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美小城—凤凰古城印象

立春

<h1><b>凤凰早晨</b></h1><h1><b>摄影/立春</b></h1> <h1><b>6月12日,我们东北虎婚庆亲友团一行7人在衡阳高铁站分手后,哈尔滨2人去了韶山拜访伟人故居,大庆5人去凤凰古城寻访【边城】足迹。在去往凤凰古城的大巴车上,遇到了一位在古城开客栈的哈尔滨老板娘,就住到了她家的【万国汇】客栈,找到了宾至如归的感觉,留下了美好回忆。</b></h1><h1><b><br /></b></h1> <h1><b><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中国最美的小城—凤凰古城</span><br /></b><b> 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县城位于沱江中游,已有1000多年建城历史,至今仍较完整地保留了明清时期形成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有中国"最美的小城"的美称。古老的吊脚楼,安静的沱河水,美丽的土家族女孩子,凤凰可以给你的印象总是一些美丽的片段。 </b><b><br /></b><b> 凤凰分新旧两个城区,城中土家族、苗族、汉族杂居。老城区傍沱江而建,沱江如酒,沿江的吊角楼就如美人醉酒一样憨态可掬。城内大街小巷中辣子与熏肉的香味四季飘香,多情湘女,婆娑而过。有月光的晚上,苗民男女的对歌声可惊醒每一扇临水的窗户。条石铺砌的街巷,依江而建的木制吊角楼,完好地保留着苗族、土家族的建筑风格。清浅的沱江穿老城而过,红色砂岩砌成的城墙伫立在岸边,南华山衬着古老的城楼,城楼还是清朝年间的,锈迹斑斑的铁门,还看得出当年威武的模样。北城门下宽宽的河面上横着一条窄窄的木桥,以石为墩,两人对面都要侧身而过,这里曾是当年出城的唯一通道。 </b><b><br /></b><b> 老城中有许多的深巷另一端连接到新城区,一头是明清遗留的古朴建筑,一头是钢筋混凝土的现代建筑,一边是身着民族服装的老人,另一边是打扮入时的少年,恍若一条条时空隧道从中穿行而过,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傍晚时的吊角楼是城中富有情趣的拍摄题材,远远望去一根根木桩撑起间间小屋,清澈的江水在屋下流过,屋中摇曳的灯火若隐若现,让人不由得想起沈从文笔下的边城风姿。</b></h1> <h1><b>【名人】</b></h1><h1><b style="font-size: 20px;"> 凤凰人杰地灵。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熊希龄、文学巨匠沈从文、著名画家黄永玉,都是在这里诞生。</b></h1><p class="ql-block"><br></p> <h1><b>【风景】</b><b><br /></b><b> 凤凰风景秀丽。东岭迎晖、南华叠翠、奇峰挺秀、溪桥夜月、龙潭渔火、梵阁回涛、山寺晨钟、兰径樵歌并称凤凰八大景。清亮的沱江水、翠绿的南华山、成排的吊脚楼、古朴的石板街、雄壮的&quot;天下第一大石桥&quot;、溶洞景王&quot;奇梁洞&quot;与中国南方长城、黄丝桥石头城、熊希龄故居、沈从文故居、虹桥风雨楼以及浓厚的民俗风情等构成一幅天人合一的风景画,一道自然和人文相互交融的独特旅游景观。是湖南省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有&quot;中国最美丽的小城&quot;之誉。</b><b><br /></b><b> 境内古迹众多,有建于唐代的黄丝桥石头城,明万历年间的南方长城,清康熙时的凤凰古城墙和古城楼。楚巫文化在这里张扬,多元文化交织沉淀。是一个名声远播的历史文化名城。</b></h1> <h1><b>【物产】</b><b><br /></b><b>凤凰物产丰富。铅锌、汞、锑等矿藏量较大,红晒叶、柑桔、猕猴桃、板栗等土特产品驰名全国。民族扎染、蜡染、纸扎、石雕、服饰、狮头乳猪、湘西黄牛、山野菜等在省内外享有盛名。</b></h1> <h1><b>【历史】</b><b><br /></b><b> 凤凰历史悠久。春秋时属楚国,唐设渭阳县,清改凤凰厅,民国初定名为凤凰县,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b><b><br /></b><b> 凤凰县自古以来一直是苗族和土家族的聚居地区。明始设五寨长官司,清置凤凰厅,以境内的凤凰山而得名。1913年改为凤凰县。2001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特批,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b><b><br /></b><b> 春秋战国 时期,凤凰为"五溪苗蛮之地",凤凰属楚国疆域。据本县出土的文物考证,当时汉文化已影响到这里。秦一统天下,分天下为36郡,凤凰当时属黔中郡。 </b><b><br /></b><b> 汉 高祖五年,更黔中郡为武陵郡。所以凤凰在西汉、东汉、时期为辰阳县地,属武陵郡。 </b><b><br /></b><b> 三国 时期,凤凰先属辰阳县、武陵郡,归蜀;后刘备战败,吴占其地,凤凰仍属武陵郡。 </b><b><br /></b><b> 西晋 时凤凰归镡城县地,属武陵郡;东晋时为舞阳县地,也属武陵郡。 </b><b><br /></b><b> 南北朝 时期,凤凰一直属武陵郡。 </b><b><br /></b><b> 隋 一统江山,改辰阳县为辰溪县。凤凰当时属辰溪县,隶属沅陵郡地。 </b><b><br /></b><b> 唐 初为锦州地,唐高祖武德三年,置麻阳县,凤凰又属麻阳县。唐武后垂拱三年,凤凰从麻阳县分出,次年设渭阳县,县址设黄丝桥,即今黄丝桥古城。古渭阳县,属锦州卢阳郡。 </b><b><br /></b><b> 宋 太宗太平兴国七年,改渭阳县为招谕县。宋神宗熙宁八年,废招谕县,复置麻阳县,渭阳又划归麻阳县。 </b><b><br /></b><b> 元 朝设五寨司,属思州安抚司。这是土司政权时期,由本县少数民族的统治人物执政,五寨司设在今凤凰县城。 </b><b><br /></b><b> 明 承元制,设五寨长官司和竿子坪长官司,都属保靖宣慰司管辖。明永乐三年,置竿子坪长官司,仍属保靖宣慰司管辖。明隆庆三年,在凤凰山设凤凰营。 </b><b><br /></b><b> 清 顺治三年,清朝为了镇压苗民,采取了一系列军事和政治的的的措施,在五寨司设镇竿协副将。清康熙三年,为辰沅永靖道治。康熙三十九年,又将沅州镇总兵官移驻五寨司城,将镇竿副将换防驻沅州。康熙四十三年,苗人向化,裁去土司,置凤凰营于今县城,在凤凰山的原凤凰营地设置通判。通判本应管理地方行政,但当时土司大权在握,形成土流并存的局面。雍正七年,设辰沅永靖兵备道。乾隆元年,改沅州为府属兵备,十六年改凤凰营为凤凰厅,通判升为同知。嘉庆二年,凤凰厅升为直隶厅,属湖南布政使司。 </b><b><br /></b><b> 辛亥革命后,推翻清王朝,1912年元旦,凤凰光复。 </b><b><br /></b><b> 民国 二年9月,废凤凰厅,改建为凤凰县,仍为湘西军政统治中心。 </b><b><br /></b><b> 1949 年凤凰县解放,初属沅陵专区,1955年划归湘西苗族自治区,1957年改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区直至如今。</b></h1><h3><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