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学数学,操作中练思维

张开香

<h3>亲爱的各位评委、园长、老师:</h3><div> 大家——下午好!</div><div> 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张开香,来自保康县教研室。保康——襄阳市后花园,一个美丽的地方,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欢迎大家到保康做客!</div><div> 今天接受评课的任务,心中既忐忑又高兴。为什么呢?这次来参赛的课都是千挑万选、层层选拔推荐而来的,代表了各县、市区的教学水平,可上天没赐我一双慧眼,我担心看不深,看不透,评不到位,怎能不忐忑?但我高兴,能有这样的平台,和全市各位幼教精英们进行思想的交流,进行思维的碰撞,对我是磨炼,是成长,何乐而不为?</div> <h3>  下面言归正传,以个人的浅见说说我学习的体会,说的不对的敬请各位姑且听之,最后,以善芬主任说的为准。</h3><div> 如何来看一节集体教学活动,无外乎把握住两个方面,一个是教师的教,一个是幼儿的学。教师的教要看教学目标定位是否科学、适宜、达成,看教学重难点是否突破,看教学流程的设计,看教学方法的选择,看是否链接了幼儿的已有经验;幼儿的学,看幼儿的学习兴趣是否被激发,是否主动学习,看学习品质是否习得,看是否整理和拓展已有经验,获得新经验,提升新能力。而教师的教是为幼儿的学服务,落脚点在幼儿这个主体上。</div> <h3> 今天上午的6节课,把数学教育的四个内容都涉及到了,其中1节关于图形概念的,1节关于数概念的,2节关于集合概念的,2节关于量概念的。纵观这6节课,基本上都是按照情景引入——观察发现——操作探究——拓展延伸这四大环节进行的,运用了观察、演示、讲解、操作、游戏等多种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幼儿发展思维,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达到“生活中学数学,操作中练思维”的目的。</h3> <h3> 一、做得好的方面</h3><div> 1、紧扣领域核心价值,有效达成教学目标</div><div> 幼儿学习数学,其意义不在于简单的数数和计算,他们所获取的数学知识是有限的,但数学对幼儿思维方式的训练却具有重要价值,还有培养幼儿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是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核心价值。这6节课都能够紧扣领域核心价值制定目标,围绕目标展开活动。比如《糠果店的秘密》,围绕目标引导幼儿观察记录表,理解记录表,并亲自进行统计,记录,达成目标;又如《请你做客大襄阳》,引导幼儿先讨论测量方法,并试一试,然后通过引导,再进行准确测量,获得准确测量方法和经验,让幼儿用不同方法测量古城墙,明白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层层深入,达成目标。</div> <h3> 2、把握幼儿学习特点,促进幼儿主动学习</h3><div> 幼儿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更喜欢形象、生动、有趣、好玩的事物。《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在数学活动中,幼儿的学习特点更明显的表现为游戏学习、操作学习、探索学习。</div><div> (1)创设游戏化的生活情境,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第1节《图形王国》创设了到图形王国参观的情景;第2节《糠果店的秘密》创设了糠果店的情景,通过几个小朋友买糠果的故事展开;第3节《按规律排序》创设小动物排队情景,让幼儿扮演青蛙、小鸭子,展开排序活动;第4节《请你做客大襄阳》创设浏览大襄阳的情境,用测量方法选择最近路线,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第5节《森林大狂欢》创设参加森林舞会的情景,通过找座位,解密码,上水果,复习10以内的加法;第6节《森林大联欢》创设准备森林联欢会的情景,展开排序,极大的激发了幼儿的兴趣。</div><div> (2)充分的操作活动发展了幼儿的多种能力和品质。操作是最有效的幼儿数学学习方式。这6节课,教师都注重让幼儿操作,在操作活动中,教师提供了很多幼儿亲自感知、体验、尝试、建构的材料和机会,并适时启发引导,幼儿充分想象,通过个体操作或集体操作,和材料产生互动,进行再创想象,大胆探索,构建数学经验,获得新经验。比如《糠果店的秘密》,让幼儿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亲自统计,建立统计的初步概念;比如《请你做客大襄阳》,幼儿一共进行了三次操作。第一次操作:让幼儿用回形针自由测量,根据测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出正确的测量方法;第二次操作:用一个回形针进行测量,统计出测量结果,根据统计结果判断哪条路最近;第三次操作: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古城墙的长度,初步感知根据物体的长度选择适宜的测量方法。这三次测量,突出问题导向,给幼儿提供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得出正确的测量方法,并进行再次操作验证,注重测量知识经验的迁移,获得新经验。</div> <h3> 3、注重领域间的渗透融合,促进幼儿整体发展</h3><div> 《指南》指出,“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这6节课,注重了科学领域与语言、艺术、社会等领域的融合,如《请你做客大襄阳》,很好的把科学领域和社会有机结合,渗透热爱家乡的社会情感教育。</div> <h3> 4、坚持多元评价,促进幼儿健康发展</h3><div> 一是大部分教师能做到以幼儿为中心,有效的观察、支持与回应,鼓励幼儿勇于探索新材料,培养幼儿积极探索,乐于坚持的品质;</div><div> 二是坚持正面、激励性评价,帮助幼儿建立自信;</div><div> 三是部分教师问题意识较强,对幼儿的回答、提问不立即给予“是”或“不是”的定性评价,不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观察、浅层次探索里,而是在追问中引发幼儿新思考、新探索,获得新经验,促进幼儿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div> <h3> 二、学习引发的思考点</h3><div> 在上午6节课的学习中,很多环节启发了我的思维,引发了我的思考,在今后的教学教研中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作为重点去研究,去解决。</div><div> 1、每一节活动都应紧扣该领域的核心素养,围绕内容和目标,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而不能在与主题无关的细枝末节上反复讲,反复强调,导致该讲的没讲到位,该强调的没强调到位,偏离主题与目标,活动目标达成不够好。</div><div> 2、科学活动要有科学性、严谨性,包括对概念的理解把握,语言表达,都必须要严谨,给孩子正确的引导,避免出现知识性错误。</div><div> 3、教学活动目标的确定要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既符合现在发展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目标不能太浅,太简单,对幼儿发展没有促进作用,目标的制定要科学,适宜。</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