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序 <br> 一生最为感恩是父母养育之情,在这父亲节之时缅怀逝世父母,再次把早时作文发表在美篇里,以示缅怀!</h1><div><h3></h3></div> <h1> 我的父母 </h1><h1></h1><h1> 父母离开我们已有二十年来,这月是父亲的祭日,母亲的的祭日的时间也不远了…… 我们的父母与成千上万的父母一样,有着那慈祥般的父爱母慈,他们生我们、养育我们、抚养我们,又对我们无微不至地关怀。我们对父母有无尽地缅怀之情与感激之情。 也许我们的父母给我留下与众不同的记忆,而这种记忆也时常在我的眼前呈现…… </h1><h1> 那时父母被下放到工厂里劳动,在厂里所住的房子非常狭小,睡觉、厨房等都挤在不到二十平方的屋子里,房里能安下两间上下铺床,唯一的空间只能放一张桌子。这一张桌子也是父亲用旧木板做得很小的折叠式方桌,在不吃饭时候好收起来,不占空间,就连吃饭也得要一些人坐在床边上吃饭。 母亲每天很早(5、6点钟:5点先把蜂窝煤炉子揭开,把昨夜的水倒掉,换上刚打的水烧)就起床后,先去外面去(我们的房檐口边搭的蜂窝煤棚子,她先把蜂窝煤炉子揭开,再把昨夜的陈水用来洗漱、洗茶杯,(据说铝水壶盛水久了和隔夜水吃了不好),所以每天她要把水壶里的水用来洗脸、洗茶具、搞卫生。用不完的就倒掉,重新装水烧水,然后把小桌子撑好,等水烧开泡上茶,茶泡好才叫我父亲起床……<br><h1> 父母每天都是在我们的床面前把声音压的很低,轻声细语地摆起他们的龙门阵,想到哪里谈到哪里。也许他们交谈的很多都是烦心的事,好端端地要下放到工厂,到这里来接受工人阶级的教育,到厂后父母开始抽烟,喝酒,心里很闷很烦,还是要操心儿女们的工作、婚姻、下乡女儿们的事。只有清晨他们才在一起,所以父母他们就只好利用这个时间来交谈议论。家里的事也是他们早晨所必交谈的事,什么老大、老二、老三的等等之事,让她们操之不尽,谈之不完…… <br><h1> 这样我也知道父母每天中的一天,唯一就早晨他们才有善于交谈、语调和气、开诚布公,口若悬河地交谈交流。这也养成了他们在今后的日子里不可改变的一种习惯。换成其它时间很难见到他们谈论交流,就是吃饭的时候,女儿们在一起的时候,他们也很难相对说话,而答话也只是敷衍了事,应付而也…… <br> 可能是特定的环境、特殊的年代,给他们那种奇特的个性,给了他们一种特别的性情。平时在家就如在工厂的车间里跟人就是一样少言寡语,养成了这样古怪的性格。 虽然那时我不知道他们聊些什么,或许自己还不懂事,还贪婪被窝里的睡意,看不出父母他们的言行,但我知道父母是深深地爱着他们的儿女,还有这个家…… <br> 后来父母调回原单位(落实所谓的政策),住房要大一些好一些,但也是竹笆子栏的房间。回来没有住房,就在一个没有用旧食堂栏得几家房子,而且还是茅草房,同住的几家人也是落实政策回来的人,都在自己的房檐搭上简陋的厨房。<br> 母亲在厂里照旧5、6点钟起床,接蜂窝煤。不一样的就是6点来往钟母亲烧好水,父母单位上一些大叔、大妈自带茶叶茶杯(有茶无水),我妈每天就义务为他们烧水。这也是他们在清晨中享受哪个年龄、哪个年代的一种生活方式生活,讲究简单而又大众化方式——摆龙门阵。他们到我家门口小院坝喝茶天蓝海北地聊,国家之事、工作之事、陈年旧事、别人家事、各种趣事等等每天聊个不完…… <br> 只有逢天冷、下雨父母他们才在家里,他们总是把声音放到最低的分贝,有时可能他们说的一方也没有听明白,就是好敷衍了事,生怕影响着我们睡觉和隔壁人的休息,那时的房子不是很隔音,隔壁话说大声我们也能听清楚,所以父母很讲究,注意影响,生怕影响别人。毕竟我们的家住得是用竹笆栏的房子,不隔音很传音,隔壁说什么只要声音稍大声就听的一清二楚。就是隔壁的人屁打响了,我们也能听到, 父母谈得聊他们有趣无趣的闲言碎语,喋喋不休地痛说我们的家史! <br> 父母他们谈的更多事就是我们家里的事了。哥哥姐姐们的事,还有我的事——哥哥的工作事情、个人婚姻问题,一个姐姐在外地的生活状况,一个姐姐在农村(知情)的现在怎么样,我还就能工作(那时在家待业)。这就是父母经常议论、交心的话题,也让父母操尽了心 …… <br> 后来我们搬进了楼房,家里也好一些了,不再烧蜂窝煤了,已是用电水壶烧水了,时间也快一些了。单家独屋也少了人串门,来也是为工作的事,或是下午、晚上为打麻将而来了。 这样父母的谈论声音也大一些了,谈论家里的事就更多了。人老了那翻来覆去的话也更多了。可他们却不会因对方反复说而感到厌倦,也不反对你说些唠唠叨叨重复话,洗耳恭听,不厌其烦,真是越听越有味,可能每一个夫妻多有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正是有这种特定生活方式恰如其分相伴他们走过人生旅程。生活有时好像没有浓浓的香味,轰轰烈烈爱的激情方式,但那让淡淡的香茗茶水却一样味长悠远…… <br> 随着年龄的的迈老,偶尔也会出现争吵,但总有一方的谦让而平息,第二天还是照常地不停的交谈。他们交谈的事再也不都是儿女的事,很多便是他们的事情了,什么注意身体,什么少喝点酒,少抽一点烟,晚上就不要打牌等等。在他们到了晚年时,交谈的说中——关心话多了,提醒的口语多了,要他(她)注意身体话多了……<br> 现在我想到那时曾经也感到父母起来那么早干嘛;为什么早晨不多睡一下、感到过“好烦”,也感到他们太罗嗦,太唠唠叨叨,甚至听到他们的交谈好多感到可笑。可是我现在也到了他们那时的年龄,也想再听父母早晨在细品香茗的温馨交谈,为我们家里的事操心的感言,为儿女繁琐而尽心的肺腑之语……<br> 今天我能感受到父母的幸福,快乐、高兴,这就来源于他们的每日如旧的生活,我们不会因为他们没有出奇的事迹,而淹没了他们的伟大。正如:平凡之处出于伟大,伟大而来源于平凡,父母在儿女们眼里他们永将是伟大的,永远镌刻着对父爱母慈那颗心。 <br> 人为最浪漫的事,莫过于相濡以沫,相互牵手、相互到老的恩爱夫妻。他们用最为简单、最为朴实、最为恩爱的点点滴滴诠释着他们相伴的人生旅途。在相伴途中不怨其烦,不怨唠唠叨叨、不怨争吵,不怨他的过失、不怨他的得失,他们总是相互体谅、理解、信任相伴在一起。<br> 在他们有生时间里:还是多么想细听他(她)的唠唠叨叨的话语,喋喋不休的争吵。并在相依中不怨其烦地听他(她)的 唠唠叨叨,喋喋不休,默默地说如果有来世他们还会在一起…… <br> 特别的记忆,特别的缅怀;静静地想,去回忆父母。他们有别于其他父母的生活方式,没有留给我们有什么趣闻轶事,浪漫的故事,更没有看到他们那轰轰烈烈的爱的经历。但我认为父母这种生活方式深深地扎下在我的心里,现在让我感到的是好羡慕于他们那种生活方式、生活的乐趣……<br> <br> 09、9月草稿10月修改于成都</h1></h1></h1><h3><br></h3> <h1> 今天是父亲节,我要问父亲:父亲天堂美吗?一定很美,因为是人所要归宿的地方……那里很美,有着太阳,有着月亮,有着星星,有浩瀚无垠的天际,还有母亲又一次牵手相随,不管你到哪里母亲与你永远在一起。我们用香蜡钱子,烧起烟雾捎去问候,用虔诚跪拜的响声传递到天空,撒上一杯酒化着泪水,感谢你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我也只用好梦托福,祝你们在天堂过的美好……</h1> <h1> 写后感受<br><h1> 在我的一篇文章是这样写到——父亲走了,离开我们也是十几年了!我们也时常念着他……。有时我想到朱自清有篇著名的散文《背影》写到的父亲:“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在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事。那知老景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不能自己。惰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锁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的儿子……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有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景。唉!我不知何时能与他相见。”是啊!读到这一切我油然想起父亲的一切。为了我们这家他操心不少,随着儿女的成长,工作、安家、有了自己的儿女。父亲也渐渐地老去。而现在呈现在我的面前犹如看到父亲的背影,看见他微驼的背、发白的头发,离我们渐渐地远去……<br> 读你的这篇文章,让我想起了那首《感恩的心》。一首百听不厌的歌。每次听到这首歌,内心就有万千感慨。父母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任老师,从我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我们的生命就倾注了父母无尽的爱与祝福。在我们的成长中,父母撑起了一片爱的天空,当我们受伤时,哭泣时,忧郁时,难过时,我们可以随时回到家,享受父母的爱。父母为我们倾注了心血、精力,而我们又可曾记得他们的生日,体会他们的劳累?又是否察觉到那缕缕银丝,那一丝丝皱纹?父母想我们回家看看了,而我们真的很忙碌抽不出时间? <br> </h1> <h1> 孝与道解释:<br> 孝是一种义务,孝是一种道义,孝是一种灵魂,孝是一种思想……人的思想就是因孝道而传承……<br> 飘零的落叶是季节的到来,风吹却是岁月的记忆,很多是都是在风吹时油然而升想起很多往事……<br> “物有生死”原本想在岁月的长河里 求得一个恒远久长 可是任何一个生命 都有其自身的存亡规律 远处,是衰老,更远处,是死亡! 珍惜拥有,珍惜生命,珍惜拥有…… <br> 人生因生命而短暂,却以生命而辉煌,生与延续,生命因此变得而漫长……<br> 孝是一种义务,孝是一种道义,孝是一种灵魂,孝是一种思想……人的思想就是因孝道而传承……<br> <br><br> 几次扫墓作词,缅怀父母:<br> 春雨化作思念泪,阳光伴随亲人情。花开绽放笑世间,青山永存留祭文。<br> 桃花伴作粉红泪,李花化作白花祭。春来万紫有千红。青山绿水故人存!<br> 春花秋月人知情,夏梦冬眠魂感恩。桃花化作粉红印,李花当成祭文纸。春来红花伴父母,夏有绿叶坟遮荫。秋月鬼节归故里,冬来祭日众亲知。</h1><h1> </h1><h1> 2017年6月18日父亲节再次修改</h1><h3><br></h3> <h1><font color="#39b54a"> 清明:死者安息,生者坚强,健康快乐,祈福!</font></h1><h1><font color="#39b54a"> 今天看到微信一篇《又见清明》的文章,把它有作为对父母的祭文,缅怀我的父母……</font></h1><h1><font color="#39b54a"><br></font></h1><h1><h1><font color="#39b54a"> 《又见清明 》</font></h1><font color="#39b54a"> ——作者:水木清<br> 这个日子是个沉重的日子,往往在这段时间里我的思绪会有所停滞。清明节就要到了,我该为过逝的父亲整理一下记忆了,这种整理不会再是大悲大恸,不会再是伤痛欲绝,因为我知道,父亲在土地的滋润下过得很好,他已经习惯了那个装满亲情,装满温暖,装满友善的方寸之地,他在天堂已安静地度过了两年。<br> 人们常说,清明的雨会纷纷飘落,行走的人伤痛得会断魂。我曾试着强迫自己悲壮起来,悲痛起来,让眼泪随着飘飞的雨丝一点一滴流进父亲的土地,但我没能做到。我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当所有曾失去亲人的人们都在悲痛地祭奠亡灵的时候,我只流下了几行苦涩的清泪,只是不自觉地站成一种肃穆,怀念和感恩在每一时每一刻。<br> 那是个大雨瓢泼的日子,我清晰的记得父亲去世的那天,大街小巷找不到一点生气,那天的雨不同于清明的雨,那天的人同样是清明的人,但那天的泪可以流满我半辈子,此后我很少再流泪,因为我曾看到,母亲现在父亲墓前泪流的样子,那种挚爱和痛惜写满了她温情的泪光,打湿了她满头的白发,就在那一刻,我想把后半辈子的泪就给母亲,就给依然健康但日渐瘦弱的母亲。<br> 又见清明,又要看到一张张曾经熟悉的面孔,亲切的面孔。今年的清明肯定又是一个阴雨绵绵的清明,不同的是,赶往墓地的人群里又会增加一些新鲜的面孔。<br> 作者:水木清(网络作家)</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