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今天是很有意义的一天。</h3><div>早上我们坐车1个多小时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div><div>“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是中国南京市人民政府为铭记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占南京后制造的南京大屠杀事件而筹建,位于南京城西江东门茶亭东街原日军大屠杀遗址之一的万人坑,1985年8月15日落成开放。该馆保持原地形地貌,建筑成一座纪念性的墓冢。右侧迎面是以中、英、日三种文字镌刻的黑色大字“遇难者300,000”。循院墙小径布列13块小型碑雕,部分地记载着大屠杀的主要遗址及史实,是全市遇难情景的缩影。棺椁形遗骨陈列室门前,竖立着高4米的立雕母亲像,室内陈放着从万人坑挖掘出的白骨和遇难者的部分名单。”(百度百科)</div> <h3>我们可以宽恕,但不可以忘却</h3> <h3>入馆的路上是一个个雕塑在水面上,每个看起来都极为痛苦,馆内设计也十分压抑</h3><h3><br></h3><h3><br></h3> <h3>血色的遗址和后面的五星红旗</h3><div>这是在一个半地下式的小纪念馆内拍摄的,进去之后着实震惊了一下。换了个方式看地面,却能感受到一些深意。</div> <h3>日本友好同胞送来的代表和平的千纸鹤</h3> <h3>逛完整个馆,是一个象征和平的雕塑,让人有些悲哀也有些放下一口气</h3><h3><br></h3><h3>“学那么多历史也没有今天去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感觉那么强烈,第一次真正感觉,不要记仇,勿忘国耻,记住这段历史。刚刚进入大门看到门外的那些雕像整个人都不好了,看完有种重生的感觉,活着真好,活在这个世纪真好,感谢世间万物”</h3><div> ——烨桦</div><div><br></div> <h3>“今天我们从南山竹海坐大巴来到南京市,首先,我们参观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观完之后,我十分悲愤看到日本人,当时侵略中国残害南京的同胞们,我特别愤怒,我下定决心,我要好好学习,好好锻炼身体,等长大之后你,保卫我们的祖国。然后我们又参观了阅江楼,我知道了朱元璋在这里当过皇帝。今天晚上南京爱与幸福的家人们又请我们吃了一顿饭,真是太谢谢南京家人们了。今天真开心”<br></h3><h3> —— 子威</h3> <h3>中午的光盘行动</h3> <h3>吃完饭我们好像恢复了能量。下午来到了阅江楼。</h3><h3>“阅江楼坐落在南京城西北角的狮子山巅,濒临长江。是中国十大文化名楼之一,与武汉黄鹤楼、岳阳岳阳楼、南昌滕王阁合称江南四大名楼。阅江楼碧瓦朱楹、飞檐峭壁、朱帘凤飞、彤扉彩盈,具有鲜明的明代风格,古典的皇家气派。1374年春(明洪武七年),明太祖朱元璋决定在京师(今南京)狮子山建一楼阁,亲自命名为阅江楼并撰写《阅江楼记》,又命众文臣职事每人写一篇《阅江楼记》,大学士宋濂所写一文最佳,后入选《古文观止》”(百度百科)</h3><h3><br></h3> <h3>阅江楼前台阶边的小石像神态各异,每个都栩栩如生,让人不禁赞叹一声巧妙</h3> <h3>阅江楼内的苏绣四大名楼</h3> <h3>郑和下西洋</h3> <h3>阅江楼内导游为我们讲解明朝历史</h3> <h3>站在景区山上俯瞰周围景色。</h3><h3>“阅江楼,这名字让人听起来很平庸,的确,挺平庸的---对常人来说。但它在我眼里并不平庸,是它,让我改变了方向,看到了自己,看到了优点,看到了缺点,看到了一切,一切的一切。</h3><h3>孤独一词大家都很熟悉,我们大家其实都一样,外表仿佛充满力量,不畏惧任何事情,但内心最怕的就是孤独。孤独,不是没有朋友,也不是被朋友嘲笑,也不是没有异性朋友被同性朋友嘲笑,更不是没有朋友,而是喜欢着对方,想对对方好,你却无能为力,是被别人抢去并得到赞赏的眼光,是与你越来越远,是与你保持距离……</h3><h3>人生像场游戏,你总在不停的得到经验,不停的选择,不停的做赌注,如果一句“喜欢”说出了口,纯情的感情将不复存在。</h3><h3>之所以怕孤独,还不是害怕踏出第一步,还有伴随着疼痛等我交流以及难以得到的羁绊</h3><h3>选择其实很难,需要不断突破,有些人不愿突破,活在别人的世界里,而我们活在自己选择中,当遇到选择时,抛硬币总是最好等我选择。并不是因为它总能给出对的答案,而是在你把它抛在空中的那一秒里,你突然知道你希望它是什么。</h3><h3>(回来,跑远了qwq)</h3><h3>望江楼其实挺美的,刷满画作的房顶,丰富的人像和江山结合在一起显得尤为震撼,七楼更是美不胜收,到了阳台有种一览众山晓的感觉,整个南京城和大桥展现在眼前,有种豁达的气质从中流露出来。</h3><h3><br></h3><h3><br></h3><h3> 17.6.14</h3><h3> 东旭”</h3> <h3>阅江楼上所拍摄的明城墙,保留至今</h3> <h3>阅江楼景区被楼厦包围,城市里的古迹</h3> <h3>阅江楼上阅长江</h3><h3>“看着外面的景色,轨道、楼房、马路、长江大桥,一切都是如此祥和又规律,难以想象,这片土地上曾经遭遇的一切。六朝古都,南京大屠杀……南京承载这样厚重的历史。早上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所看到的一切又浮现在眼前。历史的滚轮一直在转,这片古都遭遇的一切如今也恢复正常。很庆幸生在现在的和平年代。当初清朝闭关锁国时,肯定也不知道后来的南京会遭如此暴行吧。”</h3><h3> ——冰冰</h3> <h3>最后选取我们的合照作为结尾,留个纪念。</h3><h3>永远不要对他人的苦难无动于衷,因为谁也无法保证下一个不是你我🙂</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