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在美食电视节目里,我常常听人夸某道菜是"小时候妈妈的味道",未曾听人说过是"小时候爸爸的味道"。心里多少为家里掌厨的爸爸们鸣不平。这大概是因为我就是吃爸爸做的菜长大的吧!</h3><h3><br /></h3><h3> 爸爸不是厨师,但做得一手好菜。他是四川人,最拿手的一道菜是梅菜扣肉。油亮油亮的薄薄的五花肉片摆成一排,下面铺着一层厚厚的梅干菜。蒸的时候把梅干菜放在肉片上面,出锅后,整碗菜倒扣在盘子里。肉汁慢慢地从肉片间流到梅干菜上。有时爸爸会用豆豉替代梅干菜。用浸着肉汁的梅干菜或豆豉拌米饭,我能吃下一大碗。爸爸的另一道拿手菜是卤猪蹄。买回猪蹄先在上面涂上薄薄一层松香,用火烤,再剥掉松香,可以把猪毛剔除得干干净净。他调的卤汁很香,卤猪蹄的火候也把握得恰到好处,猪蹄带点弹性,不是过于软烂,啃起来有滋有味。</h3> <h3> 那时候每天的蔬菜都是在农贸市场的小摊贩上买,有时也有不少人来卖自家种的菜。爸爸常用新鲜的蔬菜做出简单可口的小菜,像肉片炒莴笋、肉丝炒蒜苔、香肠炒蒜苗、凉拌菜花、凉拌四季豆、凉拌红菜苔、清炒绿菜苔等。红绿菜苔是老家特有的蔬菜。香肠炒蒜苗里的香肠是他自己灌制的川味香肠,褐红色的香肠配上青绿色的蒜苗叶,有色有味。</h3> <h3> 农贸市场上总有各种鲜活的水产品。爸爸常做的有红烧鱼、香烹小鲫鱼、黄骨鱼汤、黄瓜烧鳝鱼等。除了鱼,有时还做像清炖甲鱼、红烧乌龟、韭菜炒小河虾、香辣田鸡之类的菜。甲鱼在市场上常见,价钱并不贵。我很喜欢吃黄瓜烧鳝鱼。鳝鱼带骨切成寸段,黄瓜切成粗条。黄瓜必须用外皮已经发黄的老黄瓜,这样烧的时候才不会出水太多。做这道菜一定要用很多的大蒜去腥,烧出的鳝鱼肉质鲜嫩爽滑,黄瓜的清香扑鼻而来。</h3> <h3> 炖汤也是爸爸拿手的,如莲藕排骨汤、白萝卜鸡汤等。莲藕是糯藕,咬一口藕断丝连,炖出的排骨是藕红色的。鸡汤是用宰杀的活鸡炖的,十分鲜香。爸爸还有一道美味炖汤——豌豆炖排骨。用的豌豆是淡黄色的老豌豆,炖的时间比较长,直到豌豆绵软,汤汁浓稠。排骨裹挟着一层薄薄的豌豆糊糊,豌香浓郁。</h3> <h3> 四川人爱吃泡菜。家里总有一个泡菜坛子,里面泡了豇豆、辣椒、萝卜、苦瓜等。我爱吃的一道早餐是把一片苦瓜夹在甜馒头里,酸酸甜甜,还略带一丝苦味。肉丝炒酸豇豆也是一道开胃下饭的菜。</h3> <h3> 自从上大学后,就很少吃到爸爸做的菜了。现在我想,几十年前我踏上北上列车的那一刻,可曾意识到小时候爸爸的味道也将在我人生的旅途上渐行渐远? 许多年来烹饪水平几乎为零的我对厨艺一直不求进取。三年前我突然感起兴趣来,几乎每天都看美食节目,还边看边做笔记。在微信朋友圈里我还发了一个题为《跟着大厨学手艺》的美食系列,共十期。每期分门别类地展现我的小成果。现在重温,觉得挺有趣儿。在第二期的"面食"主题里我写到:"做面食其实很好玩,只要掌握了几个基本原则,就可以举一反三,天马行空。"</h3><h3><br /></h3><h3> 文学大师梁实秋先生是一位美食家。他曾在《雅舍小品》里写到:"馋,则着重在食物的质,最需要满足的是品味。上天生人,在他嘴里安放一条舌,舌上还有无数的味蕾,教人焉得不馋?馋,基于生理的要求;也可以发展成为近于艺术的趣味。"想必我对烹饪、美食感兴趣,一定是馋了小时候爸爸的味道。</h3><h3><br /></h3><h3> 丰子恺先生的一句话——"你若成长,事事可成长",让我颇有感触,在朋友圈分享了一段话:"在不经意之间,我轻轻地推开了烹饪的大门。没想到大厨们的各式美味佳肴以排山倒海之势扑面而来,让我应接不暇。于是我开始跟着大厨学手艺。不做不知道,一做吓一跳。我常常为自己的作品感到惊喜。多少年来一直对烹饪似懂非懂的我终于开了窍,厨艺从零点上了一个大台阶。随之而来的是生活品质的提高。享受美食是一种心情。感谢那些大厨们,不仅让我靠自己的双手来'餐馆美味家常做',而且让烹饪给我带来了许多的乐趣。" </h3> <h3> 已是耄耋之年的老爸现在每天还在做着美味的菜肴,而且还不断有创新。一次他在视频中告诉我他发现一个窍门可以把莲藕排骨汤炖得更香。他说藕块入锅前先留出两三块,碾成粉末,再放在汤里和藕块一起煮,炖出来的汤藕香更加浓郁。今年母亲节,他知道母亲爱吃鱼,爱吃清淡的菜,就做了一条红烧鱼、一盘素烧南瓜和凉拌紫甘蓝。</h3> <h3> 从爸爸那里我只学会了一道菜——梅菜扣肉,也是自我感觉最拿手的一道菜。因为五花肉的油脂多,好久没做了。哪天又馋了小时候爸爸的味道,说不定再做上一盘呢!</h3><h3><br /></h3><h3> 祝亲爱的老爸父亲节快乐!</h3><h3><br /></h3><h3>(文中图片均是老爸最近亲自烹饪的佳肴)</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