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一</h3><h3><br></h3><h3>我是湖南省洪江二中七三届高中毕业生,在那个年代,上山下乡如火如荼,学校动员,父母单位上门做工作,街道,居委会走访,目的就是一个,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貧下中农的再教育,在广阔天地锻炼成长。</h3><div> 作为当年的高中毕业生,听完学校领导的报告,同学们都很激动,不少同学当时就写下了上山下乡的申请,要求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是我们时代的最强音。</div><div> 我家共有兄弟三人,老大早在六九年就和同学一起下乡到黔阳县龙船塘公社,我排行老二,下面有年仅十岁的弟弟。按政策属于照顾对象,留在城里,但面对火热的上山下乡运动,我没有退却,说服了父母,毅然选择了和同学一起下乡,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div><div> 从那时起,我们就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叫知青。</div> <h3> 手捧红宝书,胸怀全世界,洪江镇领导,给我们每人发了一本毛选,鼓励知青要读毛主席的书,听党的话,到农村去,为祖国建设出一份力,发一份光。这本书,从乡村,到城里,从学校,到企业,伴随我四十多年,成为我的宝贵财产。每当我遇到挫折的时候,总是翻开这本书,从文章中来感受力量。</h3> <p> 二</p><p><br></p><p><br></p><p>记得那一天,1974年2月25曰,新民路红旗招展,人山人海,我背上了简单的行装,登上了开往会同县沙溪公社的汽车,前来送行的有单位领导,老师,家人,就连已经转学到怀化的郑建国同学也赶来为我们送行。带着大家的嘱托,期望,汽车离开了家乡,载着我们奔向广阔的农村。</p><p><br></p><p><br></p><p>那一天下午,沙溪公社锣鼓喧天,红旗飘扬,貧下中农排起了长长队伍,敲锣打鼓,迎接我们这一百多名来自洪江的知青。当时从城市到农村,各级领导和人民群众对知青上山下乡是很重视的。这里就是我和我的知青战友一起插队的地方-会同县沙溪公社,在这里度过了四年多的时光。</p> <h3> 三天集中学习,忆苦思甜,形势报告,最令人难忘的是公社书记的这句话,让我铭刻在心,他说,要把我们沙溪公社建成‘山上是银行,山下是粮仓’。</h3><h3> 再次登上汽车,我们几位留在公社所在地的知青为远去的战友送行,一路摇摇晃晃,一路歌声嘹亮,汽车开行了二十多公里,已是公路尽头,停下来了,知青的歌声也嘎然而止,眼前是高山,树林,和一条通往乡村的小路,许多女知青都哭了...</h3><div> 在大家的泪眼中,我们返回大队。从那以后我们的知青点就成为全公社知青聚集地,大家的喜,怒,哀,乐,都要这里诉说,谁家亲人来探望,总会在这里落脚。</div><div> 74年夏天,天很热,一位叫黄秀冬的知青重度中暑,被抬送到公社医院,当我们闻讯从田间赶到时,他已经躺在冰凉的竹椅上,没有了呼吸。这是我们第一次面对死亡,没有哭泣,我们和公社干部一起,为他搭建了灵堂,编织了花圏,把他埋葬在沙溪的山岗上。他是唯一一位长眠在这里的知青。</div><div> 76年前后,知青中广为流传着一首歌,叫做南京知青之歌,悲壮凄凉,被視为反动歌曲,会同县公安局要抓典型。一位知青酒后失态,高唱此歌,并大骂大队干部,被列入黑名单,公安特派员,给他编织了十条罪状,要将他逮捕入狱。闻讯后,他连夜逃出,躲进了我们知青点。当我们了解到具体情况,果断地把事件告知正在队上蹲点的公社武装部长,要求对知青给予保护。这位部长政策水平很高,一方面要我们将其藏好,不要让人发现,一方面向公社党委书记汇报,谋求对知青的保护,公社党委开会讨论,认为知青是来接受貧下中农再教育的,应当以教育为主,撤销了抓捕决定。就这样,躲避三天后,他才回到了自己所在的生产队。</div><div> 经过这些事,知青都认识到团结的力量,只有大家拧紧一股绳,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就这样,知青战友都把我们知青点当作家,把战友当作兄弟姊妹,谁家有难事,大家都互帮互助,渡过难关。</div> <h3> 三 </h3><h3><br></h3><h3>在那个备战备荒的年代,知青下乡的第一件事就是作为基干民兵,参加训练,跑步,爬山,急行军,从未扛过枪的我也拿起了钢枪,练瞄准,练射击,随时准备上战场。刚出校门,一切都感觉新鲜,有意思,这是我们的第一项工作。</h3><h3>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精神抖擞,知青每个人都是民兵,都知道肩负的责任,时刻准备着,为祖国的建设事业贡献出自己的青春和力量,这就是我们的信仰。</h3> <h3> 扛起了锄头,穿上了草鞋,卷起了裤脚,我们满怀激情参加农村的生产劳动。每天,太阳还没出来,我们和貧下中农一道,挖地,挑肥,春种秋收,吃苦耐劳,我们的心里,只有一个愿望,就是用我们的双手,来实现我们的理想。</h3><h3> 在海拔一千多米的八面山,荒草密布,乱石成堆,这里曾经是当年湘西剿匪,活捉匪首陈通焕的地方,没有村庄,没有电灯,只有用稻草搭建的工棚,供我们居住,其艰苦条件可想而知。我和我的知青战友,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劳动。白天,我们挥舞锄头,砍刀,劈荊斩靳,挥汗如雨,开荒造林,要用劳动的双手,去建造绿色的银行。晚上,煤油灯下,我们思念我们的家乡,感到一丝丝凄凉。</h3><h3> 在这里,一位长者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他六十来岁,一米六零的小个子,每天出工在前,收工在后,很少与人讲话,总是默默地干活。那时,造林总有分工,每人每天要完成十个树坑的任务,年轻人都是偷工减料,挖出来的坑象鸡窝,为的是早点完成,早休息。而他不同,做事一丝不苟,一米见方的树坑,方方正正。当我问为什么?他说,做事如做人,堂堂正正,敞亮敞亮,决不偷懒。简单的几句话,却说出了做人的道理。后来,我从别人口中打听到,他原是湖南大学的历史教授,文革受批判,被遣送回乡,接受劳动改造。一种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劳动之余,我们知青主动找他聊天,平时也帮他完成任务。当他得知我们是下乡知青,来农村接受貧下中农的再教育,话也自然多起来,空歇时间,经常给我们讲历史,讲文学,鼓励我们多读些书,他说,知识是社会进步的阶梯,不论何时何地都需要有学问。他的话给了我们知青很大的启发,后来社会发展,也证实了他的预言。</h3><div> 一个多月的造林结束,在八面山开荒造林一万多亩,完成公社预订目标,我们知青用劳动换来公社领导的表扬。</div> <h3> 四</h3><h3><br></h3><h3><br></h3><h3>要想提高粮食产量,就必须在种子上下功夫,公社把推广杂交水稻种植做为工作的重点目标,而我们队正是这个项目的试验点。公社农技员召集几名知青和回乡青年,组成小组,在全公社唯一一块十亩多的大田里,开始试验。</h3><h3> 从育秧,整地,插田,到田间管理,防治病虫害,都是我们亲自操作,而且每一次劳动,都作下记录,积累经验。在大家的努力下,杂交水稻试验成功,单产首次达到每亩1000斤。后在大队推广,带动全队水稻产量的提高。水稻平均亩产800斤,在公社乃至全县都是曲指一数的。这里流下了我们的汗水,付出我们辛勤的劳动,闪耀着知识的力量,为建设公社大粮仓做出了贡献,因为我们是知青。</h3> <h3> </h3><h3><br></h3><h3><br></h3><h3> </h3><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 </div><h3><br></h3><h3><br></h3><h3> 五</h3><h3><br></h3><h3>在金龙公社的大溪,曾汇集数万劳动大军,挖山筑垻,修建大溪水库,这是会同县的重点工程,一个浩大工程。我和我的知青战友,荣幸参加过这项建设,工地上人山人海,机械轰鸣,一派繁忙的景象。我被选为指挥部的通讯员,每天的工作,除了参加工地劳动外,还要完成一篇以上的广播稿件,交给指挥部广播,鼓舞民工的士气。指挥部共选定十多名通讯员,大部分都是知青,可见从公社到县里,对我们知青是多么的重视。我们白天和大家一起肩挑手推,运土筑垻,晚上伏案写作,颂扬貧下中农的艰苦劳动,那段日子,虽然很累,但过得却很充实,因为我们正在用我们的行动,书写一篇知青的赞歌。</h3><h3> 1976年9月9日下午三点,一曲哀歌响彻了整个工地,广播电台传来恶耗,伟大领袖毛主席因病去逝了,工地沉默了,全国都沉默了,神州大地都在悲痛之中。在工地的大垻上,我们胸佩白花,䄂带黑纱,参加伟人的追悼大会。指挥部号召,化悲痛为力量,早日完成水库建设,以实际行动,继承主席遗忘,把祖国建设更加强大。</h3><h3> 大溪水库的主体工程,在全体民工的努力下,经过一年多时间完成。这是我们知青参加的重点工程,这里有我们的辛勤劳动,人民不会忘记。如今,大溪水库潺潺流水,灌溉着会同县数万亩土地,农业生产有了保障。而且也成为一个旅游景点,每当人们从这里走过,总会记得当年参与工地会战的知青。</h3><h3> 1977年初,会同长田电站开工,我们这些刚从大溪水库工地回来的知青又被派往电站工地,在这里,我们分别担负施工管理,质量监督,食堂后勤等项工作,一次又一次完成了任务。曾经有人这样评价,说凡是重点工程的项目,都有知青的身影,而他们所担当的都是很重要的工作,因为我们是知青,我们有文化,有知识,有抱负。</h3> <h3> 六 </h3><h3><br></h3><h3>1977年,中央决定大学招生,实行全国统一考试,这对于我们知青来说,确实是一个特好消息。要知道,在那以前,推荐上学,社来社去,都是大队干部说了算,根本没有考虑过知青。记得有一年,大队推荐一位上清华,此人初中都没有念完,入学考试语文,数学得双零,老师上课他一点也听不懂,无奈之下,在北京晃荡了一个月,只能回家。为此,曾有人问过支书,为什么不要知青去上学呢?回答很简单,你们有很多机会,而他却只有这一次。其实,这人是大队付书记的侄儿,祖宗八代是貧农,根正苗红,在那个唯成分论的年代,他不上学谁能上呢?</h3><div> 从公社招生办拿到了报名表,填写后需大队盖公章,而大队却给我们约法三章,第一不准请假回家,第二不准脱离岗位,第三不准耽误生产,这三条就象一盆凉水,从头浇到脚,许多人当时就撕碎了表格,只有我们十几名知青坚持到底,报了名。在农村复习确实困难重重,既没有资料,也没有辅导老师,全靠自己凭着一本招生办发的‘复习大纲’,白天要干活,就利用晚上复习,没有电灯,就点煤油灯,不知道熬过多少通宵,终于在离考试只有十五天的时候,公社通知我们参加高考的知青,全体脱产复习,工分照记。这消息,对于知青来说,真是太好了,那时我们都说还是公社干部好,其实是中央精神,给了我们一条出路。</div><div> 考埸设在会同县二中,离知青点二十多里路,公社派出干部带队,用汽车送我们去参加高考,并在团河粮站旁的知青点给我们安排住宿,并安排专人给我们做饭,真算得上是无微不至。</div><div> 走进久违的考埸,才知道自己文化水平多欠缺,三天的考试,每科都有人中途退出,我是最后一个离开考埸的。离别团河,这位给我们做饭的长沙知青大姐,一路相送,鼓励我们不泄气,坚持学习,目的是一定能够达到的。</div><div> 回城后,我不忘初心,白天工作,晚上参加各种各样的䃼课,终于在几年后,圆了大学梦。</div> <h3> 七</h3><h3><br></h3><h3><br></h3><h3> 1978年,知青大返城,我和我的知青战友,通过参军,招工,困退,病退等方式,离开沙溪,结束几年的知青生活,在新的岗位,为祖国建设贡献出我们的光和热。</h3> <h3> </h3><h3> 八</h3><h3><br></h3><h3>四十年后,我和我的知青战友,相邀再聚沙溪。踏上这块曾经留下我们青春和汗水的土地,映入眼帘的是一派崭新的景象,昔日破旧的山村,如今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处处显示出幸福安康。</h3> <h3> 往日荒凉的山坡,已经水果飘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党的富民政策,给沙溪的老百姓带来了好时光。当年老书记的愿望已经实现,老百姓日子一天比一天强。</h3> <h3> 当年的知青,如今也两鬓花白,唯有这棵千年古树,记载着岁月苍桑。</h3> <h3> 谨以此文,纪念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五十周年。</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