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广西防城港东兴市,位于祖国海岸线的最西端,从这里往西,又是我国西南与越南边境线的起点,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越战争使这里成了战争的最前沿,战争结束后,双方在边境地区埋下的地雷,使边境地区成了雷区,加上地处崇山峻岭,交通不便,边境地区成了相对封闭落后的经济欠发达地区,2000年,作为广西政府实施兴边富民政策之一,修建了沿边公路,路线起点位于东兴市竹山村,途经东兴市、防城区、宁明县、凭祥市、龙州县、大新县、靖西县、那坡县等8个县(市、区)31个乡(镇),终点于那坡县弄合村,公路全长725.0公里。</h3> <h3>沿边公路距今已修了十多年了,由于这一带雨水充沛,加上大卡车碾压,路况已变得很差, 几年前有过一次,深有体会,不过已经开始重修了,部分道路已修复,从东兴市区到九龙潭一段路况还可以。</h3><h3><br /></h3> <h3>一场大雨过后,云雾弥漫在山间,仿佛仙境。</h3> <h3>北仑河的源头</h3> <h3>远处的十万大山,孕育了北仑河</h3> <h3>河边的一块界碑,像一位威严的士兵,在宣示着主权</h3> <h3>界河北仑河</h3> <h3>河对岸就是越南</h3> <h3>远处的马头山被一层雨雾遮住,像一位披着薄纱的少女,静静地立在北仑河畔,很难想象,四十年前的中越战争,这里曾弥漫着硝烟,现任解放军司令员李作成当年作为尖刀连的连长,率领战士攻占了攻下了马头山高地,立下了战功,被评为战斗英雄,如今硝烟散尽,两国恢复友好,一切都成为历史,只有眼前这源于十万大山的北仑河水,依然昼夜不停地流向大海。</h3> <h3>九龙潭景区以漂流为主,景区为了宣传,策划了一次民俗风情展,有瑶族婚礼,打陀螺等,由于路途较远,抵达时未能拍到民俗表演,正好碰到她们休息吃午饭,也拍到了她们自然真实的状态。</h3> <h3>瑶族在广西应该是仅次于壮族的第二大少数民族,广西的十二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中,瑶族自治县占了6个,瑶族喜欢依山而居,广西山岭众多,瑶族分布较广,从北到南都有,小时候在家乡那边也常可以看到从山里出来赶集的瑶民。瑶族人擅长刺绣,是个爱美的民族,喜欢在袖口、裤脚、衣襟头巾上用彩色丝线绣上几何图案,瑶族有许多分支,家乡那边可以见到的有平头瑶,少部分尖头瑶,龙胜那边有红瑶,南丹那边有白裤瑶,每个分支的服饰都有自己的特点。</h3> <h3>家乡那边端午节出来卖草药的瑶民</h3> <h3>龙胜的红瑶,以长发出名</h3> <h3>南丹白裤瑶,女性的百褶裙是不是引领时尚几百年?</h3> <h3>在防城港中越边境峒中镇的大坑、细坑、和平村和那良镇的高林村一带,有一支奇特的瑶族分支——大板瑶。大板瑶与边境越南瑶族一脉相承,在服饰方面,特别是妇女的服饰是相同的。</h3><h3>大板瑶服饰以大红威仪、色彩斑斓为美。服饰主要是用黑色或蓝黑色棉布制作,再配以色彩斑斓的花边图案,其中,"板八"是大板瑶服饰的主要标识。大板瑶认为自己是麒麟和狮子的后代,因此,他们的传统服饰上保留了夸张的头饰造型——顶板高达一尺左右,用磊红布折叠2×4寸的装订,该布板由80层布料粘制而成,这种独具特色的头饰被当地壮族人称为"板八",一直沿叫至今,也曾为此其居住地被命名为"板八瑶族乡"。壮话的"板八"即是大板瑶头饰布板的层数,即80层部板的简缩语。帽子的高度和花边层数越高、越多越好。作为人数教少的一个瑶族分支,对大板瑶服饰的发掘、抢救和保护,将积极地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大板瑶服饰集原生态的传统美、自然美、民族美、艺术美于一体,是中华民族服饰的一枝奇葩,是世界民族服饰宝库的珍品之一。(部分文字摘自网络)</h3> <h3>花头瑶在十万大山一带至崇左都有分布,相对于大板瑶,人口数量要多一些,服饰的特点是,女子穿对襟交领长衣,衣襟滚边,袖口镶饰布条。下着短裤、绑腿,用红穗缠头,顶一方挑绣几何纹头帕。</h3> <h3>这两位的打扮很特别,据说叫高栏人,也属于瑶族的一个分支,应该同大板瑶一样,主要是分布在越南。</h3> <h3>离开九龙潭,便决定前往峒中,听说那里有个原汁原味的温泉,之前一直因为路况太差而没有去。</h3> <h3>在地图上查到去峒中的线路是这样的,从山底要连续上坡八公里才到山顶,真是山路十八弯,而且上山时刚好碰到云雾弥漫,能见度很差,只好打开雾灯缓慢爬行,途中碰到一辆大卡车,估计是视线不好,在一个急弯出猛打方向,结果造成侧翻,还好是翻在靠山的一侧,也没有造成堵车。</h3> <h3>这是著名的马鞍坳</h3> <h3>从江口往峒中十多公里的路还在修</h3> <h3>大雨过后,坑坑洼洼的道路水坑密布,部分路段不得不停下来用石头试探水深,方敢涉水越过,真叫做投石问路!</h3> <h3>有些路段已铺好了水泥路面</h3> <h3>小镇上的狗在迎客</h3> <h3>峒中镇政府不在镇上,而是在离镇上有四公里的板典街上。</h3> <h3>镇政府旁边就是峒中温泉,温泉开发有十多年了,占地不大,比一个体育场大一些,不像许多高大上的假温泉景区那么豪华,这里的设施比较简陋,就一个大池子,一栋宾馆,几个带温泉池子的别墅型客房,门票价格还不便宜,100大洋,如果住宿的话一个标间300块,免门票。</h3> <h3>这只蝴蝶很认真地对每个灯笼的垂须试探了一遍</h3> <h3>池子不大,但水质异常清澈,池子用防滑的花岗岩铺砌而成,很人性化地分了深水区个浅水平台。由于是初夏,加上路途遥远,路况太差,所以游人甚少。</h3> <h3>出水口有硫化物沉积,水里散发出淡淡的硫化氢气味,这才是地道的真温泉,水温在40℃左右。</h3> <h3>据说几百年前,这里戌守边关的的将士和当地老百姓,就有挖坑泡温泉的习惯。</h3> <h3>享受过温泉浴,到峒中口岸去看了一眼,边防武警很屌,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拍了几张照片,被教育了一番,还被要求删照片,不愿久留此地,便驱车返程,结束了难忘的边关之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