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7年6🈷24日 星期六</h3><div> *金贵阅读27卷《不输在家庭教育上》70页分享</div><div><br></div><div>和孩子好好相处的七个时间(2)</div><div> 文/贾秀香</div><div> </div><div> 3:你接孩子放学的时候</div><div> 当你接孩子的时候,请不要带着耳机出现或讲电话或发短信,把手机收起来把注意力放在你的孩子身上,他们可能今天过的很不顺利,而因此需要你安慰,或者他们想跟你分享今天发生的好玩的事情,这是孩子一天中很重要的一个时刻。</div><div> 4:孩子放学回到家的时候</div><div> 很多孩子从学校回到家以后,吃点零食、再打个电机游戏,理想的情况应该是回到家,吃点零食,然后去玩,最好是在外面玩。</div><div> 5:你下班回到家的时候</div><div> 有些孩子提到当他们尝试拥抱下班回家的父母时,父母告诉他们“等等”,因为他们在讲电话,请放下手机并专心陪伴你的好伴侣和孩子</div><div> 6:晚饭时间:“传统的语言实验室”</div><div> 这是一天中跟你的孩子沟通的最重要的时间,并揭示了与家人的对话的艺术。</div><div> 7:睡前时间</div><div> 不管你的孩子多大,当他们说晚安的时候,他们需要你全部的注意力,一般来说,在睡前至少一个小时,你和你的孩子应该停止使用手机,iPad或笔记本电脑,因为我们要为身体做好放松和睡觉的准备。</div><div> </div><div><br></div><div> </div><div> </div><div> </div><div> </div><div> 做智慧家长 伴孩子成长</div><div><br></div><div>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第二十七卷</div> <h3>2017年6月24日 星期六</h3><div>王玲花读《不输在家庭教育上》27卷文章《改口: 从“你要学习”到“我要学习”》文/李书燕</div><div> 我以前去超市买洗衣液,理货员走过来,热情地向我推荐亮丽牌洗衣液,还说赠送一把小椅子;看我犹豫,又介绍了一种,也有赠品,但是我还是选择了没有任何赠品且价格较贵的汰渍洗衣液。</div><div> 回家路上,我一直在想,我为什么偏偏选中汰渍呢?哦,我明白了,因为电视上每天都有汰渍的广告,经过反复播放,这种广告早就深深地植入了我的大脑,所以在潜意识里我早就认可它了,于是,我不断地暗示自己买汰渍牌。</div><div> 联想到在家里,孩子从小到大,我给他植入的都是“你要好好学习”“你要写字”“你要上辅导班”“你要画画”“你要看书,”这种信念根深蒂固,难怪孩子不好好学习。这些植入到孩子脑海里的东西都是别人的事情,是“你要做的”而不是“我要做的”,不是我的事。</div><div> 明白后,我给自己制定了学习计划。吃完饭,只要有空我就喊“我要看书了” “我要学习了。”孩子在家时,我的声音更大,目的是让孩子听见,把“我要学习”的信念,植入孩子的脑海,将以前的“你要”改为“我要”。</div><div> 感悟: 经常接触的人、事、物,植入大脑的就是什么,暗示的就是什么,不管别人介绍的再好,大脑里没印象的都是无效之谈。因此,我们和孩子一起的时候要说有益的语言,这样植入孩子的脑子里,孩子才会暗示你的语言才会去做,例如: “我要学习了” “我要读书了” “我要打扫卫生了”等等</div> <h3>大家好!邓天爱2017年6月24日读《不输在家庭教育上》27卷</h3><div><br></div><div> 教孩子给他人</div><div> 最好的生命体验</div><div><br></div><div> 案例1</div><div> 小茹的父亲是外交官,母亲是医生。小茹从小爱干净,上中学后,因为住校而又无法忍受寝室里的同学碰她的东西,为此,她几乎每天都和寝室里的同学吵架,这样一来,同学们都孤立她,也不愿意搭理她。时间久了,小茹感到无法在寝室里住下去了,甚至想到了转学。</div><div><br></div><div> 故事1</div><div> 有一位联合国的亲善大使,从非洲的一个国家回来后,他宣称那里的人是全世界最差劲的主人,海关人员板着一张脸,计程车司机态度恶劣,餐厅侍者傲慢无礼,市民不耐烦而又有敌意。</div><div> 后来,这位亲善大使看到了一段话:“世界是一面镜子,每个人都能在其中看到自己的影像。”</div><div> 于是,这位亲善大使再次去那个国家的时候,他决定一路挂着笑容。结果竟然看不到任何不高兴的海关人员、计程车司机、侍者……人人都是脸上挂笑容,亲切友善,他这才发现,纠正别人的态度,最快的方法,就是纠正自己的态度。</div><div><br></div><div> 父亲指点</div><div> 如果你是一个旅行者,你愿意去黄沙遍地、气候恶劣的地方,还是愿意去山清水秀、阳光明媚的景点?其实,这两种选择分别代表了两种完全不同的生命体验,前一种让人感受到的是痛苦和压抑,后一种领略到的是轻松和惬意。</div><div> 你的行为也是一道风景,我行我素,天马行空的态度和举止,给他人带来疏离的感觉,自然就得不到别人热情的回报。若想得到他人的喜欢和支持,就要让自己变成一个能够给别人良好生命体验的美景。</div><div> </div><div> 案例2</div><div> 在一个暖洋洋的中午,小茹和父亲在公园里散步。在那儿,小茹看见了一个很滑稽的老太太。天气那么暖和,她却紧裹着一件厚厚的羊绒大衣,脖子上还围着一条皮毛围巾。小茹轻轻地拽了一下父亲的胳膊说:“爸爸,你看那位老太太的样子多可笑呀!”</div><div> 父亲却说:“那位老太太也许是大病初愈,身体还不太舒服。但是,你看她的表情,她注视着树枝上一朵清香、漂亮的丁香花,表情那么生动,你不认为她很可爱吗?她渴望春天,喜欢美好的大自然,我觉得这位老太太令人感动!”</div><div> 父亲领着小茹走到那位老太太的面前,微笑地说:“老妈妈,你好!你欣赏春天的神情真让我感动,你让春天变得更美好了!”</div><div> 那位老太太很激动:“谢谢你!先生。”她说着,从身旁的手提袋里取出一个红苹果递给了小茹:“孩子,你长得真可爱……”</div><div><br></div><div> 故事2</div><div> 曾经有一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巧妙的试验,实验人员让两组参加者给同一位女士打电话。告诉第一组的人,对方是一位冷酷、呆板、枯燥、乏味的女人;告诉第二组的人,对方是一个热情、活泼、开朗、有趣的人。</div><div> 结果发现,第二组的人与那位女士的交谈非常投机,通话时间也明显比第一组的人长;而第一组的人很难与那位女士顺利地交谈下去。道理很简单,第二组的人把那位女士想象成是幸运的“天使”,把她看作是一个“热情、活泼、开朗、有趣”的人,并以同样的态度与之交流;而第一组的人则相反。</div><div> 父亲指点</div><div> 把别人想象成魔鬼,遇到的当然是魔鬼;把别人想象成天使,你就不会遇到魔鬼。你怎样看待别人,别人就会怎样看待你。如果你事先对别人有一种消极的看法,那么,这种看法势必会无意识的流露出来,并或多或少地在你的语言和非语言中表现出来,而对方觉察到你的表现,也会做出相应的反应。</div><div> 有人曾经这样说:你对别人的态度和别人对你的态度,其实是一样的,我们往往能够从别人的脸上,读到自己的表情。</div><div><br></div><div> 祝福大家!!!</div> <h3>2017.06.24星期六 #春明梦梦/孟春明 学习分享 # 读《不输》4卷(2005年下卷)P.129特别策划之摘录分享</h3><div><br></div><div> 孩子是谁的</div><div>(作者/叶炳昌 苏小霞 练丽丹)</div><div> </div><div> 千万别把孩子当作私有财产</div><div><br></div><div> 报载,有一位小学生放学回家时,搀扶一位老人过马路,不料老人被一骑车醉汉撞伤,孩子又护送她到医院里就医。回到家,却遭到父母的怒骂,说孩子是“蠢猪”,“多管闲事”。孩子想不通,便把这事写成了作文。</div><div> 老师看到了作文,就登门为孩子讨公道。却不料家长“理直气壮”地回敬老师:“孩子在学校归你管,回家归父母管,我们怎么教育是我们家的内政,你管不着!”</div><div> 这就向广大家长提出了十分现实尖锐的问题:家庭的素质教育究竟姓什么?</div><div> 我以为应该姓“公”为好。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我们都是社会的人,大凡真正有出息的“龙凤”,大都不是靠着狭隘的血缘关提携关照的,而是要让孩子在平民百姓中去体验艰辛,理解温暖,沐浴挚爱。近年来,社会风气不如人意,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使不少家长的信任、信仰发生危机,反倒不如孩子的境界高尚纯洁。究其原因:</div><div> 一是法制不健全。已实施十多年的《义务教育法》,虽有“家庭保障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之规定,却没有对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必须依照教育方针实施正确的家庭教育及其法律责任作出明确规定。这说明家庭教育至今还被排除在教育法规以外,也就难怪那对家长出言不逊,可以“理直气壮”地回敬老师了。</div><div> 二是缺乏统一规范的家教管理。目前,家庭教育是“没娘的孩子”,从上到下均未设置主管部门和管理人员,整个家教是个“盲区”,这与家庭教育所处的特殊地位及其重要作用是很不相称的。</div><div> 三是目前教育方针包括素质教育的宣传舆论不到位,许多家长根本不了解家庭教育的真正内涵以及家长肩负的重任。如此一来,把孩子作为“私有财产”,将家庭教育视为“内政”,认为自己的孩子老子想咋调教就咋调教,也就不足为奇了。</div><div> 家庭是儿童少年成长的第一环境,无论从素质教育的时段、深度、密度、容量,还是从德育的效应来看,都有着学校和社会教育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家庭教育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绝对不是家庭的“内政”或家长的“私事”,小视不得。</div><div> 家庭教育不只是姓“家”,还应姓“公”,姓“国”,姓“法”。</div><div> </div><div> 孩子,不是私有财产</div><div><br></div><div> 近日,有一博士声称,要把自己5岁的女儿,21岁那年培养成博士。其实,这种做法的背后,支持它强大的动机还是自己的一己之利,是自己虚荣心的一种满足,孩子不是我们的私有财产,我们有责任教育他们成人,但是我们没有权利规划他们的将来。</div><div> 众所周知,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动态的、生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人为地为孩子的将来加以死板规划的做法都是不人道的。家长应当把孩子当做真实的人,发展的人,当 做活生生的生命个体;只有这样才能以一种平常心来对待孩子的成长,才不会以一个大人的标准去要求和对待孩子。</div><div> 中国的家长常会把孩子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自己的理想实现的家长,往往对于孩子的要求更加高,希望孩子出于蓝而胜于蓝;自己的理想没有实现的家长,常常在孩子身上寄寓自己的理想,希望孩子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在这样的心态左右下,看到孩子的做法不符合自己的标准便会暴跳如雷,盛怒之下,难免做出超常规的做法。</div><div> 家长应当指导孩子,但是这种指导应当以孩子心理发展的规律为指导,应当以孩子的愉快成长为前提。对于孩子来说需要的是家长的关心,需要的是和家长的交流,需要的是家长对于他们生活上的指引,而决不仅仅是对于他们学习上的规划和要求。</div><div> 21岁读博士,也许是可以的,但是它的实现必须基于孩子自身实际的基础之上,必须看到孩子自己的天赋如何,必须看孩子后天的努力如何,决不是家长的强制所能够达到的。而且。它的实现必须有一个前提,孩子要学的快乐,学的轻松,学的主动。</div><div> 家长要有一颗平常心,孩子就是孩子,她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是一个社会的,动态的生成的人,不是我们的私有财产,在这方面我们不妨学学美国家长的做法,他们看重的是孩子的能力,一般不用自己的地位成就去要求孩子,孩子18岁之后,家长会放飞他们的手让孩子自己去选择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让孩子在实际生活中成长为一个有用的健康的人。</div><div> 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成才的标准是不一样的,作为家长,应当有一颗平常心。记住:孩子不是我们的私有财产。</div><div><br></div><div>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不输》4卷(2005下卷)P.130</div><div> "孩子永远没有问题,如果孩子有问题,那一定是父母的问题。如果父母有问题,那一定是家族出了问题。”</div><div> 我的观点是,爱,如他所是,而非我所想。爱他,给他自由,教他独立。家长应尽其所能,全力支持帮助孩子去实现他的人生梦想和学习目标。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他能走多远,就让他走多远!</div> <h3>2017.6.24星期六许萍读《不输》06年下卷P.4</h3><div>孩子不爱听的十大口头禅</div><div>文/王飞</div><div>孩子不爱听的十大口头禅:</div><div><br></div><div>第十位:不错,嗯,挺好的……(心不在焉地)</div><div>情景模式:孩子拿着自己刚刚完成的手工,往爸爸眼前一举,而爸爸则拿着遥控器换台,心不在焉的扫了孩子的作品一眼,顺口丢下这句口头禅,面对这样的家长,孩子也只能怏怏的答一声“哦”;</div><div><br></div><div>第九位:认真点……)习惯性地)</div><div>情景模式:不管孩子是在做作业还是在洗手,是在做手工还是在画画。“认真点……”是家长们最常挂在嘴边的话。习惯说“认真点”的家长,必定有一个爱说“知道了”的孩子;</div><div><br></div><div>第八位:下次再……(有口无心地)</div><div>情景模式: 面对孩子的一些请求,不管是孩子的要求不合理,还是现在没法满足,家长常用常用“下次再……”这句口头禅来应付,家长说来“有口无心”,孩子也听得“有气无力”;</div><div><br></div><div>第七位:咱们家全指望你了……(语重心长地)</div><div>情景模式: 这种情景有时出现在一次沉重的家庭会议之后,作为家长对一次谈话的总结性发言;有时也会成为家长为孩子付出后的附带背景声;</div><div><br></div><div>第六位:你只管把学习成绩搞好就行了……(破釜沉舟地)</div><div>情景模式: 当孩子想帮家长干些什么事情时,想试着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时,有些家长会这样把孩子和家长的责任分解,明确表示:孩子就管学习,家长负责其他;</div><div><br></div><div>第五位: 考了100分给你买……(信誓旦旦地)</div><div>情景模式: 这倒像一次生意谈判的现场,家长和孩子分别扮演准备合同的甲方和乙方;又像是一次私下的贿赂,家长扮演那个求人办事儿的行贿者,而孩子则扮演那个大权在握的受贿者;</div><div><br></div><div>第四位: 你真够能耐的啊!)含讥带讽地)</div><div>情景模式: 有些家长习惯于用讽刺的口气对孩子说话,正话反说,好话恶说,而跟孩子的交流也就成了家长的口才表演秀,孩子只剩下旁听的份儿;</div><div><br></div><div>第三位: 你看人家XX……(一脸神往地)</div><div>情景模式: 不管孩子是没考好,还是犯了错,就算平时,家长们也能找到一位比自己孩子出色的“别家的孩子”,当成让孩子时时“看”一下的目标;</div><div><br></div><div>第二位: 我说不行就不行……)恼羞成怒地)</div><div>情景模式: 对于孩子的要求,失去耐心的家长会用这句话当作结束语。气急败坏,分贝升高,这是家长讲道理失败后维护自己面子的最后一招;</div><div><br></div><div>第一位: 你怎么这么笨……(恨铁不成钢地)</div><div>情景模式: 当孩子做错了简单的数学题,当孩子打破了一件什么东西……这句话常会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接下来家长们可能会发现孩子好像变得更笨了。</div><div><br></div><div>专家点评</div><div> 如果父母说的话没有道理,孩子会不爱听!如果父母说的话不是时候,孩子也不会爱听!如果父母说的话态度不当,孩子也不爱听!但最要命的是,不管父母的话有没有道理,只要孩子不喜欢听就是废话,就是错话。</div><div> 只有改掉那些让孩子一听就烦的口头禅,才能更好的跟孩子交流、沟通。</div><div><br></div><div>爱,如他所是,非我所想</div><div>爱他,给他自由,教他独立</div><div>加油,家长朋友们[拥抱][拥抱][拥抱]</div> <h3>2017年6月24日。郑友花分享《不输在家庭教育上》26卷。p164(告诉孩子:道德的本质就是心中有他人)</h3><div>洪晃给女儿写过一封信,其中有一段话我非常喜欢:“妈妈,希望你懂得第一件事情就是人的尊严,就像你爸爸经常说的,你要有礼貌,别人才会对你有礼貌。当你需要阿姨帮助你的时候,你要说“劳驾”,不能用命令式的口气。我知道你的小朋友中,有的,不是这样子的,但是你要按照我和你爸教你的去做,别人没有礼貌,不要去理睬,但是我们要有礼貌,这就是你的尊严。你的尊严,不是别人对你有礼貌,而是你对别人有礼貌,不管别人是什么样的。”</div><div>她解决了一个重要的问题___我们为什么要讲礼貌?在儒家文化衰落的当下,讲礼貌不是一种必然,而是一种选择,很多孩子会直截了当的问:我为什么要讲礼貌?</div><div>给别人尊重,就是给自己尊严</div><div>有一位朋友输了一个例子,在飞机上,他听到后排座位上的一个妈妈正在教育他大概四五岁的儿子,对话很有趣。</div><div>“刚才在公交车上那个叔叔给你让座了,你没有说谢谢。”“没有。”“ 叔叔本来坐着座位让给你了,他就要站着,你是不是应该说谢谢?”“不要。”“你这样别人就不会给你让座了。”“不让就不让。”“没有座位,你会累。”“累就累”</div><div>这位朋友说,这让他思考。该如何教育孩子呢?从功利角度上(别人不让座给你),还是从道德角度,对于一个四五岁的孩子怎样的方式才是合适的呢?</div><div>我认为这应该是一道多选题,功利和道德,两种方式都可以。如果孩子坚持礼貌可以舍弃,我们不妨在家里做一个实验,即“废除礼貌一日游”,让他直观体验一下,大家都不讲礼貌的样子。</div><div>这一天全家人达成共识,谁都不跟他讲礼貌,请他帮忙不说谢谢。撞到他不说对不起,他跟大家打招呼,大家假装听不见………</div><div>不被尊重的滋味,比孩子想象的更难受。谁说孩子不在乎其他人的尊重,渴望被尊重是人性最基本的需要,只要是人类,谁都不会喜欢不被尊重的感觉。</div><div>道德的本质,是心中有他人,尊重别人,给别人尊严,也是给自己尊严这句话说出来很绕,但是对于四五岁的孩子,即使听不懂也要跟他讲,慢慢的让这句话深入他的大脑皮层,渗入他的记忆里,他会慢慢懂得,慢慢理解。</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