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荒诞的世界里温情地活着——余华《第七天》

Annexie(安妮)

<h3 style="text-align: left;"><i><b>  他惊讶地向我转过身来,疑惑的表情似乎是在向我询问。我对他说,走过去吧,那里树叶会向你招手,石头会向你微笑,河水会向你问候。那里没有贫贱也没有富贵,没有悲伤也没有疼痛,没有仇也没有恨……那里人人死而平等。&nbsp;</b></i></h3><h3><i><b> 他问:“那是什么地方?”&nbsp;</b></i></h3><h3><i><b> 我说:“死无葬身之地。”&nbsp;</b></i></h3><h3><i><b><br></b></i></h3><h3><i><b> 二○一三年一月二十四日</b></i></h3> <h3>第二次读完余华的长篇小说《第七天》,我合上平板电脑,在陶醉于余华的文字魅力的同时,陷入了深深的压抑和无力,一种虐心之痛缓慢而持久地跟随着我。</h3><h3><br></h3><h3>这是一部读起来毫不费力,读完以后难以释怀的小说,它给人的感觉比《活着》更加绝望,比《兄弟》更加荒诞。像余华的其他小说一样,《第七天》讲述的还是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悲惨故事,但是这次的时间背景是当今社会。</h3> <h3>主人公“我”,名叫杨飞。一列火车在黑夜里驶去之后,杨飞降生在两条铁轨之间。一位年轻善良的扳道工——杨金彪发现并收留了他,在杨金彪的同事、刚生下女儿三天的李月珍夫妇的无私帮助下,杨飞慢慢长大,也正因为小杨飞的存在,杨金彪终生未婚。杨飞念完大学以后,进入一家体面的公司任小职员。<br></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第七天》的作者余华</b></font></h5> <h3>在一次扫黄行动中,警方抓获的卖淫女子里面有一个是居然男儿身。刚从警校毕业的年轻警察张刚审讯了这位李姓男子。面对李姓男子的嚣张气焰,血气方刚的张刚飞起一脚,正好踢到了对方的胯下。从此以后,不管张刚调动到公安局、派出所、还是看守所,李姓男子就举着“还我一双睾丸”的牌子如影随形。</h3> <h3>来自广东的谭家鑫一家人,在城里开着一个名叫“谭家菜”的小餐馆,他们待人和气,经营有方,小餐馆的生意兴隆,但是,因为有很多政府官员吃喝打白条而时常陷入窘境。<br></h3><h3><br></h3><h3>……</h3><div><br></div><div>主人公杨飞、养父杨金彪、乳母李月珍、前妻李青、还有张刚、李姓男子、谭家人、以及来自农村的一对小恋人伍超和刘梅、肖庆、小敏的父母等等,这些平凡如你我的普通人,在这个小城市里勤劳、卑微而又努力地活着。</div> <h3>然而,后来他们都死了,全部死于非命。除了“鼠妹”刘梅,他们死后无人购买或无力购买墓地,他们的灵魂只有在“死无葬身之地”游荡。</h3><h3><br></h3><h3>和别的小说不同的是,这次,他们不是死于余华的笔下,而是死于残酷的现实——他们的原型都曾经出现在近几年的社会热门新闻。</h3><h3><br></h3><h3>他们有的死于餐馆起火爆炸、有的死于政府非法强拆、有的死于暴力袭警案件、有的死于意外坠楼、有的死于地下人体器官买卖、有的死于刑讯逼供冤案、有的死于商场火灾、有的死于无钱就医……所有的案件,或多或少,都有政府不作为或乱作为的因素。</h3> <h3>余华,当代作家,1960年4月3日出生于浙江杭州,后来随父母迁居浙江海盐县。中学毕业后,曾经当过牙医。五年后弃医从文,于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和苏童、格非、孙甘露等的创作形成了一股文学潮流,评论界称之为“先锋文学”。</h3><div><br></div><h3>余华的作品被翻译成二十多种文字,在近三十个国家出版。曾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1998年),法国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2004年),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2005年),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2008年)等。</h3> <h3>在《第七天》里,余华延续了他惯用的文字风格,用朴素的语言不急不缓地讲故事,他用魔幻的意向和荒诞的笔触将这群普通人顽强不屈的生和令人揪心的死联系起来,以杨飞的灵魂死后七天在生死两界游荡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作为主线,雕塑出社会底层各种小人物的集体群像。</h3><h3><br></h3><h3>文章开篇,他就给了读者一个大大的悬念:<i style="font-weight: bold;">浓雾弥漫之时,我走出了出租屋,在空虚混沌的城市里孑孓而行。我要去的地方名叫殡仪馆,这是它现在的名字,它过去的名字叫火葬场。我得到一个通知,让我早晨九点之前赶到殡仪馆,我的火化时间预约在九点半。</i></h3> <h3>余华被誉为当代中国的“巴尔扎克”。二十多年以来,他用辛辣尖利的笔,一次又一次剥开现代社会华美外衣遮蔽下鲜血淋漓的脓包,向人们肆意地展示着上层社会的丑陋与虚伪以及人性的恶。</h3><h3><br></h3><h3><b><i>“市政府说是七人死亡,二十一人受伤,其中两人伤势严重。网上有人说死亡人数超过五十,还有人说超过一百。我看着面前的三十八个骨骼,这些都是被删除的死亡者,可是他们的亲人呢?”</i></b></h3> <h3><b><i>一个声音说:“全中国只有两个地方的食品是安全的。”&nbsp;</i></b></h3><h3><b><i>“哪两个地方?”</i></b></h3><h3><b><i> “这里是一个。”&nbsp;</i></b></h3><h3><b><i>“还有一个呢?”&nbsp;</i></b></h3><h3><b><i>“还有一个就是那边的国宴。”</i></b></h3> <h3><b><i>“我承认杀了她是没有办法,警察把我吊起来打,逼我认罪,屎尿都被他们打出来了,我的两只手被捆绑起来吊了两天。……以后他们就把我反吊起来打,两只脚吊在上面,头朝下,……我想想还是死了好,就承认了。”</i></b></h3> <h3><b><i>司机看到我惊讶的神色,解释说乡下的路都是为上面的领导下来视察才修的。司机指着前面狭窄的泥路说,领导不会到这种鸟不下蛋的地方。他说往前走五公里,就是我要去的村庄。</i></b></h3> <h3><b><i>“为什么自杀?”&nbsp;</i></b></h3><h3><b><i>“不想活了嘛。”&nbsp;</i></b></h3><h3><b><i>“为什么不想活了呢?”&nbsp;</i></b></h3><h3><b><i>“他妈的这还用问吗,这年月不想活的人多了去了。”</i></b></h3> <h3>《第七天》是继《兄弟》之后,余华时隔七年后再著的长篇小说,于2013年6月出版。凭借这部作品,余华于2014年获得第12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作家”。</h3> <h3>向来“残酷”的余华不改“杀手”本色,在本书中继续他的“血腥暴力”,这次他不再细细描摹死亡的场景,只是用简单的动作或语言刻画死亡瞬间,把更多的笔墨用来描写亲情、爱情和友情。</h3><h3><br></h3><h3>比如,意外坠楼,简短的几句话,触目惊心:<i><b>紧接着是啊的一片整齐的惊叫声,接着寂静了,随即我听到女孩身体砸到地面上的沉闷声响。 她留在那个世界里最后的情景是嘴巴和耳朵喷射出鲜血,巨大的冲撞力把她的牛仔裤崩裂了。 </b></i></h3> <h3>比如,被冤枪毙,看似轻描淡写,却是惊心动魄:<i style="font-weight: bold;">他指指自己的后脑,又指指自己前额上的圆洞说:“子弹从后面打进去,从这里出来的。”</i></h3> <h3>对于温馨而美好的场景,余华却不遗余力地精雕细琢。</h3><h3><i style="font-weight: bold;"><br></i></h3><h3>比如,养父杨金彪对小杨飞的爱:<i style="font-weight: bold;">他在铁道岔口扳道时走来走去,我在他的胸前摇摇晃晃,这是人世间最为美好的摇篮,我婴儿时期的睡眠也是最为甜蜜的,如果没有饥饿的话,我想自己也许永远不会在这个父亲的怀抱里醒来。当我醒来哇哇一哭,他知道我饿了,就会伸手摸出奶瓶,塞进我的嘴巴,我是在吮吸奶瓶和父亲的体温里一天天地成长起来的。后来我饿醒后不再哇哇哭叫,而是伸手去摸他胸前的奶瓶,这个动作让他惊喜不已,他跑去告诉郝强生和李月珍,说我是天底下最聪明的孩子。</i></h3> <h3>比如,杨飞的恋爱:<i style="font-weight: bold;">这是如此漫长的一天,几乎和我的青春岁月一样长。我工作时思维涣散,与同事说话时答非所问,墙上的时钟似乎越走越慢,让我感到呼吸越来越困难。我苦苦熬过这拖拖拉拉的时间,终于等到了下班,可是当我站在公司对面的街上时,仍然呼吸困难,不知道她是在加班工作还是在故意拖延时间考验我,我一直等到天黑,才看见她出现在公司的大门口,她在台阶上停留片刻,四处张望,看到我以后跑下台阶,躲避着来往的汽车横穿马路跑到我面前,她笑着说:</i><b><i>“饿了吧?我请你吃饭。”&nbsp;</i></b></h3><h3><b><i>说完她亲热地挽住我的手臂往前走去,仿佛我们不是初次约会,而是恋爱已久。我先是一惊,接着马上被幸福淹没了。</i></b></h3> <h3>比如,灵魂的自我悼念:<b style="font-style: italic;">戴着黑纱的陆续坐了下来,仿佛是声音陆续降落到安静里。我们围坐在篝火旁,宽广的沉默里暗暗涌动千言万语,那是很多的卑微人生在自我诉说。每一个在那个离去的世界里都有着不愿回首的辛酸事,每一个都是那里的孤苦伶仃者。我们自己悼念自己聚集到一起,可是当我们围坐在绿色的篝火四周之时,我们不再孤苦伶仃。</b></h3> <h3>余华是我最喜欢的男作家之一,他的文字有一种不可抗拒的魔力。明明知道结局会让人难过和绝望,我却心甘情愿地被它吸引。余华的文字不但给人带来阅读的快感,而且,无论他笔下的人物处于怎样的困境,余华总会给读者以希望,那一丝丝温情的火苗,跳动在无边无际的荒诞里,令人感到无比地温暖和向往。</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完~~~</h3> <h3>注:所有图片来自网络。</h3> <h3>了解更多名人请点击以下链接:</h3> <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ikavhfr"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i>大师是怎样练成的——丰子恺</a></h3> <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ffoe0hf"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i>一个有趣的人——再读王小波</a></h3> <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e36dqxp"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i>人民的艺术家——老舍先生</a></h3> <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coda2sx"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i>梦里花落知多少——传奇三毛</a></h3> <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bvi47tf"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i>季羡林大师和《牛棚杂忆》</a></h3> <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c09rel5"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i>季羡林大师和《牛棚杂忆》续</a></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感谢您的阅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