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记忆中的山川厂最神圣也是最快乐的地方是毛主席像台。</h3><h3> 山川的主席塑像是现存的全国最大纯铸铁塑像,这种铸件在全国已经很少,精湛的铸造艺术是我国铸造史上的奇迹,是那个特殊的历史年代的产物,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h3> <h3>1968年12月26日,毛主席像落成典礼的盛况。</h3> <h3>塑像像身的高度为7.1米,象征着中国共产党七一建党日;总高度为12.26米,象征着毛泽东的诞辰(12月26日);底基总面积为960平方米,象征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整座塑像主色为亚光仿金色,毛主席身穿大衣,目光远视,喷漆后的塑像是那样庄重而极具动感。紫檀色仿大理石基座,水磨石灰粉色多阶地台成为几代山川人美好的记忆。</h3> <h3>几乎每个山川人都在主席像台留过影。</h3> <h3>记得有一次全厂职工还围绕着主席像跳了很长时间忠字舞。</h3> <h3>每天晚饭后主席像台前面北侧的灯光球场是最热闹的地方,这里经常举行篮球、排球比赛,一群生龙活虎的年轻人或在场内拼搏,或在场外鼓掌、呼喊。</h3> <h3>休闲时大家也喜欢来到主席像台,这里像一个广场,有人散步、有人坐下聊天、也有人哄孩子玩耍……</h3> <h3>这张照片背景中那座正在建造的建筑是后来的大礼堂。我们曾在那里面开大会、看电影、看演出……</h3> <h3>帅哥容连全在礼堂里给大家放映电影。</h3><h3>在没有电视的年代,我们从电影纪录片《新闻简报》里看到了毛主席、周总理,当然还有西哈努克……;看到了朝鲜、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的电影;看了很多次《地道战》、《地雷战》……</h3> <h3>礼堂里经常有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演出。</h3> <h3>礼堂里经常召开各种重要会议</h3> <h3>我们也曾在礼堂开全厂大会时,领到过这样的奖状。</h3> <h3>主席像台正对着山川厂的大门。</h3> <h3>这是文革中的牌子,强调的是革命委员会。</h3> <h3>这是文革结束后的牌子,是厂办主任王北迁的漂亮书法。</h3> <h3>记得每天早上厂里的大喇叭都会播放一遍革命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作为钟声。上白班的人音乐停止后再进入大门就会被值班人员登记在迟到者名冊中,下夜班的人音乐响起前走出厂门也会被列入早退的名单,迟到和早退都会被通报批评。</h3> <h3>山川机床铸造厂最重要的是重型、中小件和有色金属三个铸造车间。</h3> <h3>记忆中我们的厂房特别高大!</h3> <h3>浇铸时铁花飞溅,犹如节日的焰火。</h3> <h3>大吊车搬运着沉重的铸件,而开吊车的多是柔弱的女工。</h3> <h3>女吊车工们</h3> <h3>我们的产品堆积如山。</h3> <h3>任德寿师傅正在有色车间的连铸拉棒流水线上操作。</h3> <h3>铸造工作很脏、很累、很危险。这位赵胜新是铸造工人的骄傲,他曾冒着生命危险从大炉里救出一位工友,成为全厂职工学习的榜样。</h3> <h3>中小件工友欢送胡福江参军留影。这里面那位唯一的女翻砂工就是爱岗敬业的杜青。</h3> <h3>模型车间的师傅们都心灵手巧,他们的产品质量是铸件质量的重要保证。</h3> <h3>模型技术现场表演会</h3> <h3>模型车间欢送阮子信参军留影。</h3><h3><br></h3> <h3>80年代山川厂靠生产矽铁成为省里效益最好的企业之一。</h3> <h3>大矽铁車间</h3> <h3>大矽铁車间内</h3> <h3>熔炼中的工人</h3> <h3>铁水浇铸</h3> <h3>扩建大矽铁烟气净化工程。</h3> <h3>除尘设施</h3> <h3>矽铁车间的8位纯清女工。</h3> <h3>机加车间是个重要的辅助车间。车、钳、铣、刨样样俱全。</h3> <h3>69年设备科机加车间欢送唐振阳参军。<br></h3> <h3>风华正茂的机加工们。</h3> <h3>志存高远的青年工人们。</h3> <h3>好学上进的青年业余哲学学习小组的成员。</h3> <h3>记忆中厂区的马路平坦宽敝,路旁还有绿树和红花。</h3> <h3>一进厂区,马路两侧就是黑板报和宣传栏。每个车间都有自己的一块宣传“阵地”,百花齐放,竞相争艳。</h3> <h3>山川厂的服务部门很多,例如:空压站、变电站、锅炉房、基建、供应、车库、医院、财务、工会、技工学校、子弟学校、商店等等,为了改善职工生活,甚至还在很远的地方开辟了农场。</h3> <h3>领导干部们路过的这座小楼是山川厂最早的医院。仔细看一下这些领导是谁?</h3><h3>原来是1985.4.10时任团中央书记胡锦涛视察山川厂,由团省委书记宋秀岩、厂党委书记王彥魁陪同。</h3> <h3>职工医院的白衣战士们。</h3> <h3>化验室的王善荣在调试仪表。</h3> <h3>总降压站,全厂电能都从这里送出。</h3> <h3>总机的白凤云等三位话务员正在忙碌地工作。</h3> <h3>电气师徒们欢送任永林参军。</h3> <h3>锅炉房被评为先进集体受到表彰。</h3> <h3>锅炉房化验室成员参加动力科组织的互助北山游。</h3> <h3>山川厂还办了自己的职工大学,为工厂培养了技术骨干。</h3> <h3>一些被特殊历史原因耽误学业的年轻人,在这里接受了良好的教育。</h3> <h3>山川技工学校师生合影。</h3> <h3>山川子弟学校从小学到高中,培养了一代代山川后人。</h3> <h3>部分教职员工合影</h3> <h3>子弟中学部分女教师</h3> <h3>校运会的裁判员</h3> <h3>青年女教师</h3> <h3>厂工会女工委员合影</h3> <h3>车库的司机师傅们</h3> <h3>山川公安处在进行曰常训练。</h3> <h3>每年为期三天的山川职工运动会是山川厂的大事。群众调侃这三天是山川的“狂欢节”。</h3> <h3>厂运动会的程序基本向全运会看齐,记得开幕式上子弟学校的孩子们还要表演团体操。</h3> <h3>每个单位的运动员要统一服装,列队通过主席台。</h3> <h3>这是八三年六月厂运动会車库的全体女将们。</h3> <h3>男子跳高赛场</h3> <h3>女子跳高赛场</h3> <h3>首届厂运会女子跳高前三名(冠军杨杰、亚军王良安、季军冯萍)。</h3> <h3>裁判席上</h3> <h3>平时厂里还有足球队、蓝球队、乒乓球队等运动队。照片上的是乒乓球队的五名队员: 吴树华、杨赤兵、廖泰泉、关学仪、马百祥。</h3> <h3>参加全省运动会的山川厂代表队。</h3> <h3>出席西宁市纪念毛主席横渡长江活动的山川游泳队。</h3> <h3>厂女子篮球队参加西宁市职工篮球赛,荣获第二名。</h3> <h3>厂运动会的裁判员们。</h3> <h3>1970年底和1971年初,山川厂民兵组织了两次“拉练”活动。这件事在我们青春的记忆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h3> <h3>排头手捧主席像框前进,太有时代特色了!</h3> <h3>每人肩扛一杆三八式步枪,还背着行囊。</h3> <h3>拉练队伍在翻越达板山途中休息。</h3> <h3>行进在大山中的拉练队伍。</h3> <h3>我们每天白天行军,晚上住在贫下中农家中。图为宣传队正在为当地贫下中农演出。</h3> <h3>坐在前排中间的几位是山川建厂时期的老领导。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从工人中培养提拔起来的。</h3> <h3>咸阳技校毕业的王彦魁迅速被提升为厂领导。</h3> <h3>他们来自济南铸锻研究所,80年代成为山川厂的领导核心。</h3> <h3>七十年代末在山川海南州恰卜恰农场参加入党积极分子学习班的青年们,后来也成长为骨干力量。</h3> <h3>1965年齐齐哈尔第二机床厂的老职工们携家带口来到西宁,创立了山川家业,以后全国各地的有志青年们来到这里,山川厂发展为一个2000多人的大企业。</h3> <h3>1968年初,北京市91名初、高中毕业生告别首都来到山川厂。</h3><h3>前排左起: 赵勇、刘建华、杨敏华、赵胜新;</h3><div>后排左起:杨赤兵、宋景旺、李少辉。</div> <h3>北京学员李建盟和郑萍。</h3> <h3>1968年下半年,全国各地的大学、中专毕业生陆续来到山川,充实了厂里的技术力量。</h3> <h3>我们走向社会的第一步迈进了这座大门</h3> <h3>这是我们曾经挥洒青春的地方,</h3> <h3>在这里我们曾欢笑过,也曾烦脑过,</h3> <h3>我们见证过山川厂的辉煌,也经受着他的衰亡。</h3> <h3>山川厂是我们永恒的记忆。</h3> <h3>向马明祥、苏长福、赵克明等参与铸造毛主席塑像的众多师傅们致敬!</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