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寨的辰河高腔

文学空间

<h3><b style="font-size: 20px;">苗寨的辰河高腔</b><br></h3><h3>杨华方/文图</h3> <h3>  吃了早饭,杨琴镇长领我们从泸溪县城出发,在绵绵端阳雨中来到洗溪镇,因她镇里有事,她叫镇委马翼领我们去洞头寨。 洞头寨是村建制,房子依山而建。村委办公的房子在山脚下。我们去这个寨,是因这个村里有一个辰河剧团,他们专演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态的辰河高腔。村宣委说,村里场地太小,她带我们去村里的学校。 虽说是贫困村,小学校建得宽敞明亮,山坡上有篮球场,乒乓球桌,还有健身器,图书室里有几百本书。学校有办公室,教室也很现代化。学校只有9个学生,2个老师,却有6间房子。学校虽不大,设置条件比我读小学时的条件好多了,尤其图书室里崭新的图书,令我羡慕不已。 寨子里的辰河剧团也令我惊讶,古戏装,刀枪棍棒等道具虽不是很精致,但戏里有的一应俱全。只是演员,年纪小的50多岁,大的70多了,没有年轻人。但他们把一个戏的片断给我们唱完了,而且开口的戏腔,有腔有调,声音高亢脆亮,不看他们脸上的皱纹,你不会认为这是一群苗家老人演的戏。戏的故事悲凉,唱腔也悲凉,看着这些苗家老人演的非遗戏,听着这原汁原味令人心酸的苗人腔,我的心也悲凉,不知这样的原味戏,还能唱多少年。<br></h3> <h3>这位苗家爷爷是主角,今年70多岁了。</h3> <h3>这是这个寨剧团的团长,70多岁了,除了平时组织张罗,她还在演出时打小当锣。</h3> <h3>苗寨的楼亭。</h3> <h3>苗寨的青山绿水。</h3> <h3>去苗寨的崎岖山路。</h3> <h3>镇委马冀,是个31岁的小伙子。他爷爷是来湘西剿匪的南下干部。</h3> <h3>寨子里的小学,有个图书室,室内有几个书柜。</h3> <h3>书柜里有很多好书,大都是国内外的名著。一些国外的经典之作,例《落花生》等、我读小学时的学校里,见都沒见过。</h3> <h3>这位司鼓的是导演。他曾是这个村的108个单身汉之一。51岁时无意碰上一个女人,现已生了两个小孩,大的就在寨子的小学读书。据说寨子里的108个单身汉除己去世或结婚的,还有40多个。</h3> <h3>他们的一招一式,是那么认真,那么到位。</h3> <h3><b>作者简介 </b></h3><div> 杨华方,中国作协会员,国家一级作家,编剧。曾为湘钢报社社长,湘潭日报文艺部主任,湘潭市作家协会主席。长篇传纪小说《毛泽东在1925》在《中国作家》发表后,被评论界誉为我国第一部从人性化的视角、以小说的手法描绘毛泽东的文学作品。著有中篇小说集《松叶和他女人》等6部,影视文学剧本《月有阴晴圆缺》、《毛泽东和他的六位亲人》等5部100余集被选拍,或在中央和海外电视台等播放。曾获第三届毛泽东文学奖、中国广播电视奖等。</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