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花一现》的记录

朱伟利

2015年10月,沈阳的北大校友陈义成、郑祥春夫妇送了一株昙花苗,仅几片叶。因从未见过昙花,出于好奇便带回家养上了。按照他俩介绍的经验,放在南窗户前沐浴阳光,每周浇一次水。一年多来,叶片逐渐长多长大,但似乎并未形成多大规模。原以为起码要等上三年才能开花,不料今年(2017年)5月31日发现低矮的两片叶子上出现两个小小的花蕾,使我们一阵欣喜---莫非它要开花了?此后,我们天天盼着,希望早日一睹“昙花一现”的神奇景象。 花蕾越长越长,到6月12日,花萼居然翘了起来,数小时后便形成了U字形。 两个花蕾像是商量好了的,翘起的步调竟是惊人的一致。 又过了三天,看到花萼变得胖大起来,估计“预产期”出不了三天了,我们将它搬到了客厅里,以便纪录开花过程。 第二天上午,发现花萼头上有白色的须状物冒出来。 到晚上6:22,花萼前端开始张开,哇!昙花终于开启了它的“开花程序”。我们忙着架高了花盆,调整好角度,打开了客厅四周的照明设备,相机、手机一起上阵,准备记录下这难得一见的开花过程,并实时发布微信朋友圈,共睹这昙花开放的风采。 半个多小时后花瓣儿张开了… 晚七时半许,花蕊伸长了… 接受了汤司令的建议,我们调整了相机的机位,把两朵花收入同一画面,开始同步记录花开的速度… 此后,每隔十多分钟记录一次,眼看着花瓣儿慢慢地张开…张开… 张开……… 再张开……… 用手机来个特写镜头,好美丽的构形啊! 为了构成好看的画面,半小时后,我们把花朵提到了上面… 近10:00,鼎盛期到来了! 此时,是否该和它合个影啊? 坚持了半个多小时,左边一朵的花瓣开始下垂… 又过了半小时,右边的一朵也开始耷拉下来,打不起精神了…… 看着这景象,心里禁不住有些失落……… 花瓣儿,花蕊,一起低下了高傲的头,它说:生命虽短暂,但不必后悔,因为我已经辉煌过了… 到了午夜,雌蕊仍掘强地挺着,它还在期盼什么呢?……… 您闻闻,香不香? 特别令人欣慰的是我母亲活了近一个世纪,在这百岁即将到来之时,第一次见识了昙花,还闻到了花香,真是福气!一边是短命而美丽的昙花,一边是长寿的老人,形成多么鲜明的对照!但生命来到这个世上一回,只要放出了她的光采,短也好,长也好,同样都是可圈可点、十分珍贵的! 谢谢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