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永 远 抹 不 去 的 记 忆</h1><h1> </h1><h1> 2017年5月14、15日我和高国华前往山西太原,在张汝楠、柳凤池、李德胜老战友们陪同下,重游了802的新、老厂区。老厂区地形和大多数建筑未变,过去的印迹仍在,但是无人问津,到处破烂不堪,难以入目,只有板桥两侧还略有生气。目睹此景,确有伤心之感。新厂区建设年代不久,但已隶属地方,也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更何况城市建设要占用新厂区,802已处于既将消失的状态。将来海军八O二厂只能存在于我们这些痴迷者的记忆中!为怀念那段不平凡的历程,我又把夲人保存的以及搜集的照片编入其中供战友们分享。</h1><h1> </h1><h1> 难 忘 的 军 营</h1> <h1> </h1><h1> 圆顶饭堂和礼堂</h1><p><br></p> <h1> </h1><h1> 原军人服务社及通往卫生所的路</h1><p><br></p> <h1> </h1><h1> 802老厂军人服务社、卫生所、招待所、家属宿舍</h1><p><br></p> <h1> </h1><h1> 802老厂办公楼</h1><p><br></p> <h1> </h1><h1> 车 间 宿 舍 楼</h1><p><br></p> <h1> </h1><h1> 一车间工作室</h1><p><br></p> <h1> </h1><h1> 二车间工作室</h1><p><br></p> <h1> </h1><h1> 三车间厂房</h1><p><br></p> <h1> </h1><h1> 五车间工作间</h1><p><br></p> <h1> </h1><h1> 七车间工作间、内景和装配钳工工作室</h1><p><br></p> <h1> </h1><h1> 八车间厂房</h1><p><br></p> <h1> </h1><h1> 锅 炉 房、车间食堂 </h1><p><br></p> <h1> </h1><h1> 老厂区大操场和现在的大门(原来的大门往里缩了)</h1><p><br></p> <h1> </h1><h1> 高国华、张汝楠、王仁、柳凤池四位老战友在802新厂区合影留念</h1><p><br></p> <h1> </h1><h1> 新厂区全景</h1><p><br></p> <h1> </h1><h1> 新厂大门</h1><p><br></p> <h1> </h1><h1> 新厂区办公楼</h1><p><br></p> <h1> </h1><h1> 新厂区车间厂房</h1><p><br></p> <h1> </h1><h1> 新厂区电子楼,矿泉水厂(后面是城市道路)</h1><p><br></p> <h1> </h1><h1> 新厂区兰球场(围挡外是新建的城市道路)</h1><p><br></p> <h1> </h1><h1> </h1><h1> 新厂饭堂、澡堂、单身宿舍和军人服务社</h1><p><br></p> <h1> </h1><h1><br></h1><h1> 新厂区职工家属宿舍</h1><p><br></p> <h1> </h1><h1> 怀 念 激 情 燃 烧 的 岁 月</h1><h1> </h1><h1> </h1><h1> 802老厂座落在太原南郊的黄楼沟,厂子的办公区和生活区分别建在一条河沟的两侧,河沟上建了一座桥把办公区和生活区连接起来,这座桥记录了全厂干部战士职工家属工作生活的足迹,所以这座桥就成了802厂的纽带和象征,大家赞美它、怀念它!直到现在,人们去探望802厂的旧址都要在这座桥上拍照留影。</h1><p><br></p> <h1> </h1><h1> 2018年5月付兴岳、张海携夫人回到太原、回到黄楼沟,重温了那段难忘的历史。</h1><p><br></p> <h1> </h1><h1> </h1><h1> 《八O二的桥》和读《八O二的桥》随感是余许星战友和吴宝森战友撰写的怀念八O二厂的文章,生动地描述了当年802厂广大干部战士火热的工作生活情景和干部战士饱满的精神状态,阅读后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h1><p><br></p> <h1> </h1><h1> (此文在抄录过程中个别字有误请谅) </h1><h1> </h1><h1> 八 O 二 的 桥</h1><h1> </h1><h1> 八O二的那座桥,是八O二人友谊的見证。所有八O二人的工作、生活、娱乐都离不开那座桥。那座桥凝结着八O二人的情感,留下许多故事,也带来了舒心的回忆……</h1><h1> 这座桥是一座非常普通的桥。它既不象坦桑德拉大桥那样令人毛骨悚然,也不象南斯拉夫电影中的《桥》那样记载着英雄壮举。它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南郊,距风景名胜晋祠10来公里,距刘胡兰的家乡文水70公里,距华国锋的家乡交城30公里。</h1><h1> 这座桥的周围有人们喜爱的土特产,如清徐老陈醋,汾酒、竹叶青,还有当地的核桃、大枣、裤带面、铁巴锅,“牧童遥指杏花村”的杏花村离这很近。桥的后面是吕梁山,沿沟往里走约15公里才有个小村庄叫新坪。再往里是一片原始森林,松子很多。桥的前方是汾河,晋祠的不老泉滋润着这片土地,到处都栽着水稻,好一派江南风光。</h1><h1> 这座桥是构筑在黄楼沟上的一座小桥。桥身全长80米,中间四个桥墩5米多高,呈椭圆形,能承载十来吨重量。桥面宽敞,一辆解放牌汽车从中间开过,两边还可以站不少人。</h1><h1> 这座桥的前身是一座铁架桥,共有九节,铁架上面铺着木板,两边用20多公分粗的钢索将桥体一节一节的串接起来。由于每年都要发洪水,桥体经常被冲到下游的姚村、枣园头等地,给部队行动带来极大不便。大概在1975年冬,终于以水泥桥取而代之,成为现在这座值得大家都为之荣耀的所谓现代化桥梁。</h1><h1> 这座桥是八O二的一个主要通道。它是连接工作区与生活区的纽带。桥那边是工作区,两幢办公楼比较壮观,一前一后,很象两个战友一对兄弟,据说当年部队从上海迁到山西选址时,就是因为某些领导看上了这两幢楼。其他作业区沿山坡而建,错落有序,排列整齐。</h1><h1> 这座桥的不远处,约60余米高的烟囱,每天冒着黑烟,黑乎乎的烟雾中透露出一点生机。桥那头是生活区,礼堂、卫生所、圆顶饭堂、服务社、理发店、家属院等。因此,这座桥平时就成了部队官兵和家属子女来往行动的主动脉。有人戏说,如果打起仗来,这座桥必定是敌我双方必争之地,谁控制了它,谁就掌握了必胜的主动权。</h1><h1> 这座桥是部队官兵和职工的集散地。每当节假日和早晚休息时,桥上桥下到处集聚着许多人,谈心的、吹牛的、照相的、做买卖的,可谓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每当部队出操、就攴、开大会、看电影,官兵们都要从桥上经过。有句顺口溜: “有姑娘,桥上过,齐步正步都走错;有家属,来探親,桥上老兵象结了婚”。整齐的步伐,响亮的口号,漂亮的军装,嘹亮的歌声,使这座桥充满着朝气和活力。</h1><h1> 这座桥是人们心目中的忠诚卫士。八O二的前身是一座海军学校,因此,这座桥也有着多个不同的名字,有人叫它海校桥,有人叫它黄楼沟桥,有人叫它802桥。尽管称呼不同,但它对大家付出的忠诚是相同的。它同大家一起久经风雨,饱受严寒;它同大家一起感受欢乐,分担忧愁;它陪伴着大家成长,一起进步。</h1><h1> 这座桥見证着八O二的兴衰荣辱,岁月沧桑。在它身上,记载着不少曾经的往事,也发生过许多令人难忘的故事。每当喜庆欢乐时,大家喜欢以它为背影,照个相;每当战友分别时,也喜欢以它为伴留个影;新战友每当追梦幢憬时,喜欢站在它的身上眺望远方;老战友之间每当回味忆情时,也喜欢同它在一起沉思凝望。有人帶着欢乐从它身上欣然飘然地走过,也有人带着忧愁从它身上毅然决然地跳下。它虽然几易其主,但它对主人的忠诚永远没有变,同样,大家对它的怀念、对它的感恩、对它的愛也始终不会变。</h1><h1> 这座桥是大家无法割舍的留恋。桥啊桥,你现在还好吗?我想,只要在黄楼沟工作过或生活过的人,都不会忘记你的。因为我们的身躯上流淌着同样的血液,浇注着同样的军魂,骨子里锻造着同样的气质,塑造着同样的精神。</h1><h1> 只要有机会,我们一定会回去看望你,拥抱你,紧紧地依偎在你的怀抱,找回旧时的感觉,饱尝久别的温馨。一定会为你祈祷,为你祝福,愿你象过去一样,坚韧不屈、巍然屹立、愿你永远乐观豁达、义气热情,时刻露出美丽的微笑,张开友谊的双臂,迎接回山的游子,直到永远!</h1><h1> —— 海军八O二厂一老兵:余许星</h1><h1> 二O一七年八月一日</h1><p><br></p> <h1> </h1><h1> 吳宝森战友阅读《八O二的桥》一文后,写了一篇随感,纪念在八O二工作生活的历史。</h1><p><br></p> <h1> </h1><h1> </h1><h1> 看到赵军转发的余许星的怀念文章,文情并茂,思心感人。又見王仁发的802桥的照片,引发感慨。我的记忆中只有那个老桥,那个型制特殊的铁架桥。它是802三大标志性建筑之一,而且是核心性的建筑。铁架桥也被称为板桥,它给我们的记忆十分深刻,刻骨铭心。在我的心中板桥是802的战鼓。每当军号响起,板桥上的脚步咚咚,军营开始沸腾了。你可以从官兵们的脚步声推测到军营的活动,就象那战鼓,从鼓点的疏密、响度大小、持续时长,看出战斗的过程。早操,队伍呼喊着“一、二、三、四”,跑步过桥,鼓点密集而急促;三餐之际,队伍整齐衔接,歌声此起彼伏,鼓点持续而悠长;待到桥面少行人,偶尔零星脚步声,定是官兵办公楼里厂房中紧张有序地忙碌时;等到月上东山,息灯号响,忙碌一天的官兵们进入梦乡,板桥上也就偃旗息鼓矣,只有那一字横陈的桥面下,黄楼沟的溪水轻轻流淌。</h1><h1> 在我的心中,板桥是802的歌声。军歌应唱大刀环,何辞易水灭楼兰。802的歌声哪最多?桥头桥尾歌最多;802的歌声哪最响?自然是在桥面上。当二米饭的清香飘出圆顶饭堂和其它食堂时,下班的官兵们列队高歌从桥上走过去;当礼堂会散,电影收场,部队又列队高歌从桥上走过来。各车间、各分队你方唱罢我开腔,声声嘹亮震天响。板桥焉然成了歌的赛场,歌的海洋。</h1><h1> 在我的心中,板桥是802的里程碑。一代又一代的热血青年参军来到802,为国防事业献身,为海军建设而奋斗,同时也在战斗和工作中快速成长。他们在板桥上迈过的脚步会被记录下来,板桥見证了他们的成长,板桥知晓他们的行程。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802的板桥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老兵,也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新生力量和新鲜血液。使他们在军营里锻炼成长,成为军队、国家、社会的有用人才。“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把并州作故乡。”对于那些离开802的人,不论他们的日后的行程有多远,不论他们的路途有多艰,只要他们记住了走过的板桥,并把“坚毅顽强,默默奉献,宽容待人,厚德载物”的精神融化在心中,他们就会以板桥为故乡,视板桥为偶像。</h1><h1> 吴 宝 森 随 感</h1><p><br></p> <h1> </h1><h1> 当 年 的 风 采 </h1><h1> </h1><h1> 我们是1968年初新兵入伍来到802的,当时厂里一下来了200新兵,顿时热闹起来,当年正赶上抗美援越,没多久厂里就承担了9a雷达的改装任务,厂里上下就投入了争分夺秒的奋斗之中,再加上迊接党的九大召开 、部队备战大力开展野营拉练,厂里呈现在紧张、火热的气氛之中!</h1><h1> </h1><h1> 1971年初第二批野营拉练去刘胡兰家乡时与英雄母亲合影留念、</h1><p><br></p> <h1> </h1><h1> 野营拉练在刘胡兰家乡留影</h1><p><br></p> <h1> </h1><h1> 1973.1.19器材科全体人员合影留念</h1><p><br></p> <h1> </h1><h1> 部分战友留影</h1><p><br></p> <h1> </h1><h1><br></h1><h1> 与新兵连连依明排长和王付排長合影留念</h1><p><br></p> <h1> </h1><h1> 新兵连同班正付班长王仁、刘清富合影。</h1><p><br></p> <h1> </h1><h1> 部分老乡的留影</h1><p><br></p> <h1> </h1><h1> 一车间六八年入伍的女兵合影</h1><p><br></p> <h1> 二车间欢送老战友留影</h1> <h1> 老兵退伍时赠送给留队战友的纪念品和五好战士证书</h1> <h1> 八O二厂是海军航空兵雷达、通信装备大修厂,技术性很强,经常组织技术培训,以下两幅照片是培训班结束留影。</h1> <h1> 郝旭辉战友发来的两组照片</h1> <h1> 老 兵 的 铁 骨 柔 情</h1><h1> 解放军是一座大熔炉,它不仅培养了军人特有的品质,也培育了战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一声老战友,终生好兄弟。战友的感情是在特殊的环境中培育的特殊的情感,战友之间真的达到了忘我的境界,并肩战斗的时候官兵一致,互相关心照顾,分别之后牵挂在心。 </h1><h1> 战友们为原八O二厂刘炳铎厂长祝贺八十寿辰时的合影</h1> <h1> 朱化龙战友來京看望原政治处主任金洪武时,与在京的部分战友相聚时合影</h1> <h1> 原八O二厂唐家福政委來京时与在京的部分战友合影</h1> <h1> 高国华、王仁在张汝楠、柳凤池陪同下,看望802厂老首长的留影</h1><h1> </h1><h1> 看望骆凤环首长</h1> <h1> 看望唐家福首长</h1> <h1> 看望趙志德首长</h1> <h1> 2010年参加上海老战友聚会的留影</h1> <h1> 1997年802厂在京战友聚会留影</h1> <h1> 2009年802厂在京战友聚会留影</h1> <h1><font color="#010101"> 王仁、张喜恩回朝阳与战友合影。</font></h1> <h1> 2016年高国华回朝阳与战友欢聚留影</h1> <h1> 2017年安学翠、郭立志回朝阳与战友欢聚留影</h1> <h1> 2018.8王廷秀回朝阳时与战友相聚留影</h1> <h1> 2006年、2015年在京老乡相聚,2007年相聚在王海清办的民俗旅游点。</h1> <h1> 2017年春节在京同乡战友欢聚留影</h1> <h1> 2018.2.22在京同乡老战友春节团聚合影</h1> <h1> 2019.2.10在京老乡老战友春节团聚留影</h1> <h1> 2017.6.22高国华、王仁与秦皇岛的战友相聚合影</h1> <h1> 2018.2.20 王兰泉、闫晓智、裴华、张喜恩与黄家骏在上海相逢时留影</h1> <h1> 六八年朝阳兵入伍五十周年联谊会留影</h1> <h1> .2018.4.22 安微战友相聚留影</h1><h3></h3> <h1> 2018.4.26 一车间战友相聚苏州留影</h1> <h1> 2018.6.12日八O二厂三十八名老战友相聚秦皇岛</h1> <h3> 西安籍战友相聚留影</h3><h3> 前排左至右:王智民、高根正、李养黎、尤拴馬、郑演民、王建军、李新民、抗乃生、高保民、张举焕、刘振敏、胡拴朝、高怀亮、刘振宏。</h3><h3> 中排左至右:姚晓民、孙毅、李应凯、王秋民、益启华、张炳利、王建民、陈久茂、赵少敏、趙小平、门康民、常阿俊、王瑞金、辛平四。</h3><h3> 后排左至右:张全举、高新民、郑保民、范小平、王谋都、刘涛、董卫民、刘新德、赵志峰、王稳柱、李丛绪、孟养田、吴东喜、刘俊义、龚东毛、李军、夏根圈、邢玉勇、刘崇善、刘学义、雷宝山、龚成喜。(50人)</h3> <h1> 张喜恩、李伟、王仁三名老同学、老战友五十年后再相逢。</h1> <h1> 2018.6.11日部分战友在姜琳、孟光明北戴河家中相聚</h1> <h1> 2018.6.23日吴凤祥、辛淑华夫妇专程驱车去秦皇岛抚宁楊生瑞家中探望老俩口</h1> <h1> 八O二厂老领导近照</h1> <h1> 2019年部分老战友于沈阳、丹东、秦皇岛相聚。</h1> <h1> 海军八O二厂是我们入伍从军的第一站,它的人文环境很好,为我们的从军之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八0二我们学到的东西,受到的锻炼终身受益。海军八O二厂给我们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让我们永远铭记它,铭记那段难忘的历史!八O二永远在我们心中!</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