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百年废金矿---big horn mine

铃子

<h3>  Big Horn Mine, 那个已经被废弃多年的金矿,我的第一想象就是美丽的金发模特,手捧素色的干花,靠着腐朽的枕木, 透过悬崖边的铁架凝望San Gabriel Mountain的绵绵山峦, 背景是破败的金矿遗址, 陈旧与时尚、美丽与破败的强烈对比。先生常笑我凡事想的美,我倒是觉得挺好。摄影的妙处,与我来说就是能把一切和美联系起来,当然, 到了最后还是为了哄自己开心而已。 </h3><h3> 我们并没有带美丽的礼服,只有登山棍和登山鞋。平地是阴天,对于徒步来说不是一个好天气。半山远看有云,或者穿过云雾, 就能看到阳光。 果然, 等我们行驶到半山,便开始看到一点点阳光透了出来,待车子穿出云雾, 紧接着迎来了灿烂干净的阳光, 回头看见云海从山口涌进来,蔚为壮观。</h3> <h3>  废弃的金矿总是带着神秘的色彩,更何况据说在矿山深处的岩层里还有未开采的黄金矿石。大角号金矿最初是由查尔斯·汤姆·文森特(Charles Tom Vincent)发现的,而他当时正在小屋附近狩猎大角羊,绝对是一个一夜暴富的传奇故事。它位处于San Gabriel山脉的深处,总是吸引一批批猎奇的登山徒步者和探险者前往,我们也不例外.</h3><h3> 我们在 Vincent Gap停车登山, 大概半英里有一个分岔道, 其中一条是到Vincent的小木屋,据说他在那里 居住40年的地方。 据说小木屋保存良好, 还存有当年很多原始的工具。我们没有去小木屋, 直奔金矿而去。</h3><h3> 这条徒步路线难度并不高,但一些路段还是相当难走。 但由于还剩有积雪, 有些狭窄的路段很滑,积雪融化的水形成一个个小型的山泥流泻。 路两旁的岩石呈黄色或古铜色, 大家都戏称那是金矿石。 毫无疑问, 这些石头含有丰富的矿物质。</h3><h3> 转过几个山坳,经过几个小的矿洞出口, 大角金矿就在路的尽头。 经过一百多年的风雨冲刷, 已经破旧不堪。只剩下结构铁架在悬崖边, 四面通风, 顶上的木板好像随时会被风掀起来, 远远看到当年运送矿石的升降架还完好的矗立着。</h3> <h3>  那排铁架, 立刻吸引了小伙伴们的注意力。 铁架下面是悬崖, 远景是San Gabriel Mountain的壮丽山景。经反复检查过铁架, 确实它的坚固以后,伙伴们的童心和挑战极限的心理被挑起,都纷纷攀上铁架,各种惊险的拍照动作也不在乎了,平时不爱拍照的几位朋友也变得好玩起来。铁条只有一寸宽容脚,有些部分是悬空的, 就算是坐着也是挺危险的。早上的阳光从铁架外面照进来, 正当大家为拍照时人物的面部都亮度不够而泄气时,一位爱拍摄朋友居然随身带着反光板, 一张张惊险好玩的照片就诞生了。或者无论怎么样的人, 心底里都藏有一份童心的吧?只是未遇到激发你的场景而已。</h3> <h3>  金矿的外面有多处涂鸦, 阳光从顶棚的破洞 和腐朽的木头间洒落, 也有一种野性的落寞之美。 在加州很多被遗弃的地方和荒僻的建筑都有涂鸦(比如沉沦之城), 有人说, 这些涂鸦和黑帮有关,在这个大山深处, 如果真有黑帮倒真是可以为所欲为了, 这样一想, 还没有进入矿道又觉得多了一分危机感。 我们在这些涂鸦里面找到签名(据记载,这些涂鸦的作者把自己称作"Writer", 为了让自己的作品添上神秘的色彩, 这些"writer"会给自己设计一个签名, 大多数是一个简单的英文单词加一个数字后缀), 应该和黑帮无关吧?作者也许只是想抒发自己的情绪,又或者只是为了让来这里徒步探险的人能看一眼自己的作品而已,都是富有才华的和极富表达欲望的人啊。我不懂画, 断壁残垣间的亮丽的色彩, 总觉得有一种落魄反叛之感。 </h3> <h3>  当年用来运输的木梯已经只剩主桩, 一根根长钉子外露着, 告诉人们这些木桩当年是有木板连接的。坐在这些木桩上, 远山依旧, 旧时的机器轰隆和车马繁忙已经在想象里了。</h3> <h3>  金矿在关闭时曾经是被粗厚的铁条封闭的, 不知何时, 也不知何人把中间的一条铁条被剪断, 人们能从断铁口侧身滑进矿道。</h3> <h3>很多年前我曾经在广东南山钨矿进过矿道, 那是一种一直往地心走的封闭甚至是窒息的感觉, 采矿工人抡着沉重的钻在劳作, 混合着沙尘、泥水与汗水, 16 岁的我当时就觉得人生没有意义。但这次心境与当年不同, 多年前在这里辛苦劳作的人们到底会留下什么呢? </h3><h3> 大角号金矿已经被彻底遗弃多年,当年运输矿石的铁轨依然还在,失去管理和维修, 经过了一个多世纪, 矿道顶上的铁轴和铁皮已经摇摇欲坠, 随时有掉下来都有伤人的危险。</h3><h3>矿道前段还相当的宽敞, 越往里面走越黑暗, 矿道越窄。 </h3><h3> 同行的西门大哥贴心的准备了手电和头盔, 但手电的照射程有限, 手机的电筒此刻也派上了用场。 每走一程, 我们都看以看到之前的探险者留下的标记, 包括绳索和一些图案。如果在矿井里迷了路, 靠这些标记大概也可以找到来时的路把? 矿井的深处有一些涂鸦, 用的居然是微反光材料, 在手电筒的照射下有一种幽幽的红光。</h3><h3>矿道越往里走越有危机感, 黑暗中我又有了那种往地心走的感觉。 矿道里还有流动的水,这些水是从哪里来的?或者只是雪水或者雨水渗透出来的? 在矿口里提示里面可能会有蛇, 我觉得蛇真的有机会随流水随时出现。 里面的木材被水浸泡许多年, 混合了泥土和木材的焦油,非常粘腻, 我们每走一步都的非常小心。 </h3><h3> 黑暗的矿道里说不定什么时候掉下一条铁轴, 或者在黑暗里踩上一条毒蛇。 大家一路走一路拍照, 互相照应, 无形中也把危机感从心理上消化掉一部分。不敢走得太远, 我们没有到达采矿点就折返。</h3> <h3>  我们往外走的时候碰到了其他的探险者, 带着铁镐和露营的用品,他们也许会在这里停留上一段时间吧? 或者他们真的能找到金矿石也为可知, 我们相信山里头还是有金矿的, 资料有记载:</h3><h3> 大角号金矿 成立在1895年。1902年,文森特及其合伙人将其出售给洛厄尔和加利福尼亚矿业公司,在1903年至1906年的高峰期,五十多名男子在矿山就业。最终,像San Gabriel山脉的其他采矿企业一样,矿脉的产量减少,矿井开始亏损,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矿山的所有权发生了几次改变。 但测试显示,很多黄金在深深矿井内 ,深埋在山脉的硬岩之内, 采挖非常困难, 大角金矿终于被遗弃。</h3><h3> 很难想象当年的人们是怎样把矿石从这条陡峭的窄路运下山的,这里曾经是50多名矿工劳作的地方,他们曾在山腹多远的地方劳作, 这是我们现在难以到达的, 仿佛在他们曾经的空间里走过一趟。在那个暗无天日的地方工作, 人生的意义已经不重要了吧?毕竟生存才是最重要的。 </h3><h3> 文森特当年只是亚利桑那州的一名矿工,因犯事逃亡到San Gabriel山区,当年在放羊时居然能发现金矿, 自然是欣喜若狂,他费尽心思筹集资金, 使金矿得以开启,到最后明知山里有金子最后还是被迫遗弃,人生如此大起大落,最后一切也归于黑暗寂静, 世事变迁, 谁能预期。</h3><h3> 我们来, 也并未期待真的能发现金子, 在黑暗的矿道里走一圈, 在加快的心跳里释放日积月累的压力,暂时逃离的现实生活和各种破事。我并不确定眼里看过更大的世界, 心中能更宽容和坦荡, 但很清楚想过简单的日子并不容易, 片刻简单的快乐更是令人倍感珍惜。 </h3><h3> 这里不知道曾经有探险者来过, 又有多少人曾经成功挖到金矿。 但大角号金矿的遗址依然在美丽的San Gabriel Mountain的高处傲然矗立,虽然寂寂无名,但到目前为止,它仍然是南加徒步旅行者的一个有趣和令人兴奋的目的地。</h3><h3> 回程看到橘红色的夕阳, 寂然美丽。</h3> <h3>柒城记之探秘百年废金矿</h3><h3>铃子: 现居加州, 生性闲散, 但求简单。</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