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塔依然烟雨姿,桃花无复出墙枝。 板桥烟草河边路,梦得闲行是昔时 ——记五塔寺

yin jun

<h3>  在北京生活60年了,居然一路打听着才找到五塔寺!抬头一望,哈《真觉寺》!啥意思?原来人家从来没叫过五塔寺。可许多北京人只知道《五塔寺》!却鲜有人知《真觉寺》!如果按照《真觉寺》找,天知道找到哪儿去啦?</h3> <h3>  真觉寺金刚宝座塔位于北京海淀区西直门外白石桥以东的长河北岸。因其形式是在一个高台上建有五座小型石塔,俗称五塔寺塔。为中国第一批重点保护文物。 塔所在地真觉寺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清时因避雍正帝胤禛之讳,改名大正觉寺。寺于20世纪初被毁。塔建于明代成化九年(1473),按照印度佛陀迦耶精舍(释迦得道处伽耶山寺所建的纪念塔)形式而建!</h3> <h3>  五塔寺和北京动物园的后门隔河相望。是一个清清静静地方, 因为没有大殿的遮挡,一眼就望到塔。塔的左右矗立着两棵古老的银杏树,在湛蓝的天空映衬下显得分外妖娆。这两棵古银杏树伴随着这座古塔六百年了。衬托着宝座佛龛竟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气势。</h3> <h3>  这种高台上建有五塔的佛塔,被称为金刚宝座式塔。金刚宝座式塔在造型上属于印度形式,但在结构上(如宝座上的短檐、斗拱和宝座顶上的琉璃罩亭等),明显地表现了中国建筑特有的传统风格,成为中国建筑和外来文化互相结合的创造性杰作。中国现存为数不多的几座这类塔中,北京有西黄寺的清净化城塔、碧云寺金刚宝座塔和真觉寺金刚宝座塔,其中时代最早、造型最精美的,要属真觉寺的金刚宝座塔。 </h3> <h3>  塔座的正门上有“敕建金刚宝座塔”的匾额。塔前的两株银杏树一雌一雄,树龄逾600年,需三人合抱,堪称真觉寺一宝。相传早年间,京西百姓常在重阳节登塔远眺以应时令。</h3> <h3>  金刚宝座塔全部用汉白玉建造,周身布满雕刻。由于石里的铁被氧化而呈现出淡淡的橙黄色。五座密檐的方塔中,正中的一座高十三层,四角每座高十一层。中塔的正南有一座两层檐的琉璃罩亭,阶梯的出口就在里面,罩亭顶上有一蟠龙藻井,这是皇家寺院的标志。五座塔的顶上均有一小型覆钵式塔刹,中间大塔的为铜制,其他四座的为石质。</h3> <h3>  在塔建成后,为保护这座金刚宝座塔,塔的表面的石料全部用“血料”保护起来。据说“血料”使用猪血和上腻子和面粉加糯米汁调匀后刷于塔身上,再多次贴麻布刷大漆后完成。现依然可在雕刻的凹陷处见暗红色的痕迹。</h3> <h3>  佛足在中间塔南面须弥座腰的正中位置刻有一双凸雕佛足,足心向外,下面托以盛开的莲花。这种凸雕佛足在北京寺院中仅此一处,其他地方的佛足均为凹刻。</h3> <h3>  夕阳掩映下的金刚宝座,静谧娇羞,精巧美艳!如出浴的少女,又有谁知道她数百年来惊心动魄的荣辱兴衰?</h3> <h3>  清乾隆二十六年,在真觉寺为皇太后祝寿,盛况空前,成为该寺的最鼎盛时期。现在还有描绘当时盛况的《釐延千梵》图传世,从图上可看到真觉寺当年数重院落的全貌。</h3> <h3>  八国联军的一场大火,就只剩下这石头雕琢的金刚宝座!</h3> <h3>  真觉寺在京西自明代始,一直是文人墨客舒发才学的地方!</h3> <h3>  郭外春犹在,花边坐落晖。柳深莺细细,桑密鵀飞飞。一水金光动,千林红紫微。徘徊香满地,约马缓将行!</h3> <h3>  古寺不知年,松竹无近趣。老僧摘春芽,龙钟坐高树。客影碌碌然,步步追春天。石阁三层上,金刚五座连。御家赐出西番样,白日摇光动仙掌。故见双趺隐法身,随人结想如来像。</h3> <h3>  塔黄山翠色,交入客清樽。晓日登峰树,秋光匝水村。法轮空界出,人语半天喧。高柳堤无尽,终朝立寺门。</h3> <h3>  塔内四面佛龛中供奉的佛像</h3> <h3>  塔身浮雕</h3> <h3>  这种石狮子造形逼真生动有趣!</h3> <h3>  各个时代佛祖造像</h3> <h3>  这么精巧的门墩也极为罕见!</h3> <h3>  状元石</h3> <h3>  摩崖石刻</h3> <h3>  乾隆御笔</h3> <h3>  正觉寺创建碑</h3> <h3>  正觉寺修复碑</h3> <h3>  佛像背后雕满精致的小佛</h3> <h3>  息水兽</h3> <h3>  闭馆的大喇叭响了起来,再怱怱看两眼。出了寺院幌如隔世,一座皇家寺庙历经沧桑,战乱烈焰留存至今弥足珍贵!</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