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约旦探秘之旅朝圣篇之四

小新

<h3><font color="#ed2308"><b>伯利恒圣诞大教堂</b></font></h3><h3>伯利恒是圣经传说中耶稣基督诞生的地方,因此也是去以色列朝圣或旅游的必到之地。但伯利恒是在以色列境内的巴勒斯坦控制区,在耶路撒冷以南10公里。我们的中文导游已经加入以色列犹太教,所以特别强调他是不能进巴勒斯坦区的,只能在区外等我们,进去会有生命危险!不至于吧。</h3><h3>伯利恒市民广场</h3> <h3>伯利恒曾经为约旦所控制,1967年六日战争后,又被以色列占领,1995年交由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管理。市容比以色列城市差不少,和约旦类似。</h3><h3>我们的旅游大巴进入伯利恒相当顺利,巴勒斯坦警察上车检查,一看全是中国人,二话不说放行,阿拉法特可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h3> <h3>市民广场附近就是圣诞教堂,据说耶稣基督诞生于此。目前正在装修,由一个直不起腰的小门排队进入。</h3> <h3></h3> <h3>不知道是不是一直从这个小门入内。</h3> <h3>来此朝拜的人真多。</h3> <h3>辉煌的教堂里搭满脚手架。</h3><h3></h3> <h3></h3> <h3>人头攒动,都是为了去朝拜耶稣诞生的神秘洞穴。</h3><h3></h3> <h3>在进入洞穴的小门上有一幅圣母和圣子的画像,估计历史悠久,外敷银饰是为了保护原画。</h3><h3></h3> <h3>“伯利恒之星洞”是圣诞教堂中最具宗教和历史意义的部分,这颗大理石面上镶嵌的14角银星的地方,就是传说中耶稣基督降生地点。朝圣者都在此跪拜,触摸,亲吻。</h3><h3><br></h3><h3></h3> <h3>这里应该是圣诞节的发源地——耶稣诞生的地方。</h3><h3></h3> <h3>纪念耶稣诞生小祭坛</h3><h3></h3> <h3>教堂外面的耶稣诞生塑像</h3><h3></h3> <h3>出了圣诞教堂,右手紧邻还有个圣凯瑟琳教堂。教堂前的雕塑是圣经翻译者,是他将旧约圣经从希伯来语翻译成拉丁语。</h3><h3></h3> <h3></h3> <h3><font color="#ed2308"><b>耶路撒冷老城最后的晚餐</b></font></h3><h3>以色列到处都有圣经所描述耶稣基督一生经历的遗址。我们来到耶路撒冷“最后的晚餐”发生地—马可楼。</h3> <h3>圣经记载耶稣与十二门徒的最后晚餐在这里,餐中耶稣说有人出卖了他,并且把饼分给门徒说,“这是我的身体”,分葡萄酒为“我的血”。</h3><h3></h3><h3>这里的景象和达芬奇著名油画“最后的晚餐”相差甚远,估计耶稣和他的门徒们当时就像地下工作者,生活十分低调。</h3> <h3></h3> <h3>圣母安眠堂(Dormition Abbey)紧挨着“最后的晚餐“马可楼旁边,圣母祭坛需要从螺旋楼梯走下去。</h3><h3></h3> <h3>从橄榄山眺望马可楼和圣母安眠堂。</h3><h3></h3> <h3>圣母安眠堂是为了纪念圣母玛丽亚去世升天。</h3><h3></h3> <h3>精美的宗教壁画,都和圣母玛丽亚有关。</h3><h3></h3> <h3></h3> <h3>教堂穹顶上有圣母和圣子的巨幅画像</h3><h3></h3> <h3></h3> <h3></h3><h3>这是鸡鸣堂,来自圣经中著名典故。耶稣在“最后的晚餐”后,对大弟子彼得说,我被抓捕后,你会在明天鸡鸣两次前,三次不认我,根据这个圣经故事后人修建了这个教堂。</h3> <h3>鸡鸣堂入口铁门上有浮雕,描述了耶稣被抓住后,他的大门徒彼得由于害怕,三不认主的故事。图中耶稣向彼得竖起三根手指,意思是预见到彼得会三次不认他;而彼得左手捂胸,右手朝耶稣摆手,意思我忠于您,不会否认。背景中还有只大公鸡。</h3><h3>基督徒应该都熟知这个故事,但我们是第一次听说。</h3><h3></h3><h3><br></h3> <h3>教堂中的穹顶很有特色,彩色玻璃十字星美奂美轮。</h3> <h3></h3> <h3></h3> <h3>鸡鸣堂附近的院子是大祭司府邸,耶稣被抓后就关在地下室里,受到审讯、关押和毒打。石洞里有吊起捆绑耶稣的绳索示意。</h3> <h3>被捆绑的耶稣。</h3> <h3>院子里有耶稣大弟子彼得”三不认主“雕塑,远处可看见圆顶清真寺。</h3><h3></h3> <h3>耶稣被抓后,在这条路上遭受毒打。</h3><h3><br></h3><h3></h3> <h3>耶稣在”最后的晚餐“后,已经预见到将被叛徒犹大出卖,他带着门徒们来到了橄榄山脚下这个叫做”客西马尼园“的地方祷告,传说这里是耶稣在耶路撒冷的住处,也是在这里耶稣被犹大领来的官兵捉住抓走。</h3><h3></h3> <h3>这里的橄榄树据说有上千年的树龄。</h3> <h3>耶稣在此跪在石头上祷告上帝,圣经记载他“极其伤痛,祷告更加恳切,汗珠如大血点滴落在地上”。</h3><h3></h3> <h3>为了纪念耶稣在此最后一夜的祈祷,4世纪拜占庭基督徒在客西马尼园里修建了一座教堂,不过746年被地震毁坏,12世纪十字军重建,1345年再毁,现在我们看到 的教堂是1919-1924年修建的。因为有很多国家的捐助,所以叫做“万国教堂”。</h3><h3></h3> <h3></h3> <h3>据说这块大石就是耶稣在客西马尼园辗转难寐祷告上帝的地方,石头上的红色斑迹是耶稣的血,一千多年来都是朝圣的圣地。</h3><h3></h3> <h3><br></h3><h3></h3> <h3>万国教堂后面是沙皇亚历山大三世所建的俄罗斯东正教教堂。洋葱头闪烁着熠熠金光。</h3><h3></h3> <h3>橄榄山上还有个著名的“主泣教堂”,俗称“眼泪堂”。该教堂的外观结构为泪珠形状,教堂外围的四个角上各有一个泪瓶装饰物,那是表示耶稣为耶路撒冷而哭泣。 </h3><h3></h3> <h3>这个著名的取景为很多纪录片所采用,透过主泣教堂的半圆铁艺窗,犹太教和基督教徒们无奈的遥望圣殿山上伊斯兰教的圆顶清真寺,而那个位置曾经是犹太人祭奠上帝的第二圣殿,后被罗马人所毁。</h3><h3></h3><h3>圣经记载,有一次耶稣经过此地,震惊于第二圣殿的美丽,并预测到其将来的毁灭和犹太人的离散,当即流下眼泪,当众哀哭。</h3> <h3>在旧约圣经中说橄榄山将是末日上帝降临的地点,犹太人相信埋葬在橄榄山的人可以末日复活。从圣经时代至今约三千年,橄榄山一直是耶路撒冷犹太人的墓地,密密麻麻估计有十多万个墓穴。</h3> <h3><font color="#ed2308"><b>苦路十四站</b></font></h3><h3>耶稣被捕后,被押解到耶路撒冷老城,背负十字架一路蹒跚走向刑场。这就是著名的苦路十四站,纪念耶稣从背上十字架到被处决的一路上的遭遇,苦路大约六百米,现已成为基督徒们朝圣必走之路。</h3><h3></h3> <h3>苦路沿着耶路撒冷老城里的街道小巷一直到圣墓教堂,游人和居民混杂其中。</h3> <h3>沿路有警察守卫。</h3><h3></h3> <h3>老师带着孩子们来参观,可能是阿拉伯学校的孩子。</h3> <h3>年轻的阿拉伯女老师。</h3> <h3>苦路第5站,圣经记载耶稣背着沉重的十字架走到这里实在是没有力气了,于是士兵强迫路人帮着耶稣背十字架去刑场。</h3><h3></h3> <h3>耶稣太累了,手扶着墙壁留下的印迹。</h3><h3></h3> <h3><font color="#ed2308"><b>圣墓大教堂</b></font></h3><h3>圣墓教堂是苦路的终点,也是苦路10到14站的发生地点,在这里耶稣被处死被埋葬后来又复活。</h3><h3></h3> <h3></h3> <h3>门口休息的朝圣者。</h3><h3></h3> <h3>警察在玩手机,看来今天没人闹事。</h3><h3></h3> <h3>天主教神父在高处观看,看见这么多人来朝圣,他们不知有何感触。</h3><h3></h3> <h3>教堂内非常拥挤,大家在耐心的排队。我们是纯游客不信教,也就不去专门排队去下跪膜拜了。第十处,耶稣被脱去衣服;第十一处,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第十二处,耶稣死在十字架上;第十三处,耶稣被从十字架上放下来。</h3><h3></h3> <h3>第十一站,耶稣在这里被悬掛在十字架上,十字架被插入地上的洞中,耶稣咽咽一息。基督徒都在这里匍匐膜拜,亲手触摸洞穴。</h3> <h3>这个祭坛据说由希腊东正教管理。整个圣墓教堂是由基督教各个教派分别管理的。</h3><h3></h3> <h3>第十三站,圣母玛利亚在这里怀抱死去的耶稣,门徒在这里为耶稣清理遗体。红色的石板被认为是耶稣的血染成的。信徒们在此跪拜亲吻并将一些器物放在石板上“开光”,和中国的寺庙相似,但这里没有卖香火骗钱的。</h3> <h3>背后是一幅耶稣入殓的壁画。</h3><h3></h3> <h3>第十四站,是大教堂里面的一个小屋,据说是耶稣埋葬的半地下的圣墓。排队进入朝拜的人非常多,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能看看外表了。</h3><h3></h3> <h3>圣墓的正面入口,要低头才能进入。里面是耶稣的墓,传说三日后耶稣从墓中复活升天。</h3> <h3>圣墓教堂里还有各个教派管理的小礼拜堂,这里是圣海伦娜祭坛,由亚美尼亚教会管理。她是君士坦丁大帝的母亲,据说是她在此找到了钉死耶稣的十字架,君士坦丁大帝才批准修建圣墓教堂。</h3> <h3></h3><h3>据说海伦娜指挥发掘出了三个十字架,一个钉耶稣和两个钉小偷的,她找来些垂死的病人,让他们逐一触摸这三个十字架,结果触到真十字架的病人都好了。但真十字架现在已经不知所踪。</h3> <h3>举行宗教仪式的信徒。</h3><h3></h3> <h3><font color="#ed2308"><b>圆顶清真寺</b></font></h3><h3>耶路撒冷是三大宗教发源地,对伊斯兰教而言,圆顶清真寺无疑是耶路撒冷最耀眼、最炫丽的建筑,是穆斯林世界的骄傲,在耶城的任何方位,都能看见圆形金顶在蓝天下熠熠生辉,它建立在犹太教圣殿废墟上,金碧辉煌足以藐视不远处的基督教圣墓大教堂,证明了伊斯兰教曾经在耶路撒冷盛极一时。</h3> <h3>传说中伊斯兰教先知默罕默德从麦加骑着飞马来到圣殿山上夜行登霄、和天使加百列一起到天堂见到真主。</h3><h3></h3> <h3>我们那天参观圆顶清真寺纯属偶然,原来以为它不对游人开放,只有穆斯林才能进入广场。后来因为我们参观犹太大屠杀纪念馆预约原因有3小时空闲,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决定闯关。其实圆顶清真寺每天7:30--10:30和12:30-1:30时段开放,有宗教活动以及遇到敏感时期会随时关闭。早晨7:30以后游客已经很多,右边队伍是去清真寺,左边的短队伍是去哭墙。</h3> <h3>全景角度看,去圆顶清真寺必须从哭墙旁边的专用木桥上去(图中的白色护栏往上),还要经过非常严格的安检,要带上护照,穿衣不能暴露。尽管以色列是犹太人的国家,但圣殿山属于巴勒斯坦,不接待犹太教徒。难怪以色列的中文导游都不建议来此参观。</h3> <h3>圆顶清真寺坐落在圣殿山上,公元前37年,第二圣殿由希律王建造。公元70年,圣殿被罗马人焚毁,仅留下西墙(哭墙),第二圣殿时期结束。公元135年犹太人被罗马人逐出这块他们生活了近2000年的土地,成为一个失去家园的民族,从此开始了在世界各地到处流散的苦难历程。</h3> <h3>穆斯林攻克耶路撒冷后,就在传说中的穆罕默德登天之石上面修建了岩石清真寺,因其圆顶又叫圆顶清真寺。1994年更由约旦国王侯赛因出资650万美元为这个圆顶覆盖上了24公斤纯金箔,使它名扬天下。</h3><h3></h3> <h3>以色列建国以后,一些犹太极端分子甚至想拆掉清真寺,重修第三圣殿,民族矛盾和冲突时有发生。好在近年来以色列也在加强管理,严格控制去圣殿山的游人,宗教冲突渐趋平静。</h3> <h3></h3><h3>蓝色的马赛克图案精美绝伦。</h3><h3><br></h3> <h3>圣殿山上紧邻圆顶清真寺的是阿克萨清真寺,这是伊斯兰教第三大圣寺,地位仅次于麦加圣寺和麦地那先知寺。</h3><h3><br></h3><h3></h3> <h3>根据联合国的决议,阿克萨清真寺永远属于穆斯林,但自从东耶路撒冷被以色列占领以来,围绕圣殿山的宗教和民族冲突不断。1969年一名澳洲宗教狂热分子在清真寺内放火烧毁部分文物,2007年以色列对阿克萨清真寺的地下通道进行“考古挖掘”,对整个清真寺的地基构成了严重威胁,伊斯兰教世界群起激愤。</h3><h3>目前,清真寺由荷枪实弹的军警守卫,游人一律禁止入内,圣殿山周围设立数重重关卡和路障,即便对穆斯林,也要重重验证和全身搜查。</h3><h3></h3> <h3><br></h3> <h3>只能远远看一眼阿克萨清真寺,据说这里的穆斯林很保守,游人连靠近都不行。</h3><h3></h3><h3></h3><h3><br></h3> <h3><br></h3><h3><br></h3> <h3></h3><h3><font color="#ed2308"><b>哭墙</b></font></h3>罗马人占领耶路撒冷后,彻底摧毁了圣殿山上犹太人的第二圣殿,将犹太人驱逐家园。圣殿遗址只留下这一段西墙,可怜的犹太人只能在此祭拜祷告,哭诉自己民族的悲惨遭遇,祈求上帝保佑,所以俗称”哭墙“。<h3></h3><h3>根据犹太教规,男女是分开祷告的,男士在隔墙左边,女士在右边。明显女士一边地方小而游客多。</h3> <h3>犹太人来此祷告可佩戴专门的犹太传统配饰以示诚意,当兵的亦不例外。对游客的唯一要求是戴帽,也可以在入口处领一顶白色小帽。</h3><h3></h3> <h3>虽然以色列是犹太人的国家,但由于历史上犹太人屡遭驱逐,圣地都被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霸占,现在唯有哭墙才是他们能够祷告的地点。</h3><h3></h3> <h3>传统犹太人黑衣黑帽大胡子,不苟言笑。导游警告我们不能随意给他们拍照。</h3> <h3>隔壁的女士们在张望。</h3><h3></h3> <h3>以色列的小学生也来此受教育。</h3><h3></h3> <h3></h3> <h3>不知以色列士兵来此是游览还是有任务。</h3> <h3>美丽的以色列女兵。</h3><h3></h3> <h3>荷枪实弹的以色列女兵,别看外表温柔,以色列女兵们训练打仗世界一流。由于处于敌国的包围中,以色列人的忧患意识极强,每个公民都要服兵役,随时准备上战场。</h3><h3></h3> <h3>酷酷的以色列士兵,看肩章好像是海军。</h3> <h3></h3><h3><font color="#ed2308"><b>耶路撒冷老城</b></font></h3><h3>耶路撒冷老城是市内一块面积为0.9平方公里的区域,由8个城门进出,里面被分为穆斯林区基督徒区犹太区和亚美尼亚区4个区域,三大宗教的核心圣地都在老城里面:犹太教的圣殿山及其西墙,基督教的圣墓教堂,以及伊斯兰教的圆顶清真寺和阿克萨清真寺。1981年老城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h3>这是大马士革门,一进门就是繁忙杂乱的穆斯林区。<h3></h3> <h3>守卫大门的士兵。</h3><h3></h3> <h3>石板铺成的路面以及街边小店,很像中国的一些县城老街。</h3><h3></h3> <h3>在狭窄的街道中穿行的救护车。</h3><h3></h3> <h3></h3> <h3>夜幕下的大马士革门</h3><h3></h3> <h3>锡安山是老城南部一座山,根据圣经常用来代替耶路撒冷全城和以色列全地,简称为“锡安”。这是老城的锡安门,门上布满了弹孔。1948年</h3><h3>以色列独立战争爆发,在锡安门为争夺犹太区控制权的战斗中,以色列失败,锡安门和耶路撒冷旧城被约旦控制,从此,锡安门关闭了整整19年,直到1967年6月5日“六日战争”爆发,以色列才占据了整个耶路撒冷,锡安门重新打开了,犹太人才可以自由出入锡安门,可以到哭墙下流泪祈祷。多么沉重的历史!</h3><h3><br></h3> <h3>这个封闭的城门是金门,是老城八个城门中唯一封闭的。根据犹太教说法,当世界末日来临之时,救世主弥赛亚将从金门进入耶路撒冷,带领犹太人上天堂,包括活着的人和已死去的。所以金门附近的墓地特别贵。现在的金门建于公元6世纪,1541年,苏莱曼大帝听说了末日审判的预言,为了阻止弥赛亚,他下令将金门封闭,并在金门下建立一个穆斯林的墓地。因为据说弥赛亚的先导是个祭司,他不能通过死者的区域。这些传说将历史和现实交织在一起,也给耶路撒冷这座古城带来了特殊的神秘魅力。</h3><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