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u><b><br /></b></u></h1><h1><u><b>时 间:2000.9<br />地 点:宜村乡人马寨村<br />调查人:李俊林<br />向 导:张石头<br />现场视频:三门峡市电视台专题部(遗憾的是资料因参赛丢失)<br />调查对象:制砚艺人后人王春生老人,时年73岁<br /></b></u></h1><h1><br /></h1> <h3> 在朋友张石头的带领下,再次来到人马寨,找到了制砚艺人的后代王春生的家,王下地去了,首先见到了他的老伴,今年71岁,她说她16岁嫁到他家时,他的父亲还在做砚瓦(以此推算当时应为1929年即民国十八年)。还经常挑担到学校、镇子去卖,并从房间里取出了她公公、婆婆的黑白照片让我们摄像。</h3> <h3> 这时王春生从地里回来了,以下为采访实录</h3><h3> 当我们从包里拿出一方圆砚,指着上面的铭文"王增荣造"时,王老汉激动的抚摸着砚铭,颤抖地了说起来,"这是我做的,这是我家做的,这就是我父亲做的。</h3> <h3> 我的父亲要是活到现在已是101岁了(王增荣,生于1870年,去世1971,时年72岁)",我又指指一铭文"王瑞堂"问其这是谁么?他回答是我祖父(爷爷),听我父亲说,我爷爷那一辈就开始做砚了,并在灵宝虢镇开了堂号,但当我问及王玉瑞这个名字时,他却说不清楚了。</h3> <h3> 接着我就问起了澄泥砚的制作过程,他说首先是过泥,从山里担回来的粘土块,摊在院子里,把大块状的砸成碎块,再用碾子碾成粉状,经过一段的风吹日晒风化后,这时就可兑上水活成浆泥状,通过粗布过滤摊在地下让其自然沉淀,过后人们便光着脚或拉着牲口在其上踩来踩去,这一过程应该叫熟泥,直到像和面一样不粘手为上,当我问及泥内参有其它东西,他说没有,只是用一种称作滑石的粉状亮片做脱模用,此时就可以做砚坯了,每天只做一种砚坯,我记得小时候我们在油灯下学习,父母亲就在旁边做砚坯,如母亲说今天做双鱼砚,他们便你做砚盖,我做砚底,分工明确,首先把泥分成所需大小的块状再在一尺宽的木板上赶成片状,入模成型,然后等其微干时,再用竹刀进行修正,刻印堂号,这一道程序应称作修坯,此时坯子算是完成了,等其阴干透后,便可入窑烧制。</h3> <h3> 烧制前先在太阳下爆嗮,等其发热时就可入窑,烧砚瓦的窑如同现在的烧砖窑,在沟沿上挖一孔窑把砚坯按顺序摆放整齐,就可点火烧了,麦秸秆是最好的燃料,但又很缺少,因为它是牲口的粮食,所以人们就用从山里砍来的干柴来烧,从点火到停烧大约需要的三天的时间,我记得我从火照孔向窑里看过,看见窑里的砚瓦罡红罡红的,如同水一样还晃动哩。</h3> <h3> 记得最好玩的是有一次到了后半夜,父亲大声一吆喝,惊得我们就纷纷起床,提起盛满深的盆盆罐罐,往烟道里灌水,父亲最后搬斜土块堵住烟道,直到把烟道封死,烧窑的全部过程已经完成了,只等第二天窑温降下来后出窑了,新出窑的砚瓦还烫手呢,这时得趁热用蜂蜡涂抹砚身,以便日后使用时不渗水。</h3> <h3> </h3><h3> 问及砚瓦的形状样式,他回答,有圆的有方的有大的有小的。他还清楚地记得一方圆砚,砚盖上有一颗松树(实为桂花树),旁有两句诗:"云外仙桃树,月中丹桂枝"。我又指着另外一方砚问他名字时,他说这叫莲花池,他的墨池是一瓣一瓣的,就像一朵盛开的莲花,所以我们给他叫莲花池。当我问及其他制砚艺人及堂号时,他已记不清楚了,他只记得当时只他一家生产,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日本鬼子血洗张村原,当时所生产的一担砚瓦被全部打碎用作铺路,从此再无生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