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国家博物馆 2017-6-17</h3><h3><br></h3> <h3>天才总是石破天惊,横空出世,不给人一点儿准备的时间---至少站在穹顶浩朗的国家博物馆《伦勃朗和他的时代》展览大厅,你会感同身受。</h3><h3><br></h3><h3>一直以来,伦勃朗的名字虽与史俱在,但相距甚远,而今天,猛然回身,这个63岁的荷兰画坛硬汉率领一群名声响亮的艺术家俨然赫赫于对面,他们来自十七世纪海上强国荷兰的黄金时代,那支舰队从阿姆斯特丹港拔锚起航,行囊满满一一整整74幅作品,伦叔与亲密的对手携领众门徒,驰骋千万里,穿越四百年,阵列如麻,一眼千年~</h3><h3><br></h3><h3>放眼望去,曲折通幽,一队西欧爷们抬了抬手</h3><h3>组合出色彩挥洒又表达充分作品画阵,</h3><h3>呈现了压抑而优美的场景~。</h3> <h3>展览《伦勃朗和他的时代》作品的收藏方"莱顿"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荷兰黄金时代艺术作品私人收藏机构之一,拥有逾250幅传世油画和素描名作,着重展示伦勃朗及伦勃朗流派的作品。该收藏系列以"莱顿"命名,借此向伦勃朗的故乡、艺术大师绘画生涯的诞生地致敬。</h3> <h3>凡提到伦勃朗的代表作品,就不能不涉及到他的自画像。身爲享誉世界的"自画像狂人",存世的自画像多得使他像17世纪的"手机自拍狂"。</h3><h3><br></h3><h3>在他63岁璀璨的艺术人生中,共创作了近百张自画像(据不完全统计,包括50幅油画,32幅版画和7张素描),他是荷兰黄金时代最热衷于绘制自画像的画家。</h3><h3><br></h3><h3>他14岁进入莱顿大学法律系,15岁学画,19岁出师,22岁收徒,26岁出名,28岁结婚,33岁达到人生高峰,可是紧接着:36岁夫人去世,事业受阻,52岁破产,62岁儿子去世,63岁在悽惨中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如此跌宕起伏的一生令人唏嘘不已。</h3><h3>从伦勃朗的自画像中,我们能看到他一生的变化:少年的自信与坚定,中年的富贵与沉稳,老年的落魄和无奈。</h3><h3><br></h3><h3>当然,天才也归属于星座。</h3><h3>巨蟹座的伦勃朗有一颗崇拜自我的心,但他不允许自己太过张扬,这种压抑的自恋在数以百计的自画像中皆有迹可寻。<br></h3> <h3>在这幅自画像中,伦勃朗把自己描绘成自信的年轻人,他充满自信地直视观赏者。</h3><h3><br></h3><h3>贝雷帽的波浪状帽檐给他的双眼蒙上了阴影,他似乎在看着观众,似乎又有所掩藏。处于椭圆画框之中的伦勃朗身着老式服饰——毛皮滚边外套和贝雷帽——这让他透出一股传统的学者风范。</h3><h3><br></h3><h3>伦勃朗的多幅自画像都出现了类似的怀旧服装,他还经常通过明暗效果来触动人心,让观众觉得画中形象真实可感,他不断地探索各种各样的面部表情、异国服饰,不断变换光影在自己脸上的效果。</h3><h3><br></h3><h3>他在1634年新婚之际创作了这幅自画像,</h3><h3><br></h3> <h3>伦勃朗画作强调光色的变化和时机,</h3><h3>精心设计妙不可言。</h3><h3>画家想让你看到多少,就能用光给你多少。</h3><h3>那是一种朴素又直接的光,</h3><h3>又宛如复杂且单纯的光源,</h3><h3>它在照耀,又像是神祗,用来昭示和点醒。</h3><h3>在这里,光试图在诉说着什么,</h3><h3>它具有一种宗教的神秘感,</h3><h3>使人敬畏,又令人担心。</h3><h3>画作在情绪的捕捉氛围的渲染上,</h3><h3>掌控自如,绰绰有余。</h3><h3><br></h3><h3>这个绝世画家最擅长的是用多种手段</h3><h3>剑指人心隐密之处。</h3> <h3>在这个质朴的的构图中,凝视老者苍桑面容,可读出隐藏的复杂情感,请在直观的静穆中,以想象填补画家的留白:</h3><h3><br></h3><h3>那里可能隐藏的不仅仅是不忍直视,还有心底的惊呼,措手不及的彷徨,不愿相信的恐惧,悲天悯人的眼泪,人生的尖叫、泣血的独白、向上帝的哀求……</h3><h3><br></h3><h3>而这些,我们都没有听到,却又感觉似乎听到了,甚至感到了它足以震撼的效果。</h3><h3><br></h3><h3>"一阵缄默"——它只是略过了我们的耳朵,却直接震碎了我们的心。<br></h3><h3><br></h3> <h3>这个奇妙的前景造成了视觉的阻隔,但是这个障碍,也正好是审美的距离,和心情的写照。</h3><h3><br></h3> <h3>他深藏在画作中的这些谜,那些混沌和不了解,甚至矛盾,恰恰构成一部好的作品不可言说的魅力。</h3> <h3>明暗法是伦勃朗艺术中最主要的特点。</h3><h3><br></h3><h3>伦式明暗法的背景的颜色通常选用黑褐色或者深颜色的,然后把光线主要集中在作品中的人物或者主要物体上,这样就可以完美的突出作品中最主要的一部分。</h3><h3><br></h3><h3>著名的"伦勃朗光"至今仍是大学摄影系的开篇课题,它缘起于伦勃朗的群像油画《夜巡》,画家采用强烈的明暗对比画法,用光线塑造形体,画面层次丰富,富有戏剧性。</h3><h3><br></h3><h3>这是人像摄影中独特的一种布光效果。它的基本光效是:在人物正脸部分形成一个三角型的光斑,故也称作三角光;分别由:眉骨和鼻梁的投影,及颧骨暗区包围形成。</h3><h3><br></h3><h3>而今的摄影家借鉴了这位油画大师的"布光手法"确定了光斑形状光比和光位,将这种布光运用在人像摄影之中。</h3> <h3>伦勃朗对于光线的捕捉和处理是相当独特的,仿佛是在一个全部黑暗的舞台上,而一道道强光都打在主要人物的身上,那种突出和对比,可以给人们视觉上造成强烈的冲击。</h3><h3>这在伦勃朗的艺术特点中是最为独特的,这种特色让他的作品中往往有着强悍的色彩。让强烈的追光如影随形,人们看到的婉若一场魔术。</h3> <h3>伦勃朗的艺术风格也体现在他对色彩的运用上,色彩与光线的完美结合,再加上他灵活而熟悉的处理各种形象,让伦勃朗的每一部作品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韵味。</h3> <h3>伦大师弟子格里特•德奥《削羽毛笔的学者》 </h3><h3><br></h3><h3>"精细绘画",这种画法通常布局于小尺幅作品中,但对于细节的描绘极其细腻。</h3><h3>这件作品是德奥离开伦勃朗工作室几年后所画,从画面可以看出,德奥和伦勃朗一样喜欢描绘老年学者,因为莱顿是一座智者如云的大学城,德奥细腻地刻画出学者灰白的头发和发皱的皮肤,表明时间正在不可逆转地流逝,画家还描绘了沙漏和颅骨来强化主题。</h3> <h3>伦勃朗于1635年创作了这幅《书房中的女神密涅瓦》,正是这一年,他在阿姆斯特丹创办了自己的画室。</h3><h3><br></h3><h3>在这幅极其重要的作品中,伦勃朗展现了女神的庄严形象:</h3><h3>明亮的房间里,女神密涅瓦正端坐在桌旁。一本巨大的书在她面前摊开,她暂停了阅读——手仍旧放在打开的书页上——然后望向了画外。</h3><h3><br></h3><h3>她身穿点缀金色刺绣的蓝色衣服,肩披华美斗篷,金发垂肩,头戴桂冠。</h3><h3><br></h3><h3>密涅瓦的坐姿是男性学者在书房里的经典姿势,但伦勃朗却把它用到这位司掌战争、智慧、艺术、医药和纺织技艺的圣洁女神身上。</h3><h3><br></h3><h3>画作还用多种标志性物品展现她的特点,包括精美挂毯、厚重书籍、地球仪以及带着戈耳贡头像的盾牌。</h3><h3><br></h3><h3>伦勃朗为密涅瓦精心绘制出光辉灿烂的服装,这也展现出他对荷马史诗的熟悉,</h3><h3><br></h3><h3>密涅瓦在古希腊的对应者是雅典娜,</h3><h3>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的雅典娜就为自己缝制了一件"华丽的外衣"。</h3> <h3>西欧使者的眼中,</h3><h3>人们在穿越中行走,仿佛到了梦幻国度的境界,</h3><h3>于是画家创造了一种再现,</h3><h3>再现如梦魇般不可再现之物</h3><h3>他将人们带入平行世界,又重返现实世界,</h3><h3>并发现现世已然改变。</h3><h3>他在提升认知的同时,</h3><h3>又使人们裹挟在他的故事里,</h3><h3>时常让人忘记身处何地……</h3><h3>他迸发的绘画语言,</h3><h3>对于后辈而言,是巨大的灵感来源。</h3> <h3>他的绘画与悲剧有重合之处,</h3><h3>那是缄默的艺术。</h3><h3>悲剧所指的并不是时间的灾难性,</h3><h3>而是一阵沉默。</h3><h3>它使我们忽然明白了一切,</h3><h3>又把我们带领到了意义的缺席之处,</h3><h3>面对着无尽的分割。</h3><h3>悲剧不是某种考古学式的或过时的事物,</h3><h3>那是人生的北极星。</h3> <h3>这位美国商界巨擎,似乎聆听到了</h3><h3>伦勃朗与上苍的光影对话</h3><h3>他被这束光吸引,</h3><h3>仿佛大师注视,犹如上帝召唤,</h3><h3>于是,卓然前行,身不由己。</h3><h3>那是无法描述的神秘力量,</h3>在他的世界里,光耀苍穹<h3><br></h3><h3>托马斯·卡普兰<br></h3><h3>47岁,犹太裔美国人,</h3><h3>伦勃朗画作私人收藏大家。</h3><h3><br></h3> <h3>他们像流星<br></h3><h3>带着短暂而又耀眼的光芒</h3><h3>散落在使命的星空,</h3><h3>对自己的道路,</h3><h3>对自己的意义一无所知,</h3><h3>因为他们只是从无穷驶入无穷:</h3><h3>在人生的大起大落之中</h3><h3>他们与现实世界仅仅是擦肩而过。</h3><h3><br></h3><h3>但他们如此杰出</h3><h3>以非凡之笔代言,</h3><h3>长于把一个经典的旧故事</h3><h3>讲的仿佛我们第一次听说。<br></h3> <h3>在现场 </h3><h3>一众画坛巨匠</h3><h3>闪亮世界四百年</h3><h3>伦勃朗、维米尓、利文斯、德奥~<br></h3><h3>携74幅绝美真迹<br></h3><h3>盘桓于东方古都国家第一馆</h3><h3>千年等一回 万事亦难复</h3><h3>惊艳视觉 解读魅力<br></h3><h3>盛夏绵延 心宇浩淼 献上你的膝盖</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