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题记:多么熟悉的声音,陪我多少年风和雨,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br /> <br /> 我曾无数次拿起笔想记下父亲生前的点点滴滴,以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然而二十多年来,让我迟迟不敢动笔的是我害怕自己贫瘠的文字无法记载父亲那善良而正直的人格,那真实而厚重的一生!我原以为时间会磨平一切记忆,然而无论斗转星移,岁月流失,也无法改变我对父亲与日俱增的思念之情!<br /> 父亲是我一生中最敬重的人。他高大的形象、奇特的经历无时不刻深印在我的脑海里。父亲虽然只是一位普通人,但却有着独特的经历,独到的思想见解,独有的人格魅力。他的这一切深深地影响着我、感染着我,让我从内心深处对他由然生敬。父亲赐予我的不仅是生命,更多的是思想精神和生活智慧。这也是我一直以来在很多方面,特别是在学习、品格以及思想境界方面都有着常人无法拥有的骄傲!所以,任何时候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父亲在我心中的位置。<br /> 每逢佳节倍思亲。此刻,父亲的身影又在我眼前浮现,父亲的声音又在我耳畔萦绕。往事历历在目,记忆的闸门又一次被打开,我再也无法压抑自己长久以来思念父亲之情,终于鼓起勇气不由自主地坐在电脑前任凭泪如泉涌,泣不成声,也按捺不住我对一生最挚爱的父亲一往情深的缅怀 ! </h1> <h1>坎坷一生 <br /> 父亲是一个非常苦命的人!小时候常听祖奶奶说,父亲祖籍河南,兄弟姐妹八九个,他是家里最小。五六岁那年,父母带他逃荒到华阴,因生母半道病故,生父无力抚养,就把他送给我现在的爷爷奶奶。爷爷奶奶一世无儿无女,非常疼爱父亲。虽家境贫寒,但仍送父亲上学读书,可就是不让见他的亲生父亲!父亲曾给我讲:他还清楚地记得,生父好几次到家里来看他,可爷爷奶奶就把他锁起来不让相见。就这样,在一次次绝望中,他与亲生父亲断绝了关系,从此他的家人便杳无音信!起初,他也很想念自己的亲人,晚上常常一个人躲在被窝里抹眼泪。久而久之,在爷爷奶奶的百般疼爱下,慢慢的他也就淡忘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岁月模糊了童年的记忆,他与爷爷奶奶的感情与日俱增,抚养之恩终生难忘。直到父亲去世,再也没见过他的家人,就连自己姓甚名谁也不得而知!在我后来的回忆中,我隐约明白了为什么父亲除了孝敬爷爷奶奶外,而且一直都对我本家的各位爷爷奶奶、堂叔堂婶堂姑以及我们的堂弟堂妹都无比尊重和关爱,他不止一次的教育我们兄弟姐妹要爱我们这个大家庭,爱家族里的每一个亲人,要懂得尊老爱幼,与大家和睦相处。<br /> 父亲初小毕业,由于奶奶长年有病,家里供养不起他上学,爷爷就送他去一家药铺当学徒。在药铺掌柜家可以说是什么活都干——打杂,看孩子、买菜、做饭、搞卫生,几乎所有家务都由他承包!可父亲却说那时他根本不觉得累,因为在那里他能学到在学校里根本学不到的更多的东西。父亲不仅聪明、写得一手好字,而且眼里有活、手脚又特别麻利,所以药铺掌柜除了让他抄药方、背药方,还让他抓药、切药,给他一些医学方面的书籍。三年学徒期满,父亲就掌握了许多药理学方面的知识。父亲擅长写读书笔记,一本本文字积累为他后来从医而成为一方名医奠定了基础。<br /> 父亲十八岁就与母亲结婚,母亲家境甚好。外公是教书先生,父亲受其影响,每日秉烛夜读,白天下地干活,夜晚手不释卷。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外公和母亲的大力支持下,只有初小文化的父亲借来舅表哥的高中课本和毕业证考上了名牌大学。听母亲说,那时日子十分艰辛。自她嫁过来奶奶就一直卧床不起,爷爷又在离家三十里外工作,几乎每月只能回家一次,哥哥还不满一岁奶奶就病逝,为了供父亲完成学业,她几乎变卖了所有的陪嫁,白天背着哥哥下地干活,夜晚怀抱哥哥在油灯下做鞋以补贴家用。遗憾的是父亲学业未成,在反右浪潮的推动下,学校也开展整风运动,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胆小老实的父亲给学校说他是用别人的毕业证考的大学,因而被定为右派,被遣送回家······<br /> 不甘于命运捉弄的父亲为了生计便独自闯荡江湖,有幸遇到上海一位祖传名医。由于有药铺经验积累,加之他聪明好学,因而在师傅的指点下,没几年就出师。父亲常对我说:师傅家世代不收徒弟,可能是与他有缘,见到他就特别喜欢。师傅师娘待他如亲生儿子,师哥师姐对他如亲兄弟。师傅言传身教传承优良医德,恩师谆谆教诲使他终生受益。于是,他很快就能独当一面,从此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行医治病,造福人民。</h1> <h1>恩泽相邻<br /> 文革期间,由于父亲被定为右派,所以他在家乡只能一边接受劳动改造,一边行医看病,济世救人。最让我难忘的是每次开批斗大会父亲不得不陪着,尽管村民们都为父亲鸣不平,可都是敢怒不敢言。在我很小的记忆里,每次都陪母亲躲在人群里流眼泪,可会后父亲总是安慰我:相信吧,爸爸是个好人,从没做过亏心事,老天自有公道!<br /> 其实,无论现实多么的残酷,命运多么的不公,而我幼小的记忆始终都相信父亲是个好人。那时来我家看病的人真是络绎不绝。有本乡本土的庄稼人,也有各级政府官员;有部队领导,还有各单位的干部;有本县境内的,还有外县外省的,特别是山西河南一带慕名而来的人很多,整日门庭若市。可无论是谁,凡来我家就诊的,父亲都一视同仁,从没有过高低贵贱之分。而且他还经常对那些家境贫寒的病人免费诊治。我从小就喜欢一有空就坐在父亲身旁认真听、仔细看父亲诊病的经过。每次都被父亲那渊博的知识,高尚的医德所感动。记得村里有一位人家,家境很贫寒,五六个男孩,只有老小是女孩,父母视她为命根子。那姑娘跟我妹妹同岁,自幼患癫痫病!无论白天黑夜,只要一犯病,家人就火急火燎的带孩子来医治,可父亲从未收取过一分钱。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有一天父亲下地去干活,家里突然来了一位操着外地口音的人,一进门就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快、快,救命……然后用手指着门外,我跟着母亲连忙朝门外一看,原来架子车上躺着一个病人,肚子鼓得老高,只听微弱的声音呻吟着,我当时还在纳闷,心想生孩子干嘛不去医院?母亲见状急忙吩咐我快去地里找父亲,我撒腿就跑……当时父亲正在生产队干活,听我说明来意,连忙给队长请假。我记不清当时队长是否同意,只记得父亲跟我赶紧回了家才救了那人一条命。事后病人家属送来锦旗以表感谢,然而父亲却因提前下工而遭到治保主任的处罚,这件事在我童年的脑海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我甚至那时都想着等我长大了我一定要找治保主任理论,还父亲以清白。可随着时间的流逝,年龄的增大,我渐渐明白了——文化大革命,那是一个惨无人道的年代!无法无天的年代!风狂的年代!不堪回首的年代.......就连中央领导人都不能自保,何况普通老百姓呢!!!<br /> 好人自有好报。1978年,是我们全家最难忘的一年。父亲终于被平反昭雪,县卫生局安排父亲到中医院工作。由于父亲医术很高,名声远扬,前来就医的人络绎不绝。后来父亲升为院长。他在任期间,为华阴卫生界做出了很大贡献,培养了一批批新人。他不仅每周要去卫生局给医生们讲一节日语课,而且还要给农村赤脚医生上一节专业课。终因积劳成疾于1989年病退,养病其间,他还经常为村民们看病。为了提高村民素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他捐资为我们村成立橡棋比赛,锣鼓队。还经常为村文艺队编写剧本,那时我们村的文艺队很有名,经常出外演出。他还为村里出资修路,得到村民们的敬仰!<br /> 父亲病重期间一再叮咛:必须响应党的号召进行火化(那时好多人都不能接受);不准我们给单位提任何要求;医药费如果单位有困难就不要报销。直到2010年前后,父亲看病的药费才在现任中医院院长的督促帮助下给以报销。还有部分村民欠的医药费,至今未给。前些年,在我们家最困难时,我们姐弟几个也没一个人去收账。于是,母亲才把那些欠账单全部烧毁,她说其实这也是父亲的心愿。<br /> 父亲临终再三嘱托我们姐弟几个必须学下真本事,业务上要精益求精,不要做伤天害理的事,要与人为善。父亲于1994年元月4日去世,享年55岁。父亲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虽然活的很短暂,但却非常精彩!父亲的丧事办得很浓重,县卫生局、中医院、村委会联合召开追悼会,全村哀悼,十里八乡人为他送行。我当时无法接受事实,真是痛不欲生!<br /> 父亲走了,永远离我们而去,撇下母亲和我们兄弟姐妹四人!当时,哥哥远在他乡,小弟刚参加工作不久,尚未成婚。这个重担就落在母亲和我肩上,多亏我有个好老公,不然那时我们真不知道该如何度过!</h1> <h1>父女情深 <br /> 小时候母亲常说:自我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父亲就对我倾注了他所有的爱,视我为掌上明珠。我是在父亲温暖的怀抱中咿呀学语,在父亲结实的手臂下蹒跚学步。我孩提时的每个细小变化都付诸了父亲的心血,我幼年时的每段成长都凝聚着父亲的汗水。父亲多才多艺,知识渊博。熟读四书五经,上知天文下懂地理,琴棋书画无所不通。父亲自制的小钢琴,音质真的不错。父亲诊所墙上挂的那张他亲手画的人体解剖图,简直就像复印的。我家前门上的那副对联也是出此家父的手笔,几十年来一直镶嵌在前门两边,凡有高深造诣的人若从我家门前经过无不交口称赞——这一定是个名医之家,有的还甚至登门拜访。在父亲的影响下,我自幼喜爱读书。父亲一有空就教我读书识字,学校就在我家门前,母亲说,每逢大人忙的时候,我就一个人偷偷跑到学校趴在门槛底下听同学们读书。五岁那年,在我一再哭求下,父亲恳请校长把我作为编外生收下。从此我便进入了人生最宝贵的时期——入校读书。<br /> 也许是由于我自幼天资聪明,勤奋好学,所以在父亲的谆谆教诲下,虽然我在班里年纪最小,却一次又一次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于是很快从一个编外生转为正式学生。父亲当时别提有多高兴了!在我成长的整个过程中,父亲一直陪伴在我的左右。我清楚的记得,上小学时,父亲一回家就把我和哥哥叫到跟前,让我们汇报当天的学习情况,检查我们的学习效果,一旦发现我们有似是而非的问题就立刻启发我们认真思考并给我们耐心讲解,直到我们弄懂为止。每次推磨子,一停下来休息,父亲就用手把地上土铺平,用木棍教我和哥哥在地上写字,算算术。哥哥从小顽劣不驯,而我又十分乖巧。董事的我总怕惹父亲生气每次都会帮哥哥打掩护。父亲常对我们说:学习最忌"一知半解","不懂装懂"。我每次都是认真聆听父亲的教诲并铭记在心。五年的小学生活一眨眼就结束了,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初中。记得当时班主任和科任老师都开玩笑说:你这么小,那么远的路,你怕连书包都背不动。还不如让班上那几个年龄大的没考上的同学替你去(因上学早,大部分同学大我一两岁,有的因为老留级比我大三四岁)。于是,我怀着童年美好的梦想踏进了中学的校门。 <br /> 中学是每个人萌发理想,幻想未来的斑斓时代。单纯而幼稚的我却只知道穿梭在两点一线之间,与书包作朋,和书本为友。父亲除了对我学习上鼓励以外,更重视对我的思想教育和品质的培养,帮助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我要尊敬老师,帮助同学。暑假期间,经常带我跑步,打羽毛球(小时我体质很弱)。初中时正赶上两年制变三年制,高中开始考英语。由于当时没那么多英语老师,初二暑假市局才在培训一批英语老师。父亲得知后,便每天下午带我到十多里以外他的好友家学英语。叔叔是哈尔滨大学毕业,阿姨十五岁就考上北京大学。漂亮的阿姨加上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没几天我就掌握所有国际音标,自己能读生词,朗读简单的课文。阿姨教给我学习英语的技能技巧,也就是从那时起我便与英语结下了不解之缘,为我后来的教学生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初中各门功课都名列前茅,毕业时,在父母和老师、叔叔们的建议下,我放弃了中专和中师的报考以及推荐上高中的名额,以优异成绩考入市重点学校的重点班,进入了人生的又一个转折点——高中。 <br /> 都说高中不恋爱是傻子。高中时代的恋爱很干净、很纯洁。可我依然是傻傻的傻傻的啃着书本,机械的每天为同学们收发着作业本。唯一不同的是把从家到学校之间的两点一线改为从宿舍到教室。由于住校,一周只能回一次家,和父母见一次面。每次回家都有和父亲说不完的话,总是带着父母的千叮咛万嘱咐恋恋不舍的离开家。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有一次,我无意中说我们开始学习立体几何,我觉得有点难,总没有立体感。父亲认真翻看着我的书没有做声,我也没在意。然而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等我第二个星期回家时,一进家门就看见二门底下摆着各种各样用泥捏的实物——圆锥体、圆柱体、棱锥、棱柱……等等等等,应有尽有。我一下惊呆了,眼泪不由自主的流了下来,心里一个劲地说:爸爸,您真是太伟大了!父亲来到我身边,耐心的给我讲解怎样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图形,教我怎样树立空间想象能力。高中两年,父亲虽然没有像以前一样天天陪在我身边,但每当我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就会想起父亲对我的教诲——善于动脑,勤于思考。这种学习品质一直伴随着我成长,以至于后来我把它传递给我的学生,传承给我的女儿…… <br /> 自我工作的那天起,父亲就教我怎样做好本职工作。他常说:医生要有医德,教师要有师德。庸医杀人,庸师毁人。要有以身立教,诲人不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只有博览群书,才能应对学生的各种问题。父亲语重心长的话语让我终生受用…… <br /> 和所有姑娘一样,女大当嫁。尽管父亲舍不得女儿离开,但还是风风光光送女儿岀嫁……我在怀孕期间,反应特别强烈,五六个月还呕吐不止,体质特别差,父母很是担心,每个星期父亲都亲自配两瓶液体为我补充能量,直到我顺利生产。也许这个缘故,我女儿一生下来就身体健康,聪明可爱。随着孩子的出生,生活负担的加重,加之离家较远,我回家的次数也逐渐减少。然而父女之间的牵挂却与日俱增。每次见面总有数不完的辛酸泪,享不尽的甜蜜情。可以说,我的前半生是在父母的呵护中长大,在老师的关怀下成长,在同学的羡慕下进步。如果说人生总会有遗憾,那就是当我面对父亲的病情一天天在加重时我却无能为力,束手无策!!!当我听到医生宣判不能手术,回家保守治疗,我当时是那么的无助,一下子瘫坐在病房外止不住的泪流满面,真是感到天都要塌了!!!父亲最后的那段日子,我几乎天天陪在他身边,一下班顾不上回家看孩子直奔父亲身旁,哪怕看上一眼也安心。可每次没呆多久,父亲就一个劲的催促母亲让我赶紧回家,总说路那么远,孩子在家,明天再别来了,有我妈在,他没事。可我总想,只要父亲活着,我宁愿天天跑。然而"人生自有命"啊!!!父亲还是离我们而去!那段日子,我真是痛不欲生,常背着家人以泪洗面!我甚至不敢踏上回家的路……<br /> 慢慢的我在悲痛中逐渐坚强;我在思念中渐渐长大;我在责任和困难面前更加成熟。我知道伤心和眼泪都无济于事。懦弱不是我的性格;软弱不是我的本能。我是父亲的女儿,我的脉博里流淌着父亲的血液;我的性格上深烙着父亲的印记,我的思想里继承着父亲的智慧,这一切的一切,我永远不会忘记。我要替父亲为母亲撑起这片天,我要给弟弟妹妹树立榜样,我要毫不犹豫地担起家庭重担,我要让天国里的父亲含笑安眠!<br /> 亲爱的父亲,这么多年女儿没辜负您的重望,您就安息吧!想必母亲已经给您汇报了吧!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女儿衷心的希望您和妈妈在遥远的天国如意幸福,女儿永远爱你们。来世我一定还做你们的女儿!<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不孝女儿含泪叩上</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2015年6月20日</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写于端午节(父亲节前夕)</h3></h1> <h1>注:本文真是我以泪写成,无需虚构。由于当年家庭条件所限,几乎没留下全家照,仅此一张还是只有父母和弟、妹!当时我和哥哥都不在家,没想到这一张竟成了父亲留给家人的纪念!每每想起我就遗憾终生!作品中除了第一张是用手机自拍的,其余都是翻拍的,效果不是很好,请见谅!<br />后记:<br />这篇文章写于两年前,草稿一直被封存在硬盘里!我之所以现在把它整理出来,并不仅仅是为了参赛而获得认可,更主要原因是最近热播的电视剧《白鹿原》。当我看到白嘉轩不顾一切去城里找白灵,他看见白灵抬死人时那种心疼,白灵染瘟疫时白嘉轩心如刀绞,那简直是要他的命。我情不自禁的感叹:岂止一个"爱"字了得!<br />白嘉轩爱女之深,爱女之真,爱女之切,爱女之痛以至于爱女之忘我,每每看到这几个镜头,我眼前就闪现出家父的身影,我甚至感觉作者笔下的白嘉轩正是家父的化身。<br />从白灵出生到白灵失踪、病危……每一步艰辛的成长,无不牵动着父亲白嘉轩的焦急、担心、心疼!有人说张嘉译不愧是实力派演员,我只能说是他读懂了陈老,吃透了剧本。唯有真爱,才会百般呵护。白灵天资聪明,一编成诵,还写的一手好毛笔字,甚至超过了学堂教书的徐先生水平,父亲白嘉轩高兴、骄傲、自豪;但白灵的任性,叛逆,却让他惊恐,时刻牵肠挂肚。世间唯有至亲至爱才会爱之深,痛之切。说实话,父亲给予我的爱不比白嘉轩对白灵的少。单就父女之情而言,我跟白灵一样幸运,我们都享受了天底下最无私的父爱!如果真有来世,我一定还做父亲的女儿!<br />是啊!浓浓爱意,唯有表达才会让它更有意义!</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