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父亲节忆父亲,追思绵绵心酸醉。28载似流水,无言,总有影相随。</h3><div>看陈一筠老师在父亲节之帖一一为男神呐喊,有意思,特匁匆制作,以美篇转发。</div> <h3>男性解放:号角在大洋彼岸吹响</h3><div> 关于“男性解放”的话题,乍听起来很是陌生。女人对此不敢妄言,男人多半有意回避。而社会当然要为男人撑面子:小车不倒尽管推吧,堂堂男子汉怎能跟女人去比高低?于是,男人活得累、活得压抑、活得苦短的历史积案,从未得到公正审理。</div><div> 我曾做过几年婚姻家庭咨询。前来求助者,九成以上是女性。有的投诉丈夫拈花惹草,有的责怪夫君不通情理,有的抱怨男友不守诺言,有的告发父亲虐待子女,诸如此类,不一而足。</div><div> 男人究竞怎么了?难道他们生来就要与女人作对?莫非他们的躯体内真有何种抗拒和平的基因?据某些生物学家说,雄性荷尔蒙是驱动男人威风凛凛登上政治舞台的生理资本,也是迫使男人铤而走险频于进犯的心理动因。然而,人类学者的调查却发现,在某些民族和部落中,男人女人的行为习性颇为相似甚至颠倒“常规”,从而推翻了荷尔蒙决定论。那么,解答和解决“男人问题”的答案何在?多少书生学者冥思苦索不得其解。</div><div> 上世纪90年代,我在北美做访问学者。听说有部关于男人的电视片轰动了舆论界,我终于寻到观看机会。影片中那一幕幕生动的情景果然令人生奇,发人深省。</div><div> 那是一个初冬的傍晚,在远离闹市的荒郊僻野,一群男人在篝火旁聚会。有的敲着羊皮鼓,有的弹着六弦琴;有的在痛骂上帝,有的在默念圣经;有的仰天呐喊,有的低头啜泣。“咚咚”鼓声瑟瑟琴声伴着骂声喊声哭笑声,汇成一支独特的男性交响曲,在寂静的夜空回荡。它仿佛倾诉着男人们饱尝的千辛万苦,宣泄着男人们世世代代的内心积郁。“看吧,听吧,灵魂在这里净化,人性在这里苏醒!”一个铿锵有力而又饱含深情的男中音在解说:“回头吧,迷途的兄弟!”“让传统文化强加给男人的冤屈见鬼去吧!”“男人命苦啊,上帝不公平!”“男人不是机器,同是娘胎所生的血肉之躯!”“女人要我们怎样活法?我们的人生在哪里?”“站起来吧,弟兄们,男人解放的日子到了!”呼声在人群中此起彼落,听起来是那样悲壮,那样坚决,那样真诚,那样善意,声声感人肺腑,句句催人泪下。</div><div> 这是真正的“新潮”,是人类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奇观!目睹此情此景,我禁不住思绪万千,潸然落泪。我眼前一片朦胧,脑海里浮现出一个又一个关于男人的故事。我想起那些吒咤风云的勇士,那些锒铛入狱的罪人;那些功成名就却不知天伦之乐的男子汉,那些才华横溢却英年早逝的学界精英;还有我自己的父老兄弟,以及许许多多生活在我周围的普通男性……我这才发现,原来,我对男人的世界是那样地疏远和陌生。是啊,每年一度的“三八”节,都只是呼吁必须保护妇女,却不曾有过什么节日来提醒社会应当关怀男人;仿佛男人个个是钢铁的汉子,无须呵护、无须关爱、无须同情。“男儿有泪不轻弹”,男人有话不多语,这究竟是男人们自作自受呢,还是传统性别文化强加于男人的酷刑?男人“顶天立地”到何时?男人是否能够永远承受“背水之战”的苦境?这一切,虽曾引起无数学人的思考,但答案却至今含混不清。</div><div> 而今,大洋彼岸的男人们自身在觉醒,终于有了勇气触及“男性解放”的话题。上世纪90年代的北美,男性解放运动可谓波澜壮阔,高潮迭起;为人妻为人母的善良女人们为此欣喜若狂并热情回应。这实在是女人们期盼已久的时代之光,是最终冲毁性别镣铐的无敌之势。</div> <h3>其实,横在妇女解放和男性解放道路上的障碍原本都是一个,那就是千百年来造成落后的社会经济及其相伴而行的性别文化樊篱。它使女人不得显示其智慧才华和勇敢刚毅,也禁止了男人表达谦逊和流露温情。自古以来,“英雄”与“美人儿”的神话展示出两性世界的异样风情:男孩长大后勇敢地辞别父母,离开家庭,浪迹天涯,周旋于激烈竞争和冷酷无情的“男性世界”,在那里冒险、拼搏、历经风雨、披荆斩棘,从而练就一身“英雄气概”以便顶天立地;女孩长大则要去依傍一个男人,为他操持家务,为他生养儿女,在贤妻良母的狭小天地里练就温情、耐心与“母性”。男人何尝不渴望做父亲,但却难以履行这一天职:他们白天黑夜地在外打拼,甚至不能等待妻子的“阵痛”过去,目睹自己的骨肉诞生,领略那一份创造生命的喜悦。就这样,男女截然不同的角色分工、行为模式、思想观念乃至语言习惯都成了“规范”,一代又一代地传递继承。</h3><div><br></div><div>男性解放(下)直到今天,男人们多半只配谈论职业、技术、科学、政治、汽车、球赛之类的“无情”话题;而情感交流、心理宣泄、温存爱抚、休闲健美等等,则统统是女人的特权与专利。其结果,男人们落得个“外边的世界很精彩,家里的世界很无奈”。他们的事业生涯或许辉煌灿烂,但内心世界却难免荒凉空寂,乃至整个生命都可能过早枯萎——因为他们自身原本不曾孕育过新的生命。孤寂无奈中的男人也会如饥似渴地企盼女性的爱抚,但那也许是在寻觅一位“替代母亲”,一旦缓解了生理的“饥渴”,他就将重返无情的竞争天地。难怪,女人们抱怨说,男人的爱“来得容易去得快”,男人的心七上八下不安定。在传统性别文化的制约下,女人不得不把男人当做整个世界去依靠,男人却只能把女人当做一处港湾去歇息;女人把爱情视为永远不散的宴会,男人却只求享受“快餐”式的温饱。古今中外,多少“旷男怨女”的悲剧,其成因并不神秘:女人需要安全感,男人需要冒险精神。就这样,男女之间的心理差异与感情冲突持续了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由此造成了多少桩不幸婚姻,多少个破碎家庭。在旷日持久的两性冲突中,男人和女人到底谁胜谁负,谁吃了亏谁占了便宜,又当如何算计? </div><div> 如今西方男人终于喊出了“解放”的口号,表明他们告别传统文化的勇气和决心。不久前,美国的男性解放运动甚至推出了浩浩荡荡的“百万男人大游行”。尽管参加者多半是黑人女性的丈夫和儿子,但他们的公开祈祷与忏悔,当众呐喊和流泪,表明他们已是挣脱了传统枷锁的现代男人。他们向自己的父兄大声疾呼:返回家庭,走向妻子儿女,做一个信守承诺的丈夫和父亲。“百万男人大游行”的组织者宣称,他们的目的在于“唤起男人的自信心和号召男人关爱孩子尊重女人”。一位律师证实说,越轨犯罪的男孩大多来自父亲缺席的家庭。据统计,在20—29岁的男性黑人中,每三个就有一个被监禁、拘留或假释。在游行队伍中一个12岁的男孩举着这样的标语牌:“父亲们,回家来关爱我们这些孩子吧!”这也许是百万男人大游行中最震撼人心的场景。</div><div> 是的,妻子需要丈夫,孩子需要父亲,男女老幼都不能失去家庭的温馨。“没有家哪有你?”而传统性别文化迫使男人与家庭疏离,导致了女人的心理失衡和男人的精神危机。西方一位心理学家中肯地指出:如果妇女解放的目标是寻求女性在社会与政治中的地位的话,那么男性解放的焦点则是重建男人的内心世界,还原他们在家庭中应有的位置,从而使男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生命的平衡。</div><div> 由此看来,男性与女性“解放”的目标正在接近,“男女平等”的实现该是为期不远了吧?</div> <h3>”大男人”更 需要关怀</h3><div>若干年前,广东《家庭》杂志邀我参加“男人需要关怀”的征文活动,我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个很现代又很困难的话题。真的,一年一度的“三八”节总在呼吁社会要关怀和保护妇女,却不曾有任何节日或机会去提醒社会关爱男人。幸亏后来有了“男性健康日”的活动,情形略有改变。</div><div> </div><div> 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时代,种种无形的力量在左右着我们的生命航程。表面上,似乎大家都在任意追求,自由驰骋;但实际上,人们内心却感受着一种威逼,一种驱使,一种不由自主,一种不容选择。男人的这种压力更甚于女人。因为女人多少可以退却,可以把自己的希望寄托于一个成功的男人;而大男人呢,总是背水之战,无以为退。自古以来,男人必须养家活口,顶天立地,男人无颜去依靠女人。市场经济对男人的挑战更是空前的:经营不善,竞争失利,职场事故,企业亏损,等等,被追究责任的一把手几乎都是男人。“好汉做事好汉当!”大男人是不能喊冤叫屈的。然而,大男人毕竟也是人哪,也是娘胎所生的血肉之躯,其承受的压力超过生命极限也会崩溃啊!</div><div> 有位深圳的老总在心理咨询室这样叹息:“如今男人好象上了流水线,不容你分秒停息。社会要求男人(其实是男人要求男人)已经够多了,要他们坚强勇敢,不愧须眉,要他们顶天立地,展示雄伟;而女人还要给男人另添要求;在妻子或女友面前宽容忍耐,温存体贴;在家里热爱劳动,在丈母娘面前多点“眼力劲儿”,......天哪,男人哪有那么完美?我那些哥们就是这样败下阵的。”这位老总郁闷之中多次去看心理医生,却对家人和员工“严守秘密”,表面装着若无其事。</div><div> 其实,男人的不幸正是在于他们过于“镇静”,过于“滴水不漏”。他们要做姿态给别人看,以致缺少有血有肉的自我,缺少真实的生活。“大男人”一生都得对自己、对朋友、对家人、对社会显示“男子气”。他们从早到晚都要扮演一种“楷模”的角色,无论心中有多少厌倦和悲苦,都不得显露出来。“男儿有泪不轻弹”、“男人有话不多语”,世世代代被誉为男性“美德”。然而,正是这种“美德”,害苦了男人也害苦了女人。媒体不断报道关于男人的两类新闻,一类是桃色的,一类是黑色的。</div><div> 心理学关于男人桃色新闻的解释颇耐人寻味。男人封闭的内心也有渴望,也有希冀;孤寂无奈中的男人也会如饥似渴地寻求女性的爱抚,好似寻求一位“替代母亲”,一旦满足了感情的“温饱”,他就要立即赶往竞争的天地。难怪,女人们抱怨说,男人的爱“来得容易去得快”,男人的心好象“跷跷板”,七上八下不安定。在昔日落后的社会经济与文化环境中,女人不得不把男人当做整个大海去永久依靠,男人却只愿把女人当做小小的港湾去稍事歇息;女人希望爱情是一场永远不散的宴席,男人却视爱情为“快餐”式的充饥。多少负心汉,多少“陈士美”,其心理成因并不神秘;女人需要安全感,男人需要成功碑。就这样,男女之间的心理矛盾与感情冲突持续了一个又一个世纪,因此造成了多少短命的爱情和不幸的婚姻。</div><div> 男人和女人的心理差异并非完全是生理结构所致,而是有其深层的社会文化成因。千百年来“男主外,女主内”的文化樊篱,使女人不得显示其智慧才华和勇敢刚毅,同时也剥夺了男人表达谦逊和流露温情的权利。男孩长大要辞别父母,浪迹天涯去谋生;女孩长大则要去依傍一个男人,为他操持家务,生儿育女。男人无法在家庭中显示父爱的伟大,女人却尽可理直气壮地表达母爱的温馨。男人在外披荆斩棘、叱咤风云,以至不能陪伴“阵痛”中的妻子,目睹婴儿的降生,领略自己那一份创造生命的喜悦。</div><div> 至于黑色新闻,是指男人在残酷的事业打拼中失去健康甚至毙命,其原因是比桃色新闻更为复杂的。我们首先也要从男孩的社会化及父亲的角色谈起。</div><div> 在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父亲在职业上投入的时间太多,而与孩子接触的机会似乎越来越少,这已成为孩子成长中的一个突出的问题。对儿童社会化过程的研究表明,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需要与心智成熟而健全的男人有数千小时的接触交往,才能成长为一个健全的成年人。而今,男孩社会化的环境特别不利,他不能在一个健全的男人身边学习做男人,而只能长期接受女性化熏染,其结果是缺少成熟的男人魅力。心理学家甚至指出男孩的“父爱饥渴症”,即男孩到达青春期时,往往疏远甚至厌恶父亲,这种疏远与厌恶掺杂着得不到父爱的失望与凄苦;他盲目地去尝试种种可能补救的办法,包括抽烟、喝酒、甚至性放纵或吸毒。渴望父爱,这是男孩最深沉和最迫切的心理需求。男孩与父亲在一起,培养对周围世界的安全感和对个人前途的自信心。心理学家认为,父爱是帮助男孩走向健康之路的起点。</div><div><br></div><div>大男人更需要关爱(下)近年来,从男孩的健康到整个男性的健康,都成了世人关注的话题,这不仅是因为暴力和战争的灾难严重殃及男性的生命,而且因为生活方式与社会潮流向男人发出了猛烈的袭击。请看如下事实:男人的平均寿命比女人短4—6年;男人在婚姻上的败笔太多(城市离婚案例中,70%是女人“休夫”);90%的暴力犯罪是男人所为,其受害者中,男人要占70%以上;在中学生里,行为不轨者90%是男生,学习成绩差的、辍学的,男生也也占80%以上;男人的自杀率和被杀率都高于女性。美国有一项统计表明,1920年,美国男人的平均死亡年龄只比女人早一年,而到1990年,美国男人平均比女人早死7年。这是一个令人悲哀的数字。研究男性心理的专家们指出,男人背负的三大压力是:1.咀嚼孤独;2.被迫竞争;3.害怕流露感情。的确,男人们为应付社会压力和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付出的心理代价、情感代价、健康代价乃至寿命代价,都被社会忽视得太久,也被男人自身掩饰得太久了。不久前,一家著名上市公司的老总猝然辞世,年仅50岁。这件事,引起了人们对“成功男人”这顶桂冠的反思与警醒。</div><div> 另一个健康的问题便是男人的性衰退。最近从英特网的新闻中读到,美国现有4000万以上的成年男女受到性欲低下或无性婚姻的困扰。性治疗专家和处理离婚案件的律师们注意到,越来越多的中年男人因为躯体或心理问题少有兴趣和能力与妻子做爱,但性兴趣与性能力通常又被视为男人“阳刚之气”的表征。那些无法证明自己阳刚之气的男人,也往往难于启齿去谈及此事,更无颜到咨询师那里去求助。而遭遇丈夫“性无能”折磨的妻子,自然是痛苦甚至愤怒的,她们觉得婚姻生活有说不出的枯燥、沉闷。在这种情况下,妻子发生不忠行为或提出离婚的危险性也大大增加了。</div><div> 过去,曾经多半是妻子因为性欲低下或对性生活不感兴趣而引起丈夫的不满,如今丈夫成了妻子抱怨的对象。妻子们并不情愿默默忍受无性的婚姻,这种变化引起了性治疗专家的重视。近几年来,向男人推荐“伟哥”的医生不少,但未见形势有多大好转。有人以为,“伟哥”这一神丸会使男人“青春再现”。殊不知,“伟哥”有时还会悄然损害夫妻关系。美国华盛顿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性治疗专家B.麦克卡西指出,男人试图用伟哥来刺激性机能,但是药物并不能直接调动被压抑的性欲望。认为男人吃伟哥就会勃起,性欲就随之而来,这未免有些神话。须知,没有双方的爱抚、关怀、参与和面对面的刺激,伟哥是不能帮助男人欣然勃起的。麦克卡西还说,在没有足够的处方信息情况下,伟哥还可能损害男人的性欲望,使男人的性生活更为困难。</div><div> 专家们认为,男人缺少性欲望的问题常常被大大地低估和误解了。据麦克卡西教授估计,美国目前至少有20%-30%的男人有性欲低下和无性欲的问题。</div><div> 男人的性欲低下也有来自文化方面的原因。在传统文化中,认为健康男人一定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硬汉,认为男人对性的兴趣和能力一定比女人强。其实并非如此。许多男人对性的欲望其实是由女方的兴趣来鼓励和支持的。特别是当男人到达40岁以后,在性机能上发生重大变化,年轻时那种欣然勃起的现象减少了。当他们出现第一次性交失利时,内心会产生焦虑感,以致后来的情形越来越糟。男人并不知道性欲减退是一种自然和正常的变化过程,而是以为自己真的出了什么毛病。他们不敢坦诚地与妻子谈及此事,只好找借口“淡出”卧室。有的男人去吃伟哥,更有的男人去不当的场所寻求新鲜感的刺激,以为这样可以恢复自己的性欲望,“重振雄风”,以证明自己还是个男人。但这些办法并不能让男人如愿以偿,婚姻战争更可能由此爆发。</div><div> 最近的科学研究证实,40-55岁之间的男人,体内睾丸素和其他激素的下降,影响到性欲望和性兴趣。有些慢性疾病、服药、喝酒、抽烟等,都可能影响对性的兴趣。男人性兴趣下降的原因还有紧张、压力、焦虑、自尊心受损等等。而这些情况,正是中年男人在事业和生活中常常经历到的。</div><div> 因此,解决男人性欲低下或“性无能”问题,实在不可采取服用伟哥那么简单的办法。专家们建议将大多数男人的性问题当做夫妻关系问题来解决,因此,对男人实施性治疗时,一定要请双方都来参与。有各种办法帮助中年夫妻改善性生活状况,主要是通过夫妻互动,消除和减少责难、羞耻、内疚等不良情绪,彻底改变夫妻关系的情感气氛,让男人知晓自己,恢复自信。</div><div> 总之,男人的健康问题,包括性健康,该是引起社会、家人和男人自身的关注了。“小车不倒尽管推”,不是对男人正当的鼓励,而是对男人的某种不公平了。“大男人更需要关怀”,应当成为某种社会共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