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公元前三一六年,张仪筑城,少城肇兴。公元一七一八年,少城之上重筑满城,数千八旗劲旅入驻于此。公元二零零三年,成都市委市政府着手复修,满城之内唯一存留至今的宽窄巷子。公元二零零八年六月十四日,中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宽窄巷子正式向公众开放。</h1><h1>宽窄巷子是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条平行排列的老式街道及其之间的四合院群落组成。是成都市三大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列入《成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h1><h1>它是老成都“千年少城"城市格局和百年元真建筑格局的最后遗存,是北方的胡同文化和建筑风格在南方的“孤本”,也是成都人记忆中最后一抹老成都的隐约风姿。</h1><h1>这里曾是少城旧治,既崇且丽。自古官商云集,是为繁奢之地。有清一代,满人入驻。“鸠声树影,令人神畅”。</h1><h1>它占据形胜,掠尽风华,见证了成都的城市递嬗与兴衰沉浮。作为一个城市最后的标志性景观,它是这座城城市鲜活生活的重要物证。在所有的历史叙述中,人,尤其是普通人被隐遁、藏匿,唯有这里,保留了顽强的气息和记忆。</h1><h1>世事如烟,古巷依然。</h1><h1>现在的宽窄巷子,茶声鼎沸、酒吧铿锵、咖啡溢香、美馔宜人、古老与时尚同在,艺术与文化共一色。一个院落就是一寸风景,一个院落就是一段传奇。</h1><h1>在成都,宽窄巷子是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符号。是一个无法绕开的文化坐标。是成都传统与现代最完美的物质载体。</h1><h1>它是开启成都之门最重要的一把钥匙,是成都意象最完美最抒情的段落,是进入成都心脏的秘密栈道。要理解成都,必须先要走进宽窄巷子。只有从这里,才能潜入成都灵魂的最深处。</h1><h1>成都之惑,成都之谜,成都之魅,成都之髓……,宽窄巷子,写满了答案:这里的一天,就是一生</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