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2017年2月与太太陪岳父母一日游乌镇。我住在苏州(老家吴江),这些年也算走过到过祖国的山山水水,而这竟然是第一次踏足乌镇,不知隔壁有如此宝地,有愧啊!</p><p> 有姑表妹就住在乌镇隔壁(10分钟车程),去年5月的采桑葚极好,所以今年5月又约上了几乎所有的表弟妹们一起再去。我这个小家由老母亲带队,儿子媳妇孙子4人成队,第一日就是再游乌镇,第二天,弟、弟媳也特意赶来汇合,承欢老母膝前!</p><p><br></p><p> 以下是5月游乌镇的小感和图片分享,大爱!</p><p><br></p><p> 乌镇古名乌墩、乌戍。乌墩之“墩”,王雨舟在《二溪编》中说“乌镇古为乌墩,以其地脉坟起高于四旷也……”,解释得已够明白。但何以称“乌”呢?有很多种说法。一说是“越王诸子争君长海上分封于此,遂为乌余氏,故曰乌墩”;一说“因土地神乌将军而名乌”;一说“乌有乌陀古迹,青有昭明青锁”,故有乌、青之名。此数说前人都提出异议,以为或无证,或附会,或缺乏历史常识,卢学博编修《乌青镇志》时已详加批驳。同时,他提出一个较为合理的说法,这个说法是在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乡贤在《乌青文献》中提出的:“乌墩、青墩之名,其从来远矣……大都江山自开辟以来,何有其名字?皆世谛流布相承耳,如‘齐鲁青未了’,‘澄江静如练’,是为山水传神写照语也。乌青之义盖类此。”乌镇是河流冲积平原,沼多淤积土,故地脉隆起高于四旷,色深而肥沃,遂有乌墩之名。其实,这类在当地并不鲜见。距乌镇9公里处有一村叫红墩,其镇志上说:“红墩在镇西,地脉坟起,厥土赤壤,村以是名。”又旁有一村名紫墩,就是因为多紫色石土的缘故。红墩、紫墩的命名为乌墩名称的传神写照说提供了现实的佐证。</p><p> 春秋时期,乌镇是吴越边境,吴国在此驻兵以防备越国,“乌戍”就由此而来。(李乐在《乌青镇志》中说:“镇,周属吴,吴戍兵备越名为戍。”“乌镇古谓之乌墩,后因吴越钱镠王戍兵于此,称乌戍,今名乌镇。”)但他显然将钱镠王之“吴越”与春秋之“吴越”弄混淆了。在正式的行政建制称谓中,自唐之后,乌镇没有再称“乌戍”的史实。且钱镠王之吴越国的北方疆界远达常熟,乌镇相对内陆,故此说显有不通。</p> <p> 一天的走走停停很快就过去了,随着人流向外走去,天光渐暗,华灯初上!起初我被一直涌动的水乡美丽感染中,似乎都麻木了。猛一侧目,河道里,粉墙黛瓦间的灯让我内心一动。暮色愈浓,灯勾勒出的水道屋脊更加的绚丽,疾步走到桥上,更是被眼下一片黒幕幕中的灯火震撼了,还有摇橹船在河道游走,如繁星流动!</p> <h3>转角</h3><h3><br></h3> <h3>断章:</h3><h3>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h3><div>看风景的人在船上看你。 </div><div>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div><div>你装饰了别人的梦。</div> <p> 乌镇于我是回到儿时环境的一个存在,任何一个场景都有我家乡的影子在,简单记述,就算留下一份对我儿时记忆的怀念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