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 /></h3><h1> 导语。</h1><h1> 我没有像父亲那样,在战火硝烟的年代,为祖国的解放,作出惊天动地的伟业,我也没有像父亲那样,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贡献出自己的毕生。但,我可以告慰天国里的父亲,我的人生,没有辜负您的希望,我在人生的征途上,没有掉队……!</h1><h3><br /></h3><h3><br /></h3><h1> 当年连队宣传队(前左是我)</h1> <p><br></p><h1>⭐️报名参军</h1><h1> 68年我报名参军。因为我年龄小,部队不肯带,母亲为我当兵,亲自找到县人武部,说服了人武部的领导和带兵的人,3月15日,我被正式应征入伍,从此,我开始了7年的军旅生涯。那年,我才16岁。</h1><p><br></p><h1> 应征入伍通知书</h1><p><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东海县中学应征同学入伍合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br></p><h1> 部队是工程兵,开山劈路,架桥,打坑道……,施工很辛苦。</h1><h1> </h1><h1> 我年龄太小,部队把我调到了团部警通排电话班。电话班分2个班,一个班是内线(看总机),一个班是外线,负责团部到各营部的线路畅通。我在外线班。</h1><h1> </h1><h1> 刚到部队, 林彪的一号调令,我们部队,从山东章丘明水开到了大西北,肩负着边防的施工任务。</h1><p><br></p><h1> 刚入伍时的照片</h1><p><br></p> <p><br></p><h1> ⭐️挺进大西北</h1><h1> 大西北边防,一片戈壁滩,一望无边的大沙漠……。</h1><h1> </h1><h1> 团部就驻扎在山下,这里是额济纳旗境内。团部离额济纳旗县城约有二十公里。</h1><h1> </h1><h1> 戈壁滩上的风沙很大,营房都是在地面下挖个四方四正的大坑,坑上用长木棒做横梁,横梁上面,盖上树枝和草甸,再用泥沙拌合好的沙浆盖上,这就是营房。 由于风沙大,房屋封闭不好,每天床铺上始终是弹不完的细沙。</h1><h1><br></h1><h1> 每顿饭,都要用开水把饭菜泡一下,把里面的细沙给篦出来,不然就会碜牙……。</h1><p> </p><h1> 恶劣的天气和生活环境,好多战士得了夜盲症和阑尾炎,不少人为阑尾炎而开了刀。</h1><h1><br></h1><h1> 战士们编了个顺口溜"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千里无人烟,风吹石头跑"</h1><p><br></p><h1> 当年团部就驻扎在山下</h1><p><br></p> <h1> 68年,由于中苏边境紧张,全军进入一级战备状态。</h1><h1> </h1><h1> 我们部队,处于中蒙、中苏边境交界处,加强战备是首要任务之一。</h1><h1> </h1><h1> 为保证战时通信畅通,上级决定抽调警通排电话3班,配合55师架设一条直通边防指挥前沿电话银线,我和班长及孟祥林等战友们被抽调参加了这次施工。</h1><h1> </h1><h1> 炎热的夏天,大沙漠里的气温,中午升到了摄氏60多度,在强烈的阳光下,不动就出一身大汗,挖坑埋电话杆,更是汗流浃背,为了战备,准备打仗 ,我们没有一个人后退的。</h1><h1> </h1><h1> 300公里的线路任务,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天天一身泥,一身汗,身上的衣服,被汗水浸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双手磨出厚厚的老茧,从没有一个叫苦叫累的!</h1><h3><br /></h3><h1> 穿戈壁滩,越沙漠,途径浩瀚的胡杨林,蒙古包……。我们边施工,边欣赏大自然的风光。</h1><h3> </h3><h1> 一天傍晚,我们施工刚刚回到驻地,就看远处西南方向,黑压压的乌云向我们压了过来,突然间就觉得,四处一片漆黑,我把手伸出来,伸手不见五指……。</h1><h1><br /></h1><h1> 风在我们耳边刮的呼呼作响,我们支的帐篷全被拔了起来,所好我们的帐篷是搭在胡杨林子里,我们紧紧拉住被风刮起的帐篷,用绳子缠绕到胡杨树上,打结固定起来,我们的帐篷才没被大风刮走。</h1><h1> </h1><h1> 接下来就是倾盆大雨,戈壁滩一年四季是不下雨的,听到大雨声,我们全然不顾身上被淋湿,一下子全都从帐篷里跑了出来……。</h1><h3> </h3><h1> 后来才知道,这是沙尘暴来了……!</h1><h3> </h3><h1> 短短1个多月的施工,由于我出色的完成了这次任务,受到了55师的嘉奖!</h1><h3><br /></h3><h1> 浩瀚的戈壁沙漠</h1> <h3><br></h3><h1> 额济纳旗狼心山</h1> <h3><br /></h3><h1> 牧民居住的蒙古包</h1> <h3><br /></h3><h1> 一望无边的戈壁滩</h1> <h3> </h3><h1> 美丽的 胡杨林</h1> <h3><br /></h3><h1> 圆满完成了55师的施工架线任务,回到了团部,我们简单作了休整,就投入电话班的训练。</h1><h1> </h1><h1> 一个星期天,团长一高兴 ,带上我们警通排的几个战士 去戈壁滩上的明珠-居延海去兜风,听说去玩,把我们高兴的跳了起来,跟着团长的车,我们座了好几个小时才到。</h1><h1> </h1><h1> 居延海一望无边,青青的草地 ,清澈透底的湖水,真是美极了!像是一个从没人去过的原始生态湖。</h1><h1> </h1><h1> 我们脱下鞋跑进了湖水里,8月份正是大暑天,可是湖水是透骨的凉,湖里的鱼在我们眼前游来游去,我们伸手就能抓到,很奇怪,这些鱼见到我们伸手抓它,它跑都不跑,由着我们伸手去抓。</h1><h1> </h1><h1> 湖里的一个个大草盘里,一窝一窝全是野鸟蛋,好像是从来没有人动过,这下可把我们高兴坏了,我们伸手就去拾鸟蛋。</h1><h1><br /></h1><h1> 不一会儿,我们拾了很多鸟蛋,也装了好几筐鱼,高兴地回来了,那天晚上,我们和团长以及其他首长和战士,美滋滋的美餐一顿。</h1> <h1> 戈壁滩上明珠 居延海</h1> <p><br></p><h1> 68年,在我应征入伍的当年,全军开始实行在部队里,挑选身体素质好的士兵去验飞行员。</h1><h1> </h1><h1> 大西北地区部队,有8个团近1万名新兵进行挑选,从团卫生队,到工区(师部)卫生队,最后到10号的513(部队)医院,层层体检,层层筛选,最后,身体合格的有4人,我是其中一个。</h1><h1> </h1><h1> 后来,部队一政审,说我父亲是"走资派还在走……"不合格,怕我会把飞机开到国外去……。</h1><h1> </h1><h1> 那时候,文化大革命还没有结束,全国上下,阶级斗争,政治斗争依然存在,一个走资派的孩子,怎么能给你开飞机呢?</h1><h1> </h1><h1> 另一位战士,是因为他有个远房亲戚家庭出身地主,也不合格,最后政审合格只去了2人。</h1><p> </p><h1> 在大西北的2年,没有泡过一次热水澡,每次施工和训练回来,唯一的享受,就是到炊事班打点热水回来擦擦身子,有时候,炊事班烧的热水打完了,就只好用冷水。</h1><h1><br></h1><h1> 星期天很少外出,唯一外出能去的地方,那就是离我们营房二十公里的额济纳旗县城。</h1><h1><br></h1><h1> 县城不大,街面上只有几间商店门市,门市里卖些日常生活用品。城里没有饭店,没有影院,也没有澡堂,更没有娱乐场所。可想而知,那时的生活条件和环境是多么艰苦!</h1><p> </p><h1> 1968年,额济纳旗县城里的商店门市部</h1><p><br></p> <h3><br /></h3><h1> ⭐️筑堆人造山</h1><h1> 六十年代,中苏边境紧张,我国接邻中苏和外蒙的边境是一片戈壁滩和沙漠,没有高山丘陵屏障。<br /></h1><h1> 为落实毛主席的战略思想,防御前苏联借道外蒙入侵,长驱直入,主持中央军委的林彪给工程兵下达了"堆筑人造山"工程。</h1><h1> 在接邻中苏和外蒙的边境上,我们筑起了8座"人造山"工程。</h1><h1><br /></h1><h1> 第二年,我从团部机关下到了连队,投入了"人造山"工程。</h1><h1> 我们2连承担了二号山和四号山的堆山任务。</h1><h1><br /></h1><h1> 艰苦的环境下堆山施工,对我们每一个战士都是挑战,"干"字当头,不怕吃苦,为了国防建设,我们甘愿吃苦受累。战士们个个都是一身泥,一身汗,一手老茧带头干!</h1><h1> 我们的口号:不怕苦,不怕难,哪怕汗水飘起船,不怕苦不怕累,学习革命老前辈!在机械设备配合下,我们连队提前完成了筑堆人造山任务。</h1><h1><br /></h1><h1> 浇筑人造山里的坑道,然后在坑道上堆土。</h1> <h3><br /></h3><h1> 部队堆山施工用的推土机</h1> <h3><br /></h3><h1> 通过卫星定位的二号山俯瞰图</h1> <h3><br /></h3><h1>四号山远景</h1> <h3><br /></h3><h1> 通过 卫星定位的四号山俯瞰图</h1> <h3><br /></h3><h1> 四号山的近景</h1> <h3><br /></h3><h1> ⭐️三线建设</h1><h1> 71年,国防建设需要,部队又从大西北来到了湖北南漳,完成三线建设工程任务。</h1><h1> </h1><h1> 湖北南漳,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山水之间,青山绿水,山明水秀,风景如画!</h1><h1> </h1><h1> 进山没路,我们到南漳第一任务是修路,把进山的道路修通。</h1><h1> </h1><h1> 我们把铺盖和军用物资及生活用品背进山沟,安定下来后,我们就开始劈山开路。</h1><h1> </h1><h1> 深山老林里的老百姓没见过世面,80多岁的老人,很多一辈子都没出山,不知道山外是什么情况。</h1><h1><br /></h1><h1> 当我们把路修通了,部队的大汽车开进山时,很多老百姓站在路边高喊,"火车来了,火车来了……!"</h1><h1> </h1><h1> 听到他们的喊声,真是哭笑不得……。</h1><h3><br /></h3><h1>湖北南漳~深山远景</h1> <h3><br /></h3><h1>战士们肩扛物品进山</h1> <h3><br /></h3><h1> 修好一条通往山沟里的山路</h1> <h3><br /></h3><h1> 山里的寨子村</h1> <h3><br /></h3><h1> 俯看山下的寨子</h1> <h3><br /></h3><h1> 没有营房,部队住在老乡家里</h1> <h3><br></h3><h1> 打坑道,对工程兵来说,是一项十分危险和艰苦的工程。</h1><h1> </h1><h1> 在战备局势紧张的年代,中央军委决定,在大三线构筑备战坑道,以应急突发的战争。</h1><h1> </h1><h1> 70年代,在技术力量薄弱,设备底下的情况下,战士们不怕流血流汗,全凭身背肩扛,打出一条条备战坑道。</h1><h1> </h1><h1> 坑道施工安全十分重要,不能有一点点懈怠和马虎,稍有大意,就能酿成大祸。</h1><h1> </h1><h1>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次发生在坑道里的一次恶性事故。</h1><h1> </h1><h1> 团里的三营张教导员,工作出色,上级决定提拔到舟桥旅任政委,命令已经下来,临上任那天,他提出,去营里施工的坑道看看,接他的小车停在营部,他和营里几个领导去坑道。</h1><h1> </h1><h1> 教导员一进坑道,就看见一个战士,手里拿着长竹竿正在坑道里排险,他走到战士跟前,接过竹竿去排险石,谁知险石顺着竹竿滑落下来,正巧砸在教导员的头顶上,不幸当场牺牲。在场的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灾难惊呆了……。</h1><h1> </h1><h1> 教导员提拔任职,本来是营里上下高兴的大喜事,这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却成了悲剧!</h1><h3><br></h3><h1> 有一次施工,我和排里的战士们,向翻斗车里装爆破下来的石块,我站在翻斗车的轨道里,刚刚投完石块,就听见背后,像似有一辆翻斗车奔跑的声音,呼呼向我扑来……。</h1><h1> </h1><h1> 这是一辆失控的翻斗车,刚刚推出倒完石块,在返回坑道里的时候,脚闸突然失灵,失灵的翻斗车,就像脱缰的野马,直向我扑来,此时,周围的战士们惊呆了,大家瞪大眼睛看着我……。</h1><h1> </h1><h1> 我下意识到要有意外发生,就在后面的翻斗车和前面的翻斗车相撞的一刹那,我猛的跳了起来,站在两个相撞的翻斗车中间,我的鞋被翻斗车相撞时夹掉一只,。</h1><h1> </h1><h1> 由于我反应很快,我的双腿没有被翻斗车撞到,否则,两个翻斗车相撞,我的双腿夹在中间,双腿早就没有了!</h1><h3><br></h3><h3><br></h3><h1> 还没有浇筑的坑道</h1> <h1>坑道施工</h1> <h3><br /></h3><h1> 打眼放炮的风钻手</h1> <h1><br /></h1><h1>往炮眼里装炸药</h1><br /> <h3><br /></h3><h1>坑道抢险</h1> <h3><br /></h3><h1> 浇筑好的坑道大门,用颜色涂抹掩护起来</h1>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连队成立宣传队</h1><h1> 部队到了湖北,接触的群众多了,为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上级要求,连队成立宣传队。</h1><h1> </h1><h1> 连队要我负责宣传队,宣传队的节目是自编自演,这下可就难为我了,我从来没有干过,怎么办?思想上压力很大。</h1><h1> </h1><h1> 连队指导员李甲忠找我谈心,要我放下思想包袱,好好干,给二连争光。</h1><h1> </h1><h1> 我把在学校里学习到的本事,全都捧了出来,自编节目,收集当地以及战友们的家乡小调,填上歌词,这样更好的贴近生活,当地群众和战士们也喜欢听。</h1><h1> </h1><h1> 我们编排了十几个节目,又在连队里挑选十几个比较活跃,又有点文艺天赋的战士当演员,一个月的紧张排练,队员们齐心协力,终于排出了一场比较满意的宣传节目。</h1><h1><br></h1><h1> 在一次和当地的"汉光机械厂"几千人联欢晚会上,我们的表演,受到了当地群众和战士们的一致好评,演出非常成功!</h1><h1> </h1><h1> 那次演出,部队,工人,还有当地的群众,足足有两千多人观看。为安全起见,部队还专门安排人员站岗执勤,维护演出秩序。</h1><h1> </h1><h1> 当地工厂,还专门搭起个大舞台,部队方面,营里调集了一连,二连,三连,四连的所有宣传队,联合演出,阵容相当可观!</h1><h1> </h1><h1> 从那之后,部队在当地政府和群众中,威望越来越高,军民共建活动越来越强!</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队员们在排练节目</h1> <h3><br></h3><h1> 军民联欢演出</h1> <h3><br></h3><h1> 部队到湖北后</h1> <h3><br></h3><h1> 和厉新光战友在一起</h1> <h3><br></h3><h1> 和陶明久战友在一起</h1> <h3><br></h3><h1> 和连长王经荣及战友朱明富、孙寿峰、陆新加、韩继快、李春才等在一起。</h1> <h3><br></h3><h1> 和排长朱明富在一起</h1> <h3><br></h3><h1> 和班里的战友们</h1> <h3><br></h3><h1> 74年3月,我告别7年的军旅生涯,复原回到了地方,积极参与地方建设,继续努力做出贡献……。</h1> <h3><br></h3><h1> 退伍军人证书</h1>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7年的部队锻炼,使我从一个16岁的孩子,成长成为一名要求进步的青年,入了团,又光荣的地加入了党组织。我从战士到副班长,从副班长到副排长,连队团支部副书记。我的每一点点进步,都离不开党和组织的培养。</h1><h1> </h1><h1> 7年的军旅生涯,给我人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历了人生观,生死观,价值观,苦乐观的考验,使我看清了人生的奋斗目标和方向,并为之付出一生的努力……!</h1><p class="ql-block"> </p> <h3><br /></h3><h1> 未完待续《我的人生征途三》到地方工作。</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