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三苏祠
颐和园
去了眉山当然要去东坡老宅看看,去年到了也就在对门新建的纪念馆看了看,没进三苏祠,这次趁即将闭馆人稀祠静专门进去一暏圣贤地,三苏祠明代洪武元年改宅为祠,祭祀三苏。三苏祠占地约几兴几衰,一直是文人墨客和广大民众拜祭圣贤的聚集场所,经数百年的营造,现占地面约一百亩,是一座富有四川特色的古典式的园林建筑,周围红墙环抱,绿水萦绕,荷池相通,竹葱林秀,参天大树,碑林刻石,有别于城市公园及近郊高级农家乐,文化底蕴厚重。
进去里面主要建筑有启贤堂、瑞莲亭为清康熙年间所建,近现代所建和修葺都以清代康熙四年的建筑为模式,使之成为一组典型的完整的四川清代古建筑群。 正殿又名飨殿,始建于清康熙四年(1665),康熙五十年(1711)曾予维修。前三楹有匾三架,中为"是父是子",左为"文峰鼎峙",右为"文章气节"。有对联三幅,正中檐柱上,清代云南丽江县拔贡杨庆远任眉州州判时于光绪十九年(1893)撰写。殿内塑有三苏父子像, 悬挂一匾"养气",为乾隆二十年眉州知州张允和书。处处皆文化。
木假山,应该就是今天的乌木吧,不过几乎没有什么人工雕刻的痕迹。离得有一点远了,也看不清,反正不是根雕,这也许就是文豪的大气吧!
苏宅古井是三苏父子一家生活饮用的水井,是苏家留下的唯一遗迹,距今一千多年。井水清爽甘美,长年不枯。据说饮此神奇的井水,会使人耳聪目明,濡染文豪灵气。井旁有一株约有三百年树龄的黄荆树,据说是苏洵亲手所栽,现在看到的就是树桩了。
此树为后䃼栽的荔枝树,意为纪念当初东坡先生离乡时,亲手栽下一颗,约定茂盛结果时便是回乡回家之日。眉山和雅安相邻,纬度几乎相同便能成活结果,我还第一次看见。树上的就是倘未成熟的荔枝。
抱月亭建于光绪元年(1875),为双层攒尖式筒瓦屋顶。亭名取苏轼《前赤壁赋》"哀吾身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意。
船坞,民国十七年(1928)造。船头有一株分岔的老桂花树,恰如撑船的蒿竿,船头到船舱下两级台阶。
洗砚池 传说苏轼,苏辙读书时在此涮笔洗砚。三苏父子以其卓越的创造才能和辉煌的文学成就,同登"唐宋八大家"之列,当代著名学者郭绍虞从文学史的角度肯定了苏洵父子一家占据了"唐宋散文八大家"中三个大家的地位,博物馆记载说南北两宋时期眉山考中进士886人,难怪皇上宋仁宗赞誉"天下读书人皆在眉州"。
三苏祠楼台亭榭古朴典雅;匾额对联词意隽永。不知有多少高人雅士来此驻足,留下隽永的对联;从古到今,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来此景仰,吟出优美的诗文;不知有多少中外游客来此游览观光,追寻三苏的道德文章。碑亭和三苏纪念馆都是2006年后新建的,边走边看,隐藏的音箱老是王菲的千里共婵娟唱词,平时人不多,闭馆了人就更少,眉山管理有方,坚持一人一票的原则,45元,本地人10元,老年证也不通用,让那拨变老的"坏人"也不能进来肆意唱歌跳舞,晚上还去看了据说是亚洲第一大的水幕电影,完美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