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农兵大学生》

大胡子老铁

<h3>  </h3><h3> 从1966年大学停止招生到1977年恢复高考的10年间,全国高等院校共招收了近百万以“推荐”方式进入大学校园的学生,统称为“工农兵大学生”。</h3><h3> “工农兵”和“大学生”这两个本来没有必然关联的名词却莫名其妙的被结合在一起,“工农兵大学生”几乎是在一夜之间成为了那个年代最时尚的词汇。</h3><h3> 作为时代的产物,工农兵大学生是一个曾经被羡慕、后来遭到争议、至今则被忽略的特殊群体,我曾经就是这个“特殊群体”中的一员。</h3><h3><br></h3><h3><br></h3> <h3>  </h3><h3> 离开《长沙铁道学院》整整40周年了,如今,长沙铁道学院已经改名为《中南大学铁道学院》。 回忆当年的入学经历,似乎是一个无解的梦一般,至今想起来还是那么虚无。</h3><h3> 记得那是1974年的夏季,京通铁路北京怀柔联络线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之中,我们连队负责施工的北台上大桥几个桥墩已经封顶,桥头桥台部位的土石方工程也全面铺开。</h3><h3> 京通铁路于1972年10月开工兴建,1977年12月4日全线铺轨通车,历经8年时间,于1980年5月1日正式建成交付运营。</h3><h3><br></h3><h3>《长沙铁道学院》校园内,“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的铜像</h3> <h3> </h3><h3>  也就是74年的这个夏天,我接到通知:被部队推荐到《长沙铁道学院》就学,就此我成为了一名工农兵大学生。听说此次推荐,全铁道兵30多万人只有5名幸运者,至于为什么我会成为幸运者之一,现在已无从考证。</h3><div> 我们就学的是运输系《铁道运输》专业,下设2个班,当时我们部队学员只有21人,与地方学员混合编班,后来为了便于管理,又将我们21名部队学员单独编到一个班里。</div> <h3><br></h3><h3> 《长沙铁道学院》校内的铁路机车广场,广场上展放着各个历史时期的铁路机车。</h3> <h3><br></h3><h3>当年的毕业证书</h3> <h3><br></h3><h3> 77年毕业至今已经整整40年了,从公章上就能看出那个年代的印记!</h3> <h3><br></h3><h3>以下是当年的老照片:</h3><h3> 这张记得好像是代表学校参加什么会议时,在湛江港口拍摄的照片</h3> <h3><br></h3><h3> 当年的工农兵大学课程安排,多半是以校外实习为主,所以,我们有一多半的时间是奔走在祖国各地,借此,我们也广泛的接触了社会,频添了许多酸甜苦辣和名闻趣事。</h3><h3><br></h3><h3> 这是在湖南株洲铁路编组场实习时,与带班的师傅们一起的合影。<br></h3> <h3><br></h3><h3> 在编组场实习的一项科目是“调车作业”,整天从行驶的车辆上跳上跳下,行内人称“调车的猴子”。</h3><h3> 我们这些年轻的“猴子”在调车实习的过程中曾洋相百出,有摔破膝盖的、有蹭破手掌皮的、有来不及跳车只好随车出站走好几公里回来的……</h3><h3><br></h3> <h3><br></h3><h3> 记得在一次夜间调车编组作业时,由于误解了带班师傅的手势,从高速行驶的列车尾部守车上跳下来,在落地的一瞬间没有看清路面状况而一脚踏空,在巨大的惯性作用下,向前翻了好几个跟头后坐在了铁轨中间,一脸茫然的望着远去的火车,呆呆的坐了好久,还把师傅吓得够呛,所幸的是竟然毫发无损。</h3> <h3><br></h3><h3> 1976年9月9日,我和同班学员岳珉到沈阳铁路局联系实习事宜,在大街上忽闻毛主席去世的噩耗,悲痛之情难以言表。</h3><h3> 当天,我们在沈阳红旗广场毛主席像前合影留念,以示缅怀!</h3> <h3><br></h3><h3>在沈阳铁路局招待所</h3> <h3><br></h3><h3>借外出实习的机会,我们往往会抽空饱览祖国大好河山。</h3><h3>这是五岳之秀湖南衡山</h3> <h3><br></h3><h3>我和岳珉、李培荛、姜云海在衡山</h3> <h3><br></h3><h3>衡山看日出</h3> <h3><br></h3><h3>这个应该是部队学员的一帮小子在沈阳千山游玩</h3><div>左起:姜洪潮、林桂侃、李柸荛、杨其芳、岳珉和我</div> <h3><br></h3><h3>铁路勘察设计作业:</h3><h3>前排:黄德焕、吴中荣、杨富强、陈正国</h3><h3>后排:杨莲花(女生)和我</h3><h3><br></h3><h3>这张照片中的四人(黄德焕、杨富强、陈正国和我),毕业后被一同分配到南疆线新管处。</h3> <h3><br></h3><h3>黄德焕和我在株洲编组场</h3> <h3><br></h3><h3>这是和哪个单位的师傅合影,记不清了?</h3> <h3><br></h3><h3>和同学们在郑州二七纪念塔前合影</h3><h3>前排:赵学军(东北)、和我</h3><h3>后排:薛德利(铁道兵)、奚祥胜(武汉)</h3> <h3><br></h3><h3>和岳珉在韶山</h3> <h3><br></h3><div>和同学们在长沙橘子洲头合影</div><div>后排:赵晋新(武汉)、罗振龙(广西)</div><div>前排:杨富强(铁道兵)和我</div><div><br></div> <h3><br></h3><h3>班上篮球爱好者,当兵的都喜欢打球</h3><h3>左起:岳珉、薛德利、曾玉、姜洪潮和我</h3> <h3><br></h3><h3>当年的一技之长:指尖转球</h3> <h3><br></h3><div> 以“忆当年,抒友情,谢师恩,圆己梦”。为主题,当年的工农兵大学生们于2016年4月23日,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聚到湖南长沙,汇聚到《长沙铁道学院》,重温师生情、同学意。此次参加聚会的共有46位师生,其中:老师11人,地方学员22人,部队学员13人。</div><div> </div><div> 美好的瞬间,忘的时刻,人生之旅程,永远的记忆。</div><div><br></div><div> 这张合影的同学有点多(14人),从左边数:</div><div>石伟建(女)、唐春、田德山、李平复、谭述、黄德焕、李铁军、郑建华(女)、郑连泉、孔德岭、黄谷多、彭义军、何献珍(女)、李友良。</div><div><br></div> <h3><br></h3><h3>同学们在学校西门合影,从左至右:</h3><h3><br></h3><h3>黄德焕、梁丽卿(女)、赵晋新、郑建华(女)</h3><h3>石伟建(女)、黄德焕、李淑琼(女)、刘祖新、孔德岭、唐春、吴希彦、杨其芳、吴开荣、钟开华、罗振龙、陈建胜、郑连泉、黄谷多、李友良、齐进前、李铁军</h3> <h3><br></h3><h3>在《长沙铁道学院》校内机车广场机车前留影</h3> <h3><br></h3><h3>这块指示牌的背后就是我们当年的学生宿舍</h3> <h3><br></h3><h3> 要说“工农兵大学生”,那我还真是对上号了。</h3><h3> 修铁路算是 ‘工’吧,在襄北农场干了三年庄稼活算是 ‘农’吧,虽说是穿军装修铁路、干农活,可好歹还是个兵吧,穿军装修铁路干农活的兵上了大学,你说,这是不是名副其实的 “工农兵大学生”?</h3> <h3><br></h3><h3>赵晋新、钟开华、我、石伟建合影</h3> <h3><br></h3><h3>钟开华、我和刘祖新合影</h3> <h3><br></h3><h3>钟开华、我和晏绍明(班上大才子)合影</h3> <h3><br></h3><h3>部队学员与老师合影留念</h3> <h3><br></h3><h3>与女强人、班花梁丽卿合影很荣幸</h3> <h3><br></h3><h3>我与唐春合影</h3> <h3><br></h3><h3>我与梁丽卿、杨其芳合影</h3> <h3><br></h3><h3>黄德焕、谭述和我合影</h3> <h3><br></h3><h3>郑连泉(班长)、我、吴希彦、黄德焕合影</h3> <h3><br></h3><div>唐春、路长会和我在校门口合影留念</div> <h3><br></h3><h3>梁丽卿(女生)、郑建华(女生)、李淑琼(女生)、黄德焕、我合影留念</h3> <h3><br></h3><h3>田德山、唐春、钟开华、郑连泉、吴希彦、孔德岭和我合影留念</h3> <h3><br></h3><h3> 孔德岭、田德山、钟开华、吴希彦、彭义军、李淑琼(女)、谭述、梁丽卿(女)、郑建华(女)、郑连泉、吴开荣、李铁军、黄德焕、齐进前等同学在下榻长沙湘府国际酒店大堂合影留念。</h3> <h3><br></h3><h3>铁道兵选送的五位部队学员中的三位:</h3><div>陈正国、黄德焕和我,从长沙铁道学院毕业后,我们先后被分配到铁道兵南疆线新管处,一起工作达6年之久。</div> <h3><br></h3><h3>赵孝生和三位铁道兵合影</h3> <h3><br></h3><h3> 同班战友岳珉</h3> <h3><br></h3><h3>自不量力!</h3> <h3><br></h3><h3>武汉、北京的几位同学(奚祥胜、李平复、石伟建、赵晋新和我),聚会后途径湖南岳阳楼</h3> <h3><br></h3><h3>部队学员刘祖新、赵孝生、岳珉</h3> <h3><br></h3><h3> 在河北石家庄步兵学院上课时,部队学员到革命圣地西柏坡参观。</h3><div><br></div><div> 这张照片,是我们21名部队学员在三年大学期间唯一的一张合影,真是难能可贵!</div><div> 这21位部队学员毕业后,都成为军队军交系统、铁道运输的业务骨干、中坚力量。军队实行军衔制后,许多人被授予少将、大校、中校军衔,担任教授、高工等职。</div><div> </div> <h3><br></h3><h3>39年后师生重逢,与同学们相见的老师有:</h3><h3>詹鳞,陶老师,欧阳一,赵吉山,陈善道,刘性谦,李德生,马老师,侯振挺,李致中,王仕民。</h3> <h3><br></h3><h3>部队学员与老师合影</h3> <h3><br></h3><h3> 只有一半的部队学员相聚,21位部队学员什么时候能到齐呢?看来只有期待下一次集结号吹响的时候了!</h3> <h3><br></h3><h3>这是2013年10月《长沙铁道学院50周年校庆》时,部分学员与老师合影。</h3> <h3><br></h3><h3> 网络照片,当年情景再现!</h3> <h3>  我们这代“工农兵大学生”,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终结,象征着一个时代的开启。在两个时代的交替过程中,我们的身上被烙印着两个时代鲜明的特征。</h3><h3><br></h3><h3>历史评说:</h3><h3> 工农兵大学生是我国特定时期的特定产物,后来虽因其推荐入学的方式、入学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学制和教学大纲不正规等原因受到了一些非议,但错不在他们,因为当时取消了高考,别无选择。其中大多数人学习比较刻苦,毕业后在各自的工作单位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许多人后来还跻身社会中坚:或成为专家、学者、业务骨干,或选择(在国内或赴海外)继续深造,或被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担任要职,为国家的改革开放大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h3><h3><br></h3><h3> 历史,永远是一笔财富,不管是令人心酸的还是带来荣耀的,而要得到这笔财富,其前提之一就是正视它。劫难需要记住,生活则需要感恩。对于一个时代来说是这样,对于我们同样如此。</h3><h3> 记录那段历史是社会的责任,回忆那段历史是填补我们成长的经历。社会忘记了我们,我们却不能忘记了自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