在前。停柩后,小头前摆支方桌,上面点起水灯放个香炉,下面放个烧纸盆。此后,每顿饭前孝子都要祭奠,直至出殡为止。。 停柩日子短则3到7天,多则半个月到一个月。这段期间,请阴阳先生选择下葬的黄道吉日,请纸匠打制灵堂,悬挂于灵柩周围,一面给主要的亲戚朋友上门磕头讣告,并同时选聘总管和各个环节的治丧执事人员,聘请礼生和乐队,缝制孝衣孝帽,制作哭杖,购买相关丧葬用品及待客食物。 &nbsp; 五, 开吊(开追悼会):出殡前一天为集中悼念的日子,俗称“开吊”。此前,在丧窑门外搭设灵棚,开吊时挂起铭旌,张贴白纸对联、供桌上摆放遗像、供献、香纸、灯烛、香炉,四周悬挂挽联、纸扎花圈等。请阴阳先生看坟地,开吊当日请家族开挖墓穴。按照约定俗成的规矩,由四位礼生主持各仪式。 &nbsp; 1,出榜:在院墙醒目处,张贴逝者生平及子孙后代情况。 2、&nbsp; 祭风神、 祭炮神、拜菩萨、悬塔、拜桥、同时完成,鼓乐配合。 <h3>3、&nbsp; 醒灵:表示通知逝者,悼念活动从此开始。</h3>&nbsp; 4、出祭:一般为近亲和家族组成,沿村中道路走,扛举各种祭品,纸火、乐队伴奏。 5、拜祭:凡是出祭的都要到灵前跪拜,点香磕头祭奠,以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缅怀。 6、早奠 7、午奠:最为隆重,用丧主的口气,根据逝者生平编祭文,由礼生用3375调演唱,表彰逝者对儿女的的宏恩大德及成就贡献,以教化后人,维承先人美德。 8、晚奠:众人吊祭完毕,吊祭队伍沿村中公路走一趟,晚奠结束返回灵前,全体孝子和所有亲戚点香扣头化纸,整个吊祭活动结束。 &nbsp; 9、点路灯:晚上用玉米芯蘸麻油或柴油沿村中主要道路点燃,寓意给逝者照路。 10、守灵:点完路灯后,孝子守灵一宿,用麻纸封棺缝。 &nbsp; 六、出灵:时间一般在拂晓,太阳出山前,棺木必须进墓穴。开始是儿女和母族祭奠。接着由至亲女眷手执燃香从停柩处列队哭着向坟地方向走数步,插香道旁止哭返回。如此三次,次第增远,叫“引路”。然后是长孙扛“引魂幡”前行。“引魂公鸡”缚在棺盖上。其他儿孙以白布一匹系于棺上,另一端由孝子们举至头顶,作牵拉状叫“拉灵”。最后起枢,孝子举哀。拉灵村外,女眷剥掉背上的孝单,扔掉哭杖返回。男人们随灵枢上坟地,在“阴阳”的指挥下,解开:“引魂鸡”,下棺,“坐字”,拦堵穴口,堆成坟丘。 &nbsp;七、辞墓:所有孝子跪墓前,由礼生读祭文。所有在场人上香纸磕头。把所有花圈、纸扎、孝单、逝者穿过的旧衣服等一并烧掉,哭杖在坟前掩埋。 &nbsp;八、复三:丧事后第三日,在太阳出山前,家属亲戚到坟上垒祭台,垒祭台的当日在不去坟地,其他亲戚中午拿各种祭品去上坟、烧张扎,分吃煎馒头,表示为死者送地方和“暖房”。 &nbsp; 九、斋七:老人谢世后,子女至亲每七日上坟祭奠一次,至七个“七”为止。最注重的是第一、第三、第五个“七”。 &nbsp;十、百日、周年:老人谢世百日后,家族亲戚都上坟祭奠,称过“百”。此外,连祭三个周年日。第一周年俗称“头周年”,至亲必到,比较隆重。第二周年从简。第三周年称“完周年”很隆重。 <h3></h3><h3>十、立碑。(此节为柳海林提供)</h3><h3><br></h3><h3>四,&nbsp; 喜&nbsp; 庆</h3>&nbsp; 本村喜庆之事除生日、婚嫁外,还有修房“合龙口”和 迁居“暖房”。 &nbsp; &nbsp;一.合龙口:修房砌码面顶部的最后一块砖俗称“合龙口”。届时房主给新房门壁贴上喜联,烧香扣头,鸣放鞭的,表示对天地诸神辅佑顺利竣工的敬谢。并将烟酒、红绸被面、红包等四色礼品赠送给匠人,匠人就将最后一块砖砌上,仪式完毕。这天房主还要邀请对自己修房有过帮助的人来吃酒宴,表示谢意。这是修房中不可缺少的一 环。 <h3>&nbsp; 二、移居暖房:从旧房迁向新房叫“移居”。“移居”必暖房,主家择吉日,贴对联、出请帖、备宴席、设礼房邀请亲朋好友前来“暖房”。接帖者届时前来赴宴“上礼金”,表示祝贺。</h3>&nbsp; <h3>&nbsp;</h3><h3><br></h3></div><h3></h3> <h3><br></h3><h3>第七节:传说</h3><h3>1、智退强盗</h3><h3>前村先祖住在堡则疙瘩,一日强盗来犯,女主人说:拿箭来。男主人在屋后拿了一捆件件(音,本意是高粱穗杆),往地下一甩,哗啦啦直响,门外强盗一听以为箭很多,遂逃走。</h3><h3>2、大垣龙王爷的传说</h3><h3>大垣塌庙上原有一龙王庙,隔空远眺,与葛家垣龙王庙相对,二龙王相互看不惯。一日,一狐狸把葛家垣的牌位衔到薛家圪旦村,一牌位衔大井沟村。遂在这两地建庙,从此以后祈雨唱戏,就到了薛家圪旦村,大井沟村。庙被拆处遂命名为塌庙上。</h3><h3>3、族长铁面罚族人</h3><h3> 旧时政府至县一级,称县令。县以下由村民自治,有村规民约,由族中德高望重的人担任族长执行。一日一人犯了村规,按村规责罚甚重,全村老小全部下跪求情,族长仍不为所动,按村规责罚,以后再没有作奸犯科者。</h3> <h3></h3><h3></h3><h3>第八节:流传的数学问题</h3><h3> 一,一溜(六)八顶槽,拴马十五条,拴单不拴双是怎么回事?</h3><h3> 二,"进得门,就上炕,席子比炕长一丈,若把席子双铺上,炕比席子长一丈,&nbsp;&nbsp;试问席子多长炕多大?"</h3><h3> 三,鸡兔四十九,有腿一百条,请问鸡兔各多少?</h3><h3> 四,1,珠算"大汝则担水"8989625,见几加几、连加3次得71917;</h3><h3> 2,"凤凰双展翅77158950625见几加几,连加4次得123454321;</h3><h3> 3,"金香炉"555555x957得531666135;</h3><h3> 4,三回小九加,123456789连加8次得987654312。</h3><h3> 五,韩信分油</h3><h3> 两人只有一个10斤重的篓子,里面装满油,还有一个可装7斤的空罐和3斤的空葫芦,两人如何平分这些油? </h3><h3></h3><h3></h3> <h3>第九节:常用方言俗语</h3><h3><br></h3><h3> 明光灿烂。</h3><h3>老婆当成娘,一年比一年强;老婆当成狗,一年比一年强。</h3><h3>一脚把你踢到乜家洼。</h3><h3>忙的跟润元家妈的似的。</h3><h3>人勤地不懒。</h3><h3>世上没有千年的本家,但有千年的邻居。</h3><h3>偷人婆姨肯锁门,架线婆姨肯说人。</h3><h3><br></h3><h3><br></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第十节刺绣</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下垣则村的妇女们大都会刺绣。绣在鞋垫上或枕巾上,常常作为赠送给未婚夫的礼物,表达了他们对亲人的祝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村民柳娥娥(嫁白家墕)心灵手巧,历时三年,绣成《清明上河图》,长6.5米,宽0.7米,气势恢宏的绣品针脚细密平整,设色精妙,人物形态各异,栩栩如生,集市街道、房屋楼阁、农家牲畜等场景细节逼真动人。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被杭州买家以三万元的价格收藏。</h3> <h3>第十一章:日寇在下垣则暴行</h3><h3>下垣则村民男耕女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农耕时代平静的生活。1939年日本鬼子相继占领了离石、柳林,一方面实行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先后制造了石家峁惨案、圈牛局惨案等惨绝人寰的惨案,一方面通过成立维持会对村民实行残酷的奴役和统治。在日军占领柳林的七年时间里,多次到下垣则村扫荡,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下垣则村遭受巨大的财产损失,有5名无辜村民惨遭日军杀害:</h3><h3><br></h3><h3>柳德恩,村民柳光世父亲,被日本鬼子在成咀则对面发射的子弹打死。</h3><h3>柳德水,村民柳光周父亲,1944年农历二月二十二日被日本人抓住杀害扔到门前沟里,终年77岁。</h3><h3>柳光水,村民柳成有爷爷,因跑不及被日本人刺刀刺死推下地。</h3><h3>柳福全,村民柳成育儿子,柳奶探四叔,被日本人拉走至今下落不明。妻薛桂英携女柳俊梅改嫁东凹乡于家沟村。</h3><h3>李启信,村民李立新爷爷,住柳成国家第三间窑洞,被日军从罗家坡垣上发射的大炮击中死亡,门窗被击坏。</h3><h3>前村柳爱国四合院内南厢房被日本人烧毁。</h3> <h3>良民证(资料图)。由日本侵略者成立的维持会发放。</h3> <h3>就是这间窑洞遭日军炮击致李启秀死亡。</h3> <h3>附: 日军在下垣则邻村暴行录</h3><h3>佐主惨案</h3><h3> 民国30 年(1941) 1月,日伪军200余人"扫荡"北山根据地,在佐主村屠杀没有来得及躲藏的群众28 人。</h3><h3>石洞门惨案&nbsp;&nbsp;&nbsp;</h3><h3> 民国32 年(1943) 4 月19 日,日伪军200 余人"扫荡"石洞门村,将躲入地洞的村民用烟熏出,赶入该村二郎庙。当场杀死44人,伤残9人,10多名青年妇女在光天化日之下被奸污。</h3><h3><br></h3><h3>石家峁惨案&nbsp;&nbsp;&nbsp;</h3><h3> 民国33 年(1944) 1月14 日,驻柳日军猷德田纠集离石、中阳、临县日伪军1000余人"扫荡"北山根据地。16 日将从各村抓来的群众押解石家峁村集体屠杀。共计杀死10岁以下儿童14人,成年男女27人,刺伤后推入深坑用柴禾烧死127人,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慘案。</h3><h3><br></h3><h3>圈牛局(兴旺村) 惨案&nbsp;&nbsp;&nbsp;&nbsp;</h3><h3> 民国33年(1944) 3月15 日,驻柳日伪军200余人"扫荡"圈牛局。在躲藏群众的山洞口堆积柴禾,撒上辣椒粉,点燃后又用扇车将烟鼓入洞中,74 名群众除2 人幸免于难外,其余均被熏死洞内。该村原有23户110口人,在这次惨案中有5户全家遇难,8户各剩1人。</h3><h3><br></h3><h3> 血海深仇,世代当记。</h3> <h3>第十二章抗战英雄</h3><h3> &nbsp;</h3><h3> 1、 在艰苦卓越的14年抗日战争中,下垣则村共有14人参军,其中2人为国捐躯,柳光祥、柳长文身体至今不知在何处(穆村烈士纪念园为空坟,并无尸骨),6人残废,他们值得后人永远纪念。敬录如下:</h3><h3>柳光祥,柳成岗爷爷。1911年8月生,八路军七一七团战士,1945年在湖北大别山牺牲。</h3><h3>柳长文,柳侯生之兄,柳三保伯父,1923年生,八路军某部14团班长,1947年牺牲在陕北瓦窑堡。</h3><h3>柳福全,柳成育儿子,柳奶探四叔,参加抗日游击队,一日在家中被日本人发现,逃跑不及被日本兵拉走,至今下落不明。女柳俊梅。妻薛桂英改嫁东凹乡于家沟村。</h3><h3>柳长根,柳贵珍父亲,三中队队长。</h3><h3>柳德华,柳海林叔叔,二中队。解放后为村开煤矿,因公殉职。</h3><h3><br /></h3><h3>柳长全,柳俊奴父,残废军人。</h3><h3>柳成清,柳奇兵父,残废军人。</h3><h3>李文华,李立新父,残废军人。</h3><h3>柳长富,柳牛戏伯伯,杨爱元部队。</h3><h3><br /></h3><h3> 2、妇女救国会:</h3><h3> 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妇救会成员车安青(1920一一2001猴年生人)(柳奶探母、耀头娘家)、李如意(柳有有母亲、南坡娘家,难产致死)、车建太(柳应全夫人、村王娘家,随夫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组织全村妇女织布、无偿做军鞋。把做好的鞋、布集中起送到成家庄支援抗战。当时有秧歌:"车安青、李如意后面跟着车建太,她们都是妇救会"。前村是崔俊汝(柳胜母亲)负责。</h3><h3> &nbsp;</h3><h3> 3、儿童团</h3><h3> 抗日战争后期、 解放战争期间,下垣则村成立了儿童团,团长是柳廷青,(后曾任离石县县长、吕梁地区司法局局长)成员有柳候生、车金兔、柳眼大(成水)、柳成官、柳乃全(长山)、柳喜应、柳探应、柳全官等。凡是经过村的人员都要检查,有时抱住腿不让走,儿童团曾把几名受伤的军人,送到村长柳德元(前村柳爱国的爷爷)家,给喝水吃饭。当时儿童团有战歌:"小娃子,来放哨,不怕冷风如刀割,不怕烈日似火烧,手握红缨枪,路口查路条,人小办大事,来把家乡保。"</h3> <h3>4、庆祝胜利</h3><h3>1945年,八路军358旅东渡黄河展开对日作战,柳林、离石相继解放。9月3日,驻离日军无条件投降。村民听到日本投降的消息非常意外,兴高采烈、奔走相告,家家户户打扫卫生、吃饺子,组织闹秧歌,庆祝胜利。一连几天。</h3> <h3>柳林县志关于柳长文、柳光祥的记载。</h3> <h3>柳光祥的烈士证。</h3> <h3>柳光祥、柳长文二位烈士长眠于穆村镇柏树山烈士陵园苍松翠柏之中。</h3> <h3>第十三章&nbsp; 土地改革</h3><h3>土地改革前,土地是私有的,可以自由买卖,无地的村民只能租种地主的土地,秋收后根据事前约定,按三七或四六分成。在本村租地的先后有任家庄村的任子英,上段段村的李启星。1947年,下垣则村在中国共产党土改工作团的领导下,组建了贫农协会,成员有任子英等,开始土地改革运动,最初定为地主的有十几户,全村170口人平分土地,实现了耕者有其田,贫农还分了窑洞及财产若干。由于在执行政策的时候犯了左倾的错误,侵害了部分群众的利益。鉴于这种情况,土地改革于1948年进行了纠偏,全村十几户错定地主,全部纠正为中农,土地财产没有归还。</h3> <h3>第十四章&nbsp;&nbsp; 农业合作化的形成</h3><h3>1951年6月中央推广山西平顺县西沟村农民李顺达和申纪兰互助合作的经验,最初由农户自由组合成立变工组,1953年改为农业生产初级社,入社的村民互相帮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力。后来又和石家卯、大井沟成立了高级社,最初实行入社志愿,退社自由,后来只允许入社不允许退社,1956年随着柳步有最后一户入社,所有农户都参加了合作社,集体化的的社会制度基本形成。</h3> <h3>第十五章 大跃进时期的下垣则村</h3><h3>1958年8月刚种完小麦,村里又按上级要求建集体食堂,每到开饭时间,家家户户都拎着大砂锅到集体食堂打饭吃。妇女们轮流做饭,各家不允许动烟火。集体食堂前村先设在中院后设在柳光世家院子,后村设在前圪旦。集体食堂造成了极大的浪费。9月庄稼还没收完,村里的大部分青壮年和牲畜都被调到成家庄去炼钢铁、当时在王家寨村采铁矿,用的是成家庄煤矿开采的煤现场炼的焦炭。村民柳长迎、柳树青、柳俊生、柳光太四人被征调到阳泉修铁路。致使收秋的只剩下妇女和儿童,只收了一小部分,剩下的没人收全烂在了地里。快要过年了,树上的枣儿还没有打,只能掉在地上的埋在雪里烂掉。10月成立了人民公社。公社实行政社合一,既是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又事基层生产经济组织,有权调动下属各队劳动力搞大兵团作战(劳动),全社设生产大队(管理区),大队下设生产队。以大队为核算单位。下垣则为一个生产大队,下设三个生产队,在前村居住的编为第一生产队、在窑背胡居住的编为第二生产队、在后仡㾿居住的编为第三生产队。生产队设队长,副队长、妇女队长、会计、保管各一名。</h3><h3><br></h3><h3>1959年夏小麦丰收在望,突然一场冰雹,把麦子全打在地里,几近绝收。种谷子等大秋作物太迟,只能补种荞麦。秋天一人只分了十几斤荞麦。1959年入冬奉上级指示,解散了生产队食堂。公社组织青壮年社员去方山班家庄、中阳陈家湾、文水文峪河、静乐汾河自带被褥无偿修水库。到1960春天,人们只好吃草根、树皮、苜蓿、野菜、粗糠过日子,吃的屙不下。</h3><h3><br></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1962年春,人民公社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把核算单位下放到生产队。并给社员划分了自留地,一个人2分自留地,全是比较偏僻的,社员可以种瓜、胡萝卜。鼓励社员开荒地,社员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缓解了饥荒的程度,农业生产有了恢复。</h3><h3><br></h3><h3><br></h3><h3>社员们依旧吃不饱,衣服破旧.1954年实行凭证买棉布时,每人每年发1.4丈布证,到三年困难时期,每人每年只发给7尺,就是说每人每年只能穿一件新衣。因此,大家都穿补丁衣服。所以当时有"新三年,旧三年,拆洗缝补又三年"的说法。</h3> <h3>第十六章 十年文化大革命在下垣则</h3><h3>1966年8月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起先是学校学生组成"红小兵"集队游村喊口号,搞宣传。接着村里思想积极的人组成"红卫兵"也参与。"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破四旧"、毁庙宇。前后村天官庙、观音庙的泥塑都搬掉,石碑被推倒砸碎,有的作了井口上的垫脚石,美其名日:"把封建迷信脚下踩。"紧接着"红卫兵"搞批判斗争。村里有历史问题的人首当其冲被批斗。后来是批判"走资本主义的当权派",主要是生产大队的支书、主任。村里的墙壁上到处是红油漆语录、标语"打倒X X X !"、"砸烂X X X的狗头!"的大字报。过一段时期全村红卫兵还要集中起来敲锣打鼓到公社参加批斗大会。当时号召人们"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说"大寨是七斗八斗斗出来的新大寨",要求人际之间不论关系亲疏,只要对方说了对个别社会现象不满意的话,都要揭发斗争。因此闹得一部分人,父子、朋友之间不敢说心里话。</h3><h3><br></h3><h3>文革破坏了正常的生产秩序,粮食严重减产。当 时" 极 左"思 潮 很 浓," 自留 地"全 收 归 集 体。口号是"抓革命,促生产"。队里搞生产,上边又说:"生产不能冲击革命"。结果土地没种好,秋后又以"先国家,后集体,最后是个人"的原则送了征购。个人只分的少许口粮。后来又 割" 资 本主 义 尾 巴", 牲 畜 只 能 集 体养,村 民 养一 只 羊,也被当作"尾巴"割掉。收获的粮食根本不够吃,不少社员吃了上顿没下顿。全靠国家供应勉强维持生命,到60年代末,村民已是饥不果腹,每到春天,青黄不接,人们只好靠挖野菜充饥。</h3><h3><br></h3><h3>文革对这个年代的人影响根深蒂固,直到现在剩菜、剩饭舍不得倒掉,一出口就是:"那些年不如这的都吃了。"</h3><h3><br></h3><h3>1970年五月初夏,村里响应****毛主席"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和"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号召,组织社员在小耳则渠挖防空洞,刚开始准备一直向北挖到背栅沟,挖200米后由于中苏关系的缓和停工。</h3><h3><br></h3><h3>当时柳(成水)眼大任文革主任,村里流传的顺口溜:"文革主任柳眼大,前村跑了后村逛",领导村民拆了三座庙,修建了五孔窑洞作学校。1970年时任成家庄公社革委会书记李如珠在农建检查现场,当场拍板决定给下垣则通电做为奖励,村民柳长发向晋中物资局争取回变压器一台,到1971年分设吕梁地区时,通了电,1972年又修通下卯至村中心的引水上山工程。一担水五分钱,旱井集雨不够时可买水吃。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村民吃水难的问题。</h3><h3><br></h3><h3> 在工程建设中,社员们发扬老区人民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怕苦,不怕累,电线、变压器、机器设备、水管、水泵全靠人拉肩扛到预定地点。 农民中有人才,劳动人民有智慧,引水上山管道从堡则疙瘩到二级泵站300米需穿洞自流,村民柳长兴、柳成国、秦桂平等负责,东西俩头同时施工,最后在中间完美对接,坡度完全满足自流条件。&nbsp;&nbsp;</h3><h3><br></h3><h3> 从50年代中期开始历年农闲时平整土地兴修梯田,坡地改平地,生产条件发生了改善,粮食产量比坡地有所增加。到上世纪七十年文革结束时,大部分村民已实现较低水平的温饱。所谓低水平温饱,主粮是高粱糁糁饭,还有一种叫面糊的食物,小米饭熟了,撒入玉米面,搅成糊状。白面一年难见几回。</h3><h3>这个时期村民在务农的同时,还有其他一些特长及手工业如下:</h3><h3>煤矿窑头:李迎春,相当于现在的工长、班组长。</h3><h3>吉家塔煤矿工人:柳德荣、柳光显、柳丕林。</h3><h3>弹花:柳光显、柳成高、柳长水、柳长盛。</h3><h3><br></h3><h3>铁匠:秦喜宝,打造农具。</h3><h3>染布:柳步有(开过染坊、缸仍在)</h3><h3>手工砖制作:柳长迎、柳长元、柳长旺、李立新、柳兔戏。</h3><h3>电工:柳树勤,磨面,抽水,安电。</h3><h3>携盲人说评书:柳步迎</h3><h3>抽桑蚕丝线:陈艮花(柳奇斌母)李步连(虎艮)</h3><h3>民间接生婆:车道英(车九环)、陈艮花</h3><h3>装殓、接骨:秦安国</h3><h3>以农为主, 各行各业组成的小社会,使得本村内基本可自给自足。弹棉花、染布等行业现在已消失。</h3> <h3></h3><h3></h3><h3></h3><h3></h3><h3>附:村民的生产和生活 下垣则村同吕梁地区山区九县其它农村都一样,自然条件和气候都十分恶劣,土地贫瘠,风沙大,雨水少,十年九旱,完全靠天吃饭。 一、建国前村民的生产和生活 建国前家家都有耕地,肥料主要是牛粪,因此产量低,平常年景一亩地产100多斤粮食,遇到天旱一亩地只能打几十斤,有时甚至绝收。村民们每天顶着星星上地,披着月光回家,农忙时一家老小齐上阵,男人刨坑,女人点种,青壮劳力抓粪,老人小孩打土坷垃。回家时,捎带挽草拾柴。若遇天阴下雨,在家编箩筐,缚刷子,缚笤帚。农闲时,溜崖、贴畔、修雨簸箕、拾粪。抗日战争时期,兵荒马乱,老百姓要给八路军送粮,国民党阎锡山军队要征粮,日本鬼子又经常来抢粮,因此家家粮食不够吃。除种地外,有的村民还要去五六里远的煤窑上干活养家,就这样,人们的生活还是相当困难。一年里只有在夏天收打麦子时、来客人时和过年时才能吃顿白面。冬闲时吃两顿饭,早上土豆、胡萝卜烩抿尖、面糊,晚上吃稀饭拌枣糠炒面。农忙时吃三顿饭,早上九点稀饭糠炒面、中午两点吃土豆胡萝卜烩红面、天黑吃稀饭就酸菜、糠炒面或擦擦(土豆擦成条拌面)。土豆一年四季全吃,即使出芽也吃。 村民点灯照明都用蓖麻油。蓖麻油由农家土法提炼,方法是:将自产的蓖麻籽在锅内炒黄,在石碾上碾碎,倒入开水锅内熬一个时辰, 去掉蓖麻渣,继续加温把水分蒸发掉,锅内剩余部分就成为蓖麻油。(1958年后始有煤油销售。) 二、人民公社化时期的生产和生活 1、生产组织。每个小队都有自家的土地、牧畜、库房、场,每个小队开会就把所有社员代表召集在队长家,坐在炕上的,站在地下的,人人发言,共议队事,最后队长总结、安排。社员春季两出勤,二月二过后开始春耕,社员们早上7点上工,10点回家吃早饭,12点上地至5点。主要农活是刨茬子、送粪(人畜肥)、耕地、填渠、掏头子(指牛犁不到的小块地),播种春麦、豌豆、黄豆、锄麦地的杂草等。清明节后天气转暖,开始送早饭,各家把饭集中在一起,由妇女们轮流用送饭盔(瓷罐)送到地。饭在地头吃,时间是上午10点左右,11点左右继续上工,下午5点收工回家吃晚饭。掌握时间主要是看太阳。 夏季中午气温达30多度,照样还是三出勤。晒得社员们一年肩膀上脱好几层皮。时间是早晨6点上工,早饭还是10点左右送到地头,中午二点收工回家吃午饭,下午5点左右上地,晚上8点多回家吃晚饭。主要是锄草、间苗、收麦子、挽豌豆等,是一年农活最忙的季节。 到了秋季,七月还要给谷子中耕培土,耕麦地。八月开始摘绿豆、豇豆、播种冬小麦。中秋节过后又改为两顿饭。九月开始收秋,全部庄稼在九月、十月收割完成。庄稼集中在场里后,开始打场,全小队几十号人集中在一起,用牛拉碌碡碾压粮食脱粒,连枷拍打,这是社员们一年中最快乐的时候。夏季打麦时,前村有一台打麦机。 十月底收完秋,已进入初冬,开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修梯田、打坝堰,年复一年,一座一座的山都修成梯田地,一道一道的沟都打起了土坝,社会们的手经常被冻得裂开一道道的口子,还要坚持干。尤其是学大寨的那些年,有时年三十、大年也不得休息,还得搞积肥运动。 村民自古以来用火炕取暖,家家室内垒有火炉、火坑,在做饭的同时,将火炕烧热,借以取暖。清明至立冬前,室内不需要加热取暖时,村民在院里掘穴垒成“地火”烧树枝、秸秆做饭。用煤要用扁担筐子到十里外的吉家塔煤矿去担,炭的多少按甲子计,1甲子100斤0.2元钱,后来涨到0.4元。如果不够用,春节过后再储备一些。 1971年通电前没有粮食加工设备,男人们起早贪黑地拉着石碾、石磨碾米磨面。妇女们纺纱织布,缝衣服、做鞋袜、洗锅做饭,照顾小孩,忙的焦头烂额;尤其坐月子期间,一天十几顿的喝小米稀饭,缺少营养。</h3><h3> 人们外出学技术是受限制的,必须经小队、大队同意后,才能出去,外出单独搞经营是绝不允许的。 2、收益分配。收益分配以小队核算,实行“多劳多得,按劳分配”的原则。新收获的粮食、红枣收益,除完成国家征购、扣除种子、管理费、保健费、公积金、公益金和其他费用外,剩余60%作为基本口粮分给社员,比例大概为人口占80%、工分占20%。粮食、红枣折款分红,每个劳动日按早晨3分工,上午4分工、下午3分工记工,10分为1个工,上地时捎一担粪,按路途远近记0.08到0.22工,放羊一下午记3分工,喂牛一天记3分工。每个工分分红在4毛到8毛之间徘徊。上级规定人均口粮不得超过180公斤,而且品种极为单调,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吃不吃金黄后(玉米),够不够三百六”。由于不实行计划生育,好多人家都是五六个孩子,最多的人家有八九个孩子,好多社员辛苦一年连口粮钱也挣不够,年年欠口粮款。还有的社员为了多吃粮,只好去粮站先卖出细粮,用卖细粮的钱买回粗粮,来回倒腾。在外工作的干部、职工家属子女也在所在生产队分粮食,按粮价缴口粮款,分田到户后,拖欠的口粮钱也就不了了之。 3、生产工具。主要有耕地的犁,播种的耧,整地和碎土坷垃的耙,修梯田地拍畔用的锹,刨地用的镢头,除草、间苗用的大小锄,收割庄稼用的镰刀,整地用的耙则,担挑用的扁担、尖担、绳子、筐子,送粪、担水在70年代前用的红皮桶,后来改成铁皮桶。加工米面用的石磨、石碾、钵楼、簸箕、箩子,纺织用的弹花机、纺花车、织布机等。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纺花车等许多农具已淘汰。 三、改革开放后村民的生产生活 改革开放后,土地被分给了各家各户,村民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一般是早上下地干农活,9点多回家吃饭,夏天的时候下午4点到5点才下地,8点多回家。除务农外,大部分人都在煤矿打工,一般早上六七点吃饭,步行十里到吉家塔煤矿,下午两三点下班才回家吃午饭,午饭后又要下地。白班夜班每半个月轮换一次。1998年后开始骑摩托车,坐三轮车。煤矿没有休息的地方,即使下雨下雪也要步行回家,非常幸苦。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有两个村民在煤矿遇难,英年早逝。 1956年从孟门引进红薯苗,才开始种植红薯。八十年代才开始大量种西红柿、市场上开始销售茄子、青椒等蔬菜。大约在1985年左右始有南方大米销售,用大豆、玉米换,村民偶尔才能吃上一两顿。</h3><h3> 耕牛是村民必不可少的役畜。1982年分田到户后,几户村民凑钱合买一头,共养轮耕,采用股份制形式,互称牛伙计。春秋农闲耕地,每股以三天、五天轮流。入种季节,每股以一天轮流。紧急下种时不管轮到谁家耕地,总是先种后耕,保证各家按时入种。村民柳胜、柳成国、柳继大、柳长旺四家就曾在一起养过耕牛。后来解散,自己雇骡子、牛耕地。 &nbsp;</h3><h3> 2003年之前要缴15%的农业税,秋收后用货币按劳力交税,由村干部向各家收取粮食后卖到粮站换成现金统一缴纳。此外,还有农林特产税、土地使用税、三提五统。村干部的报酬和集体开支从三提五统中提取,有几家不肯交“皇粮国税”的“难顽户”的话,村干部一年的报酬就泡汤了。总之这一时期的农民负担是比较重的。 四、商业活动 本村村民的主要商业活动就是赶集。 成家庄村自古就有集市。为逢五逢十集,就是农历每月初五、初十、十五、二十、二十五,还有本月最后一天,一直延续至今。市场上的产品比较单一,主要有粗盐、醋、针线、农具等生活用品。小商贩把东西摆到街上叫卖,合作社时期买东西只能到成家庄供销社。买卖牛羊等牲畜在成家庄村的牛场寨。 集体种西瓜等经济作物,由种西瓜能手负责。采摘后好的编号,骡子车拉到柳林县城卖;小的、歪的、破损了的社员们自己吃。社员们的家庭收入主要靠家养畜禽,鸡、猪、羊、兔都养。(割资本主义尾巴时期不允许)村民每家都有七八只鸡、三四只兔、一二只羊、一头猪。鸡早上放出窝,先吃主家前天洗碗剩下的饭渣,而后在院里院外乱刨食,晚上赶往鸡窝里,偶尔在入窝前给喂几把玉米粒,夏季和秋季,母鸡能下蛋,鸡蛋非常珍贵,来了贵宾或者产妇“坐月子”才能吃,一般是用来卖或者看望人时拿的。兔和羊靠草、树叶和秸秆喂养,在地里顺便挽点草,回家后把其晾干,兔、羊喂大后卖钱。猪养的时间最长,得10多个月才能卖,“食品站”把猪分成甲乙丙丁四类,不同的等级,即使重量一样,卖的价钱也不同。 改革开放后,成家庄的个体户增多,选择余地很大,也有邻村的商贩上门用大豆换白面,卖酱油、醋、鸡蛋等生活用品。有的村民把自家产的鸡蛋等拿到集上卖,换取生活必需品。每到秋季有商贩上门收购红枣,苹果,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每斤红枣收购价为每斤1元,苹果为每斤0.4元村民柳成水曾开代销店,代销店从成家庄供销社进货,主要出售群众所需的煤油、火柴、食盐、香烟、针线等生活日用品,利润为3%;也替成家庄供销社收购农家产的鸡蛋、丝、麻等农产品。 村里先后开过小卖部的有柳成水、柳成岗、柳奇斌。现在是柳长安。 <br></h3><h3></h3><h3></h3><h3></h3><h3></h3> <h3>第十七章"改革开放"拓开致富路</h3><h3><br></h3><h3>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79年第一生产队买了蹦蹦车,由秦桂平驾驶,第二、三生产队买了毛驴,为社员拉煤,送粪。1980年5月根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下垣则开始推行农业生产责任田制度,具体做法是:把一个生产队分为俩个作业组,一队柳成国等户为一组,秦桂平等户为又一组;二队柳候生等为一组,柳拴兔等为另一组;三队柳长迎等为一组, 柳步根等为另一组。人数减少,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提高,粮食产量大幅提高。1982(实际1982年、正式签订合同在1984年) 年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签订合同,将土地承包给村民个户经营,按人口、劳力比例将牛、羊分到户。分到土地的村民每年除交一定的提留、公粮、农业税外,其余收获都归自己。这一政策极大地激发了村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广大村民犹如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在农闲时做矿工、木工、泥瓦工、水暖工等劳务输出。</h3><h3> &nbsp;</h3><h3> 村民柳俊海、柳爱成买入骡子搞运输,柳俊海后来发展为小四轮拖拉机、最后发展成数俩汽车的汽车运输队;1984年秦氏兄弟、柳继大等多次远赴阳泉砖厂务工;1985年村民柳长兴承包经营东栅的果园;1986年年仅20岁的村民柳成银收购红枣长途贩运;村民柳耕应通过考试进入吕梁建筑安装公司成为农民合同制工人;1987年村民柳记海自负盈亏承包聚财塔陶瓷厂;村民柳树青、柳长迎、柳奶探等利用集体分到的几只羊滚动发展成50多只,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成为最早的养羊专业户;1988年村民柳耕应通过招工进入吕梁建筑安装公司成为模型工;1989年村民柳保明学会了水暖安装技术;1990年以后,柳长忠、柳安斌兄弟先后学会驾驶推土机;1991年柳成银、柳记海收购大量红枣去内蒙临河市长途贩运;1996年柳海林、柳爱民先后利用目标责任制大胆承包吉家塔煤矿东庄坑口的原煤生产;1998年柳成岗率先引进种植兰州P2西瓜,使下垣则村成为柳林县有名的西瓜种植基地。1999年村民柳全应经当年实践锻炼成为煤矿技术副矿长。到上世纪末,年收入一俩万元的户不在少数,(当时柳林县行政事业单位的工资为每月500左右)村民生活进一步提高。1983年年底实行30年的纺织品凭票供应制度正式取消。</h3><h3><br></h3><h3><br></h3><h3> 解决温饱后,村民又开始了建新房高潮,最初建新窑洞的是柳成水,找人帮忙在大井沟担石灰,手工烧砖,发一盒火车牌香烟。到后来修房子的是雇骡子车在吉家塔煤矿拉煤烧砖,发一盒公主牌香烟,相互帮忙,不赚工钱,(此为下垣则村的一大良风美德)逐步把房子(窑洞)建到村小学为中心的地方,有的又把房子建到坪原上,前后村区分不在明显。到上世纪末,家家都建起了新房子(窑洞)。1999年柳海林率先往窑洞上加了四间平房。</h3><h3><br></h3><h3> 村民在经济上翻身后,在政治上也获得了全面自由,"文革"时,村民不能随便离开本村,要去赶集、妇女们住娘家也要向队长请假。村民不能随便说话,不能议论时政。稍有不慎,就要挨批斗。改革开放后,只要不违法,要去什么地方都由自己作主,说什么话也没人干涉。人们生活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1990前出门要由村委会开介绍信,1990年后国家为居民颁发了第一代身份证,凭身份证即可出门。</h3><h3> 随着经济的发展,村民的文化生活也有了很大的改善。1985年村民柳光池买入村里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全村人围在一间十几平米的窑洞里看电视,几年后逐步普及了黑白电视、缝纫机、洗衣机、自行车。村民生活逐步提高,1992后每天能吃到过去稀缺的白面,补丁衣成为历史,各种质料、各种款式的衣裤鞋袜逐渐成为时尚。</h3><h3>村民除务农外职业构成如下:</h3><h3>矿工:柳有有、柳记大&nbsp; 柳廷平&nbsp; 柳长斌&nbsp;&nbsp; 柳爱珍&nbsp;&nbsp; 等。(大部分村民都有在煤矿打工的经历)</h3><h3>豆腐坊:柳栓兔</h3><h3>手工挂面:柳树勤 柳探顺</h3><h3>粉条加工:柳探全兄弟</h3><h3>泥瓦工兼领小工程:柳探全,柳廷珠、柳侯旦、柳成金、柳建忠等。</h3><h3>放羊及羊经纪:柳探富&nbsp;&nbsp; 柳奶探&nbsp; 柳长迎&nbsp; 柳奶林 柳牛戏</h3><h3>木工:柳廷义&nbsp; 柳跟应&nbsp;&nbsp;&nbsp; 秦忠平 柳廷水等。</h3><h3>推土机司机:柳柱廷 柳安斌 </h3><h3>建筑模型工:柳耕应</h3><h3>打铁:李立新</h3><h3>水暖安装工:柳保明</h3><h3>大车司机兼车队老板:柳爱成&nbsp;&nbsp; 柳俊海</h3><h3>吹唢呐:柳爱成(1957一一2016)</h3><h3> 1997- 1999年村委利用政府世界银行贷款建造机修梯田的机会,前后共建造机修梯田 800亩,这些地亩数虽少,但产量可观,种植省时,利于机械化耕作。省下来的时间,村民可放心地去打工或寻求其它经济门路。机修梯田的同时拓宽了田间道路,结束了肩挑背扛的历史。1998年夏又进行了第二轮土地承包,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30年不变。</h3><h3> </h3><h3>附:牛伙计</h3><h3>耕牛是村民必不可少的役畜。1982年分田到户后,几户村民凑钱合买一头,共养轮耕,采用股份制形式,互称牛伙计。春秋农闲耕地,每股以三天、五天轮流。入种季节,每股以一天轮流。紧急下种时不管轮到谁家耕地,总是先种后耕,保证各家按时入种。村民柳胜、柳成国、柳继大、柳长旺四家就曾在一起养过耕牛。后来解散,自己雇骡子、牛耕地。</h3><h3><br></h3> <h3>第十八章向全面小康迈进</h3><h3><br></h3><h3>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煤炭黄金十年的到来,下垣则村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等现代化进程取得了长足进步,向小康迈进。</h3><h3><br></h3><h3>2001年,四换井位,三换工程队,在大垣钻探一口600米的深井,解决了祖祖辈辈吃水的难题。</h3><h3><br></h3><h3>2002年,按政府要求,下垣则和石家卯自然村合并为下垣则行政村,俩村的合并利于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统筹,利于打破农村固有的家族势力。同年政府实行退耕还林政策,除直接经济收入外,通过"还林",共造林150亩,政府年年给退耕户补贴白面,后来改为现金发放,通过补贴增加了村民收入。</h3><h3><br></h3><h3> 2003 年,政府免了延续几千年的"皇粮国税",包括公粮和农业税、三提五统。同时<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还设置了转移支付资金,村集体开支和干部报酬不用再“摊派”。&nbsp;政府</span>还给种户每亩五至十元不等的补贴,提供种子、化肥、拖拉机耕地,实现了工业反哺农业的改革,这真是从来也没有听过的好事。&nbsp;</h3><h3><br></h3><h3> 为了促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业生产效率,<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nbsp;2004年开始,国家对农民个人购置农机给予不超过同档产品平均售价的30%予以补贴。目前,村民柳成岗、柳金海购买了拖拉机用于耕地。</span></h3><h3>  </h3><h3> 2005年起,国家对连续任职10年、累计任职15年度的村主干给予生活补助。</h3><h3><br></h3><h3> 2006 年经村委多方争取修通从原上到石家卯的公路,并先后硬化东到成家庄,南到石家卯、西到吉家塔、穆家坡的道路。现在村民出行时,远程坐火车、飞机,近程骑摩托,开小汽车。同年家家户户都安装了程控电话,年轻人们陆续安了宽带,接入了互联网。目前三大运营商的4G网络已覆盖全村,村民都用上了智能手机,满足了村里留守老人闲暇时和远在外地的子女视频聊天的愿望。年轻人们适应了网购、电子支付。</h3><h3><br></h3><h3>2006年政府又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生病住院的村民可以报销一定比例的医药费,如果剩余部分超过2万元,还可以获得民政救助,二次报销。慢性病也可在年终集中报销一定比例的医药费,大大减轻村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可能。2018年,合作医疗个人部分调整为180元,报销比例达80%,封顶线达到40万元。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还可以获得低保。国家对人均年收入低于3000元的贫困户实行兜底政策,确保小康路上没有一个掉队的。</h3><h3><br></h3><h3>2008年-一2017年,国家出台了农村危房改造补助政策,对年久失修的危房完成改造后予以资金支持,每年两户,补助标准2008年为3000元,2017年为14000元。</h3><h3><br></h3><h3>2009年柳林县政府试点中日合作农村养老保险,缴费一百元到五百元几个档次,年满60周岁可以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当年满60周岁的免交即可领取养老金55元。以后逐年增加,目前已增加到每月135元。 </h3><h3><br></h3><h3>2009年,国家实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杂费政策,家庭困难的学生还可以获得生活补助,享受考取高中加分100分的优惠政策。村民可以就近到成家庄中学(设在王家坡)读初中。该校由凌志集团修建,教师有较高的生活补助,教学质量逐年提高,是人们理想的中学。尽管如此,好多村民也要舍近求远,不惜托人找关系也要把孩子送到县城、吕梁市区的英杰、江阴等中学就读,有的离乡背井到有好学校的地方租房陪读,不再重男轻女。大多数父母把省吃俭用,打工务农所有得来的辛苦钱都花在供孩子读书上。成为目前家庭中最大的一笔开销。</h3><h3><br></h3><h3> 2011---2016年山西省政府开始为每户村民每年供应1吨取暖用煤,即"爱心煤",由于在实际供应中出现缺斤少两、以次充好、捆绑运费等现象,后改为现金发放,2017年降为每户200元。&nbsp;</h3><h3> &nbsp;</h3><h3> 2011年8月开始,柳林县为全县城乡居民办理了城乡居民意外伤害保险,因意外伤害身故的,赔付额为6.5万;因意外伤害致残的,最高赔付3万元;意外伤害发生医疗费用的,最高赔付1.2万元。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综合保障全覆盖。</h3><h3><br></h3><h3>下垣则村的年轻一代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顺应历史潮流勇敢地走出村庄,不再以务农为主,在煤矿打工或在城市创业,成为新时期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45岁以下的年轻人大都在柳林县城、吕梁市区买房置业,目前居住在村里的常住人口不到一百人,大都是五十岁以上的老年人,以务农为生;城市人口事实已经超过农村人口,向小康迈进。对有些年轻人来说下垣则村只是他们的户口所在地,逢年过节住几天而已。</h3><h3><br></h3><h3>在21世纪初普及摩托车的基础上,大部分人家有了私家车。安装了太阳能,有的人家建了卫生间,可以随时洗澡。普及了液晶电视、冰箱、洗衣机,实现了电器化,非采暖季用电磁灶做饭。有的人家安装了小锅炉做饭兼供暖,大部分人家仍是用传统的土炕。(和城市最大的差别)收入进一步提高,年收入十万元左右的不在少数。(2018年柳林县行政事业人员工资为每月4000)左右新房建的全是平房,不在建窑洞,建起平房的有柳俊海、柳马平、柳来应、柳孝生、柳跟应、柳振亮等。饮食方面鸡蛋、豆腐、肉、牛奶等过去稀罕的食物也都上了村民的餐桌。</h3><h3><br></h3><h3>职业构成如下:</h3><h3><br></h3><h3>加油站、成品油运输、超市兼包工程:柳成银、柳成金兄弟。柳林县城有房产,居柳林县城。</h3><h3><br></h3><h3>货运信息部:柳来应夫妇。现在柳林杨家港开货运信息部。柳林、离石、太原均有房产。居柳林、离石。</h3><h3><br></h3><h3>雕刻师:柳晓明(后村),擅长雕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现在离石马茂庄桥头以雕塑为业。住离石。</h3><h3>运营出租车的:柳树高,广西防城港,离石有房产,居离石;柳生平离石,离石有房产,居离石。</h3><h3>装潢及房地产经纪:柳树高</h3><h3>门窗加工:柳树高、柳五五(柳锋弟弟)离石有房产,居离石。</h3><h3>大客车驾驶员(A本):柳锋、离石有房产,居离石;柳小平</h3><h3>经营饭店的:柳玉亮西安,柳宝宝、柳强强兄弟柳林。</h3><h3>煤矿机电设备维修:柳海忠</h3><h3>经营干洗店的: 柳马平夫妇柳林,柳林有有房产,居柳林。</h3><h3>通讯公司从业人员:柳利军,离石有房产,居离石;柳生平,离石有房产,居离石。</h3><h3>经营建材的:柳树禄、柳树高兄弟离石。离石有房产,居离石。</h3><h3>经营婚庆公司的:柳燕军夫妇柳林。</h3><h3>装潢、房地产经纪:柳树高</h3><h3>养猪专业户:柳爱德、柳虎生</h3><h3>养鸡专业户:柳成岗</h3><h3>养羊专业户: 柳卫生 柳奶林</h3><h3><br></h3><h3>厨师:柳玉亮,现任西安某大饭店鲍鱼组组长。西安有房产,居西安。</h3><h3>煤矿机械设备修理:柳海忠</h3><h3><br></h3><h3>木工装潢工:秦忠平。离石有房产,居离石。</h3><h3><br></h3><h3>泥瓦工兼领小工程:柳成金、柳建忠、柳探全,柳廷珠、柳侯蛋。</h3><h3><br></h3><h3>建筑模型工:柳跟应,供职于吕梁建筑安装公司。离石有房产,居离石。</h3><h3><br></h3><h3>汽车运输队长:柳建平(后村)柳林有房产,居柳林。</h3><h3><br></h3><h3>煤矿副矿长:柳爱民、柳林、离石有房产;柳全应(煤矿技术矿长)。离石有房产,居离石。</h3><h3><br></h3><h3>煤矿机电工:柳长军、聚财塔有房产,居聚财塔;柳小民(前村)机电队长。</h3><h3><br></h3><h3>煤矿技术员:柳亮亮(柳马平子),柳林有房产,居柳林。柳文军,离石有房产、居离石。</h3><h3><br></h3><h3>汽车修理工:柳新民、离石有房产;柳振明兄弟(柳廷珠之子)离石有房产,居离石、柳永明(离石交口)</h3><h3><br></h3><h3>广告设计制作:柳强强(前村)</h3><h3><br></h3><h3>水暖、太阳能安装工:柳保明、秦建永。</h3><h3><br></h3><h3>从事物业管理的:柳爱珍四川成都,成都有房产,居成都。</h3><h3>煤矿机电设备维修:柳海忠</h3><h3>经营电器建材的:柳树禄</h3><h3><br></h3><h3>从事运输业的:柳永军,柳林有房产,居柳林;柳侯勇,离石有房产,居离石;柳军军兄弟、柳永红、柳保成兄弟、柳四则。</h3><h3> &nbsp;</h3><h3> 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变了的不仅仅是道路、房屋和各种配套的硬件设施,更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观念、生产方式和审美意识,个人创业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流。</h3><h3>附:师承关系</h3><h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人民生活困难,各行匠人营生稀少,同行间竞争做烈。若学会一门"绝话",终身吃饭就有了本钱,不肯轻易传人。师承关系中有的是父子相传,长辈传,如本村泥瓦匠柳润着传子柳建忠、村民柳探全;木工柳探兵传秦四则、秦四则传柳虎生。水暖工柳保明传秦建永、柳永青。有逢年过节看望师傅之俗,以表感谢。打铁等活由于太累等原因,无人传承。</h3><h3><br></h3><h3><br></h3> <h3>柳成银在研究项目进展情况。</h3> <h3>柳小明雕刻作品。</h3> <h3>柳树禄电器经营部</h3> <h3>柳成岗丰源养殖合作社土鸡蛋。</h3> <h3>第十九章&nbsp; 工业化产生的新问题</h3><h3>&nbsp;2009年以来随着吉家塔煤矿的开采,本村下卯的地下水断流,后又引起前村土桥到棒棒山的土地、坟茔下陷,耕种不便;到吉家塔的道路中断;深焉的煤矸石发出的臭气使空气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红枣由过去的1元每一斤跌到现在的3毛一斤也无人收购,核桃一斤也由过去的十几元一斤跌到了现在的5到6元一斤。增长罚力,生存条件遭到了挑战,煤挖完了、铝挖完了,怎么办?这又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讨论最多的问题。</h3> <h3>第二十章 宗族谱系</h3><h3>柳姓家族,中华大姓,盛传万世,遍布全球,代代繁衍,名人辈出。其中一支祖居下垣则,有四百多年的历史。</h3><h3><br></h3><h3> 柳(liǔ)姓源出: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鲁国大夫姬展禽之后,属于以居邑名为氏。据史籍《广韵》记载,春秋时期的鲁国有大夫展禽(公子展),食采于柳下(今河南濮阳市柳下屯镇),其子孙后代遂以邑名为姓氏,称柳氏。因此天下柳氏都同根同祖亲情一脉血浓于水,棠棣情深。</h3><h3><br></h3><h3> 柳下惠是轩媴黄帝的41世孙。他具有种种惠德故死后谥号惠。出生於公元前720年冬月18日,终於公元前621年,亨年100岁。曾做过鲁国的大夫,做事以《直道而事人》,居官清正,执法严谨,宁肯降低自己的理想虽然有屈身份,但却能做到言行举止合乎道德和理智。所以《孟子》说:"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后来也有人称他为"和圣"。</h3><h3><br></h3><h3><br></h3><h3> 柳下惠是春秋时鲁国的大夫,任仕师(掌管刑狱的官)后来隐居辞官,成为"逸民"。在鲁僖公二十六年( 公元前六三四年)齐国进攻鲁国,将鲁国都城围的水泄不通当时情况危急,柳下惠曾一个人去到齐兵营中劝说齐国退兵,受到僖公的称赞。这个故事在"东周列国"这本书中有记载。</h3><h3><br></h3><h3> 我们现在有个成语叫"坐怀不乱",这个典故就是出自柳下惠。说的是有一次柳下惠到外地办事,耽误了出城时间,此时,客店也已住满了客人,他只好到城门下夜宿不久,一个年轻美貌的女子也来到了城门下夜宿。女子衣服单薄,冻得索索发抖,很有冻死的可能。他见女子冻成那样,就用自己的棉衣把他裹在怀里一直到天亮,没有丝毫邪念。后来人们就用"坐怀不乱"这个成语来形容男人在两性方面的作风正派,道德高尚。</h3><h3><br></h3> <h3>2017年7月8日在山西太谷召开了山西柳氏宗亲联谊会暨柳氏通谱工作会议,本书之宗族谱系部分也即为山西柳氏通谱的一部分。</h3> <p class="ql-block">第二十一章杰出人物</p><p class="ql-block">下垣则村人杰地灵,不论是在革命还有改革建设时期,都涌现出了许多优秀人才,他们是下垣则的骄傲和自豪。名单如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柳步挺,1930年生,1940年参加革命工作,曾参加晋绥三分区湫水剧社,师从著名剧作家、艺术家王易风(王彤宇爷爷)。解放后先后在山西省艺术学院、山西省教育厅、山西省文化局工作,1964年调北京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1975年调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工作,1985年任办公厅主任。1990年离休。夫人孔庆之出生于1931年2月10日。原籍河北省高邑县,抗日战争时期随家南逃。1949 年底毕业于重庆女子师范学校,1950 年初参加工作任中学老师。1952年秋调山西省教育厅工作,以后调山西省委文教部、宣传部。1964 年初调北京中央文化部。同年10月由对外文委选送至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习。文化大革命后到国务院所属农垦部工作,1991年退休。两人都是抗战时期参加革命,夫妻和睦,互敬互爱,牵手相伴六十余载。书法、绘画是他们共同爱好,为他们晚年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先后于2012年、2015年出版《学书集》两册。</p><p class="ql-block"> 柳步挺夫妇忠厚传家,诗书继世,以自身行动教育和感化子女。培养出3个优秀女儿,外孙吴子尤15岁就出版了《谁的青春有我狂》文集。现定居北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柳军:柳步挺长女,1955年生,北京化工学院毕业后曾参与筹建制药厂,并担任分厂付厂长。1989年2月赴美就读美国医学院,毕业后在美国医院做护士。现定居美国。子邵一石,1986年生,两岁随父母赴美,研究生毕业后在美国企业工作。</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 柳红,柳步挺次女, 1960年生, 1988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系,经济学硕士。现为独立学者, 自由撰稿人。自1998年起担任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的研究助手达9年之久,2002年出版了《吴敬琏》一书。著作还有《八〇年代:中国经济学人的光荣与梦想》。现居比利时。而在此之外,可能很多人知晓柳红,是因为她已经逝去的儿子——吴子尤(1990年一一2006)。这位被称为"天才少年作家"的孩子极具文学天赋且勇敢,李敖在2005年"神州文化之旅"中专程看望过吴子尤。直到今天,柳红仍坚持在子尤的博客上更新内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柳新,柳步挺三女,1968年生,大专毕业,现在北京化工集团所属公司做财务工作,为部门负责人。现居北京。儿子任欢,1986年生,北京农学院毕业。</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 柳长有,柳长迎之兄,(1916一一1976)龙年生人。早年在村从教,19岁被选为张家塔编村村长(相当于现在的乡长),解放战争期间随军南下临汾。解放后任离石八区区长、柳林矿业公司书记、柳林煤矿党委书记、离石七里潭煤矿党委书记。</p><p class="ql-block"> 柳廷清,柳长有长子,(1936---1998)鼠年生人。少年时代任村儿童团长。参加工作后历任离石县长、县委书记。吕梁地区司法局局长。</p><p class="ql-block">柳廷生,柳长有次子,1956年生,猴年生人。历任中国人寿吕梁分公司经理,中国人寿内蒙古分公司总经理,中国人寿西南审计中心主任,2016年离休。现居太原。</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柳泽宁,1963年生,柳廷清长子,曾挂职文水县付县长,夏汾高速公路文水段地方协调领导组组长。现在山西省人民政府经济技术协作办工作。曾协助村向时任柳林县长庞鹏峰争取资金。现居太原。</p><p class="ql-block">柳小兵,柳廷青次子。现任北京市东城区科技馆馆长。现居北京。</p><p class="ql-block">柳泽萍,柳廷青长女。现任离石区人民医院化验科主任。现居离石。</p><p class="ql-block">&nbsp;柳泽林,柳廷清次女,曾任离石袁家庄中学校长,现任离石教育局教研室主任。现居离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柳端林 ,1928.8.27生于下垣则村,1941年-1943年参加抗日民主政府离石六区王存保部官庄垣儿童团,1943年----- 1947年任晋绥三分区独立十团碛口卫生员。1947年后任离石县柳林粮库保管,1949年---1961年后在离石、兴县、柳林邮电局工作,先后任股长、副局长、局长。1961年12月-------1965年任离石县柳林煤矿付书记,1965年1月------1971年3 月任离石县柳林陶瓷厂书记,1971年-------1977年在柳林县成家庄公社工作,1977年4月任--------1983年离石邮电局书记1983年离休。1988年3月病故。</p><p class="ql-block"> 在晋绥三分区独立十团卫生队当卫生员期间,在中阳的一次战斗中身负重伤,三等乙级伤残。在离石邮电局任党总支书记期间1979年至1982年连续被离石县评为先进党总支及先进单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柳长明,柳侯生之兄,小名富生。1929年8月21日生于下垣则,1943年在晋绥边区第一中学参加革命,1949年1月兵工厂二厂学员,1951年离石县委会计,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招待所当所长,1970年到离石铁厂工作,1973年调离石县工业局,1977年又回招待所, 1980年后任公用事业公司付书记,1989年离休。 2011年6月17日逝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柳三富,1932年生于本村,柳篾栓叔叔,1949年过继给耀头家改名车安平,曾任晋中地区公路局局长。</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 柳长发,1944年生于本村,在柳林中学上学期间被选到晋中体校,曾任晋华纺织厂节能处处长。向晋中行署为本村争取回第一台变压器。</p><p class="ql-block">柳明明,1968年生于愉次,柳长发之子,公务员。现任太中银铁路吕梁公安局柳林所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柳成有,男(1937.10-一一1997.4)中共党员、高级省艺师。先后任方山县大武公社干事,柳林县农业局副局长、 柳林县薛家湾乡乡长、柳林县土地管理局局长。多次被评为:山西省土地管理局评为模范个人、土地管理先进个人、土地管理先进工作者。为本村争取资金修建下峁大沟到村的引水上山工程、打坝堰工程。妻杨生兰,1939.8月生,中共党员。1961年参加工作,先在离石县车家茆、王家沟乡刘家坡、方山县保安村任教,1972年调柳林印刷厂工作,先后任业务科长、付厂长直至退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柳玉萍,柳成有长女,1981年参加工作,高级统计师,先后在柳林供销合作社,柳林县医保中心工作,现已退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nbsp;柳保平,柳成有长子,1967年生,历任地电柳林分公司财务科长,付经理,地电吕梁分公司付总经理,地电临县分公司经理,现任地电柳林分公司经理。热心村公益,为村里数次维修变压器线路、更换变压器,安有线电视。现居柳林。妻李春艳,毕业于吕梁高专外语系,柳林二中教师,中教高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nbsp;柳安平,柳成有次子,1969年生,曾任孟门镇付书记、柳林县人大经环委主任,现任柳林县文广新局常务付局长。现居柳林。妻曹继兰1970年生,吕梁师专外语系毕业,先后在柳林一中,柳林联盛中学任教。中学高级教师,山西省教学能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柳金平,女,柳成有次女,1972年生,毕业于山西医科大学,曾任柳林县医院心内科付主任,现任医务科主任。</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柳光勇(1950---2000),柳海林之兄,历任柳林县西王家沟乡党委书记、柳林县工业局局长,柳林煤矿有限公司董事长,多次为村争取资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柳贵珍,曾任柳林县总工会主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柳桂英,柳应全之女,毕业于天津工业大学,曾就职兰州电影制片厂。现已退休。现居新疆阿克苏。</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柳成禄,曾任柳林县粮食局粮油公司经理、主持修建了柳林县粮贸大厦。现随子居深圳。</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柳长勇,1956年生,公务员,曾任成家庄镇人大专职副主任、正科。</p><p class="ql-block">柳树明,1960年生,公务员,曾任孟门镇付书记。正科。</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柳海林,1955年生,曾任柳林县吉家塔煤矿副矿长、成家庄煤矿矿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柳长贵,1923年生,柳篾栓之父,曾任石楼县公安局局长。后回村务农。</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nbsp;</p> <p class="ql-block">任离石县八区区委书记时的柳长有。前排左起第六人为柳长有。</p> <h3>在离石县委办工作时的柳长明。三排左起第四为柳长明。</h3> <h3>2017.9.19柳步挺携夫人、大女儿柳军在下垣则和族人合影。</h3> <h3>柳红</h3> <h3>第二十二章优秀学子</h3><h3>下垣则村人才辈出,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本村共培养出几十名大中专学生,他们是下垣则村财富和力量的源泉,是柳氏家族的骄傲和自豪。名单如下:</h3><h3>柳树亮,柳光岑次子,1963年生,1981年毕业于成家庄中学高23班,同年考入吕梁卫校,是恢复高考后本村第一个通过考试跃出农门的人,现任吕梁卫校培训部主任、教授。现居离石。</h3><h3><br></h3><h3>柳树宏,柳光岑三子,1966年生,吕梁卫校毕业,现就职于柳林县人民医院骨科。现居柳林。</h3><h3><br></h3><h3>柳金凤,柳探斌之女,1974年生,1994年考入雁北师院外语系,大学本科学历,国家二级心理师,现就职于柳林汇丰中学。</h3><h3>&nbsp;</h3><h3>柳玉明,柳茂林长子,1976年生,2000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大学本科学历,是本村第一个本科生,现供职于北京联想集团。现居北京。</h3><h3>&nbsp;</h3><h3>柳奶连,柳贵珍之女,曾留学日本。</h3><h3>&nbsp;</h3><h3>柳小丽,柳长勇长女,1981年生,医学博士,本村第一个博士,毕业于广州中山医科大学,曾在德国进修,现供职于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现居长春。</h3><h3><br></h3><h3>柳勇勇,柳孝生长子,1983年生,2005年毕业于吕梁学院数学系,大学本科学历。现任柳林县煤炭工业局驻矿安监员。现居柳林。</h3><h3>&nbsp;</h3><h3>柳小芳,柳长勇次女,1986年生,硕士,汉语外教,曾在韩国大田教授汉语。</h3><h3><br></h3><h3><br></h3><h3>柳阳, 柳保平子,大学本科学历,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现供职于山西晋能集团公司。妻孟赫,毕业于东北大学,现就职晋能集团。现居太原。<br></h3><h3>&nbsp;柳叶,柳保平之女,大学本科毕业后留学英国,现就职山西晋能集团。</h3><h3><br></h3><h3>柳旭阳,柳安平长子,1993年生,毕业于昆明理工大学电器工程专业,现就职于山西晋能集团公司。</h3><h3>柳毅,柳安平次子,1996年生,现就读于中北大学通讯工程专业。</h3><h3>&nbsp;</h3><h3>柳卫忠,柳廷生之子,1981年生于离石,工学硕士,毕业于中国化工大学,现供职中国人寿北京分公司。现居北京。</h3><h3>柳静娴,1985生于离石,柳廷生之女,大学本科学历,现供职山西中国人寿山西分公司,现居太原。</h3><h3>&nbsp;</h3><h3>柳宏伟,柳廷平长子,医学硕士。1986年生,本科毕业于山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毕业于吉林大学神经病学专业。现供职于太原市中心医院。现居太原。</h3><h3>&nbsp;</h3><h3>柳红梅,柳廷平之女,教育硕士。1990年生,本科毕业于太原师范学院思想政治专业;研究生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原理专业。现供职于吕梁市龙凤中学。</h3><h3><br></h3><h3>柳秀伟,柳跟应长子,1986年生,2007年山西工程职业学院毕业,现就职于吕梁建筑安装总公司。</h3><h3>&nbsp;</h3><h3>柳秀军,柳跟应次子,1989年生,山西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食品科学与加工专业本科毕业,现就职于山西大象农牧集团,负责西南市场。现居成都。</h3><h3>&nbsp;</h3><h3>柳秀红,柳跟应之女,1991年生,山西运城学院教育与心理科学系 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现就职于吕梁火车站站前社区。</h3><h3>&nbsp;</h3><h3>柳保荣,柳成禄之子,研究生学历,现供职深圳华为公司。现居深圳。</h3><h3>&nbsp;</h3><h3>柳飞荣,柳爱国次子,工学硕士。1984年生,本科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信息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专业。现供职瑞典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现居太原。</h3><h3>&nbsp;</h3><h3>柳彩云,柳新明长女,工学硕士在读,1992年生,本科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专业,中国科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h3><h3>柳成伟,柳新明长子,大学本科,1994年生,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h3><h3>&nbsp;</h3><h3>柳彩霞,柳宝明次女,大学本科,1993年生,毕业于吕梁学院。</h3><h3>&nbsp;</h3><h3>柳玉兵,柳茂林三子,1980年生。山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大学本科学历,现就职于西安市高新医院。现居西安。</h3><h3><br></h3><h3>柳志伟,柳树明之子,1987年生,2008年毕业于山西大学行政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大学本科学历。 &nbsp; 柳宇,柳树明之女,1989年生,本科太原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17年毕业于西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学历。 &nbsp;</h3><h3>&nbsp; 柳娟娟,柳明亮之女,1984年生于离石,本科毕业于北京农学院法学专业研究生毕业于华北电力大学国际能源法专业,法学硕士,现供职于北京魏汝久律师事务所。现居北京。</h3><h3>&nbsp;</h3><h3>&nbsp;</h3><h3>&nbsp;</h3><h3>柳&nbsp;颖 &nbsp;柳树亮长女,1989年出生于离石,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英语),现任重庆市渝中区区委选调生(公务员)。现居重庆。</h3><h3>柳捷,柳树亮次女,1996年出生于离石,吉林大学临床医学本硕连读学生。</h3><h3><br></h3><h3>&nbsp;</h3> <h3>第二十四章:下垣则村籍公职人员:(据不完全统计)</h3><h3><br></h3><h3><br></h3><h3><br></h3><h3>苏凤林,柳树明妻,柳林刘家山中学教师。</h3><h3>胡西娥,柳树亮妻,吕梁卫校教师。</h3><h3>吉桂英,柳树宏妻,柳林县妇联干部。</h3><h3>柳树贵,李家湾乡中心卫生院医生。</h3><h3>柳建平,柳林交警队。</h3><h3><br></h3><h3>柳东明,柳建平长子柳林煤运职工,</h3><h3>柳亮,柳建平次子柳林交警队。</h3><h3>&nbsp;</h3><h3>柳秀平,柳建平姐,教师。</h3><h3>柳爱国,教师,现已退休。</h3><h3>陈耀艮,教师,现已退休。</h3><h3>苗艳春,柳小冬妻,柳林成家庄镇中心校教师</h3><h3>穆玉香,柳林工业局,经贸局公务员,现已退休。</h3><h3>柳小东,柳林县纪检委。</h3><h3>柳小锋,柳林国土局。</h3><h3>孙瑞风,柳利平妻,新疆铁路局职工。</h3><h3>王文静,柳建明妻,新疆铁路局职工。</h3><h3>&nbsp;</h3><h3>刘探莲,柳福应妻,曾供职于柳林信用联社,现已退休。</h3><h3>柳彦斌,柳福应长子,现供职于柳林信用联社。</h3><h3>吴玉翠,柳彦斌妻,现供职于柳林信用联社。</h3><h3>柳彦明,柳福应次子,现供职于人行孝义支行。</h3><h3>刘利珍,柳彦明妻,教师现供职于孝义第三中学。</h3><h3>柳五则,现供职长沙铁路系统。</h3><h3>柳成岗,成家庄镇政府工作人员。</h3><h3>柳利华,柳成岗长女,柳林供热公司职工。</h3><h3>柳俊成,柳林同德焦煤公司生产付矿长。</h3><h3>柳香平,柳树勤长女,方山峪口中心校教师。</h3><h3>柳爱连,柳光亮之女,教师,现已退休。</h3><h3>张彩凤,柳勇勇妻,柳林县农保中心成家庄镇工作人员。</h3><h3>李小燕,李立新长女,柳林金家庄敬老院。</h3><h3>柳候连,柳光池次女,柳林新华书店职工。</h3><h3>刘小连,秦建永妻,成家庄中心校教师。</h3><h3>柳润香,柳长旺长女,教师,现已退休。</h3><h3>柳廷英,1948年生,柳长有之女,曾供职吕梁师专,现已退休。</h3><h3>柳爱国(后村),柳长明子,离石自来水公司。</h3><h3>柳爱青,柳长明女,吕梁城建局。</h3><h3>穆香林,柳长发妻,榆次晋华小学教师,现已退休。</h3><h3>柳三则,吕梁高速路政大队。</h3><h3>张丽丽,柳三则妻,吕梁高速路政大队。</h3><h3>柳彦斌,柳林煤气化公司职工。</h3><h3>高氐,柳彦斌妻。教师。</h3><h3>柳秀清,柳纪平之女,柳林卫生局卫生监局所工作人员。</h3><h3>柳艳娥,柳廷水之女,离石区医院职工。</h3><h3>柳艳荣,柳廷水三女,教师。</h3><h3>段春梅,柳秀峰妻,石楼县特岗教师。研究生。</h3><h3>柳金爱,吕梁城市综合执法大队。</h3><h3>柳金秀,离石区医院职工。</h3><h3>李春艳,柳保平妻,柳林二中教师。</h3><h3>曹继兰,柳安平妻,柳林联盛中学教师。</h3><h3>柳玉连,柳成章之女,医生,柳林计生局干部,已退休。</h3><h3>柳记兰,柳成章次女,柳林农机局干部,已退休。</h3><h3>白继连,教师,现已退休。</h3><h3>车爱琴,教师,现已退休。</h3><h3>柳长亮,柳林一小教师。</h3><h3>柳江,山西(柳林)鑫飞集团</h3><h3>郭峰,柳江妻,柳林鑫飞小学教师。</h3><h3>柳茂林,柳林薛村粮站职工。现已退休。</h3><h3>柳保林,柳青山之女,成家庄中心校教师。</h3><h3>柳探斌,柳林吉家塔煤矿会计。现已退休。</h3><h3>柳明亮,吕梁邮政局党办主任,现已退休。</h3><h3>柳明生,中国联合通信吕梁市离石区中心局职工。</h3><h3>高彩红,柳利军(后村)妻,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阳支行</h3><h3>柳树茂,吕梁建行干部,现已退休。</h3><h3>柳成泉,吕梁建行职工。</h3><h3>柳成莲,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公司吕梁分公司。</h3><h3>柳长宏,柳小明长子,柳林建行工作人员。</h3><h3>柳志宏,柳奇斌之子,1989年生,2009年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井下安全与通风专业毕业,现供职于霍州煤电集团吕梁店坪煤矿。现居离石。</h3><h3><br></h3><h3>柳海应,柳林吉家塔煤矿工人。已退休。</h3><h3>柳金应,柳林吉家塔煤矿工人,已退休。</h3><h3>柳建红,双柳煤矿工人。</h3><h3>秦乃平,双柳煤矿工人。</h3><h3>&nbsp;</h3> <h3>第二十五章 下垣则村大小事记</h3><h3><br></h3><h3>不知什么时候后村始祖迁来本村阳居一带居住。</h3><h3>不知什么时候前村始祖迁来本村堡子疙瘩一带居住。</h3><h3>&nbsp;</h3><h3>逐步移到现在的旧村,乾隆年间修天官庙、观音庙。</h3><h3><br></h3><h3>道光二十二年(1841)正月二十五日,北山一带通夜黑风,不辨方向。</h3><h3><br></h3><h3>&nbsp;</h3><h3>咸丰三年(1853)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谷贱,斗米价六,七十文制钱。</h3><h3>咸丰六年(1856)清政府议准"洋烟(鸦片)许民间贩运"。洋烟遂进民间。</h3><h3>咸丰八年(1858)八月,地震。慧星见于西北。</h3><h3>咸丰九年(1859)通年干旱,稼禾歉收,粮价暴涨,斗米价2400文制钱,为常年的4倍。</h3><h3><br></h3><h3>同治二年(1863)三月十三日到四月二日,日如黄丹。</h3><h3>同治三年(1864)十一月,大雪三尺。</h3><h3>同治八年(1869)大早。树皮草根剥掘殆尽,饿死人畜无数,出现人狗相食惨状。</h3><h3><br></h3><h3>清光绪三年(1877)大旱,五谷未下种。斗米价3600多文钱,民饿死者十之五六。</h3><h3>1877年左右,前村柳兴运逃荒到今离石区信义镇归化村塔则上。</h3><h3>&nbsp;清光绪四年(1878)夏秋之交,瘟疫流行,百姓伤亡惨重。</h3><h3>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村名为下源则村。</h3><h3>&nbsp;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大旱五谷不收。</h3><h3>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喉症流行,小儿夭折甚多。</h3><h3>19世纪初,村民柳大茂移居今柳林镇福寿村,后移居今薛村镇新庄村。</h3><h3>&nbsp;</h3><h3>清宣统(1909-1911)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民谚云:宣统坐天下,三天俩头下,旧的吃不了,新的又打下。</h3><h3>&nbsp;</h3><h3>&nbsp;</h3><h3>中华民国</h3><h3>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改用公历。男人剪去发辫,女人禁缠足。</h3><h3><br></h3><h3>1912年左右村民柳宝蛋率领族人进入驼运业。</h3><h3>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村名为下源村。</h3><h3>1916年村民柳长有出生于本村。</h3><h3>1922年由美国基督教公理会主持修建的汾阳军渡公路建成通车。</h3><h3>1930年村民柳步挺出生于本村。</h3><h3>1936年村民柳廷清生于本村。</h3><h3>1937年10月村民柳成有生。</h3><h3><br></h3><h3>&nbsp;1938年正月二十三,日军侵占吴城,至此柳氏驮运业被迫停业。</h3><h3>村民柳成章去葫芦塔姨姨家,后定居葫芦塔。</h3><h3>抗战期间柳成顺、柳长德、车安清等加入中国共产党。</h3><h3>抗日战争中期,下垣则村安装手摇电话,地址在后村柳栓兔家院子。</h3><h3>&nbsp;1944年村民柳德水被日本鬼子杀害,生前在北川丰泉寺沟开办农场。</h3><h3>1945年村民柳光祥在湖北大别山牺牲。</h3><h3>1945年9月5日,柳林解放,村民载歌载舞,欢庆胜利,一连数日。</h3><h3>&nbsp;&nbsp;9&nbsp;月中旬,离石县人民政府和中共离石县委机关从兴隆湾迁驻柳林。</h3><h3>&nbsp;&nbsp;&nbsp;</h3><h3><br></h3><h3>民国35年(1946)1月31日,离石县人民政府机关由柳林迁回离石城。&nbsp;7&nbsp;月2&nbsp;日,离石至军渡公路恢复通车。</h3><h3>民国36年(1947)春,严重干旱,至农历六月十日始降雨。10月开展土改工作。村民柳长文在陕北瓦窑堡牺牲。</h3><h3>1948年春,北山一带狼害严重。全面进行土改复查和纠编工作,冬给村民颁发土地证。</h3><h3>民国38年(1949)春,离石县人民政府在县城动工修建烈士纪念楼,柳光祥、柳长文革命烈士被刻石留名。</h3><h3>9&nbsp;月1日,山西省人民政府成立,全省设7&nbsp;个专区。时属离石县的北山、沿川地区归兴县专区管辖。 </h3><h3>&nbsp;</h3><h3>中华人民共和国</h3><h3>1949年10&nbsp;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冬政府派人宣传建国的消息。村民载歌载舞,热烈庆祝。村民柳德华为村在下峁开煤矿牺牲。</h3><h3>1950年3&nbsp;月,开始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有村民被狼咬伤。</span>村村民柳光勇出生。</h3><h3>1951年</h3><h3>&nbsp;2&nbsp;月,普遍开展爱国劳动竞赛活动。</h3><h3>5月,城乡普遍开展"前方打美帝,后方挖美根"运动。</h3><h3>6&nbsp;月,为援朝抗美城乡开展捐献飞机大炮运动。</h3><h3>6&nbsp;月,村民开展学习李顺达申纪兰互助组经验活动。</h3><h3>&nbsp;&nbsp;7&nbsp;月12&nbsp;日,突降冰雹,大如杏子,历时半小时,全村庄受灾。</h3><h3>&nbsp;&nbsp;&nbsp;9&nbsp;月19&nbsp;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在当地开始发行,村民争相购买。</h3><h3>&nbsp;&nbsp;1952&nbsp;年三反五反。</h3><h3>&nbsp;&nbsp;&nbsp;1953年&nbsp;3月1日,城乡开始发行新人民币,同时回收旧人民币。新旧币兑换率为1:10000。</h3><h3>&nbsp;&nbsp;3月,中共中央《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决议》,在本县今辖境域开始宣传贯彻。</h3><h3>&nbsp;&nbsp;本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居住在本村人口计有120人。</h3><h3>1954年</h3><h3>3月23&nbsp;日,撤销区级建制,乡政府改由县政府直接领导。</h3><h3>&nbsp;&nbsp;4月18&nbsp;日,境内气温突降,小发、蔬菜、果树、油料作物受冻成灾。</h3><h3>5月31日,</h3><h3>境内突降冰雹,大如杏子,历时半小时积二寸余。</h3><h3>7月3日,离石、方山合并为离山县。本村属之。</h3><h3>8&nbsp;月,城乡开展《宪法草案》宣传活动。</h3><h3>9月,城乡开始发放布证。棉布及用布较多的制成品,凭证供应。</h3><h3>50年代在本村教书的穆加明托人从北京买回村第一台收音机。</h3><h3>&nbsp;</h3><h3>1955年2月,城乡开展反对使用原子武器的签名运动。</h3><h3>春旱情严重,黄河沿岸尤烈。6月15&nbsp;日,普降喜雨,旱象缓解。</h3><h3>7&nbsp;月1日,太军公路寨东桥建成通车。10&nbsp;月,柳(林)&nbsp;结(绳焉)&nbsp;公路董家山隧道竣工。</h3><h3>1956年&nbsp;2月25日离山县发文,在成家庄恢复建立粮食市场。</h3><h3>&nbsp;</h3><h3>1957年&nbsp;&nbsp;11月,城乡开展以消灭四害(苍蝇、蚊子。老鼠、麻雀)、改善环境卫生和预防冬季传染病为主要内容的爱国卫生运动。</h3><h3>1958年&nbsp;8月21日,农村开始大办公共食堂。</h3><h3>&nbsp;9月,城乡开展合大炼钢铁运动。</h3><h3>&nbsp;&nbsp;&nbsp;10月24日,掀起深翻土地高潮。</h3><h3>&nbsp;&nbsp;&nbsp;本年,全境城实现"社社通电话,村村通邮路"。</h3><h3>&nbsp;成家庄中学在百眼庙建成招生。</h3><h3>&nbsp;</h3><h3>1959&nbsp;年</h3><h3>1月,贯彻《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h3><h3>夏小麦丰收在望,突然一场冰雹,把麦子全打在地里,几近绝收。</h3><h3>8&nbsp;月,普降暴雨2小时,降水1077毫米,水毁相当严重。</h3><h3>11月,从本村抽调大批劳力,外出参加修建横泉水库和文峪河水库。</h3><h3>&nbsp;</h3><h3>1960年</h3><h3>1月,农村整风整社全面铺开。</h3><h3>村民柳成官移居聚财塔。</h3><h3>5&nbsp;月中旬,大部山区突降大雪,积厚一尺多。</h3><h3>7&nbsp;月,为了节约渡荒,普遍开展夏秋野生原料大采集和综合利用活动,有的出现浮种</h3><h3>病人及人口外流现象,各级政府采取积极措施渡过困难。在村的干</h3><h3>部、职工家属、子女一律集体起灶,在公共食堂就餐。</h3><h3>10&nbsp;月,城乡普遍开展生产自救和增产节约运动。</h3><h3>本年,粮食严重减产,只达前三年平均产量的43.5%</h3><h3><br></h3><h3>1961年</h3><h3>&nbsp;1月,城乡连续发生代食品中毒事件。</h3><h3>2月,普遍开展反五风(共产风,浮夸风、特殊风、命令风 瞎指挥生产风)运动。</h3><h3>&nbsp;3月,国家调拨4万吨粮食救灾。</h3><h3>&nbsp;7&nbsp;月,根据中央精神,开始精简减压缩城镇非农业人口。有在外工作人员回村居住。</h3><h3>&nbsp;9月27-10月11日,半个月出现连阴雨12昼夜,半个月时间出现五、六极大风两天,造成粮食减产,红枣裂缝霉烂。</h3><h3><br></h3><h3>1962年,自然灾害频发,旱、冻、风、洪、雹、虫、病七灾俱全。</h3><h3>&nbsp;本年,根据上级规定,农民交售粮、棉、油、麻时,国家相应地向农民奖售数量不等的化肥、棉布等工业品。</h3><h3>3&nbsp;月,政府开展学雷峰活动。</h3><h3>12&nbsp;月,农村开展以清理帐日、仓库、财务、工分为内容的"四清运动"。</h3><h3>&nbsp;&nbsp;&nbsp;&nbsp;</h3><h3>1964年&nbsp;&nbsp;8&nbsp;月8&nbsp;日,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结束,截至6&nbsp;月30&nbsp;日,居住在本村人口为&nbsp;&nbsp;&nbsp;</h3><h3><br></h3><h3>&nbsp;&nbsp;1965年,遭受特大旱灾,严重减产。</h3><h3><br></h3><h3>1966年&nbsp;6月生产大队推行大寨劳动管理经验,实行自报公议评工记分办法。干活采用小组作业小段安排办法。 </h3><h3>8月上旬,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h3><h3>&nbsp;8月下旬,城乡掀起"破四旧"、"立四新""横扫一切牛蛇鬼神"活动。拆庙修学校。</h3><h3>12月,城乡掀起大鸣、大放、大字报热潮,&nbsp;大字报铺天盖地贴满街头、墙壁。</h3><h3>本年,农业大丰收。</h3><h3><br></h3><h3>1967&nbsp;年继县委、县政府被夺权之后,县级各单位,各公社以及生产大队先后被造反派夺权,村干部被揪斗。</h3><h3>柳光世、柳光岑几乎同期买回了自行车。</h3><h3>柳光世、柳光岑几乎同期买回了缝纫机。</h3><h3>&nbsp;</h3><h3>1968年</h3><h3>5月18日,离石县革筹委向全县贫下中农赠送毛评东著作"老三篇",以低于原价三分之二的优惠价供应《毛主席语录》。</h3><h3>本年,高、初中学制由3年改为2年。取消历史地理课、理化课改为工农业基础知识。</h3><h3>学校由秋季始业改为春季始业。初中改为七年制学校,高中改为九年制学校。</h3><h3>&nbsp;</h3><h3>1969年</h3><h3>10&nbsp;月1日,军渡黄河大桥建成通车。</h3><h3>本年,学校废止考试制度,升学实行推荐选拔制。</h3><h3>&nbsp;</h3><h3>1970年</h3><h3>&nbsp;&nbsp;2月城乡开展一打(打击现行反革命分子)三反(反贪污、反盗窃、反投机倒把)"运动。&nbsp;&nbsp;</h3><h3>&nbsp;&nbsp;4月2日,上午10时许,突发沙暴,刹那间天昏地晰,村民掌灯吃早饭。</h3><h3>&nbsp;&nbsp;1970年在小耳则渠挖防空洞200米。</h3><h3>&nbsp;&nbsp;&nbsp;本年,降雨量特少,北山带出现严重水荒,有的村要到5公里以外挑水吃。</h3><h3>&nbsp;&nbsp;</h3><h3>&nbsp;1971年吕梁地区成立。</h3><h3>&nbsp;&nbsp;7月柳林县成立。</h3><h3>&nbsp;&nbsp;8月4-9日,中共柳林县委召开建县后的第一次三级干部会,村干部参加,共商进一步掀起农业学大寨高潮事宜。</h3><h3>&nbsp;&nbsp;&nbsp;10月21日起,政府开始传达关于林彪叛党叛国的中央文件。</h3><h3>1971年通电。</h3><h3>1972年安电磨、碾米机,完成下峁大沟到村水窑的引水上山工程。</h3><h3>1972年4月15日晚,全县遭受六、七级大风和寒流袭击,小麦受冻成灾。</h3><h3>1973年开始,连续三年,村民李立新、秦桂平等义务修307国道柳林段。<br></h3><h3>&nbsp;&nbsp;&nbsp;&nbsp;</h3><h3>1974年冬成立村卫生所。</h3><h3><br></h3><h3>1976.9.9毛泽东逝世。10月四人帮跨台。</h3><h3>&nbsp;</h3><h3>&nbsp;1977年冬恢复高考。</h3><h3>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h3><h3>1979年,前村生产一队买回蹦蹦车一辆,由秦桂平驾驶。可耕地、拉东西。</h3><h3>1980年把三个生产队分成六个作业组。</h3><h3><br></h3><h3>1981年柳树亮参加高考,考入吕梁卫校,是本村第一个通过考试跃出农门的人。</h3><h3><br></h3><h3>1982年分田到户。夏发放林权证。</h3><h3>&nbsp;</h3><h3>1983年8月政府开始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结扎育龄妇女多名。</h3><h3>1984年5月改行乡镇村制,成家庄公社改为成家庄镇,下垣则生产大队改为下垣则村。</h3><h3>&nbsp;</h3><h3>1985年春,遵照中共中央关怀贫困山区人民精神,村民赊销纯棉布和絮棉。每人平均纯棉布10米,絮棉2公斤。冬前村柳光池买回村里第一台14吋黑白电视机。全村男女老少像看电影一样观看电视节目。</h3><h3><br></h3><h3>1986年村民柳俊海买回村里第一辆小四轮拖拉机跑运输。</h3><h3><br></h3><h3>1987年政府发放宅基地使用证。柳继海买回第一台彩色电视机、第一辆摩托车。</h3><h3>1988年6月北山狼患严重,村民不敢单独上地。</h3><h3><br></h3><h3>1989年打坝堰,安高音喇叭,全体村民集资义务投工修了新学校。</h3><h3>柳成岗买回村第一辆柴油发动机三轮车。</h3><h3><br></h3><h3>1990年柳俊海买回本村第一辆142货车跑运输。政府开始给村民发放身份证。</h3><h3><br></h3><h3>1992年离临柳石扶贫攻坚公路建成通车。</h3><h3>&nbsp;</h3><h3>1997年农网改造,换50kv新变压器。</h3><h3><br></h3><h3>1998年成家庄到柳林公路改为二级。1998年第二轮土地承包。</h3><h3>&nbsp;</h3><h3>1997- 1999年村委利用政府世界银行贷款建造机修梯田,共造800亩。</h3><h3>&nbsp;</h3><h3>1999年春无雨,村民拉水入种。冬村民柳成岗安装无线电话,号码为4070051;村民柳海林在窑㓊上加了平房,瓷砖贴面。</h3><h3><br></h3><h3>2000年冬村柳光勇在柳林煤矿董事长办公室被歹徒杀害,时年50岁。</h3><h3>&nbsp;2000年开始普及摩托车、手机。</h3><h3>&nbsp;</h3><h3>2001年,在大垣钻探一口600米的深井,解决了祖祖辈辈吃水的难题。</h3><h3>&nbsp;</h3><h3>2002年,按政府要求,下垣则和石家卯自然村合并为下垣则行政村。</h3><h3><br></h3><h3>2003免除农业税。秋开通程控电话。</h3><h3><br></h3><h3>2004年柳明明(前村)买回本村第一辆柳州五菱小汽车。</h3><h3>2004年6月吕梁撤地设市。</h3><h3><br></h3><h3>2005年10月28日汾离高速通车。政府开始换发二代身份证。</h3><h3><br></h3><h3>2006年政府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2006年修通大垣到石家峁的路2公里。</h3><h3><br></h3><h3>2007年国庆节前后连续下雨半个月,红枣全部霉烂。12月18日离军高速通车。</h3><h3>2009年开始实行农民养老保险。国家实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杂费政策。</h3><h3>2009年由于吉家塔村煤矿过渡开采,致使棒棒山、无档咀、下峁等地裂缝不能耕种。9月成家庄中学搬迁到王家坡村。</h3><h3>2007年----2010年,铺通北到成家庄、西到吉家塔的水泥路、大垣到石家峁的沥青路,并栽植柏树绿化。</h3><h3><br></h3><h3>2010年新修村委办公楼、安装路灯。</h3><h3><br></h3><h3>2011年1月11日太中银铁路开通。竣工户户通水泥路。路宽3米一一3.5米,是全省标准最高,质量最好的。新修天官庙观音庙落成。</h3><h3>2011年柳来应在省城太原置业买房,是本村第一个在省城置业的人。</h3><h3>&nbsp;</h3><h3>2012修通下峁到吉家塔煤矿的公路并硬化、在坪原建红白理事宴会厅,栽核桃树。</h3><h3>&nbsp;</h3><h3>&nbsp;</h3><h3>2011年开始山西省政府开始为每户村民每年供应1吨取暖用煤。</h3><h3>2015年12月柳建军建"下垣则村我的家"微信群。</h3><h3>2017年11月的聚雅公路建成通车。中共中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h3><h3>2018年,国务院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时间为农历秋分日。</h3><h3>&nbsp;</h3><h3><br></h3><h3>&nbsp;</h3><h3><br></h3><h3><br></h3> <h3>2019年12月大、小张家塔合并到下垣则行政村,人口达上千人。</h3> <h3>2020年正月新冠状病毒肆虐,下垣则村民投入到防治新冠肺炎的战斗中。</h3> <h3></h3><h3></h3><h3>第二十六章 关于乡村振兴</h3><h3><br></h3><h3><br></h3><h3>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h3><h3> &nbsp;</h3><h3>2018年10月8日山西省编制完成了巜山西省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h3><h3>具体为:至2020年,全省乡村振兴取得阶段性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构建,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初步构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优秀乡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初步构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在2020年以前,贫困地区最优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实现在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到2022年,全省乡村振兴要取得重要突破,现代特色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成效显著,乡村文化振兴取得重要进展,现代乡村治理体系逐步健全,农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城乡互促互进、共生共存的格局初步定型,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模式和经验,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到2035年,全省乡村振兴要取得决定性进展,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城乡融合发展格局基本定型,农业高质量发展基本实现,农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乡村文化繁荣兴盛,农村面貌焕然一新,现代乡村治理格局基本形成,农民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 到2050年,全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将全面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全面实现。</h3><h3> &nbsp;</h3><h3> 掸尽尘埃华光灿,别有天地春风来。今天的下垣则村正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阔步前行,我们希望在不远的将来,能够将她打造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优美意境,描绘出“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美丽画卷。</h3><h3><br></h3><h3></h3><h3></h3> <p class="ql-block">后记(编书的目的意义)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应村领导的要求, 2017年春到2018年冬,我用了近两年的时间,完成了《下垣则村志》的写作,将成为村民的案头卷和家传书,上可以告慰前贤祖乡,下可以教育子孙后人,心里感觉无比的欣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是下垣则人,我们下垣则村是一个由600多人组成的大家庭。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人和族旺、枝繁叶茂。现在,有200多事业有成的下垣则村人散居于吕梁、太原、北京、长沙、西安、成都、乌鲁木齐等数十个大中城市,还有的定居于美国和欧洲,可谓人文蔚起,世泽绵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下垣则村是一个人杰地灵的村庄。从这里走出的有地师级干部柳步挺、柳廷生;县团级干部有柳廷清、柳泽银、柳三富;乡科级干部有柳光勇、柳成有、柳长明、柳桂珍、柳成禄、柳长勇、柳宝平、柳安平等。有电影制片人柳奶英;有医学教授柳树亮;有经济学博士柳红、医学博士柳小丽;有工学硕士柳玉明、柳卫忠、柳飞红、柳宝荣、柳彩云、柳宇等;有教育学硕士柳颖、柳红梅、柳芳子;有法学硕士柳娟娟;有医学硕士柳宏伟、柳捷;有经济学硕士柳叶等;还有学士柳金凤、柳旭阳、柳静娴、柳勇勇、柳秀军、柳玉兵、柳秀红等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几十人,在政界、文坛、经济、法律等各行各业均有分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下垣则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抗战期间即属中共领导的抗日民主政府管辖。下垣则人听党的话,跟党走,自觉把个人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抗战期间,有村民柳成顺、柳长有、柳步挺、柳长德、车安清等人踊跃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革命工作;有柳成清、柳青山、柳瑞林、柳光祥、柳长文、柳福全等积极参军,投身抗日战场,其中有柳光祥、柳长文英勇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柳福全失踪;有车安清、崔俊汝等组织全村妇女无偿做军鞋、织标准布支援抗战;柳廷清、柳喜应等参加儿童团,站岗放哨,为民族解放斗争做出了贡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下垣则村人多才多艺,传统的秧歌、曲艺(小品)、雕塑、唢呐等艺术形式多元并存,代代相传。尤其村民柳小明的雕刻作品形象生动、造诣深厚,被吕梁市文化局确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下垣则村人热心公益,至今任保留着义务修路、扫雪的习俗;村民婚丧嫁娶事宜都互相帮忙,不取报酬;谁家有了困难,大家都会来帮助;谁家有了难处,大家都会慷慨解囊;建国后,柳廷清、柳光世先后无偿让出自己家的窑洞供村办学;柳光勇、柳成有、柳长发、柳保平、柳安平、柳泽银等在外工作人员为村积极奔走,多方争取资金,造福桑梓;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建新学校时全村人踊跃集资,投工投劳;下垣则人不论在哪里都能保持联系,互相帮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下垣则村人包容大气,多年来,柳氏族人和李姓族人和睦共处,融为一体,同心协力,为创建美好的家园而共同奋斗。迁居到外地的下垣则人,总能落地生根,很好地融入当地,繁衍生息,有的还任当地村委委员,村委会负责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下垣则村人向往美好的生活, 相信幸福是靠奋斗得来的,始终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他们敢闯敢干、不怕挫折,不断迈向幸福生活的新境界。清末村民柳天江创办了家庭农场、柳宝蛋带领族人进入驮运业;村民李迎春成为最早的煤矿技术员;土改后,柳德华等积极组织村民在下峁开煤矿;1973年村民柳长山被评为柳林县农业学大寨模范;1977年村委组织李立新、柳廷水等在下峁开煤矿;1978年农业合作社时期,下垣则村率先买入蹦蹦车耕地;改革开放后,涌现出了运输业老板柳俊海、柳爱成,陶瓷厂承包人柳记海、山西省劳动模范科技种养殖户示范户柳成岗、煤矿承包人柳海林、柳爱民,工程承包人柳成银柳成金兄弟、柳建忠,水暖工程承包人柳保明、秦建永,餐饮业老板柳玉亮,柳宝宝柳强强兄弟、门窗加工制作老板柳树高、柳明,广告设计制作老板柳强强,电器电缆老板柳树禄、物流业老板柳来应夫妇等致富能人,他们都是走出小山村、闯荡大市场的弄潮儿,是与时俱进求发展的的典型代表。历任村干部,带领村民修梯田、打坝堰、植树造林、修路、引水上山,使下垣则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多次被市县乡政府评为先进村、红旗村、文明村、模范村,下垣则村党支部多次被评为五星级农村党支部。更有勤劳善良默默付出的普通村民,在这片热土上辛勤耕耘,构成这一方的砥柱中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以上,我倍感自豪和欣慰,激发了我写作的动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先祖300多年前在此择水而居,在这块土地上开荒种地、载植枣树,辛勤耕耘、勤俭持家,战胜了数不清的自然灾害,得以繁衍生息。那一寸寸土地,是他们用一锹一镢开垦出来的;那一段段道路,是他们用双手开凿畅通的;那一座座院落,是他们用一砖一瓦修建起来的,至今仍有人居住。下垣则的每一寸土地都凝聚着他们的智慧和汗水。建国以来的人们,在温饱都解决不了的条件下,勒紧裤带,凭意志与激情,靠智慧与勤劳,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进行了修路通电引水植树等各项建设,为下垣则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都受惠于他们,以此为起点,我们才能走向远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农村人口越来越少,农耕文明必将会被工业文明、信息文明所取代。我们的后辈人会因工作、生活、学习的需要,分布在各地,很多人都会变得不认识,一本村志在手,可以让他们即使身在他乡,也能知道自己的根在那里,望得见故乡的山、看得到故乡的水、记得住乡愁;也不管走到哪里,永远割不断对故土的深深眷恋,那山那水那乡音、那人那事那民风、一砖一瓦一院落、一草一木一棵树,无不牵动着每一位游子的心,他们永远拥有自己的精神归宿。清明时节,我们跪在祖宗的坟茔前,生者寻根落叶归根,有人烟处必有血脉传承,在这里我们才能知道,我们从那里来,到那里去?我们是什么?</p><p class="ql-block"> 下垣则是我们的根,这片令我们魂牵梦绕,饱含希望的千年热土,无论我们身处何地,总能给予无限的能量,让我们勇往直前;这片令我们常含泪水,爱的深沉的土地,无论我们走多远飞多高,她都能张开双臂,迎接我们归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常常想,如果柳爱国的爷爷柳德元在世时,早动手、早准备,把那些资料记录下来该有多好啊!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亲历者渐渐离我们远去,庙宇碑刻、家谱都毁于文革,珍贵的资料记忆湮灭,实在是无法弥补的憾事。对后代人来说, 也许这本村志对于若干年后对他们了解家乡的发展变迁,特别是帮助他们寻找已经湮灭的历史,是最宝贵最准确最有价值的资料。</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下垣则村志》的出版,得到了下垣则村支部、村委的大力支持;村民柳海林不辞辛苦,逐户走访调查,完成了人口信息的采集整理;五里后村的柳氏族人柳海峰进行了家谱部分的电脑录入;村民柳树勤、柳成水、柳长迎口述了改革开放前的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从而让我获得了第一手资料;柳奇斌书记和村民柳海林仔细审读书稿,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广大村民通过微信、电话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在写作过程中,我先后参阅了《三晋史话》、《柳林县志》、《离石老照片》、《柳林建县创业回顾》、《前柳家沟村史》等书,吕梁市著名文史学者雒小平老师、美丽聪慧的芳芳对本书进行了润色。在此谨向所有为本书辛勤付出的专家、学者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 由于水平有限,文中疏漏、甚至错误之处在所难免,希望父老乡亲多加批评指正。 村志是留给本村村民人看的,出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希望村民不要在社会上传播,女婿外甥除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家乡的沿革是祖国变化的缩影,她的发展与演化与中华民族发展历史有着同样的轨迹,也有着同样的辉煌与灿烂,永远值得我们骄傲与自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下垣则人孜孜不倦、艰苦奋斗、实干创新的精神,必将在践行中国梦,实现村民幸福梦的路上走得更远。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记录优良传统,才能知土爱家,才能知村爱村。我衷心希望下垣则能够在不远的将来建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下垣则村的明天更加美好!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村民一一柳建军(下垣则柳氏第十一世)</p><p class="ql-block"> 2018年12月</p> <h3></h3><h3></h3><h3></h3><h3>我们的根在那里?就在下垣则。树高千丈不忘根本。  &nbsp;&nbsp;&nbsp;  <br></h3><h3></h3><h3></h3><h3></h3> <h3></h3><h3></h3><h3> 附:</h3><h3> &nbsp;柳廷青严于教子 &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 柳泽林 &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 又是一个飘雨的黄昏,望着那连绵不断的雨线,听着那嘀嗒嘀嗒的雨声,我闭上了眼睛,几年前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再睁开时,眼眶中已贮满了泪水。 &nbsp; 一切并不遥远,一切都似在昨天,昨天的风,昨天的雨,昨天的他——爸爸,在与病魔抗争了四十九天后,他走了,走在那海域霪雨绵绵的雨夜,走的是那么匆忙,又那么平静。任母亲的缕缕青丝变为白发,任儿女们的滴滴泪水汇成江河,只把无尽的哀思和遗憾永远留给我们。 曾记得,我们儿时,他工作繁忙,见到的常是他忙碌的身影。早晨我们醒来,他已出门上班,夜晚当他归来,我们早已进入梦乡。每一次出差回家,我们都想看看他给我们带些什么礼物?然而打开他随身带的提包,永远都是那简单的洗漱用具及文件、笔。于是我们便常常抱怨他,甚至于说,他不爱我们,从来也不知道我们需要什么,而他只是平静地笑笑,不说一句话。也许他也会因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儿女的生活偶有负疚,但时至今日,我们才懂得,事业在他心里往往比家庭、生命更重要。我们为有他这样的父亲而骄傲和自豪,我们更为失去他这样的父亲而悲痛和惋惜。 &nbsp;</h3><h3> 曾记得,他常教育我们:不要依赖父母,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上中学时,我曾有过这样的想法:认为父亲是离石的父母官,学习不好照样也能找到工作,于是一段时期放任自流,学业大幅度下降。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在一天晚上,他把全家人都叫在一起说:我的职位是人民给的,不是你们在人前炫耀的资本。从此,我彻底抛弃了原先依赖父母的思想,我们兄妹日后也都靠自己的刻苦努力考上了学校,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八四年,姐在卫校上学,身上还穿着打了几块补丁的衣服。九零年,大哥结婚,看的是九英寸的黑白电视机。当时有几人能相信,这就是柳廷青的子女。爸爸,他一生清贫,但他却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教育了我们。我们的今天,正是他昨日严格要求的结果。他永远都是我们心中的一面旗帜。 &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 曾记得,当社会上一些人为追求名利而勾心斗角,视“老实”为不开窍、愚蠢时,他却教育我们要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那年的五月,他和母亲相伴去北京,作为子女,我们多么希望他能过得愉快。然而,我们高高兴兴地送他走出家门,却再没能高高兴兴地接他回来。就这样,他走了,走在七月的一个雨夜,走在异地他乡土地上。病床前,儿女们只陪伴他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但他坚强、乐观的品性却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他高尚、无畏的精神,至今仍令许多人肃然起敬。在他的悼念会上,临县碛口人民送来了一幅挽幛,上书七个大字:“实事求是的楷模”。这应该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 千锤百炼铸意志,烈火深处自永生。我们不能忘记他在病床前坚持不用营养液以节约机关经费的高尚品格;不能忘记他坚持火化,不搞土葬,不事铺张的勤俭作风;更不能忘记在生命弥留之际他仍坚持要捐献眼角膜的革命精神,我们不能忘记这一切的一切。 大火虽吞噬了他的遗体,却不能吞灭他的精神。我们面对骨灰宣誓:继承父亲的遗志,发扬父亲的品格,做一个堂堂正正,无愧于人民的人。 &nbsp; &nbsp;&nbsp;&nbsp;&nbsp; 今夜,雨丝绵绵,今生,思念长长。今夜,我们用笔来寄托对他的哀思,今生,我们用行动来延续他的理想。 &nbsp;&nbsp;&nbsp;&nbsp; <br></h3><h3></h3><h3></h3> <h3>附:口述历史的三位村民。(以辈份排名)</h3> 村民柳树勤,1941年生,下垣则柳氏第八世,曾任村电工,擅长养兔做手工挂面。<br><h3><br></h3> <h3>村民柳成水,下垣则柳氏第九世,1939年兔年生人。</h3> <h3>村民柳长迎老人,下垣则柳氏第十世,1935年生,属猪。80岁仍能放羊。</h3><h3><br></h3><h3> 三位至今头脑清晰、耳不聋、眼不花,由哀的敬佩。感谢老人们给我们留下珍贵的历史记忆,祝福他们健康长寿。</h3> <h3>下垣则老照片一一一结婚证书。</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