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杨绛先生离开我们一年多了。一年多以来,关于这位老人的故事一直在传颂,她说过的名言也一时成了大家铭志的格言。直到看完这本传记,才对杨绛先生有了相对全面的了解,心中油然生起敬意。直至看完的那一刻,脑海里还不断回响着“世间怎会有这般美好女子”的感叹。</h3><h3><br></h3><h3>本书作者桑妮,以旁观者的角度,以时间为轴,诉说了杨绛先生的一生。她在书中写到:“写杨绛先生,更是需要勇气,不但难描,而且更难的是如何将先生的大美展现得恰到好处”。我喜欢作者的文笔,优美大气;更欣赏书中的设计,从封面伏案沉思的女子,到扉页寂静典雅的梅兰雨荷,再到温润丰盈的倾谈,就如杨绛对生活的态度一般温和,不急不缓,如此,安好!</h3> <h3>每个人都要承担多重的社会角色,但很少有人将每一个角色都诠释的如此完美。作为一名女性,杨绛先生不仅在女儿、妻子、母亲这些角色里大放异彩,而且在创作、翻译、文艺理论研究这样三位一体的角色里同样做的游刃有余。</h3> <h3>真正让我敬仰的是他们被称为世间最好的爱情。这对伉俪文坛的爱情,不仅有碧桃花下、新月如钩的浪漫,更融合了两人心有灵犀的默契与坚守。 杨绛出身书香门第,学贯中西,早在她的剧本《称心如意》成功上演并出版之际,钱钟书尚默默无闻。以她的才华,本可以有更广阔的天地和平台。在钱钟书提出想写一部著作时,她立即放下所有,甘做“灶下婢”。出身名门的她哪会操持家务、生火做饭,这期间吃了无数苦,但她不仅不觉得苦反而觉得很自豪。她更乐意躲在锺书背后,成就并照顾这个生活上的"低能儿"。她与钱钟书相爱相守六十三载,互敬互爱。她做了他一辈子的尾巴,钱钟书崇拜了她一辈子。钱钟书称她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是“妻子、情人、朋友”。 钱钟书走后,她常说,他们是志同道合的夫妻,都爱做学问,都爱读书,志趣相投。</h3> <h3>真正令我欣赏的还有杨绛先生的心境。她身上的品质,对当今这个一味追求功力的浮躁社会来说,无疑是一记痛击。书中写到:“真正的平静,来自内心。若是一颗躁动的心,无论幽居于深山,还是隐没在古刹,都无法真正获得安静”。这位105岁的名门闺秀、文学大师,经历过硝烟四起、颠沛流离,见过世间无数悲惨、肮脏、不公之事,却依然保持从容淡定,始终可以在世事变幻里泰然伫立,只因她始终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她说:“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她还说: “自己的一辈子这也忍、那也忍,无非是为了保持内心的自由与平静”。她的话质朴有力,重重敲击着每一颗心灵 。她有自己喜欢的事业,有爱的人,内心简单而充盈,没有任何事情值得动摇和牵动她的心。她用她的一生诠释了八个字:人淡如菊,安之若素。</h3> <h3>同样让我惊叹的是她顽强的生命力。她对知识的追求从未停止过。她与父亲有过这样一段对话,父亲问杨绛:“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不好过”杨绛说。“一星期不让你看书呢?”“一星期都白过了。”即使在动荡的岁月,她始终孜孜不倦地学习,坚持读书、写作。书中说,他们的房间摆设十分简单,书房里的书架却气派十足,满满几大书架像极了图书馆,令人钦佩的是,这里的每一本书他们都一一读过了。在她心里,最大的财富永远是那无形的知识。已近暮年,她依然写作。92岁之际,创作了令世人读之怆然的《我们仨》,96岁出版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100岁每天读书写作从不间断。她说,她最大的愿望是人们把她忘记。她只想安安静静地创作、生活,以自己的方式……。</h3> <h3>前几天,在朋友圈里的一则消息触动了我,中国学前教育学科奠基人之一卢乐山先生100年华诞在北师大英东楼举行。期间,卢老先生答谢道:“我很惭愧,我获取的太多,付出的太少;除了感恩,我还要学习,学习做事,学习做人,学到老,活到老;不学到老,没有资格活到老...…”</h3><h3><br></h3><h3>又一个百年老人,同样是那么谦逊,那么淡然,那么富有激情。这种崇高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想想正值大好时光的我们,是否有这种精神?我们有理由不学习、不读书吗?</h3> <h3>最近发现,我越来越喜欢文字,无论是读还是写。它让我爱上独处和思考;让我远离聒噪和喧嚣,更沉静、更充实;让我能更理性、逻辑地审视自己,在批判性反省的过程中遇见更好的自己。</h3><h3><br></h3><h3>期望今后的我,也能站在人生边上,坚守初心,不忘优雅!</h3>