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宝华老师的讲课笔记(画意摄影中国风人像)

郑辉勇

<h3>立意--仕女图</h3><div>中国风画意人像的立意,那就要从诗画入手了。</div><div>西方油画有着六百多年的历史,而我们中国画的历史已经有上千年,摄影的历史才仅仅一百七十多年。所以摄影不得不从中国画里吸取养分。</div> <h3>中国风画意人像自然是要学习传统国画里的仕女图了。我们古代的仕女图都是有典故的,很多是根据诗词创作的。</h3> <h3>立意--诗词</h3><div>古人留下千万篇千古名句,唐诗、宋词、元曲。很多时候我是查询了这些古诗词再进行构思拍摄,力求做到诗情画意。画意摄影对技法的要求很高,但是相比之下,意境更为重要,一个没有诗情画意的画意摄影,会显得生硬呆板,没有灵气。</div> <h3>诗词--点绛唇 &nbsp;&nbsp;&nbsp;&nbsp;</h3><div>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div><div>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div> <h3>诗词--无题 李商隐</h3><div>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div><div>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div><div>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div><div>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div> <h3>诗词--琵琶语</h3><div>自矜娇艳色,不顾丹青人。那知粉绘能相负, 却使容华翻误身。上马辞君嫁骄虏,玉颜对人啼不语。 北风雁急浮云秋,万里独见黄河流。纤腰不复汉宫宠, 双蛾长向胡天愁。琵琶弦中苦调多,萧萧羌笛声相和。 谁怜一曲传乐府,能使千秋伤绮罗。</div> <h3>诗词--洞仙歌</h3><div>一年春好处,不在浓芳,小艳疏香最娇软。到清明时候,百紫千红,花正乱,已失春风一半。早占取韶光共追游,但莫管春寒,醉红自暖。</div> <h3>诗词--燕归梁·风莲 &nbsp;&nbsp;蒋捷 </h3><div>我梦唐宫春昼迟,正舞到,曳裾时。翠云队仗绛霞衣,漫腾腾,手双垂。忽然急鼓催将起,似彩凤,乱惊飞。 梦回不见万琼妃,见荷花,被风吹。</div> <h3>诗词--《 如梦令》 李清照</h3><div>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div> <h3>诗词--《桃花庵遇仙记》</h3><div>那时那日此门中,桃花树下初相逢。</div><div>只见仙人种桃树,未闻仙人看花红。</div><div>朝朝期待仙人顾,日日桃花笑春风。</div><div>忽闻仙踪一朝至,桃花人面分外红。</div><div>桃花谷里桃花仙,桃花美人树下眠。</div><div>花魂酿就桃花酒,君识花香皆有缘。</div><div>美酒消愁愁不见,醉卧花下枕安然。</div><div>花中不知日月短,岂料世上已千年。</div><div>不入浊世凡尘染,情愿枝头做花仙。</div><div>春来三月香风送,便是花奴问君安。</div> <h3>留白:</h3><div>新中国风文人画派摄影,最大的特点就是大片的留白。去除背景杂乱无章的部分,提炼精华,浓缩画意。画面有着一种空灵的意境。但是,在留白布局上颇有讲究,应该把白也作为画面构成,如此去布局再构图。</div><div>如何布局构图?这就要去参考国画了,平时多看国画的仕女图、山水画、花鸟画。</div> <h3>入画:</h3><div>入画,是画意人像的核心,我要详细阐明。画意人像不是抠图摄影,更不是拼图摄影,那样的画岂不是等同于设计了吗?</div><div>何为入画?我来阐述我的观念:入画,是要人物融入到画里的一个境界,这个“入”尤为高难,这也是很多人在效仿画意人像的一个困境。</div> <h3>我截取了放大细节图,便于看清楚入画的标准</h3> <h3>所谓入画就是要做到入木三分的……的境界,这是其一;</h3><div>其二,人物入画是要和背景素材相符成章,人物的神态举止、服饰造型都要和背景素材相吻合,如同鱼儿入水一般,让人物在景物中活起来,这就是造境。</div> <h3>俗雅之别就看个人的艺术修为了。如何造境?那是要比文化修养了,心中有画卷,构思胸有成竹。对美的想象力可以大胆地用于画意人像之中。</h3> <h3>入画的表现,我概括为三点:</h3><div>其一:肤色;入画的画意摄影,人物是由内而外的美,肤色白里透红,清新淡雅,人物线条优美细腻,皮肤平滑无立体感,这是国画仕女图的基本特征。</div> <h3>其二:入木三分;入画的人物图,是要渗透到画布里去的,画布的底纹一丝一缕都是在人物的皮肤里清晰可见,但是,又不能影响肤色的细腻度,因为无论是宣纸的纹理还是绢布的纹理,都是非常细致入微的,不能因为叠加了画布底纹而使得人物增加不必要的粗糙感。</h3> <h3>其三:人在画中游,才是画意人像摄影的真髓。我们在做了很多的铺垫:素材拍摄整理、人物刻画、画面组合构图…这些铺垫,最终到达的效果是要出意境的!正如我们在国画欣赏到的一样。中国画是讲究意而不太注重形。所以说国画就是画意人像的样板。</h3> <h3>仿古</h3><div>复古的情怀,把中国传统素材与人物相结合塑造一个跨时代的老照片,这种老照片是人与画的融合。在技法上,用了深色背景的底纹,画面感似怀旧的色调,仿古人之画意。</div> <h3>工笔</h3><div>人物图加入工笔画元素,成了一幅工笔人物画意摄影图。这一类的图可用于商业性质。如今全国很多家影楼已经推出这一类的人像摄影服务。但是,真正意义上的工笔画意人像,是要把人物也要处理成接近工笔画的效果,只有这样,才是一幅完美的画意人像图。</div> <h3>这种人物画可以借助工笔画的素材,当然了,这用在商业用途是可以的。如果是个人创作,那就得所有的素材自己去拍,就不能用其他素材。</h3> <h3>工笔--人物塑造</h3><div>那么如何塑造工笔效果的人物图呢?我认为从技法上来说,需要做到以下三点:</div><div>一,描线。且轻盈且含蓄,不可过重;</div><div>二,平和。皮肤、衣服,都不能有立体感,越平和越好,线与面都要俱到;</div><div>三,上色。腮红、眼影、服饰,都要经过上色和调色,以效仿国画仕女图之色彩。</div> <h3>时尚</h3><div>这里的时尚,不是时尚大片的意思,而是想要强调一下画意摄影不是古装摄影。它们的区别在于画意人像摄影不只是拍古典人物图,其实现代服饰的人物同样可以做成画意效果。且古典且时尚,且委婉且文艺。总之,题材不受限制,甚至,人文片也能做成画意效果。特别是独具特色的民族服饰更能体现画意风。</div> <h3>极简</h3><div>中国风画意人像,画面不适合做得过于繁琐,而是要以简要明了去构图。这等同于之前讲的留白是一个道理。倒不是画意素材纳入的越多就越好,其实相反,精而简,只需要点睛之笔,正如国画一样,没有任何多余的一笔一墨。</div> <h3>细节</h3><div>一幅完美的画意人像是要经得起百分之百的放大推敲。无论从整体画面的构图还是到局部细节的细致入微,都必须力求完美。比如:人物的抠图、发丝的描线、肤色的柔和、色彩的调整、素材的融合、纹理的叠加… 我认为,最终装裱成画的画意摄影才是正道。</div> <h3>下面让我们来仔细瞧一瞧细节图的效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