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山名胜风景一一一老照片的记忆

自然侠

<p> 一张老照片就是一个历史片段,照片的价值就是它的历史性、真实性、不可重复性。一张有特点、有个性的照片,能引起人们的求知欲。大家在欣赏照片的同时,也感受到它所反射的人文、历史信息。</p><p> 经常在网络上看到一些年轻朋友,对本地历史照片非常感兴趣,但又苦于不知道相关的情况。正好在下还知道一点,也有点时间,尝试着为这些老照片注释,以便现在的老年人追忆和后来的年轻人观赏。如有不足、不当之处,请高人增补、指正。 </p><p><br></p><p><br></p> <p class="ql-block">  老独山城区一角一一“过街楼”及周边街景,一九四三年的独山县,西南的南大门,因抗日战争延续,苏、浙、沪、桂、粵等地相继沦陷,部分各界民众经独山撤往西南大后方,致使独山城人口曾达十万之众,人称“小上海”。</p> <p>  四十年代的过街楼,位于大十字街头到小十字街头之间道路上。史记建于清光绪十年(公元1885年)。</p> <p> 一九四三年建成的独山火车站,图为参加6月6日通车大典的社会各界人士合影像。</p><p> 由于在此之前黔桂公路早已通车,独山已经成为西南通往两广、东南沿海的交通大动脉。</p><p><br></p><p><br></p><p><br></p> <p>  黔桂铁路历史概况:因抗战吃紧,急需开辟出海通道争取外援,巩固以陪都重庆为中心的大后方,国民政府交通部选线设计,铁道专家候家源主管,修筑黔桂铁路。</p><p> 广西和贵州沿线各县征发民夫十余万人,以简单的工具开山架桥筑路。因筑路官僚贪污腐化,克扣粮饷,工头肆意欺压民夫,加上匪患频繁,致使工程时停时续,1940年末,柳州-金城江铁路建成。至1944年日军攻进广西、时局日趋紧张、全线不得不停工时,仅修好柳州至都匀清泰坡461公里,勉强通车运营。</p><p> 而这段铁路,也由于日军在1944年的入侵而损毁严重。1944年11月26日,日军分三路进犯贵州黔南,主要的一路日军,沿黔桂铁路、公路直扑麻尾、独山、都匀一线,造成震惊中外的“黔南事变”。12月2日,日军侵占独山县城,之前国民党守军实行“焦土抗战”,在独山城内多处放火,停留在独山火车站的十余辆辎重车也烧得一点不剩,接着炸毁县城北面的深河桥。12月4日,日军逃离独山县城时,又到处纵火烧杀。至使时称“小上海”的独山县古城毁于一旦。</p><p><br></p><p><br></p> <h3>  烧木炭的汽车货车</h3> <p><br></p><p> 在抗战时期,中国所需的汽油均靠进口,由于日本封锁海上运输,汽油供应日益紧张,日本封锁滇缅公路以后,汽油更加奇缺,出现了“一滴汽油一滴血”的悲壮局面,寻找汽油代用品成为当务之急。用酒精、桐油、木炭等进行试验,最后实验结果是:以木炭产生煤气作燃料最为经济实用,所以采用木炭汽车成了首选。  </p><p> 李葆和,河南济源人,早年留学美国,回国后在汉口成立中国煤气机制造厂,1939年将厂迁到贵州龙里。煤气机制造厂与贵州企业公司合作,成立中国机械制造厂股份公司,主要生产煤气发生炉。下设龙里、贵阳两厂,以李葆和为总工程师。李葆和研制的“上吸式”煤气发生炉,以木炭为燃料,采取压入式送风,1941年试验成功,在贵阳举办煤气车技术培训班,培训56名驾驶员,结业后到云南晚町接运50辆进口汽车,开回贵阳改装为木炭汽车。每部汽车有一个司机和一个助手,上坡时助手负责摇鼓风机和垫三角木,时速可达到20-30公里。就当时来说,比马车强太多了。</p><p> 1942年,交通部在重庆举办西南各省木炭汽车比赛大会,数十辆木炭汽车满载货物,从海棠溪出发,经过“七十二道拐”,翻过娄山关,越过乌江渡,顺利驶进贵阳。各种性能综合比较,第一、二、三名都被贵阳生产的上吸式煤气车夺得。因为研制者是李葆和,被命名为“葆和式”;又因是这次大赛的优胜者,称为“胜利牌”。木炭汽车运输以贵阳为中心,北至重庆,西至昆明,南至金城江,东至芷江,开展在各条战略运输线上,在汽油紧张的情况下,除军车以外,大部分商用汽车都改装为木炭汽车。木炭汽车跑遍西南各省,在抗战最艰难的时期担负起大后方的物资运输,对坚持抗战做出了重大贡献。</p> <h3>  四十年代初起,因为汽油的紧缺,商用的客、货汽车,大多数都改成了烧木炭的。</h3> <p>  这是1943年时代,贵州司机正往汽车里装木炭。当时除了官方和军方的汽车外,民用商用的汽车绝大部分都是木炭车。</p><p><br></p><p><br></p><p><br></p> <p>  独山县沿革史: 明代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设置独山州。</p><p> 民国改设独山县,将三脚屯州峒分设三合县,后为贵州省八个行政督察区中的第二行政督察区的专员公署所在地,时为贵州省的第四大城市,国统区第十四大城市。</p><p> 1949年11月19日独山解放,将原贵州省第二行政督察区改设为独山专区。1951年1月设立独山分区后勤处。1957年独山县、荔波县、平塘县(部分)三县合并,1961年三县重新分设,独山县名称沿用至今。</p> <p>  独山县五十年代最早的汽车站,原址在现在的消防队南边二十米,原来的国道公路边。</p> <p>  后面的大房子是独山最早的百货公司,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纪初,还有很多人称呼那一带为“老百货公司”。</p><p> 房子上的字你认识吗?你不会想到那时候人有多认真,看看上面的字就知道了:“中国百货公司贵州省公司独山分店”。这是1954年底至1955年公私合营时,独山李姓工商业者拿出来合营的房子,当时也是独山县最大最好的百货商店。</p><p> 另外,当时在独山县建筑物和环境比较好的地方,就要数独山县公立中学了,有泮池、小桥、石牌坊、古建筑群等,是民国前后曾经称为文庙的地方。</p> <h3>  五十年代的县公安局大门</h3> <h3>  六十年代初,火车站门前的国营旅社。现在的惠民医院(服务大楼)原址。 </h3> <p>  六十年代独山中学的教学楼</p> <p>  独山文庙,后来的独山县中学。记忆中石板铺垫的路面和坝子、雕刻着精美石刻的石牌门、泮月池及石桥、石牌坊等,还有一些古色古香的老房子。</p><p><br></p><p><br></p> <h3>  六十年代,从大会场大街边的宣传栏上看,供销社、土产公司至大十字街头的赶场天。</h3> <p>  七十年代县城赶场天一个场景,从人流量、衣着、热闹程度看,明显比六十年代的进步不少。</p> <p> 独山县化肥厂,当时独山最大的工厂,水泥厂原来是它的一个车间。这是七四年夏天,部分工人和厂部秘书工作休息小照,后面是酸钢炉车间。</p> <h3>  七十年代中期,供销社供应公司、土产公司至大十字街头,县武装部的干部同市民一起在打扫卫生。</h3> <h3>  七十年代大会场的石阶梯、宣传栏以及供销社</h3> <h3>  大会场门楼一片肃穆</h3> <h3>  一九七六年九月的场景</h3> <h3>  七十年代的大会场</h3> <h3>  七十年代的大会场,左边依稀可见可开会、可表演文艺节目的礼堂式房子,正式的兰球场二个,其中一个是灯光球场。</h3> <h3> 七、八十年代,大十字街头的游行队伍。</h3> <h3>  七十年代的城关二小</h3> <h3> 二小的学生在学习传统的花灯扇舞蹈</h3> <h3>  民居和城关三小的侧门,右边是老民中的围墙和拉圾池。</h3> <h3>  八十年代初的武装部,可以看到中间高个军人,是山西省人姬部长。</h3> <h3> 八十年代的八角亭街心花园,左边是城关供销社门市,右边是五金交电公司。</h3> <h3>  八十年代,土产公司、大十字街口、糖酒公司大楼及赶场天景象。</h3> <h3>  八十年代中期的县委办公小楼</h3> <h3>  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的城关供销社门市</h3> <h3>  八十年代末期的劳动服务公司</h3> <p>  九十年代后期的县城南门,大门口左边立柱是独山的拼音字母“DS”,右边是两个“△△”代表山峰,横梁是巨大的云朵。这条双向4车道的“东环路”,取代了原来穿城区而过的国道公路。</p><p> 这张彩色照片,应该是九十年代后期所摄,最具特色的是,路上的三种常见的交通工具。虽然彩色照片在八十年代初进入县城,冲洗照片还要送到省城。直到九十年代,对一般百姓来说玩相机,特别是拍彩照还是较少的。</p> <p class="ql-block">  九十年代中期的街头,即现在的中央城宾馆对面(凯胜步行街北面)。</p> <h3>  九十年代的紫泉市场,存在期很短暂,主要是人流、物流不够多。大家都去八角亭农贸市场了。</h3> <h3>  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的县政府大门</h3> <h3>  县政府大院内的小办公楼</h3> <h3>  九十年代从县政府大楼顶看大十字街道</h3> <h3>  九十年代中期拆迁的民居,后建成邮电局,现在是电信公司楼房。</h3> <h3>  九十年代中期的畜牧局</h3> <h3>  九十年代末,拆除后的城关供销社和部分民居,后来建成了中南广场。</h3> <h3>  九十年代中期的八角亭街景,左边是原汽车站家属房,右边是原州土产站办公房。</h3> <h3>  九十年代的八角亭一带道路</h3> <h3>  九十年代正宗的“南大门”,左边是去荔波的省道,右边是去广西的国道。公路左边的小山坡上,在六、七十年代还有都匀汽运公司的加油站和小油库。</h3> <h3>  九十年代末,凯胜步行街片区拆迁的民居。</h3> <h3>  九十年代末期的中华北路民居改造,左边拆迁后为老民中的一部分。</h3> <h3> 九十年代末中华北路的道路改造,远处的楼房为老民中的学生宿舍楼。</h3> <h3><font color="#010101">  九十年代末的火车站。</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一九四四年通车的黔桂铁路(柳州一一都匀清泰坡),独山是贵州最早几个有火车站并开通火车的地方之一,那时候,独山已经是西南的南大门,黔桂公路、铁路均从独山通过,那时候的汽车,有很多烧的不是汽油,还是烧木炭!这在现在是不可能想象得到的!</font></h3> <h3> 九十年代末在原大会场灯光球场、工会(五十年代的发电厂)地址上建设的民族文化宫。</h3> <h3>  八、九十年代独山最大民营企业,“德贵建筑公司”总部原址,拆迁后建成现在的“新街口农贸市场”。</h3> <p>  相关的几点说明:</p><p> 一、最后面的一张照片,老实说无法确定是那里,请知道的朋友补充上最好。</p><p> 二、图上的注释文字中,年代均为二十世纪。注释文字力求正确,但偶有失误在所难免。</p><p> 三、老照片可能还会不断有增减,但只收录二十世纪内的照片,文字也会有所改动。</p><p> 图片来源:本地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p><p> 编 辑:自 然 侠 </p><p> 文字整理:自 然 侠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