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走进杜甫草堂,映入眼帘的是枝繁叶茂,绿荫夹道。通幽的曲径,伴随着缓缓流淌的浣花溪。浣花溪水静静地傍绕着草堂,悠悠地流过了千年的岁月。那潺潺的水声,似乎向来往的人们诉说着杜甫生命中那一段青涩的故事。</h1><h1> 然时光荏苒,斗换星移,百转千回的流光,带走了岁月遗存的沧桑刻痕,留给我们的却是一代又一代后人造就的景观和人文。高大而宽厚的青砖石墙,虽然隔断了墙外的喧嚣与浮华,但园内的诸多建筑,却难掩扑面而来的现代气息。</h1><h1> 杜甫草堂,已不再是千百年前杜甫眼中那优美而宁静的乡村野景。后人一代又一代的建造和修缮,使它更像是一座豪华而幽静的私家园林,让人再难感受到杜甫那个时代的生活窘迫。</h1><h1> 倒是园中的杜甫千诗碑,格外引人注目。</h1><h1>园中的照壁上,路边的石头上,盆景园中,各种字体的杜甫诗词装点着园内的各个角落。过往游人留足诵读,或手机拍照。寻觅着诗人杜甫的曾经轨迹,感受着文人墨客曾经的气息。</h1><h1> 人们到此一游,不仅是热爱杜诗,喜欢杜甫,对杜甫才华横溢的崇敬,缅怀这位有着卓越成就,为后人留下1400多首诗作的伟大诗人,而更重要的是人们对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受着诗人杜甫满腔的家国情怀,和历经磨难仍不屈不挠的坚强。</h1><h1> 杜甫草堂楹联一幅: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是对诗人杜甫一生的真实评价。他是一位矢志不渝的强者,一位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者。</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