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其实我觉得仙人吐酒还有醉酒的样子只是酒狂的在外表现形式,我有段时间痴迷于酒狂就把竹林七贤的历史给好好的阅读了一遍.有句名言是这样说的:青眼看世,白眼看人.说的就是阮籍.通过了解整个时代背景,当时的政治形式,会发现当时的阮籍过的日子是用酒来买醉来躲避现实的政治纷争,有着一种类似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心态.</b></h1> <h1><b> 当时挚友被杀,因为政治压迫七贤剩下的六贤各奔东西,阮籍本人也不能逃掉被迫入司马系政治集团为官的命运,所以阮籍的醉酒佯狂并不是他的真实意图,而是在当时情况下,被迫采取的一种斗争手段。尽管这种斗争方式现在看来还不够积极,却不能不承认他是对当时的腐朽统治,采取了批判和不合作的态度。由于司马氏的专权代表了当时最反动的豪门世族势力.所以酒狂写的应该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文人由于政治的黑暗只能在喝了酒后,借着酒劲释放自我表现中国文人那种与生俱来的担当抱负,为生民请命的家国天下情怀.<br /> 现在的人只是把酒狂当做喝醉了来弹,我是觉得有点偏颇了.</b></h1> <h1><b> 白眼看人是指对着不喜欢的人和事物翻白眼.<br /></b><b> 青眼即表示另眼相加,即对黎民百姓有着一种关怀一种大爱.<br /></b><b> 白眼看人是有典故的有出处就是阮籍.话说当年好像是阮籍母亲去世了,嵇康的兄长嵇喜来吊丧,阮籍当着众人的面对着他的长兄直接就翻了白眼,当时把他长兄给气坏了.嵇喜虽有才华,但是过于注重官场,不为清流所重。阮籍认为嵇喜为人鄙俗,竟以白眼相加,那会以竹林七贤为首的文人清流集团对他们这种人是很鄙视耻于为伍的,所以阮籍不待见他.等到嵇康携酒挟琴前去,他欣喜非常,才加以青眼。虽然嵇喜和嵇康是兄弟,但性格不一样,阮籍不待见嵇喜,就白眼看他,看得嵇喜满身不自在,就匆匆回去了。阮籍与嵇康投缘,马上黑眼珠转过来了。这就是白眼看人的来历.这就是当时文人文坛的风骨,有着一骨傲然之气,对黑暗政治腐朽的社会一骨藐视,所以酒狂里头也要有这种气慨.</b></h1> <h1><b> 《酒狂》的音乐基本上是用一个主要曲调,在不同高度上稍加变化的重复,重复的各个段落中间有一些过渡性的连接材料。其主要曲调是:乐曲采用三拍子,并在弱拍出现沉重的低音或长音,造成头重脚轻站立不稳的感觉,从而刻划出醉酒后迷离恍惚,步履颠踬的神态。短小的乐句总是进行不久,就出现强烈的停滞,表现在重重压制下,欲进不得,步步受阻的烦闷心情。乐句向上进行得颇为艰难,好不容易达到高处,随即又继之以下行,表现对自己的理想有所向往和迫求,但是无情的现实,却又总是令人失望。尾句的反复,改用羽音开始,颇似叹息的音调,使我们体会到这位纵酒佯狂者的内心深处却是孤独和苦闷。乐曲结束前标以:"仙人吐酒声",运用"拂"、"长琐"指法,奏出一长串同音反复,摹拟汩汩酒声,有如一江东流水,倾泄出满腹债怒不平之气。<br /></b><b> 全曲素材精炼,结构严谨,利用短小形式寓以无限深意,是古代音乐作品中不可多得的佳作。</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