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一九七六年底,为了完成儿时的梦想(长大了要当解放军),我从学校报名应征入伍。</h3> <h3>一九七七年元月四日,满载新兵的火车到达了京包线上一个叫罗文皂的小站。背上背包,跟着队伍,穿过了一个盖满了土坯房的贫穷的村庄(后来才知道那叫干打垒),来到了部队营房。</h3> <h3>营房前面的田地,虽然也是九团的,但老百姓仍然种上庄稼了。</h3> <h3>这里驻守着番号是五二九六七部队,也就是炮兵第十四师九团。现在部队已经被撤编了,但是曾经在这里度过青春最美好时光的老战友们还经常回来看望。</h3><h3>那个时候从城市来当兵的叫城市兵,农村来的叫农村兵。城市兵大多数当兵的目的就是混上两年回家就有工作(当时复转军人包分配工作),当然能够入党更好。农村兵则大多数是想入党提干,离开农村。所以就出现了有人半夜起床去起猪圈,大家抢着跳进化粪池淘厕所的现象。</h3> <h3>这两个岗亭我都站过岗,那可是新兵蛋子的待遇啊!(老兵都是在弹药库,车炮场等可以走动和坐着的地方站岗)</h3> <h3>团传达室</h3> <h3>对面是团荣誉室</h3> <h3>北京的军事博物馆里面,收藏着九团八连的锦旗和功臣炮。</h3> <h3>上甘岭战役中炮九团“二级战斗英雄班”八连七班使用的火炮。</h3> <h3>团大操场,经常在这里会操。九团八连在这里被北京军区授予硬骨头六连式先进连队。</h3> <h3>我在前排左数第三。</h3> <h3>通往三营的道路</h3> <h3>三营操场,营里经常在这里举行各种活动,也是我们每天出早操走队列的地方。</h3> <h3>拔河比赛</h3> <h3>我所在的八连,也叫八十三分队。是曾经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立过战功的上甘岭英雄连。军事博物馆里面收藏的锦旗和火炮就是八连的。这个连的战士也是在全团范围之内挑选出来的,所以兵源素质相对其他连队要高一些。</h3> <h3>我们连经常代表炮十四师参加北京军区组织的各种比武,并且取得优异的成绩。这是当时我们九团装备的1966式(仿苏联37式的)152毫米加农榴弹炮。</h3> <h3>连队门前的道路是我们用碎砖头和白灰和在一起砸平地面的。现在已经杂草丛生了。</h3> <h3>八连连部。后面是司务长室。</h3> <h3>当年的八连连部三大员:中间是文书刘石芳,右边是卫生员徐军良,左边是本人,当时是通信员。</h3> <h3>自左至右:王长国,吴杰,张晓武,韩闯才,高南。</h3> <h3>这里中间曾有一堵墙,靠外间是司务长室,里面是连部三大员,单开门和连部相通。在与司务长室的隔墙下面有个洞,放火炉子,冬天共同取暖用。有时也通过这个洞传递一些好吃的东西。</h3> <h3>指挥排外面,前面是司机班。</h3> <h3>炮一排,外面是炮一班,里面是排长和炮二班。我刚下连就被分配到炮二班当四炮手。</h3> <h3>门口有一个砖砌的火炉,连着一面火墙,火墙上再接烟筒到外面。由于烧的是大同煤,煤焦油很多,只能是过一段时间就把烟筒拆下来,拿到外面,找用砖头竖着架起来,点上一张纸,烟筒就着火了。烧一会儿,煤焦油就成了干壳,一敲就掉下来,烟筒就干净了。</h3> <h3>倒污水的渗水井</h3> <h3>全连都用这个水龙头,每个房间都有水缸,接水基本上都是新兵蛋子抢着干,这叫细小工作。当然连部的归我,属于我的职责范围之内。</h3> <h3>每个连都有自己的厕所,猪圈和菜地。厕所里的粪便和猪圈里的猪粪发酵后是最好的肥料。每个连队都有专门负责喂猪的饲养员和种菜的,归炊事班管理。喂猪的就是把战士吃的剩饭菜和刷碗水加上点麸子菜叶煮煮喂猪,过节了,连队放假,饲养员也经常给猪放假,把猪饿得从猪圈里跑出来自给自足。</h3> <h3>当时淘厕所都抢着下到化粪池去,冬天用镐刨,夏天用桶淘,浑身上下都是屎也不怕。如果是现在…</h3> <h3>营房后面的猪圈也没有了。那时候每个班都有自己负责的猪圈,主要是打猪草和垫猪圈。猪在圈内连吃带拉,又踩的成烂泥了,起出来就是好肥料。</h3> <h3>习惯了,每天早上起床号一响,穿上裤子,衣服扣子都不系,拿着腰带就往外跑,垃圾坑边站满了人在放水。</h3> <h3>顺着路运左侧就是军人服务社,我们经常偷偷摸摸的买个红烧肉、红烧鸭罐头,跑到营房后面吃,班长说了:要注意影响。刚下连,老兵就对我们说,部队有句老话:多喝水身体好,少说话威信高。可是我就是话密。</h3> <h3>团大澡堂,但不是能够经常享受到的。我们是一三五不洗,二四六干搓,星期天休息。</h3> <h3>更衣室没有变。</h3> <h3>大池子也如故,但那时候每个连队洗澡时间都很紧,来不及泡澡。现在的砖头瓦砾下面,说不定还有战友们搓的泥和毛发呢。</h3> <h3>淋浴房</h3> <h3>水塔,供应全团用水</h3> <h3>军需库</h3> <h3>炮场大门</h3> <h3>车炮库是我们下连的当年,各连一起动手盖起来的。</h3><h3>当年我在炮场站岗,闲的无聊,拿着半自动步枪上的刺刀往炮轱辘上扎,因为轱辘是实心橡胶的,还真扎不进去。恰好不知道是哪个连的猪跑过来,随手往猪屁股上扎了一下,没想到一下就扎了进去,拔出刺刀还没有流血,猪一声惨叫就窜出老远,我也吓了一跳。这件事从此深埋藏心中几十年。</h3> <h3>新兵连发了领章和帽徽,在炮场照的像。连腰带都没发呢。</h3> <h3>老兵了,和连长和个影。</h3> <h3>如今车炮库都完蛋了。</h3> <h3>三营的车炮库已经被沙土掩埋了。</h3> <h3>沙土堆上长满了这种花,据说叫红柳。</h3> <h3>到底是当兵的,照相只会这个姿势。</h3> <h3>河北沙城朱官屯村附近,是炮兵第十四师的农场,其中九团有五百多亩水稻田。这是通往洋河滩农场的小路</h3> <h3>当年挖的鱼塘</h3> <h3>当年的驻地。那时每年我们都要来农场插秧,拔草,收稻子。和农村兵比,我们这些城市兵干农活真的不行。当时连长看我身体单薄,让我负责铲秧苗,结果是铲厚了挑秧苗的骂,太重了没法挑。铲薄了秧苗又伤了秧苗的根,影响成活率。</h3><h3>跟着炊事班长往地里给大家送水,扁担压的我直不起腰来,脚下又是泥又是水,光脚走路又怕硌。过水渠时,班长水桶前后一悠就过去了,我学着班长也悠了过去,可水桶往后一悠,我就掉水渠里了,水也只剩下了半桶。</h3> <h3>机井房</h3> <h3>水稻田。稻田里的水是官厅水库放到水到大洋河,再顺着水渠流过来,所以经常有鱼和虾。连里经常派司机班的老兵去抓鱼,他们往往把水渠两边一堵,用脸盆把水淘净,就能抓到一行军锅的鱼虾。</h3><h3>而我们新兵就是在田里干活,收工时在水渠里简单洗洗就算了。回去累的倒头就睡。我有一次梦里看到远处水渠有一条大鱼跳出水面,大喊:快看,大鱼!猛醒后,手还垂直指向蚊帐顶部。</h3> <h3>河北怀来有距离北京很近的三处流动沙丘:天漠,龙宝山和米沙梁。这就是米沙梁,位于官厅水库西部上游的大黄庄乡朱官屯村,其南侧是桑干河洋河交汇处,占地18平方公里,高约15米。是三处流动沙丘中最大的一处,四十多年来已东移约300米。</h3><h3>当年沙丘很大很高,中间还有一个湖,湖水很清,没有杂草。周边的农民拉着驴车运沙子,一车好像能卖三块钱。现在沙丘已经小了许多,当年我们曾经裸泳过的沙丘中的湖也无影无踪了,估计和当地政府对沙丘的治理以及村民长年累月运沙有关系吧。</h3> <h3>大沙丘,我们炮一班班长曹学良,山东大汉,打赌能从上面滚下来。结果滚到下面刚站起来吐了一口水就倒下了,抬回去趟了好几天才缓过劲来。</h3> <h3>再见,罗文皂!再见,洋河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