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今日途中景色</h3> <h3>原子弹爆轰实验场景区大门</h3> <h3>实验场区公路</h3> <h3> 实验场内的各个工号。弯曲的栈道象征科学实验的艰辛。据说当年共进行了1000多次实验,只成功了16次!</h3> <h3> 海北藏族自治州于2008年10月新建了一堵浮雕墙——《民族的脊梁,国家的骄傲》,正中是原子弹爆炸时升腾起的蘑菇云,两边镌刻着为中国核武器事业立下赫赫功勋的10位人物:钱三强、王淦昌、邓稼先、陈能宽、彭桓武、周光召、朱光亚、郭永怀、程开甲、于敏。我对这些科学家除了敬畏,再无其他语言表达。浮雕墙身后即是实验废弃物掩埋坑。</h3> <h3>两弹元勋</h3> <h3>两弹元勋</h3> <h3>纪念碑文</h3> <h3>656工号</h3> <h3>656工号,爆轰实验工号。</h3> <h3> 656工号钢板墙,据说花了700多万从德国进口,请乌克兰技师焊接的。钢板已锈迹斑斑,但密密麻麻的溶流坑与弹痕仍让人能体会到当年试验的惊险与震撼。</h3> <h3>钢板墙的溶流与弹痕</h3> <h3>656工号内实验钢板上开设各类测量孔。</h3> <h3>原子弹爆炸模型,左为氢弹,右为原子弹。</h3> <h3>爆轰试验场内使用过的仪器设备(原物)。</h3> <h3>爆轰试验弹体模型</h3> <h3> 实验废物掩埋坑,有“亚洲第一坑”之称,现已填平。</h3> <h3>掩埋坑填埋后树立的纪念碑</h3> <h3>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1:1模型。现在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拥有的原子弹是小型化后的,比这要小很多,所以才有一枚洲际弹道导弹装十枚以上的核弹的可能。</h3> <h3>实验场公路尽头即是G315国道</h3> <h3> 海北州文化活动中心。海北藏族自治州是1993年原221厂核武器研究实验基地退役解密后,才在原厂区的基础上设置西海镇,设立州政府,因此海北州十分年轻,西海镇又称原子城。</h3> <h3> 胜利凯旋<br></h3><div> 第二八七天。6月24日,西海镇,阴,东南风4-5级,4℃-18℃。海晏县甘子河乡德州村至海晏县西海镇,10时40分至14时20分,骑行38公里。</div><div> 夜宿蒙古包,略感凉意。风吹帐响,起初睡不着,睡着后又睡的很沉,是环湖以来睡眠最好的一晚。早上气温低,迟迟不想出发。上午吃过自带干粮,启程即是四五级的顶风,尽管下坡多,但风力足以抵消下坡的重力加速。从原子城景区出来,只剩不足8公里,风也停了,来到海北藏族自治州首府西海镇,完成今年的环湖骑行。</div><div> 来到西海镇,街道干净整洁,绿树茵茵,对于几天骑行高原草甸,见不到树木的我,有一种自然的亲切感。镇子很小,也不奢华,常住人口万人左右,虽是州府所在地,但其规模不及内地的县城。</div><div> 圆满完成环青海湖骑行,胜利凯旋。虽没有赶上5月份的野花绽放、群鸟飞翔;7月中旬至8月中旬的万亩油菜花在湖畔灿烂盛开的最美季节,但仅就我看到的景色,碧海蓝天,一望无际的湖水,磅礴奔放的高原草场,雪山与飞云相接,天高云阔,公路延伸无尽头,博大壮丽中不失俊秀温柔,已堪称壮美!</div><div> 骑行青海湖是许多骑行人的梦想。截止今日,本次骑行287天,行程12104公里,其中环湖527公里(含骑行茶卡盐湖)。环青海湖骑行,于我来讲,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情怀,是一种认可,更是一种仪式。</div><div> 再见,美丽的青海湖!</div><div><br></div><div>海北州街景</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