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我们四个同窗好友都是1958年相继搬迁到河西区平山道德才里,卫星里,东风里。那时我们9岁。62年我们又从不同小学考入天津市师院附中,就是现在的实验中学。我们完成了三年初中和一年的高中课程。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它赋予了我们特殊的身份——老三届知青。69年我们相继离开学校,到农村去,到边疆去。时隔48年我们虽然都已回城,但是已不住在方圆一里地的区域里了。每聚一次大家都要从和平,东丽,红桥,外环赶过来。我们留恋曾经的平山道,这里有我们难以忘怀的少年记忆。今天重走故地别有一番感慨。。。</h3> <h3>这次重走平山道,从我的学校——天津师院附中走起。</h3> <h3>现在的学校是这样的</h3> <h3>当年的学校是这样的</h3> <h3>现在的新楼和当年的北楼</h3> <h3>现在的新楼和当年的南平房</h3> <h3>校门前留个影吧</h3> <h3>卫星里7号增1号——王述婕上学时的家在这儿</h3> <h3>现在改为17号了</h3> <h3>她在这儿也住过</h3> <h3>李志洁上学时住这儿</h3> <h3>这是我小学同学于鹂曾经的家,正好从这走过,把它拍下来。</h3> <h3>后面的高层就是原来卫星里拆盖的,我站的位置后面就是我当年的家。</h3> <h3>远远望着被高层替代的三层楼曾经的家</h3> <h3>76年地震我家的临建棚就建在这个药店的位置</h3> <h3>当年我家住在卫星里第一排,临窗的街道就是平山道,在平山道上还有一条河。。</h3> <h3>王承志站的位置当年她的家就在这儿</h3> <h3>王承志在这儿上的小学</h3> <h3>我的小学,当年的八里台小学。</h3> <h3>当年平山道是很窄的马路,两边还是河,每次上学都害怕有水鬼出来,天津人艺一直就坐落在这里。</h3> <h3>平山道上的小西餐厅</h3> <h3>环境不错</h3> <h3>味道也很正宗,价位适中,小聚首选的西餐吧。</h3> <h3>多么灿烂的笑,愿你健康永远!</h3> <h3>气象台路</h3> <h3>志洁曾经所在的社区</h3> <h3>这次小聚仅我们四人,因为我们当年都住在平山道上。从早上9:00到下午2:00的战地回忆结束了,大家又该说再见了!期盼下次大范围的再聚😊</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今天三十七度高温,烈日炎;</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四位同窗战地回忆,激情扬;</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条街道有校有家,好温馨;</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四十八年重走故地,盼同居。</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同居养老,是我们未来的方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