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声悠扬……父亲节小忆

望山翁

<h3>  “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坐塞上听茄声,入耳痛心酸.转眼北风起,雁群汗关飞,白发娘,望儿归,红妆空闺.三更入梦,两地谁梦谁?……。”这首《苏武牧羊》长萧演奏曲,是描写武帝时期,汉遣匈使节苏武,因受叛军牵连被扣匈奴十九年,宁死不降不失大节的感人故事。每当我听到或唱起这首歌时,不由得勾起我对父亲的思念,因为父亲会吹长萧,以吹《苏武牧羊》见长。</h3><div> 仲夏之夜,鸡上架燕还巢的晚饭后,在东北农村的小院里,常燃起一堆篝火,在其上放些湿的蒿草,顿时轻烟渺渺,弥漫了整个院落,用以驱赶蚊虫。为的是晚上可以睡个好觉。这时家人常坐在火堆旁或窗台上纳凉,谈些与自己相关或八节杆子也够不着的事。此时父亲总是拿出他钟爱的长萧,一曲《苏武牧羊》在宁静的夜空中传开去,萧声悠长而委婉,悲壮激昂,如泣如诉。儿时并不知道《苏武牧羊》的创作背景,也不知晓歌词含义,只听到这旋律就很感动人心,大致理解乐曲要表达的内容,这在文革那个特殊时期,不知如何做人做事,时常拷问良知的人们,得到心灵的慰藉。在日常的生活或工作中,如果遇到困难和挫折,只要哼上一曲《苏武牧羊》,内心就能得到疏解,这就是音乐的力量。</div><div> 长大后,离开父亲和家乡去外地求学和工作,父亲将心爱的长萧送予我,它曾伴随我走南闯北,每当想家的时候,就拿起长萧试着吹一曲《苏武牧羊》,用以打发孤独的时光。由于长时间使用,萧身以呈棕褐色,通体发亮,常常抚摸着它,父亲的音容笑貌就浮现在眼前,并没有离我那么远就像在身边一样,他时时都在关心着我,鼓励着我,每想到这些,时常潸然泪下。一定要努力学习,勤奋地工作,做出成绩来,不辜负他对我的希望。每当我做出点成绩时,他的眼睛里总是闪烁着欣慰的目光。事实上他常以我为傲,常在人前谈及我的事,这也是我作为儿子能够给予他最好的回报了。</div><div> </div> <h3>  我参加工作时间不久,父亲就因病去世了,永远地离开了我。在我身边的那只长萧,不知道什么原因,竟然开裂得不成样子了,再也吹不响了。也许是我四处颠簸,经常打理行囊,由于我的粗心没有保护好,在托运行李的过程中压坏了。也许在冥灵中,父亲想收回这只箫,免得我对他的过度思念。多次搬家换房,不断地增加新的家什,旧的东西也被遗弃。现在,父亲给我的那只长萧,早已不存在了,也不知道是那次搬家时,由于长萧不能用了,就借故扔掉了。现在想来真是后悔,那只长萧不只是用来吹奏的,它寄托着我对父亲的情感,哪怕是只剩下残片,也是值得我珍藏的。世间的事就是这样,当你拥有时,并不觉得它有多么珍贵,当你失去他时,才觉得拥有它是多么的重要。</h3><div> 爱人在整理旧衣物时,常被两件衣物的取舍而纠结,一件是老式的男款球衣,另一件是手工缝就的棉裤。球衣是我七二年离开家乡时,父亲从身上脱下来送给我的,已经放四十五年了,从使用价值上看,早该扔掉了。棉裤是母亲来我家时,亲手为我缝制的,虽然一次也没有穿过,也失去了使用价值,但那是母亲的心意。每当我看见这两件东西时,心里总是暖暖的,是的,这些东西早晚都要扔掉的,但不是现在,它们都是感情的载体,扔掉了会忘记一些美好的东西,情感对于我们来说真的很重要。</div> <h3>注:图片来自网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