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h3> <h3> 古徽州府管辖六个县(简称一府六县),包括徽州府、歙she县、黟yi县、绩溪、祁门、休宁、婺源六县。在徽州,不仅有世界著名的黄山景点,还有徽商、徽菜、徽墨、徽派建筑、徽雕、徽剧、徽州朴学、版画、篆刻、刻书、新安画派、程朱理学、医学、文房四宝、徽派盆景、徽州民俗、徽州方言、徽州漆器、徽州竹编等等都是和徽州这个地名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见证着徽州的辉煌。</h3> <h3>因着黄山归来不看岳的霸气,因着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的遗憾,对徽州有着太多的向往,太多的渴望,太多的期待,太多的牵挂!</h3> <h3>第一站:黄山</h3><h3>记得看过这样一段文字:"看山就去黄山,看水就去九寨沟。没到过黄山,黄山永远只是一个概念,登一次黄山,你就什么都清楚了",从此登一次黄山,一直是我的一个心愿,魂牵梦萦。</h3> <h3> 黄山为三山五岳中三山之一,集中国各大名山的美景于一身,尤其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是大自然造化中的奇迹,历来享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h3> <h3>经过漫长寂寞又满心欢喜的排队之后,终于登上通往黄山半山腰的缆车,随着🚠慢慢启动,那种期盼的心情也在节节攀升!因为黄山的名气太大了,每个人都是心揣满满的期盼!🚠缓缓爬行,黄山的神秘面纱也渐渐揭开,一座座叫不出名字的山峰在身旁、在脚下依次而过,果然名不虚传,秀美、俊逸怎么形容都不为过。</h3> <h3>黄山的蒲团松</h3> <h3>龟兔赛跑</h3><h3><br /></h3> <h3>海豚石(手机石)</h3> <h3>正宗的一线天</h3><h3>两壁夹成的狭长石巷,宽处不过2米,窄处仅半米,中间盘道有80多级,只能容一人通过。人行其中,仰望长空,蓝天仅存一线,若非子、午,不见月、日,故名。</h3> <h3>鳌鱼峰看见了彩虹,今年会是幸运的一年吗?</h3> <h3>游过黄山的人都说:黄山的"主旋律"是在云雾中。也就是说黄山最好的景色是在高峰地带有云雾为伴。当你处于高山之巅俯看云层时,漫无边际的云,波起风涌,随风漂移,上升下坠,回旋舒展,千变万化。</h3> <h3>云雾缭绕下,层层叠叠的山峰朦朦胧胧,若隐若现,山之秀云之奇在这里完美的表达。飘动着的云雾如一层面纱在山峦中游曳,景色千变万化,稍纵即逝,每一分每一秒都不一样。</h3> <h3>一件绿色的马夹,一副载满货物的扁担,一根架着扁担的木杖,一条毛巾随意搭在肩上或扁担上,躬身走在黄山弯曲绵延的山道上。他们就是与黄山齐名的黄山挑夫,与迎客松相伴相生的山间背影,不但被誉为"黄山脊梁",也渐渐融入了黄山的文化血脉。</h3> <h3>山上的松树造型奇特,往水平方向生长。</h3> <h3>八七版《红楼梦》片头的那块家喻户晓的巨石,就是这块飞来石。</h3> <h3>赞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不得不承认人在自然界的面前,实在太渺小了</h3> <h3>西海大峡谷是黄山的精髓,很美很梦幻,向峡谷的路并不难走,一路比较平缓,都是下山路,但是容易伤到膝盖,不过沿途风景超赞,适合拍照</h3> <h3>在谷底往上看,山峰若隐若现</h3> <h3>怪石嶙峋,卓然天成,让人叹为观止</h3> <h3>奇峰怪石,沿峭壁而生长的松树</h3> <h3>松树成林,树干笔直,想起了陈毅的《青松》</h3><h3>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h3><h3>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h3><h3>自然也就理解古人以松柏比喻君子,不为物惑,不改初衷,不畏权贵,宁折不弯,志向高远,淡泊名利,质朴无华,如果现实中为官者都能有松柏的精神,不为繁华所动,不会随波逐流,保持身心洁净,那么中国梦指日可待!</h3> <h3>云雾就像绘画师,每一分钟都在变换着<br /></h3> <h3>黄山的松树真是无处不生长,生命力真的超乎想象的顽强</h3> <h3>人山人海,各种长枪短炮,难道是六大门派在围攻光明顶?</h3> <h3> 迎客松,寿逾千年,黄山松的代表,国宝,也是世界之贵,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中国惟一上榜"全球最著名16棵树木" 的古树。玉屏楼左侧,文殊洞之上,倚青狮石破石而生,高10米,胸径0.64米,地径75厘米,枝下高2.5米,黄山"四绝"之一。树干中部伸出长达7.6米的两大侧枝展向前方,姿态苍劲,翠叶如盖,刚毅挺拔,彬彬有礼,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伸出一只手热情欢迎海内外宾客。另一只手优雅地斜插在裤兜里,雍容大度,姿态优美。是黄山的标志性景观,有诗赞曰:"奇松傲立玉屏前,阅尽沧桑色更鲜。双臂垂迎天下客,包容四海寿千年。"</h3> <h3>天都峰是黄山仅次于莲花峰的第二高峰,天都峰和莲花峰每五年轮换开放一次,现在莲花峰属于保护阶段,所以只能去天都峰,天都峰非常的陡峭,很多地方接近90度,下雨和即将下雨的时候都会关闭,在天都峰下面往上看,基本看不到山顶,天都峰的阶梯,对于恐高的人,看着就不敢上去了,千万不要勉强,真的是上山容易下山难,登天都峰的山路最险峻,快到山顶时,还必须经过一段两边悬崖深千丈的"鲫鱼背",这是黄山的最险峰。登天都峰的过程既惊险又刺激,不亲自体验很难体会,所以一直有"不到天都峰,白跑一场空"的说法,一路走走停停,看看脚下美丽的风光,抓拍一路的风景。</h3> <h3>登天都峰时,遇到6个厦大的学生,并未登顶,半途而废,所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真的不知道是谁总结的这句话,难道正确的解释是:从黄山下来,或许是疲惫或许是狼狈或许是恐惧,反正这辈子都不想再爬山了!</h3> <h3>黄山的奇峰、怪石只有依赖飘忽不定的云雾的烘托才显得扑朔迷离,怪石愈怪,奇峰更奇,使它们增添了诱人的艺术魅力。</h3> <h3>那松、那石、那飘渺的云雾,人间仙境一般</h3> <h3>因为雨雾的天气,因为膝盖受伤,此行没有看到黄山奇绝变换的云海,没有看到气势磅礴的日出日落,没有到达最美的始信峰,或多或少都有些小失落,小遗憾。生活如此,处事如此,并不是所有努力付出,都能如愿以偿地获得回报,有时候也需要机缘巧合,也需要上天眷顾,只是我们要懂得,想看到太阳升起的美丽,首先你要是那个愿意等太阳升起的人。至少,黄山,我真实地来过。<br /></h3><h3>大美黄山,后会有期!</h3> <h3>第二站:宏村</h3> <h3>宏村,又名弘村,取宏广发达之意,安徽省黄山市黟县辖镇,位于黟县东北部。地理坐标:东经117°38′,北纬30°11′,占地面积187平方千米。始建于宋,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以汪姓为主,运用仿生学原理,规划并建造了堪称中华一绝的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统看全村,就像一只昂首奋蹄的大水牛,成为当今建筑史上一大奇观</h3><h3><br /></h3> <h3>在宏村,需要慢慢地走,细细地品味,彷徨在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撑着油纸伞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你不来,我不走。 </h3> <h3>这里是徽派民居村落中最具代表性的村子,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如泼墨重彩,似山水长卷,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h3> <h3>汪氏宗祠</h3> <h3>承志堂,清末盐商汪定贵的住宅,被誉为民间故宫</h3> <h3>村口两颗大树,左边银杏,当地人叫白果树,右边枫杨,当地人叫红杨树,两颗古树有500年的树龄,村里遇到红白喜事时就会绕着古树转上三圈,寓意和谐幸福,健康长寿,或许村口大树也寄托了村民对大自然的敬畏,渴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让宏村在大自然的庇护下,世代繁衍,生生不息。</h3> <h3>徽州的美,是凝重的,也是诗意的,黄山脚下,云蒸霞蔚,粉墙瓦黛几多人家。那小桥流水边泼墨的座座深宅大院,像一张张古画,遗落在时光深处,无人卷起。</h3> <h3>多少人不远千里,只为寻梦而来,然后怀揣着一份抹不去的情结离开。</h3> <h3>高耸的马头墙,主要用来防火防盗防风,比我想象中用处大</h3> <h3>村口有湖,名南湖,仿西湖平湖秋月的样式,建于明代万历年间(1607年)。楼舍连栋,错落有致,湖成弓形,表面浮光掠影,湖面绿荷摇曳,岸边古树参天,禽鸟鸣唱。湖心小桥有个很美的名字——画桥</h3> <h3>一直就知道水墨宏村的美誉,直到置身其中,身临其境才能真切地体会到她的美,</h3> <h3>整个湖面倒影浮光,水天一色,错落有致的民居跌落湖中,加之树荫水深和日光的相互作用,明暗协调,动静相宜,显得幽深、雅静、清新、明丽。</h3> <h3>整个村子依山傍水而建,背倚黄山余脉羊栈岭和雷岗山,山下是白墙黑瓦错落有致的徽派民居,像是一幅水墨山水画,黑白色调绘出的轮廓浓重而又清新,雾蒙蒙的空气淡化了炎炎夏日的燥热,古徽州的气息就在这朦朦胧胧中一丝一丝弥散开来,沁人心脾。</h3> <h3>夜幕降临,游人散去,喧嚣褪尽,岸边灯光点点,有月或者无月都不重要,漫步湖边,小巷,踏着青石板路,高高的马头墙下细细的流水,内心也渐渐地安静下来,静静地享受着宏村的安逸和静美</h3> <h3>据说开挖月塘时,很多人主张挖成一个圆月型,而当时的76世祖妻子胡重娘却坚决不同意。她认为"花开则落,月盈则亏",只能挖成半月形。最终,月塘成为"半个月亮爬上来"。</h3> <h3>入夜,这时候的宏村静谧幽深,比任何时候都要安静,没有城市的喧嚣,在这里,你可以用心去感受徽州的一切</h3> <h3>清晨的月沼祥和而又安静,像一面镜子,生怕被打破。宏村,她就像一个温柔恬静女子,脚步,时而快;时而慢;时而轻盈;时而隐约;而我只能手中的相机去定格这一刻。</h3> <h3>月塘常年碧绿,塘面水平如镜,塘沼四周青石铺展,粉墙青瓦整齐有序分列四旁</h3> <h3>无需绘画,她原本就是一幅惬意的画卷。</h3> <h3>宏村的木雕源于徽商崛起后,受封建时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纷纷回乡置良田、造豪宅,并遵循儒家文化传统,以木雕技艺雕梁画栋进行内部装修,使得徽商的木雕艺术成为具有鲜明的儒家文化特色的木雕艺术流派。那种潜移默化的儒家文化熏陶、滋养了一代又一代村民,各种木雕层次繁复,丰富多彩,是民间雕刻艺术的精华</h3> <h3>宏村的木雕题材源于民间流传的历史典故和传统故事,如忠孝节义,二十四孝,八仙过海,中庸之道,天伦之乐,读书及第,福禄寿等反映儒家礼教,道家风骨的各种题材,木雕精雕细刻,前呼后应,画面生动,装饰着灵兽、百鸟、蝙蝠和回文图案,布局严谨,造型优美,总体和谐</h3> <h3>最上面一副是双面镂空石雕四喜登梅,目前已价值连城</h3><h3>穿越时光斑斑岁月,纹痕深深,见证着徽商的发展鼎盛</h3><h3><br /></h3> <h3>第三站:卢村</h3><h3>卢村,与宏村仅有几千米的距离,却很少有人认识这个小村落,所以她比宏村安静,更原生态,更多了一份最初的悠然时光</h3> <h3>曾经的卢村,文风昌盛,名人辈出,为官者居多,高至四品,现在的卢村,没有了昔日的辉煌,反倒多了几分宁静。</h3><h3>也许是因为卢村的低调,被外人所忽视,但相信每一位来到卢村的人都会被眼前的美景所惊艳。</h3> <h3>卢村,这个名气不大的地方在向世人静静绽放它的美丽。人烟稀少,显得有些冷清,但这样的幽静却更让人倾心,让人留恋</h3> <h3>静谧幽深的街巷,淡雅明快的建筑色调,给每一个到访的人留下深深的印象</h3><h3>中国古村落的魅力,乡亲们日出而做,日落而息,安安静静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h3> <h3>在徽州,这样的村落还有很多,西递、呈坎、唐模、棠樾、许村、雄村、南屏、昌溪、龙川上庄等,在这里,你信步走进一个村落,就会翻动一页历史,随处踩动一块石头,就会触动一个朝代。</h3><h3><br /></h3> <h3>在这里,花静静地开,水静静地淌,树静静地伸展,鱼静静地钓,鸭子静静地游,人静静地老,生活静静地过......静静地徜徉期间,方知什么是"岁月静好"。</h3> <h3>第四站:屯溪老街</h3><h3>屯溪老街俗称老街,坐落在横江、率水和新安江三江汇流之处,所以又被称为流动的"清明上河图",是中国保存最完整、最具有南宋和明清建筑风格的古代街市,专辟的一段"古代街"上设有茶楼、酒肆、书场、墨庄,古趣盎然,吸引了众多的中外游客前来观光、购物。</h3> <h3>老街的建筑群不仅延袭了宋代风格,同时也继承了徽州民居的传统建筑风格,规划布局,具有鲜明的徽派建筑特色:白墙青瓦,鳞次栉比的马头墻,淡雅古朴</h3> <h3>屯溪老街,无论是艳阳高照的午后,抑或是华灯初上的傍晚,街道两旁是典型的徽派建筑,但店铺里卖的玩意却是随处可见的。这样披着老街的外衣,装着商品化的内核的地方,似乎已遍布全国。老街的商品无外乎三种,墨砚(徽墨、歙砚)点心(黄山烧饼、徽墨酥、顶市酥、木棰酥)茶叶(黄山毛峰、祁门红茶、太平猴魁)</h3><h3>不过屯溪老街毕竟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徽州文化的根赋予它独有的价值。所以总有一些店,陈放着真正属于这里的传统,砚与墨,书与茶,沉淀着厚重的历史,覆盖着岁月的尘埃。只有它们,才能折射出一个最原本的徽州。</h3><h3><br /></h3> <h3>徽州是一本厚重的书,酸甜苦辣细细品味;徽州是一幅水墨图,需要安静地看,用心去摩挲;徽州是如水娴静的女子,眉宇之间有着淡淡的幽怨;徽州是白衣翩翩的才俊,齐家治国胸怀天下;徽州是富甲一方的商人,背井离乡成就傲人家业;徽州是淳朴辛勤的农民,日复一日生活平淡,安静祥和;徽州是一方净土,滋养出一代代文人墨客</h3> <h3>走近徽州,感受时光的老去,岁月的流转。愿不老的时光里,你能一直微笑,愿幽静的古镇里,你能有一段静谧的时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