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匹兹堡

李延

<h3>闺蜜的侄女在美国留学,定于六月初在匹兹堡完婚,于是闺蜜强烈要求我陪她去参加婚礼,由此得以漫游匹兹堡。</h3><div>从北京出发,登上美联航去往美利坚合众国的飞机,飞机很大,每排九人,一共四十五排。空乘人员和国内不一样,国内的空乘人员不是美女就是帅哥,美联航的空乘人员只是一种职业,无关年龄和相貌。</div> <h3>在国内飞机上往下看,一般都是厚厚的云层,虽然也很好看,但是在美国上空,不知道是飞行高度的原因还是天空的纯净,往下都能看到地面,云层很薄。</h3> <h3>经过13个小时的长途飞行,来到华盛顿,来不及感受机场的风景,不懂英语的我们沿着指示牌(华盛顿机场在关键处有工作人员举着中文牌子引导,注意,除了英语,只有中文牌子哦)办理入关手续。入关手续没有想象中的麻烦,在飞机上就填好了申报表,但是那个美国海关的帅哥只是微笑的核实了照片,用手势指挥我们按指纹,就比划可以通过了。终于在半夜到达了匹兹堡。一出机场青草的气味扑鼻而来,侄女居然还说匹兹堡在美国空气质量是比较差的一个城市。</h3><h3>入住酒店,酒店类似于国内的快捷酒店,但是比国内快捷酒店房间大很多,设施齐全,有微波炉、冰箱、熨衣服的熨斗和熨衣板、电吹风等,只是没有洗漱用的牙刷和牙膏,没有拖鞋,每晚只需100美元,这样条件的酒店国内价钱应该200块以上。</h3><h3>早晨是被鸟叫吵醒的,打开阳台,清晨的匹兹堡很是安宁。</h3><h3>吃完早饭开始漫无目的的闲逛。</h3> <h3>入住的酒店在匹兹堡大学附近,这边最著名的是匹兹堡大学和侄女就读的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h3><h3>匹兹堡大学图书馆。里边什么样不知道,外边感觉很悠闲,像咖啡屋,可以喝着咖啡在树荫下看书。</h3><h3><br></h3> <h3>匹兹堡大学图书馆对面的建筑,好像是博物馆还是艺术馆没搞清楚,想说的是我们在拍照的时候来了个美国小姑娘,很热情的告诉我们拍照这个建筑的最佳地点,效果果然不一样。</h3> <h3>匹兹堡大学标志性建筑Cathedral of Learning,有42层,高535英尺(163米)是始建于1925年,落成于1937年的哥特式建筑,是世界第二高教学大楼。除了是整个匹兹堡大学主校区中心地标之外,也是匹兹堡著名观光景点。这些都是在闲逛时偶遇的一个中国人上前主动给我们介绍的,还强烈建议我们一定要进去看看,我们才知道Cathedral of Learning里最著名的是内部的Nationality Rooms,每间教室被设计成不同国家文化风格,这些文化风格皆由所属国家派专人负责规划,目前共有27间国际教室,供教学以及参观使用,而且特自豪的告诉我们有中国的教室。三楼是免费参观的,我们直奔三楼,真的是各国教室,尽显各国特点。</h3> <h3>我的英文实在太烂了,看不懂具体是哪个国家的教室,但是真的各不同,极具特点。</h3><h3>每个教室都有介绍,国家的名称,或者是门,或者是窗,或者是墙上的雕塑、浮雕具体表达的意思,只可惜我的英文实在是不提气。</h3> <h3>这个教室看懂了,是印度的,座椅后边是佛像。</h3> <h3>这个好像是奥地利的教室,最是金碧辉煌。</h3> <h3>走廊里隔三差五摆放有这样的座椅。</h3> <h3>三楼没有找到中国的教室,从楼梯下到一楼。楼梯间里的窗户都有精美的图案,而且每扇窗户都不同。</h3> <h3>一楼中心位置是供休息的地方,仰望穹顶,真的被震撼到了。</h3><h3>一楼的教室不是全免费参观的,门开着的可以随意参观,锁门的需交钱找人开门才能进去参观,好像每人4美元。中国教室是属于收费参观的,没找到拿钥匙的人,所以没看到中国教室,有些遗憾。</h3> <h3>壁炉。</h3> <h3>壁炉旁边墙上的雕塑。</h3> <h3>从Cathedral of Learning出来,对面是一个教堂Heinz Memorial Chapel,正是侄女举办婚礼的那个教堂。听说我们是从中国来参加婚礼的,教堂的工作人员(后来侄女介绍应该是匹兹堡大学的研究员)非常热情的给我们介绍教堂的历史。这位研究员特意拿过来一瓶Heinz 番茄酱问我们知道这个牌子的番茄酱吗?我们回答知道的时候,她更兴奋的带我们到教堂的一个牌匾前,指着牌匾告诉我们这个教堂就是由Heinz公司的创办人Henry J. Heinz为了纪念母亲Anna Margaretta Heinz所出资建造的,想起儿子小的时候没少吃这个公司的米粉,亨氏产品。</h3><h3><br></h3> <h3>通往教堂路边的石凳都雕刻有图案。</h3> <h3>Heinz Memorial Chapel教堂内部的风琴设计和马赛克彩绘玻璃窗太漂亮了,但是怎么拍也出不来我看到的色彩效果,仔细看才发现玻璃窗不是平面的,是凹凸的。</h3><h3><br></h3> <h3>与匹兹堡大学一街之隔的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h3> <h3>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茅以升(中国现代桥梁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曾任我们学校校长,是这个学院历史上授予的第一个博士。</h3> <h3>更喜欢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的环境,像公园。</h3> <h3>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的标志性建筑:勇攀高峰。</h3> <h3>建于1926年的一所高中学校。</h3> <h3>中午侄女领着来到一家汉堡店吃巨大的美国汉堡,我们五个人要了三个汉堡居然还剩了半个没吃完,价钱不贵,39块钱(当然是美元),小费有点心疼,约定俗成,一般是消费额的百分之十五至二十,我们取中间值,给了8块钱(当然也是美元)。</h3> <h3>吃过午饭,因为时差还没全倒过来,回到宾馆休息。休息够了,出门打算去城里山上逛逛,有一点不习惯的是这边出租车几乎没有,只好坐公交车。</h3><h3>在酒店大堂,正好有一张我在网上看到的上山缆车图片,于是我们连比划带说的问路。被我们问到的是一个酒店工作人员,一个老太太,我们拿着手机下载的高德地图,老太太帮我们输入缆车站地址,然后搜索,不成功,看老太太懊恼的样子,可爱极了。后来发现是我们的手机没联网,老太太那个表情又有趣极了,联上网一搜,出来结果,老太太兴奋的居然手舞足蹈的欢呼,其实美国人也很简单,高兴和不高兴都表现出来。</h3><h3>根据地图显示的路线我们出发,到了公交车站,一个美国老人主动跟我们用中文打招呼“你好”,然后就是一串英语,本来还以为遇到一个会讲中文的美国人,原来只会有数几个词。当我们说要去的地方,那个美国老人非常热情的告诉我们怎么坐车、怎么换地铁,但是看我们茫然的表情,说了句follow me。于是我们跟着他坐公交车到downtown,换乘地铁到monongahela lncline,一路上跟我们攀谈,路过体育馆告诉我们今天有冰球比赛。下车的时候车上的美国人都跟我们说再见,祝我们玩的开心。有一位女士跟我们一起下的车,出站后还指给我们看告诉我们那里就是我们要去的缆车站,热情的美国人民。</h3> <h3>黄昏的Monongahela River景色。</h3> <h3>匹兹堡城里有Allegheny River和Monongahela River两条河,河上有446座大大小小的桥梁, 是世界上拥有桥梁最多的城市,所以匹兹堡又叫桥梁之都。</h3><div>这条桥叫smithfield street bridge,建于1881年,全钢结构,闺蜜哥哥是桥梁专家,对这座桥的设计和工艺惊叹不已。</div> <h3>匹兹堡又叫钢铁之城,这样的钢铁雕塑随处可见。这个雕塑叫lungs of blast furnace。</h3> <h3>晚餐SUBWAY的汉堡,也是无比巨大,我两只要了半个。卖汉堡的黑人小哥很是耐心的帮我们点餐,看着好多夹在汉堡中间的肉食和蔬菜、芝士,我两这个纠结。终于选定牛肉和两种肠,芝士很多种,我两要求要淡点味道的,黑人小哥又耐心的帮我两选了芝士,放进烤箱里烤了不到半分钟,选完蔬菜,选沙拉酱又开始犹豫茫然,实在太多种,黑人小哥好心的倒出一种让我两尝尝,这才搞定这半个汉堡,味道很好。价钱便宜,才6块钱,还不需要支付小费。</h3> <h3>Monongahela River河边的咖啡屋。</h3> <h3>Monongahela River对岸就是downtown。</h3> <h3>建于1870年的缆车站,从这里可以登上匹兹堡最高处Mount Washington。</h3> <h3>从Mount Washington山顶看匹兹堡。</h3> <h3>Allegheny River和Monongahela River两河交汇。</h3> <h3>Mount Washington山顶的教堂,大门敞开,供需要忏悔的人随时进去忏悔。</h3> <h3>那个最亮的地方就是刚才路过的体育馆,能看到里边人非常多。</h3> <h3>突然从体育馆里开始燃放烟火,持续了将近半个小时。第二天我从网上查到原来是2016-17赛季北美冰球职业联赛NHL斯坦利杯总决赛,匹兹堡企鹅主场6比0狂胜纳什维尔掠夺者,总比分为3比2,率先拿到赛点。</h3> <h3>Mount Washington山顶上,停着一排非常炫酷的摩托车,但是看到旁边站着那些穿着非主流的年轻人,果断打消拍照的念头。</h3><h3>下山回到酒店已是半夜,回来的地铁和公交车上没什么人,路上也没什么行人,貌似治安还不错,但是还是感觉有点怕怕。</h3><h3>第一天的狂逛,第二天要进行婚礼前的彩排,我跟闺蜜在没人陪伴,听不懂不会说一句英语的情况下去逛了逛便利店和小商店。东西非常的便宜,上点岁数的美国人都很热情友好乐于助人。</h3> <h3>第三天参加侄女婚礼,先是新郎和父母入场,然后伴娘、伴郎和花童依次入场,最后美丽的新娘在父母陪伴下入场。牧师开始主持婚礼,结婚誓言“我愿意”,带上幸福的戒指,在主的面前祈祷,点上蜡烛,在唱诗班的歌声中深情凝视,最后幸福的相拥kiss。</h3> <h3>downtown政府大楼,石头房子,有点味道。</h3> <h3>这栋楼上的黑色是当年匹兹堡作为钢铁之城时空气污染的痕迹。</h3> <h3>匹兹堡的最后一晚,美丽黄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