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1952年的高考距今已过去六十五个年头了,然而当时的情景𨚫历历在目难以忘怀。<br></b></h1><h1><b> 在我们成长的青少年时期,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社会、学校和家庭对"高考"没有太多的精力去照顾。我和父母说:爸妈,我要参加高考。矜持片刻他们才说:"啊,好!去吧。"至于考什么学校、专业,他们既不了解,也就不会有什么意见。一切全是"我的事我作主。"事后听别人对我说,你爸妈是希望你找个工作,赚钱补贴家用。啊!当时他们並没有反对呀!我想他们会考慮的是:唸大学?学费、生活费从那里来?仅靠父亲每月那点工资是远远不够的。<br></b><b> 还好,这一切国家都替我们安排好了,免去了我们的后顾之优。在大学期间,学费、饭费书藉费、⋯甚至学习用的三角板、计算尺都是学校包了,每人每月发放二元七角的生活费,足够买毛巾肥皂⋯等日用品还有,每年发一套单衣,两年发一套棉衣。</b><br><b> 高中毕业了,国家正由战争状态转向和平建设,百废待兴,一切从新开始,新中国急需大批知识人才,我们从当时流行的《毕业歌》那激奋人心的歌声中听到:</b><br><b> 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b><br><b> 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b><br><b> 明天是社会的栋梁。</b><br><b> 我们今天是弦歌在一堂,</b><br><b> 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b><br><b> 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b><br><b> 听到歌声,一种民族自豪感、使命感油然而生。我们要为祖国的经济建设,更加努力学习。</b><br><b> 1952年,全国首次实行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制度。 </b><br><b> 据报导,当年报考人数为73000人,录取人数为66000人。</b></h1><h1><b> 在这里,我衷心感谢党和国家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培养。</b></h1><h1><b> 由于实行统一招生,统一考试,统一阅卷,统一录取,这样我们虽然是安徽的考生,憑毕业泟书也可以到浙江杭州报考。</b></h1> <h1><b> 考点 1952年我所在的城市为屯溪市(今黄山市屯溪区),由于生源少不设考点,应届毕业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安徽芜湖市或者到浙江省杭州市报考都可。这样差不多一半的人去芜湖,另外的人则去了杭州。还有几个人不参加高考,而选择了就业。</b></h1><h1><b> 我和十几个同学去了杭州,杭州市的考点设在市中心的浙江大学(庆春街)。那时早上六点乘长途客车要到下午五点左右才能到杭州,到了杭州我们十几个同学身背着草蓆提着简单的行李奔向浙大。报到后,接待人员给我们安排到一个大教室住宿,教室是木地板,草蓆一舖就可睡觉;吃饭就更简单,在学生食堂买了饭票就可吃了。从山沟中学走出来的我们,对浙大食堂的饭菜真是赞不绝口。</b></h1><h1><b><br></b></h1><h1><b> 考试 考试日期8月15日、16日、17日三天。每门课程的考试时间为1小时40分钟。有国文、数学、物理、化学、中外史地、政治、生物、外语。统一命题、统一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作文题有两道题《记一件新人新事》,《我投入祖国怀抱》。 </b></h1><h1><b> </b></h1><h1><b> 填报志愿 对一个山区的中学毕业生来说,这方面的知识很差,我们既不了解各大高校的情况更不了解专业设置。</b></h1><h1><b> 按照自己的想法是想报考轻工业,可是当时浙大的广播里传出的却是:我国的经济是以农业为基础,优先发展重工业:我们几个同学也都填报重工业,我也就填了采矿、钢铁和化工。就这样稀里糊涂就被第一志愿录取了。</b></h1><h1><b> 照片说明 毕业了、高考结束了,有些同学已经回屯溪了,留下我们几个在西湖玩了一天,有同学建议我们留个合影作纪念吧!于是才有这张珍贵的照片。其中:许又武在上海同济大学就读,此后就没有联系;徐志儒在淮南矿业学院就读,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到吉林省工作,2013年病逝;俞宝安 在南京大学就读,没有联系;汪育才(蹲在地上) 在大连海运学院就读,后留校任教,我们现在还有联系。</b></h1> <h1><b> 统一录取 高考结束后,采取的是统一阅卷、统一录取。当时西湖边上这个"断桥残雪"的旁边有一个阅报亭,除了浙江省、市的报纸外还有其他省的报纸。录取当天全国各大报都全部刋登录取新生的名字和学校。我就是从这里的报亭了解到录取结果的。</b></h1>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南京私立安徽中学通讯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皖南区屯溪中学通讯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的初中毕业证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原皖中的篮球场兼操场</b></p> <h1> 1944年由于家乡农村小学仃办,只身来到举目无亲的屯溪,为寻找一个安身之地,仅读完初小的我只好到皖中读初一,在这里住校一年多,度过了语言关(当时仅会家乡的土话)和生活关,学习更本谈不上有什么收获。徽州有句谚语"生在徽州前世不修,十一二岁往外一丢。)只有过来人才能体会到个中之味。</h1><h1> 皖中全称为南京私立安徽中学。系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南京创办,南京沦陷就搬迁到屯溪柏山,校长姚文采。有初一到高三共六个班级,外地学生都住校。</h1><h1> </h1><h1> 照片说明 2001年,我重返故里专程前来柏山拜访皖中的遗址,昔日房屋已不在了,在上山的中途有校友们筹资,在1993年修建了这个纪念碑和皖中纪念亭,来向后人敍说这一段历史。</h1> <h1> 我和夫人在皖中纪念亭留影</h1> <h1><b> 抗战胜利后,1946年为了学校有更好的发展,由柏山迁至阳湖,校舍借用的一个农产品加工厂。好想真正的能学一点知识,我又从初一开始就读,在这里度过初中三年美好的时光。<br></b><b> 后来学校回迁南京,为纪念陶行知先生创办教育的功积,校名改为私立行知中学,三年仍然住校。2013年应老同学之邀,仅根据记忆用电脑制作了这幅鳥瞰图,以作纪念。</b></h1> <h1> 照片说明 前棑左一王开勲淮南矿院学地质、左二舒天开 南京大学地质。后右一王坚白复旦大学毕业后回到母校任教</h1> <h1> 照片说明 毕业季 1949年初中毕业合影 汪育才 大连海事大学教授(左一);吴鑫基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教授(左二)</h1> <h3>前排左起王开勲、詹四生、蒋祥杰。 后排徐XX、王坚白</h3> <h3>左起詹四生、徐志儒、蒋祥杰</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我们四个同学一起穿上大学新发的棉衣棉裤和帽子合影留念</b></h1> <h1>照片说明 1944年年左右拍摄,南京私立安徽中学初中的同学,在屯溪阳湖嵇灵山,其中有匡学义、王中和、王开勲……等人,大多家在阳湖。</h1> <h1> 这是汪育才同学于1953年寄给我的照片和题词。</h1><h1> 汪育才同学在大連海运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为祖国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桃李满天下,学院现改为大连海事大学。退休后,仍在继续从事社会公益事业,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还从事著书立说,除大量专业书籍外,新著有巜创造思维》等专著,还从事书画艺术,中国书画学会名誉主席,主办个人书画展览,其作品被杭州楼外楼收藏。</h1><h1><br></h1> <h3>匡学义同学在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东北,和当时援助中国经济建设的苏联专家合影留念</h3> <h1> 1949年4月29日屯溪解放,我们也由南京市私立安徽中学中学初中毕业了。为整顿解放前的教育机构,将省立工业职业学校、南京市私立安徽中学中学、建国中学和现代中学四所学校合并组建成立"皖南区屯溪中学",校址设在黎阳。照片是1950年在学校门口拍的,可以看出来是由邵家词堂改建的。我在这里完成了高中三年的学业。</h1> <h1> 照片说明 学校发的校徽和胸章。</h1> <h1> 九十年代的屯溪一中大门</h1> <h3> 2016年新建的屯溪一中。</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汪育才教授回到家乡后应黄山市屯溪区科委的邀请作〈关于思维科学〉的学术报告。照片为汪教授在大连作报告时拍摄。</p> <h1><font color="#ed2308">王育才和匡学义同学在大連海港合影留念</font></h1> <h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匡学义同学回到屯溪一中,在陶行知先生塑像前合影留念。因为我们都是行知中学的学生</span></h1> <h3>汪裕中同学(正师级)(中)离休后回到家乡安度晚年</h3>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戴国光 同学(原北京玻璃总厂总工)和匡学义同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汪育才同学晚年仍然宝刀不老,在书法绘画 理论创新方面作出很大贡献。</b></p> <p class="ql-block">吳鑫基同学回到家乡普及天文知识</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2022年11月吳鑫基 匡学义同学回到母校受到热烈欢迎</b></p> <p class="ql-block">王玲校长及校领导班子和吳鑫基 匡学义同学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感谢母校对我的培养,传授知识,使我终生受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是2017年整理的-些照片和文字,主要用于自已留存。现在已经是耄耋之年,稍作整理,作为对当年高考和母校的历史回顾,还有对七十年前的老同学,至今还健在的汪育才 吳鑫基 匡学义同学建了一个群,可以及时聊天,回忆昔日同学的欢乐时光,真乃人之幸事!此外这次增补了些近期的照片,作为今昔对比。 2023年5月唐山</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