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灿烂诗海 品味浓郁情思

文一WS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徜徉灿烂诗海 品味浓郁情思</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砚山县第二小学参加“2017年云南省小语示范课进基地校活动”暨“云南省参加全国第六届教育艺术杯课堂教学大赛选手选拔活动”</h3><h3></h3><h3> 为促进“云南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课题实验学校的教学研究活动的开展,加强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培训、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并为“全国第六届‘教育艺术杯’课堂教学大赛”选拔参赛选手,“云南省小语课题实验校古诗文课堂教学竞赛观摩活动”暨“云南省参加全国第六届教育艺术杯课堂教学大赛选手选拔活动”于2017年6月5日至9日在昆明市书林二小举行。</h3> <h3></h3> <h3>  作为课题实验学校的砚山县第二小学选派了王晓娟老师参加竞赛活动,另外5位老师在张丽校长的带领下参加了此次竞赛观摩活动。活动一共有来自全省各地州市共计25所小学的25位教师参加竞赛。通过三天的激烈角逐,最终13人获得一等奖,12人荣获二等奖。我校王晓娟老师讲授的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游山西村》,在本次竞赛中荣获二等奖。</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  活动共分三个板块进行:</h3><h3> 6月6日至8日进行古诗文教学竞赛,共展示25节精彩课例。这次赛课有5节《送元二使安西》、4节《秋思》、4节《送孟浩然之广陵》、3节《饮湖上初晴雨后》。这些古诗课堂,教师都把诵读贯穿始终,把读落到实处,真是好诗不厌百回读。古诗教学要有诗有画有意境,才能让学生知其意,悟其神,入其境,教师在这方面的处理上,真是细微处见真功夫。</h3><h3> 中华古诗词博大精深,教师课堂传承经典魅力。诗,吟出古人韵味;词,引出古人情怀。一首《饮湖上初晴后雨》讲究平长仄短、平低仄高,让学生体验古诗吟诵的魅力; 一首《伯牙绝弦》感受伯牙与钟子期的心有灵犀,体会伯牙绝弦时的悲痛欲绝。</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  纵观全部课堂,不难发现每一位参赛教师都很注重引导学生反复吟诵,悟意明理;启发学生发挥想象,体会诗的意境;拓展阅读,培养诗趣,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每节课都上得那么丰满、实在,让每一位听课的教师徜徉诗海、沐浴古风,既感受到了古诗文的形,也触摸到了古诗文的情。</h3> <h3></h3> <h3></h3> <h3>  6月9日上午,进行专家讲座和颁奖。来自曲靖市第二小学的杜玉凡老师就《如何进行有效的古诗教学》作专题交流。杜老师结合课堂实例谈了自己的真切感受,建议古诗教学要以朗读为主线,不要以背诵为满足;要强化诗词的吟诵,品味古诗的语言美;要创设情境,感悟古诗的意境美;要启发想象,感受古诗的画面美。不要作过度的讲解分析,不要作无度的拓展,不要作无效的提问,更不要作无病的呻吟。来自昆明市的方佶蕊老师带来《墨梅淡香——为学生打开通往古典审美的道路》讲座,方老师先出示学段要求,再结合教材,分析各学段教学应把握住哪些教学重点,为教师今后教学引航。</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  本次活动,精彩课例为课题研究提供依据,专家讲座为一线教师指明方向,各课题实验校的交流为课题研究的实施做好了准备,相信语文教学一定能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书林二小之行,让每位参赛及观摩的教师对自己的古诗教学都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徜徉诗海,品味情思。欣喜收获,不虚此行。</h3><h3></h3><h3> &nbsp;</h3><h3> (砚山县第二小学 唐梓梨 代忠慧 供稿) </h3><h3> 2017年6月10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