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新疆——喀纳斯、禾木篇。

yjw

<h3>  喀纳斯旅游区以北纬48°13′为南部边界,东以禾木乡为界,西北至国境线,规划面积10030平方公里,包括喀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白哈巴国家森林公园、贾登峪国家森林公园、布尔津河谷、禾木河谷、禾木草原及禾木村、白哈巴村、喀纳斯村三个原始图瓦村落等国内外享有胜名的七大自然景观区和三大人文景观区,其中喀纳斯湖被誉为&quot;世界上最美丽的湖泊&quot;</h3> <h3>  喀纳斯湖,又称哈纳斯湖,中国新疆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北部一著名淡水湖,位于阿尔泰山脉中,面积45.73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20米,最深处达到188.5米,蓄水量达53.8亿立方米。外形呈月牙状,被推测为古冰川强烈运动阻塞山谷积水而成。</h3> <h3>  喀纳斯自然保护区系古生代褶皱断裂基础上受新构造影响而强烈隆起的断块状山地,由于运动的不均衡性,友谊峰上升到4300米以上.而喀纳斯湖一线则凹陷降到1300米以下,喀纳斯湖湖盆最低处海拔高度在1200米以下,在古冰川和现代冰川的强烈刨蚀下,河床急剧下切,形成山峦起伏,沟壑纵横的现代地貌。</h3> <h3>  这里的河水将森林和草地分切成一块块似连非连的小岛,人们称之为&quot;神仙湾&quot;。它是喀纳斯河在山涧低缓处形成的一片沼泽浅滩,从湖面背光处看去,在阳光照射下河水流光溢彩,连树上的叶子都随风摇曳、闪闪发光,仿佛无数珍珠任情洒落,为此也被称为&quot;珍珠滩&quot;。这里常有云雾缭绕,山景,湖水,树叶相互映衬;绿色的白桦林,湛蓝的喀纳斯,红色的小木屋,超凡脱俗,如梦如幻,如临仙境,神仙湾由此得名。</h3> <h3>  喀纳斯湖湖中传说有湖怪&quot;大红鱼&quot;出没,据称身长可达到10米,有科学家推测为大型淡水食肉鱼类哲罗鲑,但未得到实际观测支持。该湖风景优美,四周林木茂盛,主要居民为图瓦人,为中国国家5A级旅游景区。</h3> <h3>  月亮湾位于卧龙湾上游约1公里,是卧龙河区的延伸部分,美丽静谧的月亮湾会随喀纳斯湖水的变化而变化,的确是嵌在喀纳斯湖上的一颗明珠。</h3> <h3>  卧龙湾,是由喀纳斯河在此长期侧蚀冲刷而形成一连串岸线曲折的河湾组成。河流在此,流速减缓,卧龙湾风光(15张)水面柔波浮动。在Ω形河湾两侧发育两个半岛状平台,河曲上为月牙形平台。河湾内发育两个小心滩,像两个巨大的脚印。传说是神仙也难以抗拒美景的诱惑,下凡赏景时所留。登上东侧公路旁海拔1500米处的侧碛平台,俯视Ω形河曲全景,恰似一条蛟龙盘卧嬉水,卧龙湾由此得名。</h3> <h3>  纳斯图瓦村居民是自称蒙古族的图瓦人,图瓦亦称&quot;土瓦&quot;或&quot;德瓦&quot;、&quot;库门恰克&quot;。历史悠久,早在古代文献中就有记录,隋唐时称&quot;都播&quot;,元称&quot;图巴&quot;、&quot;秃巴思&quot;、&quot;乌梁海种人&quot;等。有些学者认为,图瓦人是成吉思汗西征时遗留的部分老、弱、病、残的士兵,逐渐繁衍至今。而喀纳斯村中年长者说,与俄罗斯的图瓦共和国图瓦人属同一个民族。</h3> <h3>在图瓦人家就餐</h3> <h3>  图瓦人保存着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和语言,图瓦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与哈萨克语族相近,因此图瓦人均会讲哈萨克语,与蒙古语不同。图瓦人学校基本上是普及蒙古语。在生活习惯上,图瓦人除欢度蒙古传统的敖包节外,还有当地的邹鲁节(入冬节),汉族人的春节与正月十五元宵节。图瓦人信仰佛教。但萨满教对他们影响也较深。图瓦人的房屋皆用原木筑砌而成,下为方体,上为尖顶结构,游牧时仍住在蒙古包。</h3> <h3>  春天的喀纳斯山花烂漫、芳草萋萋,夏天的喀纳斯郁郁葱葱、湖波荡漾,秋天的喀纳斯层林尽染、水色碧玉,冬天的喀纳斯银装素裹、冰清玉洁,喀纳斯的风景四季不同、随气候变化而气象万千。</h3> <h3>  喀纳斯之所以闻名中外,受到如此高的评价,是因为它有几个&quot;唯一&quot;:它是西西伯利亚泰加林在中国唯一的延伸带,是中国唯一的古北界欧洲-西伯利亚动植物分布区和当今世界绝无仅有的植物基因库,是中国唯一的北冰洋水系-额尔齐斯河最大支流布尔津河的发源地,是中国蒙古族图瓦人唯一的聚居地,是亚洲唯一具有瑞士风光特色的自然景观区,也是人类农耕文明之前游牧文化的活博物馆。</h3> <h3>  景区内旅游景点众多,主要包括喀纳斯湖景区、禾木草原、白哈巴和那仁草原,其跨度之大、容量之多实属罕见,是新疆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区之一,具有极高的旅游观光、科学考察和历史人文研究价值,堪称"中国一绝、世界一流"</h3> <h3>  禾木村是图瓦人的集中生活居住地,是仅存的3个图瓦人村落(禾木村、喀纳斯村和白哈巴村)中最远和最大的村庄,这里的房子全是原木搭成的,充满了原始的味道。</h3> <h3>  禾木村最出名的就是万山红遍的醉人秋色,炊烟在秋色中冉冉升起,形成一条梦幻般的烟雾带,胜似仙境。</h3> <h3>  禾木村的木屋很有特色:是由村民将木头两端挖槽后,相互嵌扣,一根根向上垒建而成,屋顶普遍采用人字形坡屋顶。每家的门一律朝东开,盖新屋上梁的时候要扯白布子,当地人说是祈福的意思。他们用松木搭建出的一幢幢屋舍之中,每一根木头缝隙的连接处都要用一种叫&quot;努克&quot;的草填满在木头缝里,这种草吸水后膨胀将缝隙填满,墙壁就会变得密不透风,这样就能遮挡风寒。他们不砍活树。</h3> <h3>  禾木是美丽的,成片成片如油画般的林子包围着它,禾木河就在那里流淌着,记得有人说过禾木河的水是灰蓝色的,在水光的明暗交织中你可以感觉到一种忧郁,带着致命美丽的忧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