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益民建厂52周年纪念活动征文</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献身国防建设,鞠躬尽瘁"三线"</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 "> ——杨盛清</h3><h3>编者注:本文节选自作者所著《献身国防三线建设》一文</h3><h3> 三八三厂始建于1965年,当时中国处于国际敌对势力的包围之中,形势咄咄逼人。为了防备敌人的突然袭击,保障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党中央的战略部署是立足于战争早打大打,因此,决定加速大后方的国防建设。为了加强国防建设,保卫国家安全,晋机厂的一大批领导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骨干,响应中央号召,相继奔赴"三线",来到川南;投身于国防建设的火热战斗中,成了新中国开发内地、开发西部的先驱。</h3><h3> 1965年7月26日,工厂至双河场的公路开始扩建,这是三八三厂基本建设破土动工的标志,没有锣鼓、鞭炮和现今常见的铺张热闹的仪式,然而,建设者们为国防而献身的热情却表现出空前的高涨。党的正确领导,现场的正确指挥和强有力的组织鼓动工作,以及地方各级领导的配合,把建设者的工作热情适时引导到完成计划任务上来,从而保证了工程的计划进度。</h3><h3> 从破土动工到1965年底,主要进行了土石方开挖。在此基础上,现场指挥部在1966年连续组织了三个基建战役:</h3><h3> 第一个战役从元月初开始至4月底结束,目标是实现"三通一平"(水、电、路通畅和场地平整)和完成主要基础工程;</h3><h3> 第二个战役从5月初开始至9月底结束,目标是上主体工程,基本完成主要厂房的土建任务;</h3><h3> 第三个战役从10月初开始至12月底结束,目标是完成设备安装。</h3><h3> 在1966年整年中,现场真如战场,在广袤两平方公里的现场,呈现出千军万马日夜奋战的壮阔场景。</h3><h3> 在开展三个战役的同时,现场指挥部在1966年中,还遵照重庆地区常规兵器配套指挥部《关于降低生活福利建设标准的紧急通知》的精神,由民工大队负责,就地取材,因陋就简,全面修建"干打垒"(即土墙)的职工住宅,每平方米造价30元以下。当年共修建"干打垒"宿舍和其他福利设施1.6万平方米,初步满足了当时职工的生活需要。这些低标准的住房,一直使用到上个世纪70-80年代,才逐步被砖木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的住房所取代,有部分"干打垒"住房至今仍在使用。</h3><h3> 总而言之,到1966年底,三八三厂即已具备雏形,从破土动工时算起,用了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在建设过程中,现场的建设大军发挥了老兵工那种不怕苦累,敢打硬仗的革命精神。没有住房就住工棚,没有自来水就用溪水。他们在栉风沐雨、冲寒冒暑、夜以继日地大干快上的同时,还得同蚊虫、毒蛇和疾病作斗争。特别是从几个老厂来的上千名建设骨干,从平原来到山区,从大城市来到荒山野岭,更是克服了许多想象不到的困难,表现出百折不挠、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正是建设大军的这种献身精神和忘我劳动,保证了工厂的建设进度。</h3><h3> 浓墨重彩、大气磅礴的"三线"国防建设的历史画卷,就这样由建设大军用他们的智慧和劳动,在祖国地大地上一笔一笔地勾画出来了!</h3><h3>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革命领袖的这句名言,当年在"三线"广为流传,广大职工不仅在口头上传诵,而且在实践中身体力行。他们立足"三线",胸怀祖国,想国家所想,急国防所急,听到号令立即行动,接受任务不讲条件。这种为国忘身,为国家忘家的革命精神,形成了长盛不衰的高昂斗志和巨大的创造力。三八三厂当年的兴胜、辉煌,正是这种精神力量所凝聚的物质光芒。</h3><h3>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古人对献身精神的形象描述,三八三厂的老兵工正是用他们的实践塑造了这样一尊崇高的形象。他们中特别是其中的党员、干部以国防建设为己任,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废寝忘食、殚精竭虑。工作繁忙的时候,遇到危险的时候,他们总是战斗在第一线,由于长期心力交瘁,许多同志远未到退休年龄即过早离我们而去;有的是因生产建设中的意外事故而献出生命;有的则是身患多种疾病,带病坚持工作,退休不久即与世长辞。古人云: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国防事业是重于泰山的事业,为国防建设献身的人生,无疑是光彩的人生,虽然他们生前没有轰轰烈烈的举动,死后也没有伟人的题辞,然而,他们创造的业绩却嘉惠时人,他们的精神亦当与其事业永垂不朽。<br /></h3><h3>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古人的诗句既是对自然美景的描摩,也是对人事代谢的写照。当年披荆斩棘的"三线"建设开创者,早已度过了他们的鼎盛华年而相继离开了他们曾经战斗的岗位。然而,在其风华正茂的年代,他们已培养了一波又一波的接班人。他们的战斗岗位早已由成长起来的后辈置换。老兵工的优良传统犹如薪火相传,绵绵不绝,继续在"三线"地区乃至更大的范围发扬光大!<br /></h3><h3> "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子孙",这是人们对"三线"建设者的崇高赞誉,也是对他们光彩人生的真实反映,我们从中看到了顶天立地的民族脊梁!<br /></h3><h3><br /></h3><h3><br /></h3><h3><br /></h3><h3><br /></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徐行歌》</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们徐行在巴山小路上,</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江山如画好风光,</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曾发奋,为国防,</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喜见中华民富与国强。</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且驻足,细观赏,</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指点评说滋味长。</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传语风光共流转",</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美意延年乐寿康。</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望前路,意安详,</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俯仰无愧对夕阳!</h3><h3><br /></h3> <h3>作者简介:杨盛清,男,布依族,1940年生于贵州黔南三都县烂街。1962年考入四川大学中文系,1965年在川大入党,毕业后于1968年分配到晋机厂工作,先后任晋机厂中学教师、厂政治部干事。1973年调四川荣昌县(现属重庆市)益民厂工作,先后任厂办干事、宣传科副科长、党办副主任、纪委办主任、纪委主任、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2000年退休。有诗文见于《重庆晚报》《中国兵器报》、《岷峨诗稿》、《重庆诗词》、《四川文艺报》等刊,笔名嵇卓。先后参加中华诗词学会、重庆诗词学会、四川诗词学会,曾任重庆、四川两学会理事。与人合著《巴渝诗词十五家》、《民族团结歌》、《铸剑吟》等四首古风入选《中华六十年诗人大典》。2012年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拟出版三线建设文丛《三线风云》,被选为该书编委。2015年重庆市三线建设研究分会成立,被选为该会理事。</h3> <h3>工作照</h3> <h3>工作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