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画重提(一) 初试创作

詹国超

<h3>《晨》局部</h3> <h3>1981年</h3> <h3>版画《晨》 1983</h3><h3><br></h3><h3>旧画重提(一)&nbsp; 初试创作<br></h3><h3></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h3><h3> 在一九八二年十二月中旬这样的一个冬季里的星期天的下午,天气已经有了几分凉意,我捧着几本书刚从赤坎九二一路的新华书店出来往左走不多远,遇见认识不到一年的画友张建华。张建华为人热情,对画事十分着迷,不管是在街头巷尾还是在公交车上,他总是旁若无人大声的谈论画技与艺术,让寡言腼腆、不善张扬的我感觉上有点不太适应。忽然在这街头见到我他异常兴奋,立即拉着我的手,问我怎么不来参加湛江地区美术创作班,我说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他说创作班已经开班很多天了,你来参加吧!于是,便领我找到负责组织创作班活动的地区群众艺术馆馆长玉泽夫老师。张建华口齿伶俐,将我的情况介绍过,把我夸奖了一番,玉馆长就同意了,让我赶紧回郊区文化馆要一份写给单位的函,马上来参加创作班。我呢,第二天便到郊区文化馆取得信函,回到学校(那时我在湛江市官渡中学当美术老师)向校长报告了参加地区美术创作班的事情,校长看了推荐参加创作班的信函二话没说便答应了。这样,第三天我就收拾些简单的行李参加了湛江地区的美术创作班。</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那时我才二十岁,刚从湛江市师范学校毕业参加工作一年多,能参加湛江地区的美术创作班,心里说不出有多高兴。这次的创作班是为了组织作品参加广东省业余美术创作大展的,创作班包食宿和提供创作所需的材料。参加创作班的作者大概有40人,与我同一间宿舍的有廉江的李孔安、信宜的许越峰,化州的周兵、徐闻的王琦(与著名版画家王琦同名,后改王小琦),这几位老师的年纪在50岁上下,他们在地方上小有名气。我是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是创作班里年龄最小的,而且我还没有创作过什么作品。这时,他们都在修改作品草图了,画的都是很有地方特色的生活场景,有热火朝天的生产劳动,有喜获丰收的繁忙,有幸福生活的笑容,画中的人物都比较多。我呢,除了几张素描纸,两手空空,手头上一点创作的素材也没有,真的要做一回无米之炊了。</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躺在床上,望着白色的蚊帐顶,只见蚊帐的一角藏着一只长脚蚊子一动也不动;我只好闭上眼睛默默的幻想着灵感的来临。创作对于我来说真的是大姑娘出嫁头一回。生活中的很多人和事在我的脑子里闪现,我熟悉的乡村情景一幕一幕的在眼前回放⋯⋯</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出生于湛江市郊偏远的农村,除了两年中等普通师范学校的读书生活在城区里度过,家乡周边几十里外的县城我从没有到过。从小我家就住在村子的池塘边上,塘边长着两棵枝丫互相交错在一起的老树,一棵是榕树,另一棵是莺歌树,长的果子像玉米的棵粒黄澄澄的特别清甜。这两棵树我再熟悉不过了,它们的一枝一叶一根一须我闭上眼睛就能想像出来。对,我就画这个,这就是我的生活。</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打定主意要画我的生活,可是怎么画呢?怎么把生活的美景变为艺术的美呢?我又掌握了多少绘画的技能呢?我只有从小学开始不断临摹过大量的连环画,懂得画人物的基本结构比例;高中毕业才买了一本工农兵美术技法丛书《怎样画素描头像》,知道点素描的门道;两年的中师学习期间,毎周两节的美术只是做些很简单的作业,幸好课余时间我临过《芥子园画传》的山水册、花鸟册、梅兰菊竹册,读了杨之光执笔的《中国画人物画技法》并临过书中的全部例图,又读过一本《中国山水画技法》、一本《木刻版画技法》⋯⋯。就这样,我自学国画,刻过木刻版画,又画过油画,我所有的基本绘画技能全靠自己摸索领悟,也是这样的自习过程让我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那时我见到有个"美"字的文章我都要读一遍,记得在《美术》杂志上读过吴冠中的《绘画的形式美》一文。我想,我该用什么样的形式来表现我的生活呢!我躺在床上想啊想,慢慢的一幅黑白版画的画面在我的头脑里渐渐的形成了:两棵大树根连着根,枝丫交错在一起;左边那棵大树祼露的树根是白色的然后往上过渡到枝干便是黑色的;相反,右边那棵树裸露的树根是黑色的然后往上过渡到枝干便是白色的。这样,白树根与黑树根交织在一起,黑树枝又与白树枝交错在一块。整个画面形成了由白转黑、由黑转白的轮回变化的律功感,透过两树间的拱洞是一池静静的池水像一面镜子,水面上一位村姑划着小船赶着一群鸭子游向远方。这样的一幅草图很快就画出来了,没有繁忙丰收的劳动场景,又没有什么突出的主题,只是一隅幽静的小情调。同宿舍的老师们看到我的草图都不作声,有点不屑一顾。其他宿舍的人看到了有的甚至摇摇头,连负责创作班的几位老师都说不太好,没啥意思。虽然是一幅近乎小品的普通风景,但我所追求的正是有别于他们的另一种形式感和美感,已经把心中的美景表现出来了,觉得挺有意思的。</h3> <h3></h3><h3>湛江市文艺交流刊物《寸金桥》</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h3><h3> 过了三四天,省里下来一位大画家叫汤集祥(他那时的画就很有时代感,讲究形式美),将要到创作班来观看草图指导创作。这天的上午,冯兆平老师为创作班作了关于版画构图问题和刀法运用的辅导课;下午,汤集祥老师来观看草图。想到创作班里的人对我的草图的态度,我没有勇气把草图拿到会上让人评议。草图会结束后,没想到汤老师来到我们宿舍,我抓住这个机会从蚊帐顶上拿出我的草图请教汤集祥老师,他一看到草图似乎眼前一亮,便说:"不错,很好!形式感很强,可以的。"其他人听了也围过来看。第二天,在一个有一百多人参加的美术创作专题讲座上,汤老师还不忘说:"昨天,创作班里有位年轻人没有把草图拿到草图会上看,我到他们房间里他才偷偷拿出来给我看,画得很好,很有想法,形式感很美。"这样一来,原来对我草图不屑一顾的人也都说:这画慢慢的看也不错啊!这虽让我感觉有些异样,但却增强了我创作的信心,也让我知道了要坚持自己的独立想法。</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由于我这幅完成后题为《晨》的版画尺寸不大,长宽40厘米左右,形式简洁,从上版到动刀刻制,两三天时间便完成了。这时离创作班结束的时间还有二十多天。</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创作班举办的地点在湛江地区电影公司,就是从师范学院上坡过去不多远部队营区对面。记得刚好有一部电影在湛江拍完最后的外景,摄制组在电影公司观看毛片,让我有机会看了一次未经剪辑的颠三倒四的电影。那时电影公司外面道路两旁栽的全是梧桐树,晚饭后我们总会在这路边散步,有时我也会独自彳亍街头,路边梧桐树上变黄的叶子常常从身旁飘落。我从地上捡起一片宽阔的梧桐树叶,悠然自得地欣赏着树叶的纹络走向分布,心中惊叹着自然造物的美妙,决心要把它刻画出来。我寻得一片合意的梧桐树叶,在木板上垫上一张复写纸,将树叶放在复写纸上,再盖上一张素描纸,我在素描纸上用力碾抹,把树叶的纹理复印到木板上。那时年轻的我心中有一股青春的热血躁动着,缺乏做事的耐性。我的耐性也就是从这时开始慢慢磨炼出来的。刻这梧桐树叶,我主要是拿一把自己用兽医用的针头磨成的小圆口刀刻成的,画面是两片只剩下纹络的叶子上爬着一条虫,好像虫子把树叶啃光了,虽然是很常见的景物,但其中已透露出我使用刻刀刻画精细形象的功夫。</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在创作班一个多月的创作学习时间里,我一边读着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一边尝试着开始我的美术创作,看到别人的创作过程也让我学到了不少画技,有机会认识湛江那些大大小小的画家。从此,我也就有了一批画画上的老师和朋友。作品《晨》后来虽然没有入选这次省的展览,但毕竟那年的春节期间在湛江博物馆展出了。看到自己的处女作和这么多作品一起挂在展厅里,自我感觉已经很有成绩了。后来,叶志鸿老师还把我的这幅作品编刊在湛江的文艺交流刊物《寸金桥》的封底,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名字用铅字印在刊物上,对于我在创作上平添了一股无形的动力。</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这一次的创作经历,很感谢张建华画友,让我有机会得以参加创作班,使我开始懂得了什么是创作。</h3> <h3>文艺交流刊物《寸金桥》封底</h3>

创作

草图

美术

湛江

老师

参加

版画

张建华

梧桐树

素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