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新未来教育陶艺园本特色课程,</h3><h3> 打造幼儿园最高端的特色课程。</h3> <h3>返璞归真,亲近自然。人类与生俱来就有一种亲近大自然,亲近泥沙,亲近水的天性。泥和水是生命的起源,没有泥和水就没有生命。人类产生后,泥和水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家乡的泥和水更具有亲和力,过去人们常常怀揣泥土远离家乡,具有无限的思念之情。陶艺所用的瓷土是纯天然的物质,无毒无臭,可塑性强,它与塑料、绒布玩具不同而更接近自然。每个成人都会有小时候经常(或渴望)玩泥沙玩水的记忆,玩起来忘了时间,其乐无穷;对儿童来说,玩泥巴是最惬意不过的游戏,虽然他们对陶艺懂得很少,但那种对原始材料处理得天独厚的能力,溢出心灵的想象以及游戏似的创作方式的确让人着迷。</h3><div></div><div>满</div> <h3>满足需要,体验成功。儿童具有好动、好奇、好胜的天性。陶艺教育活动正好符合这一天性,满足这一需要。儿童陶艺制作,可站立、可坐下、可手动、可口说,无拘无束、自由操作,这样能释放儿童的能量,满足好动的需要。在制作过程中,儿童随心所欲,随时随地会发现自己的、他人的作品动态过程和静态结果,其形态和内容各有千秋、千姿百态、千奇百怪。儿童处在好奇之中,从而好奇需要也得到满足。由于陶艺可塑性强,儿童可随心所欲,随形制作,都会得到一个结果。一般而言,儿童主科成绩好,动手操作差,主科成绩不好,动手操作反而好;但陶艺教学能使儿童"知能互补",从而使儿童"人人有作品,个个都成功";而且作品局部或整体各不相同,教师只要发现儿童作品的优点,进行激励评价("粗人粗做,朴实无华,细人细做,光滑逼真"),儿童都会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师对儿童在制作过程中进行适时评价和儿童作品制成时集中评价,以及作品存放橱里展示时同学的评价,各有差异,说法不同,又会激发竞争意识,满足儿童好胜的需要</h3> <h3>人人动手,开发智能。"思维在手尖上跳动"。陶艺教育全员用双手全程制作,儿童参与面广,参与时间又长,从而使儿童左右脑都在积极思考中。儿童制作陶艺前,首先进行构思,对制作什么样的形状和内容进行积极思考;在制作过程中,儿童"随形"、"随时"、"随地"通过左右脑积极思考,并通过脑神经系统传递,指挥双手怎样制作,在制作过程中,通过双眼发现新问题,又传递给大脑,大脑通过思考判断、做出决策,又经过脑神经传递指挥双手调整制作或继续发挥,这样循环往复地及至完成。因此,儿童左右手操作多,促使左右脑积极思考,从而左右脑思维相应得到协调发展,儿童的智能也得到开发,而且,由于儿童随心所欲地制作,大脑也自由发挥想象,创新思维由此得到发展</h3> <h3> 陶艺的历程:</h3><div> 中国的陶瓷艺术举世闻名,其中陶艺的出现和发展先於瓷艺。陶艺的发展代表了中国古代手工艺的巨大成就之一。对中国古代陶器的欣赏,有助於我们更好地瞭解到中国古代文化的灿烂。</div> <h3>咨询电话:18660636127</h3><h3>欢迎来电咨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