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重庆知青与一个山村寡妇和六个孩子的故事--我们这一辈

开达

<h3>(1997年时张志远提供的照片)</h3> <h3>关于我们这一辈</h3><h3>与共和国同岁的我们这一辈,理所当然地成为吃过糠,下过乡,扛过枪,下过岗……的实验品。如同名歌中所唱“熬尽了苦心交足了学费” 、“真正地尝到了做人的滋味”。</h3><div>行将就木的我们,有责任有权力也有理由将我们经历的历史堂堂正正,坦坦荡荡,实事求是地记录下来,功过对错留给子孙们评说。</div><div>挨饿、挨整、文革、知青……是我们的宿命,因此就从知青写起吧。</div> <h1><font color="#ed2308"><b>一个重庆知青与一个山村寡妇和六个孩子的故事</b></font></h1><h3><br></h3><h1><font color="#167efb">张志远,男,1954年生于重庆,18岁时到四川省南江县插队当知青,20岁时“嫁”给了一个31岁有四个孩子的寡妇。至今,他们还生活在这片大山之中。</font></h1><h1><font color="#167efb">我们踏着积雪到大山深处去探访张志远,这年是1997年大年初三。那天,风雪很大,四山的积雪白得耀眼,山风刮过,寒气从衣服的缝隙里钻进来,冰冷刺骨。沿途我们听到了许多张志远的传说。有的说他英雄义气,有的说他傻气、神经,说他爱帮忙,爱喝酒爱做好事,说他邋遢……但想想在大山里生活了20多年,他必定已是一个麻木、迟钝、骨瘦如柴的干瘪老头了吧。</font></h1><h1><font color="#167efb">然而让我们吃惊的是,张志远仍然粗喉大嗓,快人快语;仍然乡音不改,脾气依旧,仍然是一个二十年前豪爽、仗义、刚直的知青哥。沉重的生活竟不曾消磨掉他的意志,过去的生活,在他的嘴里竟是那样平淡、简单。就让我们在他语言的背后去追踪那一串沉重而艰辛的足迹吧。</font></h1> <h1><b><u>19岁的承诺</u></b></h1><h1>1972年,张志远来这里插队的时候,队里便空前绝后地有了一个知青。两间知青屋顺山势建在小小的山梁上,成为一座“横”屋,紧挨着佘林海的家。佘林海比张志远大12岁,他和妻子胡庭秀自然成了张志远的顾问。张志远便常常听他们讲“古”,而佘林海谈得最多的就是他的四个宝贝儿子,因为除这外,他再也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了,他们的家里穷得一无所有,只巴望着儿子风吹一般地长大。</h1><h1>这时,灾难却降临了,佘林海咯血住进了县医院,而他们的儿子最大的才8岁,最小的还在吃奶。这些宝贝不但不能照看父亲,还成了家庭的四个包袱。那时的农村还是实行半军式化的管理,胡庭秀想到医院服侍丈夫都得不到允许。而她既要照看孩子,又要出工挣工分,还要挂念生病的丈夫,忙得晕头转向,急得六神无主。</h1><h1>张志远实在看不下去了,就自告奋勇到县城医院伺候病中的佘林海。</h1><h1>那时,进食店吃饭要粮票,农民无权享受粮票,张志远就以知青的身份去粮站换来粮票给病人交伙食费。在医院里,张志远为佘林海喂水递药、倒屎倒尿,直感动得佘林海一遍一遍流泪。但是,佘林海的病不但不见好转,反而还越来越严重,不停地喘气、不停地咳嗽、不停地吐血。</h1><h3>弥留之际,他拉着张志远的手说:“兄弟,我欠你太多,只有来世变牛做马报答你了。”</h3><div>张志远说:“我走了一千里来同你打伴,这是我们的缘份。”</div><h1>佘林海点了点头:“只是我放心不下胡庭秀和四个儿子。”</h1><h1>张志远说:“大哥,只要兄弟在,嫂子和侄儿就不会挨饿受冻。”</h1><h1>佘林海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h1><h1>张志远不忍心看到佘林海带着遗憾离去,血气方刚地说:“大哥,我向你保证,嫂子和侄儿,我负责到底!”</h1><h1>泪水涌满了佘林海干涸的眼窝,他死死地抓住张志远的手……闭上了眼睛……</h1><h1>看着佘林海的手慢慢地脱力、松驰,感受着佘林海的生命在他的手心里一点一点地消逝,张志远震惊得全身发抖,喉头干硬,胸腔堵塞,脑子里嗡嗡作响,心里针扎般地难受。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近在咫尺地面对死亡,张志远撕心裂肺地喊道:“大哥……你放心地走吧!”</h1><h1>这时,他仿佛看见佘林海的灵魂轻轻地浮出医院,缓缓地飘向大山深处。</h1><h1>张志远终于松了一口气,他闭上眼睛,对着苍茫的大巴山,在心里平静地对自己说:我张志远说话算话,就是当牛作马也决不食言。</h1><h1>这时是1973年,张志远才19岁。</h1> <h1><b>和寡妇结婚</b></h1><h1>按当地风俗,张志远帮助胡庭秀把佘林海送上了山。胡庭秀成了一个可怜的寡妇,张志远就义无返顾地担负起照顾这一家人的责任。</h1><h1>其实,这时的张志远也还是一个孩子,只比胡庭秀最大的孩子大了10岁。</h1><h1>背粮、背水、送孩子念书,甚至开会点名,他都俨然成了这一家的男主人。</h1><h1>知青在当时的农村有着一种约定俗成的特权,活可以干得少,工分可以挣得高,还可以不讲规矩,不排轮子。</h1><h1>一天,张志远去给胡庭秀背水,荒沟里拇指大一股浸水要供两个队的500来人用,天天背水都要排轮子。张志远按惯例越过长长的队伍,毫不客气地走到泉眼旁,正要舀水,就听见有人说:“一个人过日子,怎么一天要背两三桶水哟。”有人说:“学雷锋嘛!”有人说:“还不是为了寡妇。”张志远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忍住气背起水转身就走。他已有很多次听到这样的话了,他想应该找一个机会教训一下这些没有同情心的人。可是,当他把一桶水背回胡庭秀门前时,胡庭秀却死活也不让他进屋。</h1><h1>隔着门,胡庭秀对他说:“兄弟,你不要再来了,我是个寡妇,莫坏了你的名声。”张志远气得把一桶水哗地倒在院坝里,想不到受气背回来一桶水,在这里还要受一回气。</h1><h1>晚上他却听见胡庭秀在屋子里哭了一夜,他感到后悔,他知道他伤了她的心。</h1><h1>第二天还没有等到他去给她道歉,事情却进一步恶化了。</h1><h1>那时的农村离分田到户还很遥远,农民们天天都一起出工,集体干活。</h1><h1>在坡里锄草时张志远就听见一些妇女在胡庭秀背后说寡妇长、道寡妇短的闲话。甚至还说出一些勾引黄花少年之类难听的话。</h1><h1>胡庭秀则忍气吞声,只在一旁偷偷地抹泪。</h1><h1>张志远气愤地说:“你们还有没有一点同情心,胡姐家困难到极点,你们不但不帮忙,还背后说闲话。”</h1><h1>众人便都噤了声。</h1><h1>过了一会儿,又有人悄悄地说:“硬把知青拉下水,谨防犯“政策”。”张志远勃然大怒:“我和她结婚又怎么样!”</h1><h1>胡庭秀一听,哭着跑回了家。</h1><h1>晚上,张志远饭也没有吃,脸也没有洗,就躺到了床上,整整一个晚上辗转难眠。</h1><h1>胡庭秀现在的情况糟透了,她已经成了全大队的困难户,没有人能帮助她,也没有人敢帮助她,唯一能改变她的困境的办法便只有改嫁,可是她的四个宝贝儿子恰恰成了她改嫁的四个包袱。没有一个小伙子会娶她,就是一个鳏夫也会望而却步。她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h1><h1>第二天一早,张志远抱着自己的铺盖把它放到了胡庭秀的床上。</h1><h1>胡庭秀正在给孩子穿衣服,看见张志远把铺盖放到自已床上,惊讶得说不出话来。</h1><h1>张志远一手抱起最小的孩子,一手牵着三娃说:“我们去办手续,今天结婚。”</h1><h1>胡庭秀摇了摇头说:“不。”</h1><h1>张志远说:“只有我才能帮助你。”胡庭秀哇的一声大哭起来……</h1><h1>这一年,张志远20岁,胡庭秀31岁。</h1> <h1><b>四个孩子的爸爸</b></h1><h1>一夜之间,张志远从一个无忧无虑的少年郎变成了肩负一家六口人生计的大丈夫。吃喝拉撒,柴米油盐,像条条鞭子悬在张志远的头顶。</h1><h1>要养活这一大家人,张志远唯一能做的就是拼命地挣工分。</h1><h1>起五更、睡半夜,耕田、耙地、抬石头……凡是能挣高工分的活,他都争着干;苦活、重活、累活,凡是能多挣工分的活,他都抢着干;凡是能节约的钱,他都坚决不花,不给自己缝衣服、买鞋子,皮带省成了一根草绳,甚至连吃饭,他都不让自己吃饱。</h1><h1>很快,张志远就学会了农村的全套农活。还适应了一种低消耗、高强度、超负荷的生活。</h1><h1>秋天是农村最繁忙的季节,苞谷熟了,野猪、猴子也成群结队地来劫掠,护秋就成了一桩又苦又累又危险的工作。大多数人都不愿干,张志远就包下了这一季活路,白天、晚上连轴转,每天他只在家里吃饭,其佘时间不是锄头加草帽,就是猎枪加蓑衣,常常是吃着饭就在桌边睡着了。</h1><h1>有一天夜里,为了降一头野猪,他在生产队的田野里奔跑了15圈,他找到了一个机会,向野猪开了一枪,谁知这一枪没有击中要害,受了伤的野猪比老虎还厉害,它露出两只利剑般的獠牙向张志远扑来,张志远来不及装弹药,被逼得步步后退,一失足从一处寡岩上滚了下去,脚脱了臼,手划破了皮,血糊了满脸……</h1><h1>一个秋天下来,他一个人挣了四个半人的工分,但人却瘦了一圈,嘴也瘪了,腿也瘸了,背也驼了,说话也风箱似地喘气。</h1><h1>生产队到老林里拉竹子,不但是一个挣高工分的最好机会,还补助25斤大米。但是这活却累死人,跑一趟就得脱一层皮,早上3点出发,晚上12点才能回家,整整20多个小时,都在山林里钻,就连当地最骠悍的山民都吃不消,但张志远二话不说就报了名。</h1><h1>走的前一天晚上,胡庭秀烙了两个苞谷馍,千叮咛、万嘱咐送张志远上路。晚上,张志远回家时,衣服撕烂了,脸也划破了,鞋子穿烂了,烂鞋就扔在了山上,他光着双脚走了回来。</h1><h1>胡庭秀端来热水给张志远洗脚。</h1><h1>这哪里是一双脚啊!双脚被荆棘和乱石磨得稀烂,一盆水被浸得血红,脚底板密密麻麻布满竹针野刺。</h1><h1>胡庭秀一边用针轻轻地给他挑着脚板的刺,一边低声地抽泣,每扎一针,胡庭秀的眉头就皱一次,生怕把张志远弄疼了,实在挑不出来的刺,她就用嘴去吮吸……</h1><h1>然而,让她意想不到的是两个苞谷馍张志远竟又揣了回来。看着那两个苞谷馍,胡庭秀的眼泪就流了出来。</h1><h1>亲人啊,为了这个家,你连命都不顾了呀!</h1><h1>可是,更让全队的人吃惊的是,别的主劳拉五、六十斤竹子,张志远却拉了125斤。这一趟,他就比别人多挣了20多个工分,多分了l.8斤大米。</h1> <h1><b>情系巴山</b></h1><h1>张志远和胡庭秀的结合,让胡庭秀感恩戴德,让村里人赞叹唏嘘,然而也带来了一个更大的难题。</h1><h1>很快,他们又有了一儿一女,八口之家的生活重担沉沉地压在张志远这个23岁的青年身上。</h1><h1>张志远的困厄和艰辛便可想而知了。</h1><h1>砍柴、烧炭、打石头、挖煤……在这山里能抓住的每一次机会,他都决不放过,他成了一架干活的机器。乡邻们修房造屋,红白喜事,他也每每到场,这不但联络感情创造了更多的挣钱机会,更重要的是还能为家里省却一餐饭,为自己干涩的枯肠实实在在地补充一点营养。</h1><h1>因为营养不良,张志远常常心慌、气喘、休克,许多次连人带背枷摔倒在山间小路上。</h1><h1>有一次,背柴过山时,昏倒在悬崖边,等他从昏迷中醒来时,才发觉整个人已吊在半空,脚下是50余米高的深渊,若不是双肩套在背系上,若不是背枷被一截树枝卡住,他早已魂断山崖了。</h1><h1>怎样走出困境呢,张志远日思夜想,寝食不安。</h1><h1>机会终于来了,知青大返城的政策,使重庆来的招工组一批批踏进这片山林,但张志远却按兵不动。他知道这是一个天赐良机,他才二十多岁,正是人生最美丽的青春时期,只要他到工作组去疏通一下关系,工人成份的他招工回重庆是没问题的。</h1><h1>但是,张志远却按兵不动,千里之外的父母兄妹却着了急,又是电报又是书信,还打通了厂里关节寄来了证明介绍。</h1><h1>张志远作难了,心里一团乱麻,他只要一睁眼看见朝夕相处的胡庭秀,心里就会产生一种羞愧和歉疚。他开不了口,怕伤了胡庭秀的心,也不能把包袱重新还给她,更不能毁了对佘林海的承诺,成为一个背信弃义的人。</h1><h1>其实,这时的胡庭秀也早已知道了知青回城的消息,她无助地等待着张志远的最后宣判。</h1><h1>眼看着邻队的知青都一个个地飞出了大山,胡庭秀再也沉不住气了,对张志远说:“你还是走吧,你是从大城市来的,应该回去。我生长在山里,就应该种地。”</h1><h1>张志远说:“我走了,这个家咋办?这一堆娃儿咋办?”</h1><h1>胡庭秀说:“你要走你就走吧,这是命啊!”</h1><h1>张志远说:“不,人得讲良心,当初我答应了佘大哥,我就要为这个家负责。”</h1><h1>胡庭秀流着泪说:“一日夫妻百日恩,你帮了我四年,你的恩情我记一辈子了,你走吧兄弟。”</h1><h1>张志远冲动地一把抱住胡庭秀:“这个家是我们的,我不能离开你。有一句话,我一直没跟你说,今天我该说了,胡姐,我爱你!”</h1><h1>俩人抱着头痛痛快快地大哭了一场。</h1><h1>1980年,县里来了通知,让张志远到知青办去。</h1><h1>知青办的人说:“知青工作已经完成了,办公室就要撤了,我们最后征求你的意见,你是走,还是不走?”</h1><h1>这时的张志远己经远离了偏激、冲动的青春期,也不再是一个血气方刚的毛头少年,他完全可以学习《孽债》里的知青哥,微笑着挥一挥手,或者故作悲痛地挤几滴眼泪,一头钻进知青政策的末班车里,向着大城市呼啸而去,重新开始他美好的人生。</h1><h1>可是,张志远却说;“不!”</h1><h1>知青办的人说:“你要想好,这是最后一次机会了。”</h1><h1>张志远说:“我想好了,我走了这个家就毁了,就让我做点儿牺牲吧!”</h1><h1>人们还能说什么呢?只有这一刻,人们才看清了一个平凡的知识青年的宽广胸襟和伟大人格。</h1><h1>知青办的人大受感动,当场给了他1200元做安家费。</h1><h1>这一年,张志远28岁。</h1> <h1>不管生活多么艰难,张志远都没有失去过生活的信心,他硬是撑着、顶着、熬着,一点一点地把这个沉重的家庭之舟驶向一个安全的港湾。他让六个孩子们尽可能多地接受现代文明的教育,他的一个孩子读了高中,四个孩子读了初中,一个孩子读了小学。按当地的风俗,孩子只有娶了亲安了家,父母才算完成了使命,他就修了四间屋,分别给四个孩子居住,他已给大的三个孩子娶了媳妇安了家,他还在为三个小的孩子操心、劳累,为他们的工作四处游说、呼吁。</h1><h1>他没有回城,没有被招工,没有农转非,至今他还是一个知青,一个农民。按政策他有两个孩子转成了非农业人口,可是当地却无力为他们安排工作,这恰恰是因为他们变成了城市户口。为孩子的工作,他急得头都白了。他说:“我这一辈子就不说了,总不能让十几岁的娃儿既没有土地可种,又没有工作可干,你总得给他们一碗饭吃哇!”</h1> <h1><font color="#ed2308"><b>在那个艰难的年代,人的生命与活路就挂在这悬崖峭壁唯一的一条羊肠小道上,张志远拯救这一家孤儿寡母的唯一方法就是牺牲自已的青春,这是张志远的无奈。</b></font></h1><h1><font color="#ed2308"><b>但是,用自己的一生去守护一个诺言,却是张志远的伟大!</b></font></h1><h1><b><font color="#ed2308">他,一个19岁的重庆知青,算得上那个时代的英雄吗?</font></b></h1><div><br></div><h3><font color="#b04fbb">(图为张志远、胡文秀与在家的儿子、孙子,抱孩子者为当年的张志远。图片由张志远提供。本文由熊开达、杨志琼采访于1997年2月9日,发美篇时做了微小改动)</font></h3> <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27qydikk?share_from=self&amp;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续《一个重庆知青与一个山村寡妇和六个孩子的故事》一一我们这一辈</a><br></h3> <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294zqfg7?share_from=self&amp;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续二《一个重庆知青与一个山村寡妇和六个孩子的故事》一帮扶至今仍是农民的知青--我们这一辈</a><br></h3> <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2a3vc4u0?share_from=self&amp;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续三《一个重庆知青与一个山村寡妇和六个孩子的故事》</a><br></h3> <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2ap1hfl7?share_from=self&amp;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续四《一个重庆知青与一个山村寡妇和六个孩子的故事</a><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