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黔东南·岜沙

薇薇

<h3>岜沙苗族部落位于贵州省从江县城南6公里处月亮山麓茫然林海中的5个寨子里。至今保留着佩带火枪、镰刀剃头、祭拜古树等古老的生活习俗,被誉为"阳光下最后一个枪手部落"。</h3> <h3>由从江县城出发,沿着险峻群山盘旋而行,窗外满山绿荫美不胜收</h3> <h3>当车子停稳后,第一眼就见身着黑色高腰衣、直筒大裤脚、头顶挽着发髻、身背腰刀、肩扛火枪浑身透着秦汉武士遗风的岜沙男子样子十分威武。</h3> <h3>还有那身着亮布裙、头顶挽着漂亮发髻的苗族姑娘,在寨门口吹奏芦笙、芒筒,姑娘们用牛角杯为我们敬上拦门酒,来迎接我们这些远方的客人,一曲笙歌过后,火枪齐鸣,寨门打开。沿着石板路真切的感受着这个神秘的苗寨,一座"文化的孤岛"、一座"世界上最后的枪手部落"。</h3> <h3>走进岜沙苗寨,本以为一定是一个充满野性的部落,除了这些扛着枪的岜沙男子,寨子里赤脚玩耍的孩童、一针一线在刺绣的苗家女子、酣睡的狗儿、木头搭建的古朴房屋……</h3> <h3>岜沙房屋是依山而建的吊脚楼。房屋依附在倾斜的山坡上,分上下两层。这种附山建筑颇具特色。</h3> <h3>缈缈的青烟从屋顶树皮中冒出,如丝绒般飘荡在山里。脚踏青青绿草,远看迷雾中的山寨,古朴神秘充满诗情画意。</h3> <h3>进入岜沙,仿佛穿越时光遂道,重蹈远古历程。</h3> <h3>这样的景象对于我们这些久居城市的游人来说是一种回归,回归自然、回归纯真.身体每一个细胞里都扩张着宁静舒适与惬意。</h3> <h3>比起这里自然环境来,岜沙更吸引外人眼球的无疑是岜沙人的装束与佩饰,以及原始的镰刀剃头方法。这也是当地最大的特点。</h3> <h3>最具亮点的是岜沙男人,装束是别具一格,头挽有些像秦汉古人的发髻,脚着绑鞋,上穿开襟亮衣,下着大筒亮裤。佩饰更是出尽风头,身挎腰刀,肩扛火枪,俨然一副雄赳赳的武士风格,真是羡煞天下男人</h3> <h3>岜沙人的服装是用麻线手工纺织,自己染色制成。</h3> <h3>岜沙是苗语中草木繁多的意思。岜沙人崇拜古树、太阳,生活不顺或天灾人祸都要到寨头大树下烧香祈祷,把树木当神祭拜,保护树木成为岜沙人必须遵守的习俗。</h3> <h3>这里的孩子一出生,立即由父母亲为他种一棵树。今后,这棵树就与他不离不弃,一起变老。当这个人死了,村人就把这棵树砍下,小心翼翼地取其中段剖成四瓣,保留树皮,裹着遗体埋在密林深处的泥土里,再在上面种一棵树。</h3> <h3>生命在岜沙人看来是一个循环的过程。人的出生是祖先魂灵以肉体形式来到世界;去世意味着灵魂回到远祖中去,生与死是灵魂与肉体的交替。</h3> <h3>没有坟头,没有墓碑,只有这么一棵长青的树,象征着生命还在延续。</h3> <h3>"生也是一棵树,死也是一棵树。"感慨和敬佩岜沙人现代文明和民族文化结合之如此巧妙</h3> <h3>岜沙应该来,这里的风俗,歌舞,民居,小径;这里的大山,河流,森林,田园。岜沙应该早来,我们这次已经感到商业化开始给这里带来的变化,就目之所及并没有看到给当地人生活带来多少实际性改善,反而是那种不该有的商业化行为和观念的侵蚀,正在可怕的改变着岜沙古寨和岜沙人的传统文化</h3> <h3>岁月流失流逝,时光改变了一切,岜沙这片乐土和苗族文化的活化石也不列外。</h3> <h3>岜沙苗寨的芦笙舞,鸣枪,镰刀剃头表演。心里不禁感叹,曾经这些多年传承的民俗,成了一种纯粹的表演。他们,是否也会像我怀念乡间一样,怀念过去封闭的没有外人打扰的村寨? </h3> <h3>在商业文明的冲击下一些传统习俗变得流于形式,经过包装的古老文化失去原有意义和生命</h3> <h3>真希望下次再来的时候,我的快门还能记录下岜沙更多特有的民族文化和生活,拍到属于岜沙人那份热情、朴实憨厚的笑脸,热闹的民族活动场面……</h3> <h3>愿迁徒中的岜沙人能够保留更多的民族文化精髓!</h3> <h3>写于2017年6月23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